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工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1-08-15明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开发区安徽

明娟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安徽工业园区竞争优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明娟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

安徽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但也面临产业定位不明确、综合竞争力不强、产业配套能力差及融资困难等发展瓶颈,而调整园区产业布局、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园区创新支持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这些瓶颈,提升工业园区竞争力。

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瓶颈;人才战略

安徽自1988年设立合肥科技工业园开始,园区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118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包括通过国家审核的89家开发区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29家省级开发区,基本上达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省级开发区或筹建的省级开发区。2009年全省开发区共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5894.3亿元、2553.8亿元、374.2亿元、25.2亿美元,约占全省的45.3%、27.6%、42.9%、24.1%,开发区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不仅带动安徽经济的跨越发展,更成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主要载体和阵地,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但工业园区也面临重复建设、资源闲置以及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科学评价和分析安徽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探讨提升安徽省工业园区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对指导安徽工业园区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安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年底,安徽共有8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4个国家级开发区,85个省级开发区;3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57家经济(技术)开发区,28家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1家出口加工区。总占地面积已达1622.9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19.2平方公里,占总量的7.3%;目前开发区已建成土地面积790.0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9平方公里,占总量的8.7%。开发区总人口241万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29.4万人,增长7.3%。初步形成了层级合理、产业互动、类型齐全的园区发展体系,成为全省现代制造业集中、产业集聚效应突出、外商投资密集的外向型工业园区。

1.园区经济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近三年来,安徽工业园区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全省89个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900.6亿元,2009年达到1598.3亿元,三年平均增长21.07%。而工业增加值占安徽省GDP的比重也逐年上升,2007年全省89个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值占GDP的12.26%,2008年上升到15.34%,2009年达到15.90%,由此可见,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

另外,从财政收入来看,2007、2008、2009三年全省89个开发区分别完成财政收入213.44亿元、274.7亿元和374.2亿元,年均增长20.58%,远高于全省财政收入14.46%的平均增速。而三年各完成的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0.63%、20.72%、24.12%,贡献了全省财政收入的近1/4。

2.工业园区成为安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是,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安徽对外贸易的主力军。2007年,全省89个开发区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7.48亿美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9.81%,2008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2.2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5.32%,不过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进出口小幅受创,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9.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1.6%,不过仍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4.50%。进一步从出口额来看,2007、2008、2009三年全省89个经济开发区共完成出口32.63亿元、50.1亿元和47.1亿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仅有为37%,2008年达到44.14,2009年更是创纪录的达到52.98%,这进一步说明,具有较强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的经济开发区经济抗风险能力更强,金融危机对其的冲击相对较小,园区经济无疑将成为安徽对外贸易的排头兵和攻坚力量。

二是,开发区成为安徽吸引外商直投资的集聚区。2007年以来,全省89个开发区吸引外资规模逐年增加,而且成为安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集中的区域。200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45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58.17%。2008年全省89个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1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57.59%,比例稍有下降。而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省89个开发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仍实现增长,达到20.1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总额的比例也进一步增大,达到64.95%,近2/3的新增外资聚集在经济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独特的优势也无疑成为外资登陆安徽投资的首选地。而各级开发区在努力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引资的质量,2009年入驻企业2.3万个,增长18.3%,其中包括新加坡佳通,日本日立,香港伟业德国库尔兹、海尔、康佳、科龙、实达电脑等一批规模大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龙头企业。

3.工业园区成为安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开发区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增大,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省89个开发区就业人员153.6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4.5%,其中当年吸纳新增就业人员达19.5万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01.1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6.2%,占全省工业就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0.15%,其中当年吸纳新增就业人员14.1万人,占工业新增就业人员的51.65%,说明在金融危机下,园区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几乎一半的工业新增就业机会是由经济开发区提供的。工业开发区就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29.9868万人,占总就业量的19.52%,工业园区也成为安徽吸纳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4.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经济开发区目前已成为安徽承接国际产业和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平台,也是跨国产业资本转移中国的聚集地,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以来,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聚集效应尤为明显。仅2010年1月至11月,示范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011.8亿元,较上年增长57%;新批内外资项目8630个,其中新批省外境内项目6180个,同比增长16.8%。这些新增投资项目无疑全部都选择在经济开发区。而借着经济开发区独特的聚集优势,安徽也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外就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如芜湖工业园区内形成的以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为代表的光电产业集群、以奇瑞及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为主的汽车装备制造业集群,合肥工业园区形成的以美菱、三洋为代表的合肥家电产业集群、以江淮汽车、安凯客车、昌河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二、安徽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园区产业定位不明确,缺乏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致力于工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大都只是希望通过建立园区产生经济效益或政治效益,而且大部分希望上马周期短、容易见经济效益的“短平快”项目,基本不会考虑园区的产业定位问题,也没有进行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这种“边规划、边建设、边招商”的运作模式也使得园区入驻企业种类庞杂,产业层次普遍不高,进园产业趋同、项目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很难形成特色产业和清晰的产业结构,也无法真正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严重制约这安徽园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2.园区规模小,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目前安徽全省共有118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其中,包括通过国家审核的89家开发区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29家省级开发区,基本上达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一家省级开发区或筹建的省级开发区。但整体竞争力不强,2009年通过国家审核的89个开发区共实现经营(销售)收入7433.8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经营(销售)收入4.58亿元(按开发区占地面积计算)。其中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经营收入2226.7亿元,增长15.7%,而其他85个省级开发区共实现经营收入5207.1亿元,平均仅有61.26亿元,只有11个经营收入超过100亿元,不足两成,而且从分布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开发区都分布在合肥、芜湖两市,其他地市开发区综合实力一般。

3.园区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配套能力差

2009年全省总入园企业2.3万个,开发项目2486个,其中,分布在国家级开发区的项目为251个,占全部项目的10.1%。但是入住企业大部分是传统制造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尚未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没有自己的特色,缺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且从企业规模看,大项目、品牌企业较少。入园企业实力不强,高新技术和出口型企业少,竞争力不强,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高消耗、高污染、低层次的产业项目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入园企业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普遍存在。

4.园区运作模式单一,融资瓶颈较为突出

安徽经济开发区的运作模型基本以政府管理为主,以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管理机构,经政府授权,管委会有投资项目审批权等行政权力,同时负责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及协调服务等工作。这种管理虽然可以大大提高工业园区的管理效能,但也面临较大的融资瓶颈问题:一是,园区基础设施等建设主要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而安徽大部分市县一级的财政实力较弱,对开发区建设财政支持力度自身有限,加上招商的财政扶持优惠,绝大部分开发区融资和投入面临困境,严重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二是,政府主导事管理模式也使得安徽大部分工业园区金融服务水平低,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入园区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园区竞争力的提升。

三、安徽工业园区竞争力提升对策

1.调整园区产业布局,强化园区产业特色

有条件的经济开发区应该,积极调整园区产业布局,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区内,改善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作好产业发展规划,突出园区产业特色,对于特色鲜明、可实现高度产业集中的企业在土地供应、税收等方面予以倾斜性支持,以利于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示范基地。如可引导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装备制造基地、合肥市包河工业区汽车打造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基地、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智能电控基地、淮北经济开发区假设生物医药基地、安徽凤阳工业园区建设玻璃制品制造基地、铜陵经济开发区打造铜及铜材加工基地等。

2.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国家级示范区获批,给安徽经济开发区发展带来了难度机遇,而安徽省政府于2010年6月也制定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省级开发区扩区暂行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进行扩区以有效解决开发区土地瓶颈制约,进一步促进我省开发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开发区特别是省级开发区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通过扩区、合作共建等形式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步伐,促进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应该积极申请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而符合条件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可同时设立为省级高新区,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工业聚集区可以申请筹建省级开发区;二是,对于省级以上开发区,可申请设立合作园区,吸引国外机构个人、国内开发区、中央企业以及省内各市县、企业等进行开发与合作共建。

3.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拓展融资渠道

以“管理体制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目标,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一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把开发区管委会工作重点放在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上,着重抓好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上,运用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快市场、中介建设。调动和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把市场与行业的规范、服务、监督等管理职能交由社会中介组织来完成,在开发区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市场经济环境。三是,广泛利用资本市场和新型金融工作,拓展开发区融资渠道。可尝试发行债券、开发区整合上市、联合成立开发区发展基金以及利用BT、BOT、TOT等多种形式鼓励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4.建立园区创新支持平台,提升园区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园区的竞争力从根本上也表现为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提升园区竞争力的关键。当前开发区应通过创新支持平台建设来提升园区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建立创新孵化基地。孵化基地建设要以提高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构筑创新创业环境为重点,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孵化器向集约化、专业化、多元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为园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完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园区企业能够及时、准确交流研发经验,共享成果信息;三是,搭建产学研平台。积极联系园区所在地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共建等形式进行研发创新,以此为载体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

[1]贺大龙,安徽省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2]马廷玉,邬冰,基于县城经济视角的辽宁产业园区发展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张英辉,科技园区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

[4]韩云,刘捷,苏州整合园区经济新模式[J],中国改革,2005,(11).

[5]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Park in Anhui

MINGJuan
(Researchcenterforeconomicsdevelopment,Schoo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Trade,Anhu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Bengbu233030,Anhui)

Industrial parks in Anhui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which carrying on the industry transfer.But they also confront ambiguous industry positioning,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the industrial supporting ability is poor and lacking finance difficulties.We can adjust the industrial layout in park,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 zone,accelerate the park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and establish the park innovation platform.Using these methods,we break through these bottlenecks in certain extent and improve the industrial park competitiveness.

industrial park;industrial cluster,bottleneck;talent strategy

F427.1

A

1671-5004(2011)01-0026-03

2011-01-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2009sk133)、安徽财经大学基地项目

“安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ACJD0908)阶段性成果。

明娟(1980-),女,湖北黄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开发区安徽
磐安工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南昌高新开发区为例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