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
2011-08-15苏茂芳
苏茂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价值定位
苏茂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具备清醒的价值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皈依传统,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关注现实,坚持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关注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大学生;诚信文化;价值定位
诚信文化是一种优良的民族文化与时代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学界对大学生的诚信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总体原则研究不多。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不仅需要微观上的实践把握,更需要宏观上的运筹帷幄。换言之,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重视价值定位问题,这不仅可以减少诚信文化教育的成本,还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一、问题定位: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内涵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说:“信,诚也”。“诚实”是真实、不欺诈,”信”也是真实不欺,可见诚实和守信两词意思是相通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它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是对自己内心思想和情感的真实表达;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它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广泛和频繁,诚信更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稳定协调,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他们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从概念层面看,就是要求当代大学生懂得人无诚信而不立,社会无诚信而人人自危,道德无诚信而势必流于空伪的道理,从心灵深处树立起万善诚为先、众德信为基的观念,自觉地按诚信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将诚信的品质和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各种社会实践和交往中去。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来看,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思想上,坚定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党和国家忠诚,抛弃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的关系。在学习上,要勤奋学习,积累知识,达到“博学”的境界,杜绝考试作弊、科研抄袭等现象。在生活中上,真诚对待生活,言而有信,急公好义,扶危济困。同时,要诚以待人,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积极为同学、班集体服务,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说,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既是思想认识,又是庄严承诺,还是实践行动。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加重诚信文化的内涵因子,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树立诚信立德的观念,促使当代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皈依传统: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诚信是儒家一贯提倡和力行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如,《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在这里,“诚信”被提升为道德之本;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伦道德的五常。在古人眼里,“诚”是内在的修为,更多的是对道德个体的单向要求,其作用在于约束自己,“信”是诚的外化,更多的是针对社会群体提出的双向要求,其作用在于稳定社会运行,规范社会秩序。
传统文化既然含有如此丰富的诚信因子,那么我们在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诚信文化教育时,就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曾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②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回归传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同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文化教育,也要回归传统,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古代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资源,这对于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塑造自己的人格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具体实践中,高校要在“两课”教育中应该更多地将诚信与传统文化的其他内容与内在要求结合起来,使之更多地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他们在诚信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他们走出诚信“误区”。此外,高校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目前,很多高校将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的。因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必须要尊重传统文化的优良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和谐、人文、科技等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正规的、科学的、人性化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将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民族内涵以及时代意蕴展现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增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这对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关注现实: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要坚持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生活化原则,这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抽象化、理想化的弊端,以人为根本,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要传输和表达思想观念,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在具体的生活中领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知与行的统一。诚信文化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必然也要坚持生活化取向,而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取向,就必须坚持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与反思。
那么,这种批判与反思的现实根源在何处?我们认为,这主要源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带来的负面问题。当前,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是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多种思想的相互碰撞,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与反思。如,高校大学生当中存在的学风不正、经济信用不足、求职材料“注水”等,这些给和谐校园的构建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此外,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欺诈、假冒伪劣等现象时有发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一度盛行,这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尺度和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冲击。一些大学生因此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出现了偏差,甚至认为诚信“不值钱”,只有金钱、权力才“值钱”,这些消极思想严重破坏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也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对以上的现实生活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它们要形成正确的批判和反思。简言之,就是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生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生活中的不诚信思想与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批判。
四、关切发展: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各项事业发展根本性方针。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才能形成和谐的诚信文化教育环境,实现诚信文化教育的科学化、人本化目标。
首先,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以人为本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当前,由于传统观念和环境的制约,许多高校的诚信文化教育是以书为本、从理论出发的诚信文化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只重备课,忽视“备人”;只讲抽象诚信理论,忽视学生的具体诚信实践;注重文本逻辑性,忽视学生的诚信发展需要;强调诚信文本意义阐释,忽视诚信的社会实践发展,等等。这些事不利于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高校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精神与大学生的成才结合起来,把诚信文化教育视点从“原来的片面关注传授知识、技能转移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注人道德和人文精神。”坚决反对“管控压”的教育方式,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特点,进行有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诚信教育,引导他们诚信思想和品德的发展,使其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诚信素质。
其次,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诚信教育要讲究统筹协调。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上程,不仅要在高校这一主阵地中进行,还必须使诚信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的其他领域。我们不仅要统筹协调诚信文化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诚信文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此外,当代大学生诚信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即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根据社会实践的变化,不断在诚信文化教育的理念上革故鼎新,在诚信文化教育的方法、内容、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
[1]徐柏才.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7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Value Proposition of Honesty Cultur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 Mao-fa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College students'honesty culture education should have the value proposition awareness which including three aspects:back to tradition; paying attention to reality and be watching development.
college student;honesty culture;value proposition
G 41
A
1671-5004(2011)01-0110-02
2011-01-18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课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诚信教育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苏茂芳(1970-),女,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