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思考

2011-08-15黄丽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联机编目图书

黄丽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208)

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思考

黄丽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 410208)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为图书编目工作带来一系列新变化,编目对象的多样化、编目模式的改变和编目服务范围的扩展使图书编目工作向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同时,网络的引入亦为现代图书编目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加快编目模式的标准化建设、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和加强编目人员素质建设是今后图书编目工作发展的思路。

网络环境;图书编目;发展思路;

图书编目工作是指对馆藏文献的加工、整理工作,即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为各类型文献编制目录、建立馆藏目录体系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对文献存在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包括文献信息的著录、标引及目录的组织等,以达到利用馆藏资源、进行书目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图书编目工作作为联系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在整个图书馆工作流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图书馆中的基础业务工作,亦是读者服务工作得以开展的根本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编目工作开始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封闭的、分散的文献编目被联机编目所替代,这不仅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构造了新的环境,也给图书编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和技术手段,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切实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是编目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新变化

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容量的庞大和发展的速度是其它传统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将网络引入图书编目工作,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也必然为现代图书编目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变化。

(一)编目对象的变化

传统文献编目的对象主要是纸质载体的印刷型文献。而近年来文献载体开始由单一的纸质型向缩微型、声像型、磁性机读型、激光机读型、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扩展,使文献资源出现了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并存的局面。[1]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以微缩声像为特征的机读型电子出版物外,新型的虚拟的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图书编目的对象,现代图书馆逐渐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类型、多载体的馆藏结构体系。网络资源的无序性、多样性、容量大及更新传递快的特点,要求现代图书编目人员在做好一般图书资料编目的同时对网络资源编目要有所取舍,尽量选择一些优质网站和网页来进行编目。

(二)编目模式的改变

传统的文献编目工作一般是各个图书馆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各自的馆藏文献进行著录、标引及目录组织,各馆的编目工作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手工操作状态,所产生的书目信息往往只供本馆的员工和读者使用。[2]网络的出现使图书馆编目工作处于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中,传统的编目工作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要求,联机合作编目成为现代图书编目的主要方式。所谓联机合作编目,指特定范围的编目机构,在约定的规则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本地终端或工作站(客户端)与远程中心数据库相连,技术实现记录的处理和传送,达到编目工作的共建和共享。此种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编目工作的效率,加强了各馆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而且使编目工作打破各自为阵的局面而向社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中形成网络,提高本地区或本行业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的水平,促进图书馆整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三)编目工作服务范围的扩展

传统的图书编目工作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服务的范围一般只局限于本馆文献及其读者,而网络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此种环境下的编目服务范围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首先是随着编目对象从本馆文献向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的延伸,服务对象也从本馆读者扩展至整个联机编目客户端。其次,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促使编目工作职能的拓展,现代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提供检索型服务、全文型服务和多媒体数据库外,还提供虚拟的欣赏音乐、看电影等娱乐性服务。其三,编目主体角色的扩充,现代编目人员不仅是文献的整理加工者,更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导航者,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加强了读者与编目人员之间的直接沟通,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参考咨询服务是现代图书编目工作的最终目标。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现代图书编目工作向更为全面和完善的方向发展,但技术的革新同时给图书编目工作带来新挑战,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编目模式标准化问题

编目模式标准化,是指图书馆的计算机编目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以实现机读目录的标准化。我国机读目录格式较为完善的体系有文化部行业标准的《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以及国家推荐标准的《文献目录信息交换用磁带格式》,尽管有了标准和规范,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不一致,部分图书馆对中文采用CNMARC,而对西文则采用US-MARC,以方便套录LC或OCLC的数据。而CNMARC在实际使用中格式也不统一,甚至同一机构在不同阶段对同一字段也有不同的用法,对机读目录中特有的代码字段,既不理解,也不著录,造成所编数据只能本馆暂时使用,无法联网共享。[3]这种机读目录格式和著录标准的不统一,不仅不利于今后不同目录间数据的相互交换利用,而且在无法联网共享的情况下造成编目资源的重复浪费。

(二)联机编目问题

联机编目的宗旨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把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各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各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有3个初具规模的联机编目机构,即国家图书馆联机编目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以及广东省文献编目中心。这些中心专业力量雄厚,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成员馆可以充分利用这共享的网上数据库,实时上、下载数据。[4]但由于各地区及各图书馆具体情况的不同,建立一个完整的资源一体化的联合联机编目系统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是网络问题。由于各馆采用的自动化系统并不统一,软硬件装置对目前常用的TCP/IP网络协议不支持,不能下载联机书目中心数据库的数据,从而影响整个联机编目工作的进程。其次是文献编目标准化的管理和执行问题。由于我国目前出版的编目标准与规范存在互不统一的问题,造成各文献编目机构在具体操作中依据标准不统一,各编目员对编目规则的理解亦存在差异,从而影响了书目数据的质量,不利于各编目机构之间数据的相互交流和使用。再次是编目观念问题。在联机合作编目中,有些成员馆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管理形式上没有跳出传统的图书馆模式,缺乏网络意识和全局观念,对机读数据的简单著录导致编目质量的不高,降低了使用率,从而影响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5]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一)加快编目模式的标准化建设

书目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联机联合编目的关键所在。面对我国图书编目标准不统一的现状,首先必须尽快制定一套完善的《中国联机合作编目规则》,并以国家的形式规定下来作为全国范围内图书编目共同遵循的准则,以确定标准的唯一性;其次,在具体编目的操作过程中,各成员馆必须对机读目录格式作统一的理解和规范,严格按照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其三,各编目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编目思想,要根据机读目录标准的变化(修订)而对原有目录作必要的修改。

(二)提高编目工作效率

网络技术的引入使现代图书编目的对象从传统的单纯对馆藏文献进行书目数据的整理,扩展到对各种载体文献的整序及广泛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处理,这不仅加大了编目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流程复杂、技术性强,如何提高编目工作效率,使新书及时而保质保量地进入流通,是现代图书编目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编目工作效率,必须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熟悉编目流程,提高编目质量。“通常的图书馆编目工作常被分成打包、盖章、贴条码、嵌磁条、数据套录、查重、分类、著录、编目校对、打书标、贴书标、打印送书清单、点书、送书等十几道工序”,[6]这是一个十分繁杂的流程,编目员只有熟悉掌握并理解其工作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减少编目工作的错误率和返工率。其次,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套录编目是网络环境下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采用的编目工作手段,套录数据主要来源于联机编目数据、书商提供的数据和在版编目数据,这种参考和利用网络数据资源的编目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编目工作效率,还可以简化编目工作流程,使编目数据更趋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加强编目人员素质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职能的拓展,对编目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编目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成为各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议题。首先,树立信心是做好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基础。面对工作模式和工作环境的改变,编目员要树立自信心,在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根据工作要求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其次,加强编目人员的在岗培训。现代化的编目手段要求一支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互联网运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现有编目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使编目人员的再教育变得刻不容缓。职业培训、继续教育、业务交流及在职研修成为提高编目人员素质的必须途径。再次,鼓励技术创新。王松林认为:“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或制定标准规范,提供加工整理方法、流程,让计算机来帮助进行加工、整理、转换并提供Web服务,都是未来编目馆员应该承担的合适工作”。[7]在网络环境下,编目人员不仅要掌握现有编目规则和技术、做好信息资源组织工作,而且要在科研上勇于创新,结合编目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研究,提供新的更规范和更实用的编目技术。

[1]周美英.网络环境下编目工作的新变化[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6).

[2]徐颖.对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思考[J].现代服务,2008,(2).

[3]张立肖、李莉.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编目工作的发展趋势[J].河北煤炭,2004,(1).

[4]林桦.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

[5]李楠.联机合作编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0,(5).

[6]宋金燕.网络环境下提高图书编目工作效率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1)

[7]王松林.编目工作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图书馆学刊,2010,(6).

Thinking about the Cataloging Work Under the Net Environment

HUANGLi-fa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 410208,Huna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library for books cataloging work brings a series of new change,the diversification of cataloging object,cataloguing model of change and cataloging service scope extended to make the cataloging work to more widely direction. Meanwhile,the introduction of network for the modern library cataloging work also brings new problems and challenges,Accelera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ataloging mode construction;to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strengthen contents in quality construction is the future library cataloguing development train of thought.

network environment;book cataloguing;thought of evelopment

G254.3

A

1671-5004(2011)01-0005-02

2011-01-10

黄丽芳(1978-),女,湖南冷水江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管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猜你喜欢

联机编目图书
多联机安装施工技术探讨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班里有个图书角
高温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研究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分析Automation技术在Word联机考试系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