“十二五”江苏“经济强省”如何梦圆
2011-08-24储东涛
储东涛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4)
“十二五”江苏“经济强省”如何梦圆
储东涛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4)
“十二五”时期江苏要真正成为“经济强省”,必须从理念到行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推进“经济发展”;从“两驾马车驱动”转向“三驾马车协调拉动”;从“二产偏重结构”转向“现代产业体系”;从“流汗型经济”转向“智慧型经济”;从“政府强势推动”转向“市场、政府、社会三手联动”。
“经济强省”;“十二五”时期;江苏
“十一五”时期,江苏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既定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是最近3年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经受住了重大考验,取得了辉煌成就,彰显了江苏经济发展的独特禀赋,同时昭示着“十二五”时期江苏走向“经济强省”,必须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进行更加理性和深刻的思考。
一、江苏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1.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从2005年到2010年,江苏地区 GDP连续跨越2万亿、3万亿、4万亿元三个大台阶,2010年攀升到40903.3亿元,重新回到全国的第二位。人均GDP超过5万元(约合7700美元以上),跃升至全国各省区第一位,相当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财政总收入2005年为3125亿元,2010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323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080亿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列全国各省区之首。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9∶56.5∶35.6,调整为2010年的6.2∶53.2∶40.6,服务业比重超过40%,实现了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的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3%,六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江苏经济开始冲击“世界第一”
铺展“十一五”江苏经济发展的壮丽画卷,一个个“世界之最”令人鼓舞:苏通大桥创造了最大主跨径、最深桩基、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四个“世界第一”;无锡尚德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沙钢集团的“世界第一高炉”能耗达到世界最低水平;阳光集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精毛纺生产企业……这些“世界第一”的背后,是江苏变革生产关系、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动写照。现在江苏的一天,能够创造 GDP达100多亿元,财政收入25亿元以上,生产钢材30多万吨……江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
二、江苏经济发展的特有秉性
江苏虽然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但跨江滨海,紧邻上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社会资源丰富,因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江海文化、湖泊文化和运河文化相交融的“水文化”,人杰地灵,刚柔相济,自强不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江苏勇立潮头,屡发先声,艰苦探索,率先发展。江苏深厚隽永的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建设的丰硕成果,赋予江苏经济发展诸多特有秉性:
1.求富求强的机遇意识激发敢于争先的创业理念
人民求富是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内生动力,民众创业是走向富裕的主体力量。积累了20多年大办乡镇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经验之后,“十一五”时期,江苏在“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抢抓机遇,培育“三创”精神,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使艰苦创业、励志创新、奋发创优在全省蔚然成风。目前,江苏成为全国民营经济运行质量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省,形成了私营个体经济、国有集体经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私营企业104.8万户,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个体工商户300.6万户,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二。在2010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江苏有129家入选,其中前100强企业中江苏占了35家;沙钢集团、苏宁电器集团分列第一、第二位,雨润集团排名第七。江苏进榜企业的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均为全国第一。
2.锐意进取的创新品质源于讲求科学的敬业精神
江苏是全国解放思想的策源地。江苏人民一向追求科学和进步,思想活跃,勇于超越,意识敏锐,革故鼎新。“十一五”时期,江苏进一步以思想解放推动人的解放,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在开阔眼界中拓宽思路。江苏历来坚持实事求是,发扬求实、务实、落实的作风,敢为人先,多做少说,崇尚实干。江苏注重运用各地的新鲜经验促进全省发展,5年中先后总结推广昆山经验、“新苏南模式”以及沙钢集团、无锡尚德、南瑞继保等典型经验,涌现出沈文荣、施正荣、赵亚夫、闵乃本、薛禹胜、邓建军等一大批新型模范人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华西村,创业创新创优的成功典范——沙钢集团,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先进典型——昆山市,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江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实力雄厚的人才资源根植孜孜不倦的优良学风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江苏是全国无可争议的第一教育大省。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明确实行“科教优先”方针,把“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全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着力构筑长远发展的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江苏人才济济,人文荟萃,聪颖灵慧,江苏领导干部虚心好学,兢兢业业,潜心钻研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形成了在全国的独特优势。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首次超过北京、上海、广东而跃居全国第一位,2010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社会R&D经费占 GDP的比重已经达到2.1%,初步符合创新型省份的要求。
4.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孕育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江苏在全国最早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江苏是全国开放型经济发育最早、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江苏以对外贸易为先导、利用外资为支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为基础、办好各类开发区为基地,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走上了经济国际化的广阔舞台。2008年,江苏进出口总额创历史记录,达到3923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降为338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6%。2010年,江苏对外贸易全面回升,总量达到4657.9亿美元,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保持全国第二地位,利用外资达285亿美元,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5年累计超过1100亿美元,占全国的1/4以上,平均单个项目利用外资超过1200万美元,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江苏“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5年境外协议投资累计达到50亿美元。
三、“十二五”江苏走向“经济强省”的对策建议
成就属于历史,进步更待未来。客观分析,冷静思考,江苏经济发展中也存在若干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产业结构仍然偏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不快,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亟待提高,扩大内需存在较大制约;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比较明显,城乡二元结构仍是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传统工业化道路影响深远,资源能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繁重;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对外技术依存度偏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外贸依存度一度偏高,对外能源依存度偏高,防范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要求明显提高。因此,“十二五”时期江苏要真正成为“经济强省”,必须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上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转变。
1.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全面推进“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归属,没有经济增长无疑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是,长期以来,江苏不少干部群众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等量齐观,因而形成了浓厚的“增长情结”,进而产生了“GDP崇拜”,“发展是硬道理”也就变成了“GDP增长就是硬道理”。其实,经济增长只是一个量的概念,指社会财富或国民产出在量上的增多,而单纯地、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自然资源过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贫富差距两极分化……。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经济增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之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世界银行《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可能出现5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况:(1)无业的增长;(2)无声的增长;(3)无情的增长;(4)无根的增长;(5)无未来的增长。因此,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必须在理念上从经济增长跃升为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江苏 GDP很大,人均GDP很高,但人均 GDP的含金量不高,人民收入水平仍然低于一些兄弟省市,江苏必须从“崇拜 GDP”走向“崇尚幸福”,提高人均实际福利水平。
2.从“两驾马车驱动”转向“三驾马车协调拉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告诉我们,促进经济增长的力量有三种,即投资、消费和出口,投资和消费合称“内需”,出口减进口即净,出口为“外需”,共同构成为一个“动力结构”。其中,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从长远和根本上来看,投资是为消费服务的,本身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然而,长期以来,江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最终消费率偏低。在江苏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猛跑”,出口“狂奔”,消费“悠悠漫步”。例如,从1990年到2009年,江苏的投资率由41.5%上升到51.0%,最终消费率由50.6%下降到41.7%,外贸依存度则由14.0%猛升到2007年的104%,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2009年才降到67.9%,三者比例明显失衡,消费需求呈疲软状态,不仅低于国际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周边兄弟省市,在苏浙沪粤三省一市中居于末位,因此未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十二五”时期,江苏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从“投资、出口驱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使消费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首驾“马车”,推动江苏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消费大省”迈进。
3.从“二产偏重结构”转向“现代产业体系”
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B.钱纳里曾经在1986年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精辟透彻,启迪世人!但是,在江苏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所占比重一直很高,2005年曾达到最高水平——56.6%,目前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而三产所占比重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说明江苏制造业发展迅猛,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实现一系列的新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突破;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突破;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突破;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品牌化的新突破;加快形成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的新突破。
4.从“流汗型经济”转向“智慧型经济”
1994年,在亚洲各国经济一片繁荣兴旺之中,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语出惊人,批评亚洲模式“侧重于数量扩张而轻视技术创新”,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幻灭”,“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是流汗得来的,而不是出自智慧。”克鲁格曼认为,仅靠大规模投入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就已潜伏着深刻危机,迟早要进行大规模调整;世纪之交,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则明确地把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四个阶段,而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早在1912年就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创新理论”,指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另辟蹊径的冲击和跳跃”。“十一五”时期,江苏比较早地认识到调整的必要性,在全国率先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今后更要加大力度,推进“流汗型经济”走向“智慧型经济”,亦即“创新型经济”,从产品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从物质资源支撑为主走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从粗糙管理走向创新管理、精准管理。
5.从“政府强势推动”转向“市场、政府、社会三手联动”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需要“三只手”:“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既看不见又看得见的第三只手”。“第三只手”是指社会协调机制和道德协调机制。江苏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育得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之一,“看不见的手”作用比较充分,但“看得见的手”更是强劲有力。社会各界普遍认为,浙江是“大市场、小政府”,江苏是“强政府、弱社会”,即“第三只手”比较软弱,很长时期内是“政府强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因而不利于社会协调机制的生成和发育,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江苏要大力培育“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市场、敬畏百姓”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民生类制度创新”,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回归本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音符,有效治理社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坚决把经济资源配置的权力交给市场,坚决把发展经济的主导权交给人民,坚决让利于民,造福百姓;进一步开放表达和沟通渠道,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非政府组织,在民众与政府之间架起更加坚实的桥梁,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
[1]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J].外交事务(美国),1994.
[2]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
[4]储东涛.当代江苏经济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浩 宇
F127
A
1004-1605(2011)03-0054-04
储东涛(1946-),男,江苏丹阳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