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从遗迹与史载证明
2011-08-15熊云
熊 云
(保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
——从遗迹与史载证明
熊 云
(保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保山 678000)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
德斯里;云南濮人;发祥地;史迹;史载
濮人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群体,和氐羌,百越及三苗一起被称作我国古代四大族群。关于古代濮人的分布区,据《左传》,《国语》等史书记载都是在楚州之南,即长江、汉水以南地区,其实,早在新石器时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也是古代濮人的重要聚居区,朱希祖在其《云南濮族考》一文中指出:“吾国濮族,发迹云南,其后散布西南各省,蔓延甚广”[1]3929。云南濮人又多数在境内南部和西南部活动,杜预《左传释例》说:“建宁郡南有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其中位于滇西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便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之一,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濮人在此繁衍生息。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当地的原始文化遗迹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加以考证。
一、德斯里特殊的山地区位
德斯里是昌宁县大田坝乡东北边境、澜沧江西岸的一个小村落。村子位于昌宁县北端澜沧江与永平河交汇处南侧地带,群山环绕,海拔高约800米,北隔澜沧江与永平相望,南距昌宁县城60余公里,西距大田坝乡政府45公里。村子西面和南面背靠群山,东面和北面为咆哮的澜沧江,既可入山狩猎,又可下江捕鱼。德斯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古人类的居住,当地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三、四千年以前,德斯里就有人类活动了(后述)。
据当地村民讲,“德斯里”过去曾是“蒲蛮人”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德斯里”就是过去“蒲蛮人”所使用的地名,后被迁入的汉族所沿用。德斯里现有30多户100多人,大多数人家是解放后从大田坝华严等地搬迁至此的。德斯里被原始的深山老林封闭,通往德斯里的山路崎岖不平,交通极为不便,七、八月阴雨天基本不能出入,“他们(德斯里人,笔者注)需要两天时间才能从村里驮回一包化肥,他们要用三天时间才能到乡政府所在地赶一次山街子”。[2]14
德斯里所在的大田坝乡,古时为哀牢国属地,与哀牢山相连。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附汉,设置永昌郡,属永昌郡辖。隋废永昌郡,属益州总管府辖;唐南诏时,属永昌节度辖;宋代,属大理国之永昌府辖地;元、明、清均属永昌府辖;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县,属保山县辖。民国22年(1933年)成立昌宁县,划归昌宁县辖至今。
二、德斯里的濮人遗迹
(一)新石器文化遗迹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省、地、县文物工作者曾先后多次在澜沧江西岸的德斯里附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即在德斯里村附近东起澜沧江古渡——大筏口,西至村子后山脚约3公里长的台地范围内,及村子西北约4公里的江岸陡坡台地——四川坟一带也有零散分布。[3]179这些石、陶器出土在德斯里方圆百里之内,因而称之为德斯里新石器时代遗址。
德斯里新石器的质料包括角页岩、玄武岩、砂岩和石英斑岩四类;器型上则全部是用砾石薄片打制成的有肩石器,包括条形双肩石斧、双肩石铲和靴形切削器三种类型;石器制作技术极为原始,成品粗糙,未经磨砺,保留了旧石器时代的打制遗风。经专家研究认为其文化类型属于以云县忙怀遗址为代表的“忙怀类型新石器文化”,其族属今德昂族、佤族、布朗族的先民——古代濮人。“以云县忙怀遗址为代表的‘忙怀类型新石器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应是哀牢濮人先民,这一文化恰好分布在史籍记载的哀牢濮人分布区今保山、临沧、思茅、怒江等地州,其中又以古濮水(澜沧江)两岸最为密集;忙怀等地居民至今仍自称‘蒲人’”。[4]158
(二)青铜器文化遗迹
德斯里不仅出土了大量的濮人文化新石器,而且在其西南边的白沙坡一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多次多处出土成批濮人文化青铜器。1976年8月在白沙坡乌梢邬路发现铜斧41件及铜剑、带钩、剑鞘各1件;其后不久,又在该地发现铜钺1件。1981年3月,在白沙坡小岔洼挖出铜钺1件。1982年3月,在白沙坡坟岭岗山麓掘出铜剑一柄、镦1件;4月,在白沙坡桃树地窝铺掘出铜钺1件;6月,在坟岭岗中段掘出铜钺、铜剑、手镯各1件;10月,在白沙坡山脚获取铜剑2柄、矛2件、鐏1件、手镯2只、竹节状小铜管若干。除此之外,在铁匠寨和阿吾寨也各发现铜斧1件。1994年4月初,省、地、县文物工作者确定了白沙坡坟岭岗为墓葬中心区位置的发掘点,获取青铜器30多件。同年5月2日,正式对坟岭岗墓葬区进行发掘,出土器物200多件,以青铜器为主,有铜镯106件,铜剑10把,铜矛6件,铜銎铁矛1件,铜臂饰18个,蝶形铜饰16个,铃形铜饰 11 个,鱼形铜饰 7 个。[5]275-276
省、地文物工作者研究认为,在昌宁县范围内发现的大多数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青铜器,都可以从德斯里的有肩石器中找到影子。出土的青铜器和有肩石器除质料及形体大小不同外,在造型上基本相同。这一现象说明这一区域的青铜器文化与新石器文化的产生虽然不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具有地域重合关系和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关系,应同属濮人所创造。“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各县(包括澜沧江斜贯其间的昌宁北部)和怒江两岸施甸、龙陵两县南半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都属另一文化类型(即两者属同一文化类型,笔者注)……学术界一般认为此一区类新石器族属为古濮族系的‘永昌濮’,与之有渊源关系和地域重合关系的青铜文化族属亦当同此”[6]195-196。
三、德斯里的濮人史载
虽然在历代史籍中没有发现对德斯里居住濮人情况的明确记载,但德斯里历来属哀牢国、永昌郡的辖地,而关于哀牢国、永昌郡有濮人居住的情况在历代史籍中却均有大量记载。
《逸周书·王会篇》:“伊尹为四方令,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永昌府文征》李根源按:“后世之考百濮者众矣,光泽何秋涛汇诸家说,结论曰:《王会》之濮人,即在今永昌府地无疑。伯兄章太炎先生曰:明清职贡,永昌、顺宁皆贡濮竹,而顺宁专贡矮狗,与《王会》百濮献短狗相契,则百濮者,蒲蛮地也。”[1]3120按李根源的看法,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初年,永昌濮人便与中原的商朝有交往。西汉《史记·司马相如传》记汉武帝开西南夷之时“定笮存邛,略斯榆、举苞满”。民族学家尤中对“略斯榆、举苞满”作了如下解释:《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说,苞满“服虔云,夷种也”。“斯榆”是“巂”的长音,急读则为“巂”,“略斯榆”是说略定滇西的巂、昆明等地区。“举苞满”是说在略定巂、昆明的同时占领苞满地,“斯榆”与“苞满”住在同一区域内。《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孝武时,通博南山,度澜沧水、溪(今瓦窑河),置巂唐、不韦二县”。此二县正是“斯榆”和“苞满”的分布区域,不韦县在今保山市东部和东北部。[7]34根据尤中的上述解释,可见在东汉时今保山东部和东北部就居住着“苞满”,而位于保山东部,由哀牢山绵延下来被称为“东山”的大田坝据此而论也应是濮曼之地。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载:“哀牢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4]253虽然有关哀牢濮人的这个记录很不详尽,但这却是哀牢境内有濮人居住的最早的确切记载。东汉初年在哀牢国的版图上设永昌郡,汉晋史书多有记载郡内濮人情况。东汉、魏晋南北朝时郡内“濮人”被称为“苞满”、“闽濮”。蜀汉至西晋佚名氏的《永昌郡传》(《太平御览》引)载:“(永昌)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有尾濮”[4]246,晋郭义恭《广志》说:“黑僰濮,在永昌西南,山居,耐勤苦。其衣服,妇人一幅为裙,或以贯头;丈夫以榖布皮为衣。其境出白蹄牛、犀、象、武魄、金、桐华布。赤口濮,在永昌南,其俗,折其齿,劖其唇使赤,又露身无衣服。折腰濮,其俗生子皆折其腰。文面濮,其俗劖面而以青画之。木棉濮,土有木棉树,多叶,又房甚繁,房中棉如蚕所作,其大如棒”[1]3133;《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记载:“孝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抑狼遣子奉献,明帝乃置郡……(郡)有闽濮、鸠僚、僄越、裸濮、身毒之民”[4]253;南朝佚名《九州要记》(《太平御览》引)记载:“濮夷,在‘永昌’郡界千里”[4]262。到了唐代,汉、晋时期永昌郡内的“闽濮”,内部已经进行了重新组合与分化,成为“朴子蛮”和“望蛮”两大族体,史书中关于永昌濮人的记述逐渐多而详尽起来。樊绰《蛮书》卷四说:“扑子蛮,勇悍矫捷,以青婆罗段为通身袴。善用泊箕竹弓,深林间射飞鼠,发无不中,部落首领谓酋为上。土无食器,以芭蕉叶籍之。开南、银先、永昌、寻传四处皆有,铁桥西北边延澜沧江亦有部落”[7]192;“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其人勇捷,善于马上用枪,所乘马不用鞍。跣足衣短甲,才蔽胸腹而已,股膝皆露,兜鍪上插嫠牛尾,驰突如飞,其妇人亦如此”[7]194;“望蛮外喻部落,在永昌西北。其人长大,负排持槊,前往无敌,又所用木弓短箭,箭镞傅毒药,所中人立毙。妇人亦跣足,以青布为衫裳,联贯珂贝巴齿真珠,斜络其身数十道,有夫者竖分发为两髻,无夫者顶后为一髻垂之。地宜沙牛,亦大于诸处牛,角长四尺以来。妇人惟嗜乳酪,肥白,俗好遨游”[7]193。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南蛮传》:“姚州境有永昌蛮,居古永昌郡地。……(郡)其西有朴子蛮,强悍,以青娑罗为通身裤,善用竹弓,入林射飞鼠无不中。无食器,以蕉叶藉之。人多长大,负排持而斗。又有望蛮者,用木弓短箭,镞傅毒药,中者立死,妇人食乳酪,肥白,跣足;青布为衫裳,联贯河贝珠络之;髻垂于后,有夫者分两髻[4]277-278。”至元代,唐宋的扑子蛮被称为“蒲蛮”。元李京《云南志略》说:“蒲蛮,一名扑子蛮,在澜沧江迤西”[4]288,此指澜沧江中、下游以西的地方,也就是包括今保山、德宏、临沧、思茅等地一带区域。明朝时称“蒲蛮”为“蒲人”,但也仍有歧称“蒲蛮”、“扑子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六“永昌府”说:“蒲蛮,一名蒲子蛮,其衣食好尚与顺宁府者同。居澜沧江以西者,性勇健,髻插弩箭,兵不离身,以采猎为务;”同书“顺宁府”条也说:“境内多蒲蛮,男子椎鬓跣足,女子馆髻于脑后”[7]401。董难《百濮考》进一步说:“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明代蒲人的分布区,民族学家尤中先生认为,主要集中在“澜沧江以西的顺宁府(驻今凤庆)、广邑州(驻今昌宁广邑寨)至永昌府凤溪(今保山市东北部)、施甸二长官司辖境及保山市西部至腾越州(今腾冲)之间潞江两岸一带,以及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陇川(今陇川、瑞丽)等傣族土司地区”[7]400。诸葛元声《滇史·卷一》说:“哀牢夷未盛时谓之百濮……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是也。……永昌外二十八寨皆蒲蛮,盖讳濮为蒲,音近耳讹耳”[4]317;天启《滇志》卷三十说:“蒲人,永昌凤溪、施佃及十五喧、三十八寨皆其种”[7]400。大田坝古称阿坡,又称阿思郎寨,阿思郎寨即为三十八寨之一。清时“蒲人”中又分化出“崩龙”(今德昂),至此,永昌濮人分化出了“蒲人”、“卡瓦”和“崩龙”三个族体,也就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和德昂族。《清职贡图》说:“蒲人,即蒲蛮,今顺宁、澂江、镇源、普洱、楚雄、永昌、景东七府有此种”[7]559,其中的“顺宁、永昌、景东三府之地,元、明以来都一直是蒲人的聚居或散居区域”[7]559。据《永昌府志》卷五十七记载:“蒲人,即古百濮。……永昌凤溪、施甸及十五喧二十八寨皆其种”。民国时期章炳麟、朱希祖等学者均认为濮族发迹于云南,明清职贡,永昌、顺宁皆贡濮竹,而顺宁专贡矮犬,与“五会”百濮献短狗相契,是濮族发迹于云南的证明。而濮人与濮水(澜沧江)紧密相关,“濮族之于濮水,犹汉族之于黄河,繁衍生息于焉有关,……汉哀牢县在今保山县东,与顺宁县皆在澜沧江西岸,汉博南县今永平县,在澜沧江东岸,然则濮族繁衍水两岸甚明,……余谓濮族因濮水而得名,不如谓濮水因濮族而得名,犹僰道因僰族而得名也”[1]3929-3930。方国瑜等所著《保山县志》也说:“商周时期朝贡于中国之永昌濮人,即哀牢民族,亦今濮曼。永昌境内古民族不止一种,而以濮人为主”[4]394。
从上所引的历代史料,我们不难看出古哀牢国、后改设的永昌郡或永昌府,自先秦、汉晋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濮人居住,保山地方文化研究专家耿德铭先生在其《哀牢濮人源流》一文中说他依据近20多年出土的为数不少的考古材料,对验史籍、民族民俗等资料,认为濮人是哀牢境内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先秦、汉晋就一直是最强大的民族。还说“濮(满)人在保山一带聚居是密集的,直至元明时期,今隆阳区和施甸、昌宁县各坝子和周边山区仍居住着大量濮人,诸书所载蒲(朴)人在‘澜沧江以西’,首先指的正是这一片……”[4]170;而德斯里自古以来都属哀牢、永昌所辖,其地理位置又居于澜沧江西岸,史料载,澜沧江两岸是濮人生息繁衍之地,《史记·司马相如传》中就记录了在公元前二世纪今澜沧江中下游两岸居住着“苞满(即“濮曼”)”;唐樊绰《蛮书》卷四也说:“望苴子蛮,在澜沧江以西”[7]194,元李京《云南志略》说“蒲蛮,一名扑子蛮,在澜沧江迤西”[4]288,民国时期的章炳麟、朱希祖认为濮族发迹云南,濮人与濮水紧密相关,“濮族之于濮水,犹汉族之于黄河,繁衍生息于焉有关,……濮族繁衍于濮水两岸甚明”[1]3929-3930;民族学家尤中先生也认为蒲人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澜沧江以西;耿德铭先生还进一步指出:“云南濮人主居澜沧江、怒江两江区域的古哀牢国——永昌郡地,澜沧江古称濮水”[4]174;同时,据史料记载,德斯里上游的丙麻、瓦渡、水寨、老营、瓦窑,及下游的漭水等乡镇和江外的永平县都是古代濮人重要的聚居区,可证,地处澜沧江西岸河谷台地上的德斯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必处于古代濮人的聚居区。并且如前所述当地还出土了古濮人所创造的新石器及青铜器,实物和史料都证明德斯里是云南濮人的发祥地。
[1]李根源,辑.李文虎,等校注.永昌府文征·校注[M].昆明:美术出版社,2001.
[2]刘文允.昌宁文化地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3]张兴永.保山史前考古[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2.
[4]耿德铭.哀牢国与哀牢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5]昌宁文化体育局.昌宁文化体育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6]耿德铭.哀牢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7]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Desili:the Birthplace of the Pu People in Yunnan——Proved Through the Historic Relics and Records
XIONG Yun
(College of Humanities,Baoshan College,Baoshan,Yunnan 678000,China)
The Pu people are a ancient nationality group that live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Yunnan,which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border of China,was the impotant ghetto of the ancient Pu people.Desili,stand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Lancangjiang River in the west of Yunnan,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Pu people in Yunnan,who lived in the Neolithic Age.This can be proved through the local original cultural relics and the relevant historic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Desili;the Pu people in Yunnan;birthplace;historic relics;historic records
K28
A
1672-9021(2011)06-0080-04
熊云(1977-),女,云南宣威人,保山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文学及地方文化。
2011-10-15
[责任编辑阳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