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1-08-17张美娅浙江省仙居妇幼儿保健院
张美娅 浙江省仙居妇幼儿保健院
郭云萍 郑敏华 温州医学院附属台州医院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它包括了一切护理缺陷和一切不安全的隐患[1]。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入室的条件是孕周36周以上,体重2300克以上,Apgar评分8分以上,除外某些特殊并发症的新生儿。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对本院母婴同室病房13例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了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护理人员的低龄化,护理经验的不足,责任心不强,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操作不熟练,病情观察不到位,应急能力欠缺。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15.38%。
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交接班不完整,巡视病房不及时。在护理工作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如不认真核对床头卡、胸牌、腕带,就有可能发生差错事故。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38.46%。
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护理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就会发生医院内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护理人员与新生儿接触频繁,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9.99%。
护理人员压力负荷过重 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母婴同室的护理工作量大、繁杂、琐碎,加之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发生差错的概率增加。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7.69%。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法律、法规的知识,不懂得护理文件书写的举证作用,及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的意义。护理人员忽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记录不准确、不及时,医护记录不一致,未体现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和完善性,甚至有涂改现象。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7.69%。
护理教学中的不安全因素 护理实习生在临床护理中擅自独立操作,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如新生儿沐浴后,抱回母亲身边时必须再次核对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护生未认真核对险些抱错,后在带教老师的查对下避免了差错的发生。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5.39%。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相关危险因素未引起重视,没有及时分析原因和提出改进措施。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7.69%。
护理安全因素的延伸 非护理人员的操作不慎,如家属抱新生儿姿势不正确或陪护人员抱着新生儿睡觉,易导致新生儿的窒息、坠落。占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7.69%。
防范对策
提高专业素质及护理安全意识 加强理论知识再教育,鼓励低年资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阅读护理杂志,书写读书报告,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并选派护士外出参加学习护理新进展。定期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理论的培训,利用晨会提问、小讲课、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动态学习,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低年资护士责任感,用审慎、严谨的态度来约束她们的行为,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严格执行制度和操作规程是护理安全的关键 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操作规程等都是长期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学习并进行考核。严格交接班制度,详细交接新生儿的情况,如新生儿为足月小样儿,或母亲有糖尿病,这些新生儿应及时添加配方奶,并注意观察有无低血糖发生。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新生儿评估,如发现新生儿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急促、口唇紫绀、有呻吟等及时请示儿科医生并处理。为新生儿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查对制度。如新生儿转入、转出都要做好交接工作,核对新生儿胸牌、腕带上的性别及姓名。新生儿沐浴、游泳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碰撞、坠落。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流程操作。新生儿的口服药、外用药要核对清楚,剂量使用准确。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病房及新生儿洗澡间保持清洁,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并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按常规每日做好新生儿沐浴及脐部护理。接触新生儿前后均要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接触血液、体液、被污染物前后要洗手,大量研究表明,洗手是控制院内感染最有效、最基本、最简便的措施之一[2]。限制陪客,患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近视,院感科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液进行监测。
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 关心、爱护护士,了解新生儿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巩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加强夜间力量,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我院对护理排班进行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建立了护士心理减压工作坊和同伴支持系统,及时倾听护士的心声,并进行干预,以缓解不良情绪。开办心理健康讲座,以及举办专题心理健康沙龙,从而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增加抗压、抗挫折能力,培养护士积极良好心态。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法律意识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具有法律意识是做好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重视“举证责任倒置”,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杜绝和避免安全隐患,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深刻认识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做好认真、准确、及时、完整地书写护理文书,与医疗文书保持同步性。各种护理记录是判定医疗责任的重要依据,不得有涂改、造假现象。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任何对患者合法权益的损害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加强带教老师传授护理安全意识明确带教老师的职责,要求护生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的操作规程,不允许护理单独操作。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在给护士提供实践机会的同时,不放松对护士的监督和指导,把好护理安全关。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在质量安全管理中,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医护人员在从事日常各项医疗护理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医疗护理安全得以保证[3]。根据母婴同室的特点制定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病房物品规范化放置规定,仪器安全使用管理制度,新生儿发生安全意外的应急预案等。加强对护理安全措施有效的监控,定期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的规章制度并进行考核。
加强护理安全的防护教育 通过病房健康教育讲课、宣传栏、发放安全教育手册、一对一的定向教育等方式,做好孕产妇及家属的安全教育。告知孕产妇及家属有关安全注意事项,使其了解安全隐患的危险性,如不单独置留新生儿在病房内,不要将新生儿抱出病房外,更不要让无关人员来近视或是抱新生儿。指导孕产妇及家属如何正确抱孩子,嘱咐产妇不与新生儿同睡,以免造成意外。新生儿床内不放杂物,床旁不放危险物品,如热水瓶等。
小结
护理安全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4]。对本院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隐患分析后及时制订改进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护理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制度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法律意识,加强带教老师传授护理安全意识和护理安全的防护教育,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由于护理的对象是新生儿,针对其特殊性,护士要识别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好预见性护理,使护理安全工作防范于未然。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3
2 黄朝霞,邬真,李小萍.妇产科病房陪护人员洗手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7,6(10):703-704
3 王群.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A):74-75
4 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B):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