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1-08-15黄志华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黄志华, 马 静

(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实践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1](P1)但是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不禁要反思: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什么不强?

一、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概述

高等教育的社会价值在于为国家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的承担者,衡量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依据就是以在校学生的质量以及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质量,而对毕业生的质量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业内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其动手能力太差导致的。专家指出:空前的就业压力将检验中国大学生“能力转换”的水平。眼高手低己经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通病,“手低”应该被理解为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这些社会评价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我们不能再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在校大学生很难适应目前人才竞争、择业上岗的需要,更难适应未来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偏差。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理论人才,更需要他们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造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差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教育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反思。

二、影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素之反思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指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是缺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和训练。究其根源,我国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远离社会生活。”

1.从外部因素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指出,文化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都己构成社会人的行为模式的基因。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教育必然受文化传统的影响,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自春秋时期孔子建立了“儒学”思想体系以来,儒家独尊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近2000年,近2000年的传统文化必然给现代人们的文化心理状态及行为模式带来无法忽视的潜在影响。儒家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是伦理型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本位。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的传统教育实质上就是伦理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套严密的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体系,对教育的直接影响是“权本位”及“惟书、惟上”。孔子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重人文教育,追求道德完善,轻视自然科学;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视生产劳动。儒家的传统文化对教育更深一层的影响,是孔子“学而优则仕”的主张。自隋唐建立起科举制以来,读书人惟有“学而优”才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入仕”。科举考试内容也是只考传统经书文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这些人文学科知识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是“知识本位”的价值观倾向。[1](P96)反思现代高等教育,不难发现,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背景下,“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相比,前者依然占了上风。这不能不说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2.从内部因素分析— —对高等教育自身的反思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教育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我国传统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重文轻理,受教育者远离实践活动。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方法、实践性环节等方面明显滞后,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育观念问题

文化传统对教育潜意识的影响是深层的,也是最为稳定的,这是一种非意识层面上的影响,它反映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例如,“劳力者治于人”、“惟书、惟上、惟权”、“重教条而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运用”、“重知识轻能力”等心理模式。正是由于这些在人们头脑中潜意识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大学传统教学忽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理论与实际脱节,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其结果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究其原因,人们思想深处存在着一堵立于高校与社会的“围墙”,尤其是思想上的“围墙”[2](P126)。今天的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实际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收效甚微。

(2)人才培养模式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具有计划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特点。我国现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集中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性。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期存在,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和个性,不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二是培养模式的非最优化。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存在单一化的问题,而且在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设计上也存在一系列缺陷,这种非最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在课程设置上实行“条块分割”,各学校专业设置单一,学校内部学科结构不合理,各个专业的口径过于狭窄,课程体系的综合化程度不高,课程结构缺乏整体的优化等。[3]

(3)教学方法问题

在我国现有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沿袭注入式教学,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记忆了大量的知识,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学习后不会学以致用,不会用理论来思考社会问题,更谈不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本应在操作室、实验室、实验场以及设计公司等场所完成,但实际上却未如此。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相悖的。因此,当前强调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师资队伍问题

大众化教育的瓶颈之一就是教师资源缺乏,尤其优质教师资源。目前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实际研发和项目开发经验,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因而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自然底气不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自然受到影响。

(5)实践性教学环节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逐年加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长期以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未摆上应有位置,教学设施更不完备,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二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科学。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生产实习和实验操作、实践调查时间较少,教学评价也主要看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三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简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原有教材体系的框架,教材的改革与编写很难与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合拍。同时,教学形式普遍比较简单,管理比较松散,形式主义色彩较浓,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4](P376)

(6)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

一是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二是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实践教学的学分一般是按1周1个学分来考核,由于考核办法简单而又不严格,有的学生常常不去单位实习,调查报告、毕业论文往往以抄袭别人的资料来应付,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5]三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培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理性思考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转变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加快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和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架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艺术设计教育管理水平

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僵化,市场意识不强,这是我国教育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是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学科,带有现代美术教育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双重特点。更新高等教育的观念,首先要转变对高校教育职能的认识。现代高等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其主要的教育职能应该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认知水平、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设计是专业性、实践性、交流性、认同性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比专业技术教育更为重要。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都已不能适应对现代设计教育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行为中,要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要做到夯实基础。在有一定的专业深度的前提下,要做到宽泛专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行为中,要灵活设置教学的时间和内容,要突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着力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与“外”的结合,从一定层面上体现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办学途径。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中,一要从专业核心能力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专业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训练配备必需的软硬件设备。二要为基地配备有一定实践教学经历与丰富教学经验的管理人员,要有一大批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实践教学教师。三要从资金、设备、耗材等各方面保证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基地的仪器设备在统筹使用的前提下,必须优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校企各自优势把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训练与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建立良好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

3.倾力打造一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问题,关键在于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政策层面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降低门坎,解决实践教学教师职称问题,职业资格等级对应职称等级问题,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顶岗评审企业职称问题等等。学校也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在待遇、职称评审、业务进修方面等同于专任教师,并着手对专任教师与实践教学教师的一体化改造,使“双师型”教师培养落到实处。

青年富则国富,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担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重任和历史使命,高等教育的价值也在于实现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而大学生社会价值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单纯靠知识就可以的,关键是靠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只有清醒地认识、深刻地反思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才能不断地改进、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为社会输送合格、受欢迎的人才!

[1]鲁洁.教育社会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许建钱.高等教育与社会实践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3]赵双林.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2):93.

[4]查有梁.教育模式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5]陈峥澄.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J].高教论坛,2003,(1):53.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星.云.海》
《花月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