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临床观察

2011-08-15院存珍弓戌冬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肛垫痔核外痔

牛 琳,院存珍,弓戌冬

(1.岚县人民医院,山西 岚县 035300;2.解放军第264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混合痔是肛肠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症状主要有便血、肿痛、痔核脱出等。是内痔通过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而形成,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覆盖。内痔发展到Ⅱ度以上时多形成混合痔,混合痔逐步发展,肥大肛垫逐渐增生,下移脱出到肛门外,当脱出的痔核在肛门周围呈梅花状时,称为环状痔。其手术方法多是在外剥内扎术基础上改进而来。岚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00年至2009年间采用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共100例混合痔患者,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0~60岁,平均40岁,病程1~15年。混合痔核1~3枚70例,3枚以上30例。其中环状混合痔20例。

1.2 手术方法

术晨清洁灌肠,以排空大便。采用肛周局部麻醉、骶麻或腰麻均可。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充分用手法扩肛达4指,暴露痔块,在痔块凸出明显处用组织钳提起痔块向外牵引,充分暴露内痔,沿直肠纵轴方向用大弯止血钳钳夹痔核基底部,外痔部分作V形切口,分离曲张的静脉团,彻底清除血栓,以免外痔术后复发,内痔部分用7号丝线贯穿缝扎,如痔体较大,结扎部分用剪刀剪除,肛周创面皮肤适当修整,使肛缘平整,较大的外痔切除后创面较大,出血多,用1号丝线缝扎止血。最后在创缘皮下点状注入少量亚甲兰利多卡因麻药,以减轻术后疼痛。在手术完毕后检查结扎线是否在位,有无明显出血,用手指检查肛门有无狭窄,一般能容2指以上即可。最后在肛内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加压包扎。术后每日温水坐浴,术后7~10 d结扎线自行脱落,12~14 d完全愈合。

2 结果

本组100例全部治愈,术后1 d均可下地行走,7~10 d出院,随访1年以上未发生肛门失禁、黏膜脱垂、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等并发症,肛门外观平整。出血、肿痛、痔核脱出等症状消失。

3 讨论

现代概念认为痔是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痔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症状。对于没有症状的痔,即使很大也不一定是手术指征;痔虽小但有严重症状时,则必须手术治疗[1]。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国内学者的认可。目前痔的治疗正趋向于微创性、生理性,治疗的目的在于保留正常肛垫,维持完善的肛管功能。

本资料采用的外切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是传统的外剥内扎术[2]的改进。采用狭长V形切口切除外痔、内痔钳夹缝扎法治疗混合痔,其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创面、切口较小,术中出血少,肛周水肿轻,术后无肛门狭窄、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此方法一方面消除了痔引起的临床症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了因肛垫损伤引起的并发症,能更好保持肛门的形态、功能,在临床上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资料结果显示,100例均治愈,该方法治疗效果满意,随访1年未发现有并发症出现。在术中应注意尽量保护齿线结构,减少齿线损伤;内痔结扎点尽量避免在同一肛管水平面上;剥离皮下曲张静脉,取尽血栓,防止术后外痔复发;尽量减少切口数量,以免术后瘢痕形成明显引起肛管狭窄。

[1] 张东铭.痔的现代概念及解剖生理学基础[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0,6(3):4-11.

[2] 李春雨,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肛垫痔核外痔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肛垫悬吊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老年重度混合痔应用PPH术结合外痔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内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吻合,肛垫悬吊术(PPH术)180 例的分析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便秘与内痔的关系:附261例临床观察
改良外剥内扎配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