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辨误
2011-12-22赵兴勤
赵兴勤,赵 韡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辨误
赵兴勤,赵 韡
(徐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一文,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误判。《扇面绝句三首》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题为《观潮》,俱为清初“毗陵六逸之冠”恽格的作品。
袁枚;集外诗词;辨误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随园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历任江宁等县县令,乾隆十三年底告归,隐居后主要从事诗文创作,与赵翼、蒋士铨齐名,并称“乾隆三大家”。其著作主要有《小仓山房诗集》三十九卷、《文集》三十五卷、《外集》八卷、《尺牍》十卷、《牍外余言》一卷,《随园诗话》二十六卷、《随笔》二十八卷、《食单》二卷,《子不语》三十四卷,《袁太史稿》一卷等。王英志是目前国内袁枚研究领域的领跑者,主校的《袁枚全集》,以其蒐罗完备、标校精审嘉惠学林甚多。另有《袁枚与随园诗话》(1990)、《性灵派研究》(1998)、《袁枚》(1999)、《红粉青山伴歌吟:袁枚传》(1999)、《袁枚暨性灵派诗传》(2000)、《袁枚评传》(2002)等十余种相关著述出版,以时有新见,皆给人启迪。尤其是近几年,王先生陆续发现了不少袁枚佚文、佚诗,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等刊物相继发表文章进行考释,对丰富完善袁枚研究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令笔者敬佩。然百密一疏,英志先生的“补佚”亦偶有失当之处,如新近刊出的《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以下简称《考释》)一文,笔者认为至少有三首诗著作权判断欠妥当,特提出商榷。
王先生从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所藏袁枚扇面书法作品辑得袁枚集外诗三首,并自题为《扇面绝句三首》,又据落款时间“壬寅端午后二日”,辅以袁枚行年事迹,进而对三诗详加考释,敷衍成文。
所辑《扇面绝句三首》原文即为:
沧波迷屿横天影,莫问罗浮与洞庭。我登春风杨柳路,烟山不改旧时青。
何处红楼听玉箫,银塘不见桂花遥。海神当作秦时梦,枉恨移山旧时桥。
雪光云线下空雷,点鹭翔鸥白练来。二十三年无劲弩,天吴才放海门开。①正文中黑体字与王辑《扇面绝句三首》不同。
(壬寅端午后二日袁枚)
王先生在引述袁氏《寓西湖漱石居》、《坐葛岭石桥观新开峭壁》、《渡钱塘江无桥,蒙查耕经广文让舟,自言曾读〈袁太史稿〉故也。感谢一律》等诗后作推断曰:“扇面绝句三首当与上述诸诗写于同一时段,因为是为他人题写的扇面诗,未加留存,故后来没有收入诗集。”[1]140这一论断,似欠斟酌。因为这三首诗,已出现在生年早袁氏八十多年的清初著名画家恽格的《瓯香馆集》中,且并不是同一组诗,只是文字略有出入。特摘录如下:
题画赠李先生
沧波远屿横天影,莫问罗浮与洞庭。我望春风杨柳路,烟山不改旧时青。
观潮
何处红楼听玉箫,银蟾不见桂花遥。海神尚作秦时梦,枉恨移山旧石桥。
雪光云线下空雷,点鹭翔鸥白练来。二十三年无劲弩,天吴才放海门开。
前一首见《瓯香馆集》卷八[2]124,题作《题画赠李先生》;后两首见《瓯香馆集》卷二[2]31,题为《观潮》。由此可知,袁氏于扇面所题之诗,似为前人恽格所作。果真如此,释文也成了问题。第二首,“银塘”既作“银蟾”,乃是指月。古人称,“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焉”,又谓,“月中有桂树”。《淮南子》、《五经通义》、《酉阳杂俎》、《后汉书》注等,均有相类表述。“银蟾”与“桂花”二典,意脉相通,与“月”切合,较扇面语妥帖。且“移山”一句,似用鞭石入海之典,事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一。该书“秦始皇”条引《三齐要略》曰:
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所出处。传云:“时有神能驱石下海。阳城十一山,今尽起立,嶷嶷东倾,如相随行状。”又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皆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秦皇于海中作石桥。或云:“非人功所建,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感其惠,乃通敬于神,求与相见。神云:‘我形丑,约莫图我形,当与帝会。’始皇乃从石桥入三十里,与神相见。帝左右有巧者,潜以脚画。神怒曰:‘帝负约,可速去。’始皇即转马,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得登岸。”[3]2317
恰与此诗情景相合。恽格的这二首诗编排在《答稚黄与恽子说秋气》、《越山》诸诗之后。毛稚黄,即清初文学家毛先舒之字。毛氏为仁和(浙江杭州)人,乃“西泠十子”之一,曾执贽向刘宗周(号蕺山)“问性命之学”[4]4111。据载,恽格“最爱西湖风景,每到杭州,必居东园高云阁,或累月,或经年,乍去乍来,视东园如家庭”[5]310,故以东园客自号。可知,此诗乃恽氏游杭时所作,当均写钱塘江潮,而非“西湖清幽之境”[1]140。而第一首既为题画诗,是否在写“钱塘山水”,则在不可知之中,不便遽断。
至于恽格,则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6]581,字寿平,又字正叔,号白云外史、云溪渔父、东园草衣生,晚号南田老人等。江苏武进人,与赵翼同里。恽格系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画派,为“一代之冠”。自幼聪颖过人,恽鹤生《南田先生家传》言其“八岁咏莲花成句”,惊塾师。其诗“幽渺凄戾,托寄遥深”[7]913,多怀故国之思,与杨宗发、胡香昊、陈錬、唐恽宸、董大伦并称“毗陵六逸”,时人以六逸之冠目之。邓之诚以为“若仅目为高逸,未免泯没烈士苦心”[8]42,可见对其推重。
恽格一家俱有节操。其父恽日初(1601-1678),字仲昇,号逊庵,为“复社”遗老,“明崇祯癸酉副榜,应诏上备边六策,不报去”①徐世昌等编纂:《清儒学案》,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一册,第666页。恽敬《逊庵先生家传》谓其“应诏上备边五策”(钱仪吉:《碑传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十册,第3763页)。。“论学重知行并进”,“防检精密”,[9]著有《刘子节要》、《四书讲义》、《见则堂语录》、《古文野乘》、《论语解》、《逊庵诗文集》等,曾与黄宗羲为“同门友”,共同问学于明季大儒刘宗周。②黄宗羲对恽日初之学,看法自相抵牾。《与恽日初尺牍》谓:“老师之学,同门中惟吾兄能言之。”(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一册,第379页。)《与陈乾初论学书》谓:“唯先师之及门,凋谢将尽,存者既少,知其学者尤少,弟所属望者,恽仲昇与兄两人而已。”(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册,第158页。)《明儒学案》卷六二《蕺山学案》谓:“日初亦便未知先师之学也。”(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八册,第885页。)《答恽仲昇论子刘子节要书》谓:“老兄于删节接续之际,往往以己言代之,庸讵知不以先师之语,迁就老兄之意乎”,“以刘子之《节要》,而节恽子之文,宁有是体乎?”(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册,第225页。)黄氏在《恽仲昇文集序》中,极力推许其独到之见,谓:“仲昇之学,务得于己,不求合于人,故其言于先儒或同或异,不以庸妄者之是非为是非也。”[10]5长子恽桢抗清战死,次子恽桓抗清被俘后失踪。幼子恽格,少年历经战乱,琐尾流离,入清隐居不仕,布衣终生,五十八岁卒,家贫无以下葬,赖王翚以安后事。格“性落拓雅尚,遇知己,或匝月为之点染。非其人,视百金犹土芥,不市一花片叶也”[7]913。《清史稿》、《碑传集》、《国朝先正事略》、《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等,均曾载述其生平事迹。傅抱石撰有《恽南田》(见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卷五),对其行状考述甚详,可资参看。
南田晚岁于常州白云溪渡口南岸租一临溪小筑,用为安身终老之所,此即“瓯香馆”。洪亮吉《外家纪闻》曰:“瓯香馆为颖若启宸从舅氏宅中临溪小筑,恽南田居士贫时常赁居之,故所作多署‘瓯香馆’。”[11]51-52徐嘉《论诗绝句五十七首》谓:“南田八岁赋莲花,人说瓯香是画家;谁识诗心工寄讬,霜天悽戾响悲笳。”[7]916
恽格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恽南田诗集》一卷,《江上纪愁诗》一卷、《甲寅江上诗》一卷、《南田诗删》一卷,《南田诗抄》五卷,《南田诗》五卷,《瓯香馆集残存》三卷,《瓯香馆集》十二卷、《补遗》两卷、《附录》一卷,[12]1661中华书局本《瓯香馆集》,系据道光二十六年所刻《别下斋丛书》本排印。虽然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言“海宁蒋光煦别辑《瓯香馆集》十二卷,《补遗》一卷,杂采石刻墨蹟,以逮题画小诗,或为录旧,或由依讬,间恐误收,其例言已自著之,未为善本”[7]915。但《题画赠李先生》、《观潮》二诗,俱出《瓯香馆集》正集,非后来补遗之作,未必有误。
更为重要的是,经笔者多方访求,近日终于得见王英志所依据的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所藏袁枚书法扇面图片(见图1),通过实物考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以上的推论。
图1: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所藏袁枚书法扇面
扇面右起第一首诗之后的小字部分,落款处清晰可见,为“弟恽寿平”三字。而“李先生披图揽趣”这几个字,进一步印证了笔者的观点,这首诗就是《瓯香馆集》卷八所收《题画赠李先生》。第二、第三首诗之后的小字部分,曰:“东园作并书《观潮》近诗。”又曰:“秋风惊,秋泉清,秋林平,秋云明,秋堂研墨写秋声。”落款处同样题“寿平”。前面已提到,恽格以“东园客”自号,图片已明白无误告诉我们,这两首乃是恽格自作《观潮》诗。至于前文注释所提到的王英志辑文与恽格原诗不同之处,通过与图片比对,也可以得出结论,均为王氏错误识别袁枚手写体所致。
王先生言前人不大注意书法作品中的文人集外诗文,认为“大可挖掘”,笔者亦表赞同。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借助前人书法作品补佚,固然是一条不错的蒐访“新路”,但需特别小心,因为按照惯例,挥毫染翰者未必就是书法中文字的著作权人。古人所题扇面,书写之联语、条幅,用于馈赠之手书诗词等,往往借用前人作品,甚或常有用之而不加说明的情况发生,此习至今亦然也。而时光延宕,真伪淆乱,如不仔细辨别,审慎再三,则难免产生著作权的误判。
以袁枚同时代之赵翼为例。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作耘菘,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是清代乾嘉时期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文史兼擅,为“乾隆三大家”之一,曾著有《廿二史劄记》、《陔馀丛考》、《瓯北诗集》、《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皇朝武功纪盛》、《簷曝杂记》等。瓯北的学术影响在清代就已声被海外,为世所推重。不久前,山西晋宝2010迎春艺术品拍卖会在太原预展,其中一幅由北京盛藏艺术品有限公司收藏,规格为15×53的赵翼扇面书法引起笔者关注(见图2):
图2:北京盛藏艺术品有限公司所藏赵翼书法扇面
经笔者辨认并标点,扇面所题韵语大致如下:
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睡,露滴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碗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五月华林宴,榴花入眼来。百株当户牖,万火照楼台。绛帐垂罗里,红房粉腮。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汉苑收名果,如君满玉盘。几年沙海使,移入上林看。对酒花仍艳,经霜实未残。茂林肖曷甚,任生拭不如。
当然,由于草书字体常常变形,有些文字的辨认不一定妥当,但大致情况如是,则是可以肯定的。以上文字不见于湛贻堂刊本《瓯北全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其为赵翼集外诗歌呢?答案是否定的。以笔者目力所及,赵翼此扇面诗作者实为吴梅村。兹引吴诗如下:
百斛明珠富,清阴翠幕张。晓悬愁欲坠,露摘爱先尝。色映金盘果,香流玉椀浆。不劳葱岭使,常得进君王。(《蒲萄》)[13]338
五月华林宴,榴花入眼来。百株当户牖,万火照楼台。绛帐垂罗袖,红房出粉腮。江南逢巧笑,龋齿向人开。(《石榴》)[13]338-339
汉苑收名果,如君满玉盘。几年沙海使,移入上林看。对酒花仍艳,经霜实未残。茂陵消渴甚,饮食胜加餐。(《蘋婆》)[13]339
赵翼推重吴伟业,所著《瓯北诗话》取舍甚严,却为梅村专列一节,中谓:“惟钱(笔者按:谦益)、吴(笔者按:梅村)二老,为海内所推,入国朝称两大家”[14]1282,“梅村诗有不可及者二:一则神韵悉本唐人,不落宋以后腔调,而指事类情,又宛转如意,非如学唐者之徒袭其貌也;一则庀材多用正史,不取小说家故实,而选声作色,又华艳动人,非如食古者之物而不化也。”[14]1282瓯北所论,建立在对梅村诗沉潜已久之上,熟谙程度自非一般。云松先生于前人诗吟咏含玩之余,受人之托,率将梅村诗作题于扇面之上,当是信手拈来,不费功夫,亦自在情理之中。
以上北京盛藏艺术品有限公司所藏赵翼书法扇面中的诗作虽非瓯北亲撰,但这幅扇面对其作品的辑佚仍有价值,因为诗后还附有云松的评语:“此诗知也,真如有性情而成,否则敷衍成文矣。”此等言论,正与《瓯北诗话》卷四“白香山诗”条所谓“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的观点遥相呼应,是赵翼一贯的诗学主张。
吴梅村诗之于赵翼,正如恽格诗之于袁枚。袁枚对恽格诗可谓相当熟悉,《随园诗话》卷四专条介绍了恽南田,于叙述其传奇身世之余,亦引其佳句,如“蝉移无定响,星过有余光”,“送迎人自老,新旧岁无痕”,“只为花阴贪坐久,不须归去更熏衣”等,并赞之曰“皆清绝也”。[15]102由此,袁子才身为当世名流,朋侪、官宦、商旅等索墨宝者当不少,自不暇每作新句。而顺手将熟悉之恽格诗作题于扇面,大概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果扇面诗与原作产生异文,原因不外有三:一或记忆偶有偏差,实属正常;二或所据版本之间的差异;三或以己意径改前人诗句。当然,如果是第三种,那么就牵涉清代诗歌传播与接受的新问题了,此不具论。
综括之,通过书法辑佚文人集外诗文,对辑佚者本身的要求比较高:一是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对所考对象的传世作品及文风、笔致比较熟悉;二是要具备一定的书法知识,能够识别各类草、行、隶、篆字,即使自身做不到,也要及时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尽量避免“硬伤”;三是要注重多重证据法的运用,通过实物(或实物图片)亲自加以鉴别,尽可能杜绝转引之类的“二手材料”,并积极搜访是否还有其他作家引用过辑佚到的诗文,以避免孤证。(当然,这类诗文很可能是“孤本”,很难找到其它证据)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使结论更接近于真相。不管怎样,文献辑佚的工作都是寂寞和艰苦的,尽管偶有一疏,王英志先生的辛勤努力和执着探索还是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1]王英志.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J].文学遗产,2008,(6).
[2]恽格.瓯香馆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钱仪吉.碑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傅抱石.恽南田[C]//钱仲联.广清碑传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6]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8]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汤修业.恽逊庵先生传[C]//赖古斋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10]沈善洪.黄宗羲全集[C].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1]叶鹏飞.常州画派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2]李灵年,杨忠.清人别集总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3]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4]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Correction of Wang Yingzhi’sA Study of the Nine Poems in Yuan Mei’sCalligraphic Works Not Collected in Yuan Mei’s Complete Edition
ZHAO Xing-qin,ZHAO Wei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
In Wang Yingzhi’sA Study of the Nine Poems in Yuan Mei’s Calligraphic Works Not Collected in Yuan Mei’s Complete Edition(Literary Heritage,Vol.6,2008),At least three poems’were mistakenly copyrighted.The first poem ofShanmian Jueju Sanshoufirst appeared in Vol.8 ofO’Xiang-Guan Ji,namedTihua Zeng Li Xiansheng;another two poems were seen in Vol.8 ofO’Xiang-Guan Ji,entitledGuan Chao.All the three poems are the works of Yun Ge who was the“Number One of the Six Talented Scholar in Piling”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Yuan Mei;Poems Not Collected in Yuan Mei’s Complete Works;Correction
I206.2
A
1672-9021(2011)06-0018-05
赵兴勤(1949-),男,江苏沛县人,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戏剧戏曲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金元明清文学。
2009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赵翼年谱长编》(0945)阶段成果之一。
2011-10-10
[责任编辑席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