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英语的国际化趋势透视英语语言测试的变革

2011-08-15

关键词:美式英语变体母语

李 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从英语的国际化趋势透视英语语言测试的变革

李 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近几十年里,英语经历的快速国际化使得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迅速登上历史舞台。英语的国际化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从事英语语言教育的学者,因为这一趋势对于英语的使用及使用者来说意义深远。通过英语多样化来看英语的国际化,分析并探讨了英语语言测试在英语国际化趋势下的现状以及英语语言测试在这一趋势下应当作出的变革。

英语国际化; 英语多样化; 英语语言测试

纵观英语发展史:大约在 5世纪左右,日耳曼族入侵英格兰岛,他们的方言逐渐发展成古英语。公元7世纪时,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英语记载的文献。18世纪中叶,随着 Samuel Johnson编纂的《英语大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英语完整规范的语言系统正式形成。

英语在经历了 1300多年的演变发展后,由最初的几千名昂格鲁·撒克逊人说英语,到现在仅中国就有2.8亿人在说英语,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其间,英语的语言教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英语的教与学起源于人类不同的语言社团之间开始有了交往的年代。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进化,衍生了名目繁多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英语测试这种形式也就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测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学的目的是否已达到。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语言运用。因此语言测试自然应该考查语言的运用。在英语的国际化背景下,传统的英语语言测试评估标准已经开始显现出局限性,这就需要英语语言测试必须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地顺应英语国际化趋势,而非成为英语国际化的制约因素。

一、英语的国际化趋势

在世界语家族里,英语是非常年轻的一种语言,只有 1500多年的历史。自从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英语在全球的迅速普及,今天它已成为世界 3000多种语言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语言,同时,英语的国际化进程也成为了一个很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语言与社会现象[1]。

从地理分布来看,一方面,英语在一些外圈国家,如菲律宾、巴基斯坦、南非等国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本族语。对在这些国家生活着的大批双语者和多语者来说,英语在他们的日常交流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对于扩展圈国家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英语已成为通用语或交际语。从使用范围上来看,英语在政治、外交、经济、计算机等领域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另外,网络的飞速发展也加快了英语的全球化。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英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语言”。

英语国际化的结果促使一些社会语言学者开始探讨“多样化英语”或“世界英语”而不再是“英语”——仅仅以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作为标准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的标准都会发生变化,英语也不例外,地方的语言和文化因素会对英语的表达方式产生影响,比如:带有地方特色的口音,句法结构,词汇,语用特点等,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交流的自然变革[2],这些影响导致并会继续导致某些英语种类不同于作为母语使用的标准的英语。在这种情形下,外圈或扩展圈国家的英语使用者就没有必要继续遵从内圈国家的语言规则,一味地服从独裁的语言标准并与代表某些社会文化身份的人的语言规范保持一致了[3]。

二、英语语言测试的现状

二十年前,Quirk曾声称“英语不是母语的人使用英语的目的相对狭隘……为了符合单一形式的标准,英语要看起来如书面语一样漂亮听起来如演讲一般流利”[4]。先暂且不论英语不是母语的人是否出于“狭隘的目的”而使用英语,单看 Quirk观点的本身就存在两点问题:首先他没考虑到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别,其次他忽略了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会出现大量的英语变体,这些变体会通过英语的各种使用形式表现出来,尤其是口语。所以英语变体具有非常重要的语言功能和社会功能,无论变体的使用者是以英语为本族语还是不以英语为本族语。

然而,一些从事英语教育的专家,其中包括从事英语测试的专家仍然在将不同于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的英语变体视为由于“母语迁移”导致的错误,或更严重的说法,是由于“母语干扰”导致的错误。这些专家普遍认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人不可能在背离英语标准规范后还能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而且那些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所使用的英语也不可能成为像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那样的标准英语。

众所周知,要让英语为非母语的人说出或写出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正宗、纯正的英语似乎有些不切实际。但英语语言测试中仍在坚持使用以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为标准的“正确”的语法和发音,唯一的改进就是人们已经认识到语言规范的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程度的规范对词汇、语法选择产生的影响。然而,即便有了这样的认识,应试者仍不得不依照“真正的”英语标准来答题,哪怕是口语表达,也要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使用的、标准的、书面的英语语法为准则。例如:“There’s six people in my family. ”或“she has got less apples than me.”这样的表达如果按照以上标准来看当然是错误的,可是它们会经常出现在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日常口语中 ,相反的 ,“there are”和“fewer”加上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却很少出现。

但当说话者在使用被认可的、非正式的语言创新时,就可以不用遵守把书面语法运用到口语中的规则了,可是前提是这种词汇 -语法的语言创新是由英语为母语的人作出的。例如,如果应试者表达“三杯茶”或“两杯咖啡 ”时 ,用的是“three teas”或“two coffees”,而不是“three cupsof tea”或是“two cupsof coffee”那么测试者会认为他们熟知“真正的英语”。可如果他们将这种结构运用在不可数名词上,例如表达“两杯奶”时,如果他们用“two milks”而不是“two glasses of milk”,那么测试者会认为他们无法辨别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事实上这在外圈和扩展圈国家就是当地英语的标准用法。

Lowenberg[5]曾证实,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和不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在语言革新趋势上都是相同的。但当语言革新最初是以异于标准语言的“错误”形式出现时,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错误逐渐就演变成新的标准语 (例如,“数据”的单数表达为“datum”,复数表达为“data”,但现在“data”也用来表示单数形式),而不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出现的“错误”则被永远定义为错误。所以目前的语言现状就是: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的语言价值远胜于不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的语言价值,即使前者在英语的国际使用上并没有为有效交流带来多大帮助[6]。这一现状折射到测试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考生参加比如 TOEI C(国际交流英语考试)或 IELTS(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这样的国际型英语测试时,这类测试的目的就是考查应试者的英语国际交流能力,但当他们在测试中使用了一些英语的国际用法,即非标准用法时,却会被判语言错误。

如果按照这种情况,语言标准只遵照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的标准来制定,那么英语的“国际性”将无从谈起,毕竟使用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的人数只占少数。而且,仅仅依靠研究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也无法推动英语的国际化。正如Matsuda指出“在英语测试中,应该承认世界英语的多样性,不能仅仅只基于英式英语或美式英语在英语发展史上较早出现的事实,就视这两种语言为永恒的标准。”[7]

三、英语语言测试的变革

Lantolf[8]155指出“二语习得不仅仅是为获取新的语法、词汇和语音知识,而是学习者的本土文化与另一种语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斗争”。“学习者毫无疑问站在他们自己选择的第二世界 (即第二语言代表的世界)这一边。这时,他们的身份不是旁观者,而是成熟的参与者”[8]159。由此可见,有意义的语言互动多产生于母语不是英语的说话者之间。而且目前和未来的英语学习者大都是母语为非英语者,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产生的语言变体是合理的,所以测试者应该在测试中承认这类变体,至少不会因为应试者使用了这些并不影响交流的英语变体而判他们错误。

细究语言变体的来源,我们知道说话者之间的产生的语言变体主要与英语的社会背景有关,而说话者内部产生的语言变体则与特定的互动背景有关,在该背景下通过调整个体语言以适应谈话者的需要。这就是接下来要谈到的一种语言变体——“适应”。

“无论是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还是英语不是母语的说话者,在口语交流中,‘适应’都是很重要的。当说话人为了模仿对方而调整自己的语言时,说话人实际上在采用‘趋同’策略,而当说话人为了不模仿对方不调整自己的语言时,这便是‘趋异’策略。采用‘趋同’策略有两种动机:影响动机 (为了模仿对方)和有效交流动机 (为了被对方理解)。在英语不是母语的说话者之间的交谈中,后一个动机显得尤为突出”[9]。

英语交流的趋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说话者趋同对方的语言形式;说话者共同趋同某目标语言形式;话说者共同避免被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形式。在英语语言测试中,无论交流效果如何,第二种趋同方式是被认可的,而第一种和第三种则不被认可。

1.趋同对方的语言形式

这种趋同方式经常会导致一个说话者重复另一说话者的错误。例如一个说话者在读到单词 bus[b?s]时,将 [?]读成 [?],而另一说话者则可能重复这一错误,虽然最终这种趋同可能导致语言变化,但这要取决于使用这一语言形式的普及性及语言的倾向性。

2.趋同目标语言形式

不同于第一种趋同形式,这种趋同发生在说话者之间既不共享母语,也无法使用共同的英语形式交流时。在下列情况中,说话者会趋同于目标语言形式:第一,这种目标语言形式在说话者的语言能力范围内;第二,说话者觉察到他们说出的受母语影响的话语造成对方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说话者认为在交流中能被对方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第四,话说者在交流时有机会对话语作出调整。

第二种趋同之所以能在测试中得到测试者的认可,并不是因为这种趋同的使用促成了成功的交流,而纯粹是由于趋同的结果近似于标准英语的变体。而在第一种趋同中,如果应试者使用的是非标准英语变体,则会被判错误。换句话说,测试不承认说话者合理使用的适应策略,而教学又是以测试为旗帜的,所以教学中也不会出现这种虽然在英语不是母语的说话者的交流中有效但却不是标准英语的适应策略。如此一来,就导致了局限的英语教学,因为学习英语的学生将来很有可能要用英文与各种母语不是英语的人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势必要用到语言适应技巧。

3.共同避免某种形式

第三种趋同形式与惯用语的使用有关,通常是“单方的语言习惯”[10],指说话者在对话中因使用英美人士的惯用语,造成对方的理解困难。

例如,在某个国际型测试中,一名巴西考生用英语问一名西班牙考生,今天中午做了什么?

西班牙考生:“Iwas killing two pigs with one bird by eating lunch and playing angry birds at the same time.”(我一石二鸟,边吃午饭边打“愤怒的小鸟”(游戏名)。

巴西考生:“What?”(什么 ?)

西班牙考生:“Doing different things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间做不同的事)

巴西考生 :“Ah!”(啊 !)

很显然,巴西考生并不知道“killing two pigs with one bird”的含义。如果互动的首要目的是成功的交流,那么西班牙考生使用诸如“I was doing different things by eating lunch and playing angry bird at the same time”这样的表达方式或许能令交流更有效。然而,在考试中,这名西班牙考生会因为熟练使用英美习语而获考官认可,而巴西考生则会因为知识的欠缺而得不到认可。然而就英语的国际性而言,西班牙考生才是此次失败交流的主要原因,因为他没有在意对方的理解需求,也没有避免使用标准英语形式的惯用语。

一些考试委员会已经开始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如何让英语语言测试更符合大多数参试者的国际化需求,而不是继续使用根据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制定的“正确的”评估标准。然而,实践往往滞后于理论,因为在改革进程中最首要的障碍是对英语国际化的多样性缺乏足够的说明,英语语言测试仍必须按传统评估标准来设计。

当然考试委员会评估标准的改革并不是要摒弃一切标准,而是可以先设定一个过渡期,在此期间基于英语语言的交流国际性逐渐摸索着制定评估标准。当然制定国际英语语言测试评估标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在改革期间不会因为考生用了不是作为母语使用的英语变体而被判错误。另一方面,这一举措势必也会影响到教学,教师根据评估标准的变化,也会相应地作出教学调整,不会再一味地纠正诸如可数,不可数混用,不加定冠词或某些读音问题。除此之外,测试以及教学还应将注意力转向鼓励学习者使用有效的适应策略。

四、结论

英语的多样性带来的国际化趋势势必会促使英语语言测试的变革。毋庸置疑,这场变革意义重大,因此有两个问题要予以重视。一是关于测试对教学起的反拨作用。几年前,Saville和 Hargreaves曾主张“测试与英语教学的改革应保持步调一致,这样测试就会趋于完善”[11]。这一主张因忽略了测试对教学起的反拨作用,而将测试和教学的位置颠倒了。而 Da2 vidson曾提出“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测试”[12]。他的论点强调了这一反拨作用,认为教学应随着测试的改革而进行变化。

第二个要注意的问题与英语的国际性有关。如果考试委员会最终承认了英语的国际性,就必须确保新的评估标准与现存的评估标准不只是名义之差。Davies认为现存的英语国际测试是带有“偏见”的测试,因为它们代表的是“英美老殖民地的标准英语”[13]。就目前所作的变革而言,出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新名称来定义英语的国际性,例如“世界标准英语 ”,“世界标准口语 ”,“国际英语 ”,“全球英语 ”,这些名称看似在强调英语的国际性,其实还是没有摆脱将英语作为本族语的标准英语的概念。英语的国际化变革必须依靠全方位的途径,不能仅仅只是名称上的改变。如果考试委员会要在这方面作出本质的改革,那么就必须真真实实地向前迈出一步,而不只是原地踏步。

[1] 高增霞.英语国际化的进程、特点与启示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4):1.

[2] Carol R.Ember Anthropology[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2000.

[3] W iddowson H G.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Ox2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361.

[4] Randolph Qrirk.The English Language in a Global Contex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6.

[5] Lowenberg P.Assessing English Proficiency in the Expanding Circle[J].World Englishes,2002(21/3):431-435.

[6] Ammon U.Towardsmore fairness in International English[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nd Associates,2000.

[7] Aya Matsuda InternationalUnderstanding though TeachingWorld Englishes[J].World Englishes,2002(21/3):436-440.

[8] James Lantolf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55-159.

[9] Jeffifer Jenkin 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10]SeidlhoferB.Closing a Conceptual Gap:the Case for aDescription of English as aLingua Franca[J].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Lin2 guistics,2001(11/2):133-158.

[11]Saville N,Hargreaves P.Assessing Speaking in the Revised FCE[J].ELT Journal,1999(53/1):42-51.

[12]Davidson F.Testing English across cultures:summary and comments[J].World Englishes,1993(12/1):113-125.

[13]DaviesA.Internationalproficiency tests in English[J].World Engli2 shes,2003(22/4):571-584.

G 642.0

A

1672-6219(2011)03-0109-04

2011-04-30

李 喆,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马建平]

猜你喜欢

美式英语变体母语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啥区别?看完这些图秒懂
基于DDPG算法的变体飞行器自主变形决策
母语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拼写为什么不同?
母语
非仿射参数依赖LPV模型的变体飞行器H∞控制
《庄子》成语的隐喻转喻特点及其变体的认知构式研究
耀变体喷流高能电子谱的形成机制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美式英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