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诊治体会:1例报告

2011-08-21董潇姜元军刘贤奎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淋巴瘤特异性密度

董潇,姜元军,刘贤奎,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沈阳 110001)

肾上腺淋巴瘤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和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AL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于2010年收治了1例PAL患者,我们对该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PA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1 临床资料

男性,56岁,以“咳嗽、乏力2个月,间断发热1个月”为主诉收入我院风湿免疫科。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夜间明显),伴乏力,无喘息、气短,自服甘草片治疗,症状无好转,于外院查胸部X线片示肺炎性改变,应用头孢类抗生素静点5 d无好转。1个月前间断出现发热,体温多为38.5℃左右,最高达40℃,多于夜间出现,伴发冷,无寒战,有盗汗,于外院查肺CT示双肺下叶炎症,给予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约20 d,复查肺CT示双肺炎症略有改善,但咳嗽、发热无好转。于我院风湿免疫科给予头孢类抗生素抗炎及增强免疫力等治疗。患者病来无皮疹,无口腔溃疡,无关节肿痛,有口干、眼干,无双手遇冷变白、变紫及变红,无心悸、气短,饮食、睡眠及精神状态欠佳,乏力,大小便正常,体质量近2月下降约8 kg。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ESR:61 mmH2O;CRP:25.8 mg/L;C3、C4:正常;IgA:6.43 g/L;IgM:0.36 g/L;IgE:正常;血清 β2微球蛋白:6.36 mg/L;LDH:520 U/L;羟丁酸脱氢酶:518 U/L;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病毒抗体:正常;真菌培养、SMA、ANA及痰培养均阴性;血培养(2次)未生长细菌;结核菌涂片检查:阴性。唾液腺ECT示唾液腺自主排泌功能降低。

肾上腺相关激素水平检测:去甲肾上腺素:13.56(正常<10)nmol/L;肾上腺素:5.26(正常<3)nmol/L;ACTH-COR 节律正常;ATⅠ:立位 6.6 ng/mL,卧位 0.79 ng/mL;ATⅡ:立位166 ng/mL,卧位 56 ng/mL;醛固酮:正常。

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左肾上腺区低回声肿物,其内密度不均。CT示左侧骶髂关节退行性变,双肺陈旧性病变。左肺上叶支气管靠近左支气管处管腔内可见密度增高影,管腔略狭窄,其远端略扩张,管壁增厚。左肾上腺显示不清,左肾前方可见1个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9.3 cm×7.5 cm,密度不均,CT值40 HU,增强不均匀强化,CT值60 HU,与左肾边界清楚(图1)。

图1 CT检查结果

2 结果

该患入院后诊断为左肾上腺肿瘤,恶性可能性大,转入泌尿外科。期间间断高热,最高40.5℃,以乐松等对症治疗,术前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全麻下经11肋切口行肿物切除术;见肿瘤大小约14 cm×9 cm×7 cm,类圆形,与脾脏及肾门血管粘连,占据整个肾上腺,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可见出血。病理检查显微镜下可见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体积较大,病理性核分裂增多,免疫组化支持弥漫大B淋巴细胞瘤。术后转入肿瘤内科行美罗华联合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现已化疗6个周期,患者目前状态良好,拟继续行美罗华治疗2个周期。

3 讨论

肾上腺淋巴瘤根据发病情况可分为PAL和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继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左右,而PAL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目前为止国外报道不足100例。PAL是一种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1,2]。该病男女均可发病,男∶女为 2∶1,发病年龄多在65岁左右,双侧发病者多见,约占73%[3]。PAL绝大多数起源于B细胞,以弥漫型大细胞B细胞型多见,少数起源于 T 细胞[4]。

PAL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称之为“三无”疾病:(1)无特异性症状:常表现为发热、消瘦、乏力、腹痛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相关的症状,如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等,本例患者即表现为间断高热,体质量减轻;(2)无特异性体征:可表现为消瘦,脾大;(3)无特异性检查: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MRI均可提示肾上腺区实质性占位病变,但是定性困难。大多数PAL在CT平扫上表现为密度不均的肿块,部分病例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呈囊性表现,但亦有部分呈密度均匀肿块者。PAL在MRI的T1加权上通常呈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67镓(67Ga)核素检查:Ga对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的亲和性,其诊断阳性率高,对该病的诊断、分期及疗效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如果经67Ga全身扫描只有双侧肾上腺组织有异常的放射性浓聚,而其他肾上腺外组织未见异常浓聚,则高度提示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诊断。18F-FDG PET-CT显示肾上腺示踪剂明显浓集,而其他部位未见明显浓集,提示有PAL的可能[4]。目前认为,超声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是术前确诊PAL的最佳方法。

PAL的治疗包括手术及手术联合化疗或放疗,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可适当辅以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可以减轻肿瘤负荷,但难以完全切除或达到根治。因此,PAL多采用手术切除+术后联合化疗。化疗采用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一般应用6个周期。此外,还可以采用单克隆抗体立妥昔单抗(美罗华),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已获得较好的疗效,与CHOP方案有协同作用,可联合用药。本例患者即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如肾上腺组织破坏超过90%,可出现Addison病,因此在化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是否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及时予以激素替代,以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1]汪俊萍,白人驹.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31(2):130-132.

[2]Ko YH,Cho EY,Kim JE,et al.NK and NK-like T-cell lymphoma in extranasal sites:a comparative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according to site and EBV status[J].Histopathology,2004,44(5):480-489.

[3]Kumar R,Xiu Y,Mavi A,et al.FDG-PET imaging in primary bilateral adrenal lymph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n Nucl Med,2005,30(4):222-230.

猜你喜欢

淋巴瘤特异性密度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