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分析
2011-08-15刘密
刘密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多数为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SAOPP)抢救难度大。总结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抢救治疗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8例,其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19~68岁,平均 (37±1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0 min~24 h,服毒量20~300ml,均为口服中毒包括 (误食和自杀)。中毒农药种类及例数:甲胺磷17例,乐果14例,氧化乐果12例,敌敌畏13例,对硫磷2例。
1.2 诊断标准[1]依据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因条件所限未能做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划分为轻、中、重度,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毒25例,占65.8%;中度中毒10例,占26.3%;重度中毒5例,占7.9%。
1.3 抢救及护理措施
1.3.1 紧急复苏[2]呼吸衰竭者应用机械通气,给氧,肺水肿者立即静脉阿托品治疗,不能用氨茶碱和吗啡,心脏停搏时立即进行体外心脏复苏。
1.3.2 清除毒物 反复彻底洗胃既是农药中毒抢救的关键,也是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的重要因素。在洗胃时应尽量遵守操作规范,细心轻柔,每次洗胃液体量控制在300~500ml,减少医源性因素,避免加重消化道黏膜损伤。患者取左侧卧位,头低位,经鼻腔或口腔将胃管插入40~50cm后,尽量将胃内毒物抽出,接电动洗胃机,用15~20℃的温清水反复洗胃,每次使用洗胃液300~450ml。洗胃是遵循先出后入、出入量相对平衡的原则,直至洗出液无农药味,与清水一样,以不损害胃黏膜为原则。入院后迅速脱掉衣服,清洗身体祛除污染皮肤导致毒物继续被吸收,则是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重要措施。
1.3.3 阿托品及解磷定的使用 建立静脉通路洗与胃同时进行,应立即为患者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选择稳、直、粗、易于固定的血管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敷贴覆盖。静脉留置针的套管柔软、无尖、不易打折,可随着形状而弯曲,不会因患者烦躁不安或体位变动而发生渗液或套管脱出,保证抢救及时用药[3]。静脉应用尽早使用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早期足量联合重复用药,尽快达到阿托品化[4],需遵循“在观察中使用,在使用中观察” “早期、足量、反复、个体化”[5]的治疗原则。减量过程中如出现散大的瞳孔又缩小,或出汗,或流涎应重新阿托品化后再逐渐减量,如患者出现瞳孔明显扩大、意识模糊、烦躁、昏迷或尿潴留等症状,提示阿托品中毒,应立而停用阿托品,并作对症处理。
1.3.4 血液灌流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技术。该方法应用动脉血液体外分流的特殊的技术进行操作,让患者的动脉血引向灌流器,通过其他生物材料或者是吸附剂来净化,再返回到患者体内[6]。一般多应用活性炭或者树脂来进行吸附。在灌流过程中,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可慢慢将血液流量调至100~200ml/min。吸附2h左右灌流器吸附剂已达到饱和[7],此时结束灌流治疗,灌流结束后用空气回血,尽量避免使用0.9%氯化钠溶液,以免被吸附物质重新释放入血。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降低中毒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死亡率,在血液灌流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1.3.5 地西泮的应用 急性有机体农药中毒,出现惊厥症状用阿托品的同时合用地西泮10mg脉给药,地西泮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抗惊厥药,能预防惊厥引起中枢神经迟发损害,与阿托品合用明显降低病死率。有明显降低病死率。
1.3.6 对症处理 做好常规处理的同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脑水肿、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脏损害、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神经精神等症状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可有烦躁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紫绀,呼吸表浅、不规律,甚至呼吸暂停。因此,必须采取吸氧、抗感染、抗心率失常、抗休克等对症治疗措施以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呼吸停止患者立即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护心肌,预防脑水肿。
2 讨论
2.1 紧急复苏 呼吸抑制者迅速进行是气道内插管,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和给氧,呼吸衰竭都应用机械通气,肺水肿者即时静脉给阿托品治疗,不能应用氨茶碱和吗啡,心博停止时立即进行体外心脏复苏,这是救急的先决条件。本组患者2例死亡病例死于呼吸衰竭,是因中毒量大,中毒时间长,呼吸衰竭严重,错过了救治时机。
2.2 清除毒物 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即时清洗皮肤;呼吸道吸收中毒者即时脱离现场,吸氧、吸新鲜空气;消化道吸收中毒都即时反复洗胃、导泻。凡误服有机磷农药患者,不论时间长短,病情轻重,有否合并症或凝似服毒无症状者,均应力争尽快洗胃,快速反复用清水、彻底洗胃,及早清除胃内毒物,是减少患者对毒物吸收的关键。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较多见,主要是由于有机磷农药与消化道黏膜直接接触被吸收,既可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也可通过其毒性作用造成消化系统黏膜及消化器官的损害[8]。由于一般洗胃管对胃刺激较大,可选用鼻饲管,取头低左侧卧位,用0.9%氯化钠溶液或清水 (温度以15~20℃为宜),目的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减少,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至洗出液无血性及无农药味为止,然后保留胃管24h,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在洗胃过程中,其他抢救措施、积极、同时进行,包括抗休克及止血等。
2.3 正确地掌握好抗胆碱药 (阿托品)和复能剂 (解磷定等)的使用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遵循“在观察中使用,在使用中观察”,“早期、足量、反复、个体化”的原则。反跳的预防反跳原因有[9]: (1)洗胃不彻底,胃肠道内残留农药继续被吸收。(2)阿托品减量过快或停药过早。(3)胆碱酯酶复能剂未早期给药,使磷酰化胆碱酯酶失活即“老化”。(4)有机磷农药导致心肌炎、心肌扩大、心律失常,在某种诱因下突然心脏停搏。(5)阿托品过量、电解质紊乱。可在48~96h时突发死亡者称为反跳,多数是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救治不力可引起反跳。
2.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处理 当患者出现中间综合征时,要及时发现,密切意患者意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及早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早期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本组有8例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插管时动作要迅速,以免脑、心缺氧造成不可逆损伤,导致意识、自主呼吸恢复困难,心脏意外发生率增加。以自主呼吸恢复后给以同步辅助呼吸,恢复期给以间歇指令通气。上机过程中要结合患者面色、意识、心率及血气分析值判断效果。尽早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防止患者对呼吸机依赖,出现撤机困难[10]。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肺水肿是一严重临床表现,一旦出现,如抢救不力,病情可迅速恶化,甚而导致死亡。若及时发现,积极治疗,又常可得以挽救,在治疗措施上,既要针对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又要考虑到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应引起足够重视。密切判断“阿托品化”硫酸阿托品是对抗乙酰胆碱的药物,对解除毒蕈碱样作用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能拮抗有机磷中毒物的中枢神经作用,可兴奋呼吸中枢,使昏迷患者清醒,但对烟碱样症状无效,也不能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对“阿托品化”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指征,而要根据皮肤黏膜、心率、肺部音、瞳孔及体温等征象,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地西泮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有效抗惊厥药,能预防惊厥引起中枢神经迟发损害,与阿托品合用明显降低病死率。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降低中毒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死亡率,在血液灌流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加强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11-12]。
总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抢救应准确、及时、争分夺秒。因此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并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好病情演变,抢救有机磷中毒时宜尽早、足量使用抗胆碱药和复能剂,消除毒物要彻底,阿托品化后停药减药根据个体差异,不能过快,减量时间间隔宜短,同时要注意酸碱平衡,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反跳”出现等综合治疗,不可忽视任何一环节,方可减少并发症,配合医生使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 朱文玲.内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360-361.
2 王吉耀.内科学 [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1162-1165.
3 莫逢娟.洗胃护理新进展 [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04-605.
4 韩培信,王传民.常见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0.
5 赵怀璧.急诊医学[J].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4:340-343.
6 孙晓莉,魏仲航,马丕勇.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 [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15(4):220.
7 丁国娟,章云清,方强.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氯氮平中毒19例 [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545.
8 方克美.急性中毒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9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 [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60-760.
10 赵德寻,李永君.国内外有机磷中毒急救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4,33(9):630.
11 吕玮,许玉娥,史加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1271.
12 刘爱梅.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52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