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

2011-08-24

唯实 2011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变革现代化

周 鑫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超越

周 鑫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环境思潮,具有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未来课题。考察这一理论并分析其局限性,对其进行反思和超越,可以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生态现代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重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与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社会发展学说,对我国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概述: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欧,是在西欧发达工业社会的现代化与环境的矛盾不断走向激化以及试图解决这一矛盾的进程之中应运而生的。有两个根源刺激了这一理论的问世,一是资本逻辑的普遍支配,二是生态危机的全球扩散。资本逻辑萌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当中,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固有属性。资本逻辑追求短期回报,环境改善需要长期规划,二者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随着资本逻辑的支配地位普遍确立及其矛盾进入不可调和状态,其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必然也会形成全球扩张。“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土地和劳动的商品化,不仅造就了人与自然界的分离,而且具有矛盾意味的是,它也造就了对自然保护的更大和更为普遍的关注,也就是说,对自然界的浪漫主义和伤感式的关注恰恰是以自然界本身现实发生的客观异化过程为前提条件的。”[1]正是这种工业文明的生态二重性,催生了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此外,世界环保浪潮的高涨以及西欧各国环境变革的不断深入,是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实践背景。与此同时,一些社会发展理论,例如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也有效地影响了学者们对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在这样的多重背景之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得以问世。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胡伯和耶内克的创立期,到摩尔和斯帕加仑等人的发展期,再到今天逐渐将理论应用于西北欧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从诞生之日起,生态现代化理论就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有批判其属“欧洲中心论”的,有批判其绿色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及不可实现性的,等等。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回应这些批判以及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辩论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理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成为现今影响诸多西北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治理与环境变革的一项重要理论。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具有自身的未来课题。在发展进程中,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渐完成了自身的蜕变,并在未来课题上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一方面,在索南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下,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开始面向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探索在纸浆和造纸业等产业方面开展生态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深化对于全球环境流程的理解,促进环境变革新领域的开拓。此外,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还系统讨论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环境变革,强调生态理性及其确立。通过这些努力,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迅速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领域里的一股重要的生态思潮,并对欧洲多国的环境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反思: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社会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环境挑战的主流理论,涵纳了许多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方案和要素。但是,事物都具有相对性,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有两条:其一,这一理论并非是一种彻底的批判性理论。尽管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内在本质,没有对资本主义制度这一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彻底批判。其二,因为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没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也就不会形成对社会转型认识的彻底性。

首先,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就观念来讲,衍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现代化方案必然是机械的。因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价值观念源始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是利益驱使下的机械发展观。对此,恩格斯早有论述:“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一个厂主或商人在卖出他所制造的或买进的商品时,只要获得普通的利润,他就满意了,而不再关心商品和买主以后将是怎样的。人们看待这些行为的自然影响也是这样。西班牙的种植场主曾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以为木灰作为肥料足够最能盈利的咖啡树施用一个世代之久,至于后来热带的倾盆大雨竟冲毁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这同他们又有什么相干呢?”[2]因此,在没有破除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情况下,试图解决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其所持的只能是机械地对待自然的发展观,即认为自然界的先在性与客观性并不是重点,其可用性与实在性才是重点,自然界应服从人的需要,是为进一步的现代化服务的。尽管学者们强调自然界不再被当作一个垃圾回收槽,不应负担过重以失去平衡,但是自然界仍然被视为人类的附属品。在他们看来,生产条件应服从于“超工业化”,自然应以资本的形态在进一步的现代化中得到衡量。就其自然观来说,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难免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次,问题解决方案中的矛盾。认清问题的根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由于未能认清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态危机的实质,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只能在社会制度外去寻找解决方案。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协调生态学与经济学、在进一步的现代化或“超工业化”中才能得到解决,“生态现代化的提议者认为并非摧毁工业社会的基础,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对这个星球的生活资料的持续使用——完全开发财富创造的潜力”。[3]262这种解决方案中本身就含有了一种不可持续性的内质,它过分依赖于技术,认为科学能够设计出更为友好型的环境,造就可持续的社会技术体制、制度、政治和政策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事实上,科学并非万能的,没有彻底的社会批判与彻底的社会转型,生态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愈是强调不改变现行的生产方式而仅仅强调生产、消费、技术、增长等问题,就愈显示出它在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不可持续性。因此,正是出发点的局限性决定了其解决方案的不可持续性。

最后,理论适用性的问题。就理论观点而言,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确提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技术革新以及生态理性的运用,这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适用性。但是,这一理论的其他许多思想和对策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并不见得适用。例如,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理论根基和经验范例基本都来自北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强调有变革能力的企业对效率和污染的控制,这对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成熟市场与经济主体来说较为容易,但是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则很难实现。“似乎可以相信的是,它将会在某些政治背景下(具有开放的输入结构和融合性精英战略的强大而且政治上包容的国家)对某些环境难题(相对简单的难题)有效,但不会在其他背景下(例如虚弱国家)并且只是在一个有限程度上对其他难题(更加复杂或基本的难题,比如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有效。毕竟,一个在科学、商业、政府和环境运动之间的话语联盟,预定了一个共同难题的界定和对解决方式的共同战略。然而,对高度发达的人类中心主义社会(无限速驾驶、航空交通或肉类消费)基本成就的破坏,不太可能成为这些共同难题界定或者解决战略的组成部分。”[4]理论的施用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样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条件并且这些条件之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5]。尽管该理论近些年针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意见,将理论范畴逐步扩展到研究北欧以外的一些新兴经济体,但是,其欧洲色彩仍然十分浓厚,因此,适用性也有待考察。

总之,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若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理论矛盾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超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现实背景决定了当前的工作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要推进现代化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其他方面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的持久发展。另一方面,要推进强化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这些环境制约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牵制经济发展,破坏现代化事业的成果。因此,必须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注入生态化的发展要求,争取全面、平衡、和谐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提出来,这就意味着中国不仅仅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层面上实现现代化,而且要在生态层面上实现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建设要求具备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果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此,要明确生态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选择与发展方向。

首先,促进经济领域的生态变革。促进经济领域生态变革,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既是经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一要确立科学的市场机制,予以合理把握,努力克服市场自身的局限性,引导其发挥生态变革的主导作用。二要激发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力,发挥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生态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主要参与者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商会以及公司等等。这些行为主体是生态重建和环境变革的承载者,践行生态变革并直接影响生态变革的效果,在生态现代化的建设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引导这些行为主体树立科学、可持续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吸引其参与到生态变革的事业中来。三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在生态变革中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强调科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早期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技术乐观主义。我们强调的科学技术是指那些既能产生生产力、又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例如清洁技术、回收利用技术等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日渐推进,这类环保型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四要推行经济生态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尤其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产业是有利于扩展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绿化的支柱产业,需要进行大力开发。在国外,有机农业、清洁生产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具有十分看好的发展潜力以及产业竞争力。在未来的中国,随着生态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类产业领域将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其次,推进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强调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现代化,包括自治、权力下放等等,并认为一种可持续的、绿色的资本主义是可实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不破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制度的变革,绿色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产生不出绿色的资本主义制度来。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建设的议题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完善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进行政治领域的生态变革。具体来讲,要做到: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尊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职能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做到这四位一体,将政治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同步提升。

再次,促进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植入生态原则与生态理性,通过在文化领域进行生态变革,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指导与价值引导。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科恩通过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生态现代化进展良好的国家,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认同感。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加大科教提升力度,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民。此外,还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提升生态伦理意识。具体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能源的理念、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进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平衡发展的关系体系。

最后,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变革。推进社会领域的生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消除贫困,稳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根基。邓小平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6]贫穷不仅影响了人作为社会的人所应该具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物质条件,而且会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的物质代谢活动,影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消除贫困与进行生态建设是相联系的。另一方面,要发动群众,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与绿色消费。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中有一个合理的理念——生态理性。该理论强调生产领域以及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认为这是生产和消费的经济进程得以被重新组织、分析和判断,并引起经济和政治理性的变革的根据。生产领域的生态理性在经济建设中较为突出,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则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事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举措之一就是倡导消费领域的生态理性,倡导公众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接受环保产品、进行绿色消费。此外,还需健全社会管理,促进公众生态责任、实现权利和利益共享,从而解决生态矛盾、协调社会关系,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合而为一。□

[1]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6.

[3]Renato J.Orsato and Stewart R.Clegg,Radical Reformism:Towards Critical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3,(2005).

[4]卢茨.西方环境运动:地方、国家和全球向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3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63-64.

责任编辑:彭安玉

D616

A

1004-1605(2011)03-0025-04

周鑫(1985-),女,内蒙古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变革现代化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