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

2011-08-15黎见春

关键词:建国初期政权大众化

黎见春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

黎见春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建国初期,针对民众的思想状况,新政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的结合,新政权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整肃与重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上,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方面,针对群体特点,有的放矢进行。经过执政党与民众共同努力,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步实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执政理念

建国初期,久经战乱而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亟待恢复,新的社会秩序有待重新建构,执政党变革社会的治国方略正待实践。因此,建构适应新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成为新政权思想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以什么思想来统帅全国人民呢?执政党明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1]292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此提出。为促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新政权采取了系列举措:在内容上,整肃与重构意识形态;在实践路径上,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在对象方面,分析群体特点与有的放矢的结合。因执政党的坚强领导和大众的自觉参与,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初步实现。本文试图梳理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以总结历史经验,寻求现实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上,思想观念整肃与重构相交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大众。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斗争的过程。建国初期,为顺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政权在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展开了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肃,将思想上的“破旧”与“立新”紧密地结合起来。

建国初期,民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较为混乱:一方面,执政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正逐渐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甚至帝国主义思想的残余还充斥于民众的思想之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执政党重构社会的各项举措的推进。为此,新政权双管齐下:一方面,向民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必须经常向各界人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目前的各项主张”[2]75。另一方面,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刀阔斧进行整肃。促成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的结合,首先必须清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这样才能确立马列主义——工人阶级思想的领导权”[2]82。建国初期,新政权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整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封建思想的清理。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全新的社会制度。革命的暴力虽能摧毁旧政权,但旧的思想和观念在短时间内一时难以清除。因为“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3]450。事实上,新中国刚建立时,封建迷信、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家长制、男尊女卑等封建观念,依然充斥于民众的思想之中。如包办婚姻、求神问卦等依然左右民众的生活。要树立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许多旧观点、特别是封建观点,要从思想上、理论上批驳它。“例如迷信问题、命运问题等。过去解释不对的,要用新的观点去解释,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解释,把旧的观点驳掉。”[2]49为此,结合土地改革运动、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等,执政党引导大众用刚刚习得的马克思主义去批驳封建的宿命论和迷信思想,初步清理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影响。

第二,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揭批。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是因为在新中国“其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只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而资产阶级思想却不能不受到批判和改造”[4]20。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目的,“在于划清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克服在中国资产阶级问题上的一切不正确观点”[4]226。建国初期,资产阶级思想主要存在于部分知识分子身上和资产阶级身上。对于知识分子,新政权发动思想改造运动,清除了他们身上的所谓的“超阶级”的自由主义等思想;对于资产阶级,新政权通过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改造,极大地清除了他们身上唯利是图、损公肥私等思想。与此同时,新政权高度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对人民的腐蚀。尽管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但政权建立后,一些人因革命意志的丧失,追求享受,生活腐化。如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典型案例。为此,中共中央开展了大张旗鼓的“三反”运动,“本质上就是反对资产阶级腐化堕落思想的斗争”[4]30。通过揭批资产阶级思想,建立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上,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将之作为自己行动指南的过程。因此,搭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平台,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受众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走向大众的关键。建国初期,新政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上,较好地贯彻了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的方式。

第一,建立宣传网,加强对民众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新政权刚建立时,因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忽略了经常性的群众宣传工作,“以至有许多错误的思想和反动的宣传和谣言经常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没有及时地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充分的宣传解释”[1]1。因此,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宣传网络,不仅可以清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确立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可以深化民众对执政党方针政策的理解,有利于执政党改革社会的各项举措的推进。为此,中共中央先后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建立对于人民群众的宣传网的决定》(1951年 1月 1日),《中共中央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1951年 2月 25日)等指示,部署对民众的理论宣传工作。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有系统地建立对人民群众的经常性的宣传网,“即在党的每个支部设立宣传员,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设立报告员,并建立关于宣传员报告员工作的一定制度”[1]2。自中央发出建立宣传网的指示后,各地加强了对宣传工作的领导。到 1952年底,“全国共有宣传员 379万人,报告员 7.5万人”[5]。一个以宣传员、报告员为骨干的,覆盖农村、工厂、街道、学校等一切社会组织的庞大的群众性宣传网络基本形成。宣传员、报告员配合建国初期各项政治运动,进行时事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普及,强化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选择和政治认同。“在每一个运动中,在每一处地方,都是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宣传人员向群众进行宣传活动”,“使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受到了宣传教育”[6]。因宣传网的建立,广大人民接受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在全体规模上得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初步成果。

第二,发挥文艺的教化作用,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渗透。与此同时,新政权充分发挥文艺的教化功能,通过文学作品、电影、民间曲艺、甚至列车宣传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提供民众精神文化享受的同时,渗透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宣传,深化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新中国初期,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根据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歌颂“无产阶级、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7]873,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涌现了出来。如:文学作品《红日 》、《林海雪原 》、《三里湾 》、《新儿女英雄传 》等;电影《钢铁战士》、《百万雄师下江南》、《南征北战 》、《上甘岭 》、《董存瑞 》等;戏曲《双送粮 》、《打铜锣 》、《补锅 》、《小女婿 》、《王贵与李香香 》等。这些作品通过各种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奋斗的历程,通过新旧社会的比较,抒发对来之不易的新中国的热爱。文艺作品化思想教育于娱乐中,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深入民众心田。

此外,全社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宣传还包括:学校、工厂、街道、村民组等组织“读报组 ”、“剧团 ”、“腰鼓队 ”、“歌咏队 ”等 ,开展“时事报告、座谈会、讲演会、朗诵会、晚会、出黑板报”等多种活动,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列车宣传”也是当时经常运用的方式之一。“列车宣传”内容以中共中央人民政府的政策宣传为重点,涵盖揭发谣言、镇压反革命、时事简报、破除迷信、取缔一贯道、政治理论讲解等,采用“说评书式的讲解、快板、西河大鼓、太平联词、河南坠子、数来宝”[8]45等形式,对旅客进行宣传,极大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建国初期,新政权通过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宣传网,发挥文艺的渗透作用,营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广泛传播的社会氛围,使人民在无形之中受到薰陶,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的实现。

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方面,分析群体特点与有的放矢相结合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源自社会实践的深化和新政权的推动,最终取决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和内化。民众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新政权在满足民众对理论需求的同时,对不同阶层的人,基于他们的文化层次和价值观念,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和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宣传。

1.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建国初期,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大部分对新社会不了解,但他们有重新学习的主观愿望。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写信给毛泽东,表示愿意学习新思想。“我在过去讲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的忙,现在我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9]134对于知识分子的这种愿望,新政权给予了热情的欢迎,并采取了切实的措施。

为帮助广大知识分子抛弃旧思想,接受新思想,新政权采取多种措施:其一,办训练班。“要办各种训练班,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要让他们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几门课程。”[3]74各地先后举办军政大学、革命大学及各种政治训练班,宣传、讲授“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政治课程。许多接受旧式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正是通过这种启蒙教育,开始理解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等基本道理,为逐渐树立革命的人生观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其二,进行思想改造。鉴于当时知识分子思想状况,新政权提出改造知识分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对于确立知识分子的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具有决定的意义。”[10]177知识分子响应中央的号召,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联系本人的思想,通过批判和自我批评,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据统计,到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的 91%,大学生的 80%,中学教师的75%,都参加了思想改造的运动”[11]419。经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和政治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诚如郭沫若在科学院成立大会所言:“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意义,积极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本门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12]270其三,组织知识分子参与社会实践。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仅靠书本学习远远不够,对思想成熟的知识分子尤其如此。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主要地还要通过阶级斗争、工作实践和接近工农群众,才能真正学到”[13]267。为此,新政权组织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参加土地改革、抗美授朝等社会运动。通过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医院、街道,同工农相结合,了解群众生活、思想、情感。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知识分子们深切体会到新旧社会的不同,他们的情感和立场均发生深刻的变化,逐渐认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2.对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教育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4]1477,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领袖毛泽东的呼吁。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民,因受习惯势力的侵淫,他们思想观念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和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与新社会格格不入。故对农民的教育,除了帮助他们接受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的文化以外,在思想方面,“应当提倡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15]91。因此,帮助农民抛弃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和残存的封建思想意识,树立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建国初期新政权加强农民思想教育的主题。

教育农民,首先,清除封建思想的影响。新政权通过发动土地改革、贯彻《婚姻法》等运动,激发农民的阶级意识,帮助他们认清封建思想的危害。与此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运用农村地区的宣传网,“按照自然村和小组分工负责,运用小组会、村民会议、个别谈话等方式,宣传政府政策法令,打通群众思想。”[16]24时事宣传和读报工作对农民的影响较大,据《华东农民》对赵马乡“爱国日”活动的观察:“时事宣传和读报工作,又成了农民们一天不可缺少的东西了。”[17]13此外,经过新思想的传播,农村地区的封建迷信和旧习俗也得到明显改变。当时的报刊刊登了大量的典型事例。其次,清理小生产者的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也是建国初期新政权对农民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农民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新政权结合农业合作化运动,“提倡以集体主义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3]450,为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过渡到大规模合作化经济,提供了思想的和政治的保证。此外,办好合作社,“还能使合作社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用集体主义的精神去教育广大的农民群众,使他们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原则”[18]285。总之,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以实际物质利益引导大众,使之在实际中感受社会主义的威力,因而自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建国初期,新政权对青年学生主要通过各级学校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为“国家和社会的性质已改变,文化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种根本性质的改变”,“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地建立革命的人生观”[15]91。

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系统教育,新政权采取了以下方式:第一,建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构。1952年 9月,中共中央转发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要求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任务为:“(1)指导全体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2)协助教务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课程教学……”[4]321。第二,培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骨干。1952年 9月,《中共中央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要求:“各大行政区应选择具备适当条件的高等学校,举办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培养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师资;设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专修科,培养中等学校的政治理论师资。”[4]318第三,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遵照中央“加强高等学校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课程。中等学校教科书中也要有通俗浅显的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课文”的指示[12]73,各级学校普遍开设政治理论课程。如高等学校普遍开设“新民主主义论”、“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中小学教育也加大了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经过学习,大多数学生,在思想上划清了是非、善恶、忠奸和敌我界限。在情感上、道德心理上开始了变化。”[19]44总之,各级学校中政治理论教育的加强,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认识和接受马列主义理论,建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此外,对社会其他群体,新政权也结合他们各自的特点,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如对工商业者,针对他们不同的思想及认识水平,对部分工商业者因不了解党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还存在怀疑和游离的态度”[1]81,新政权除了向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外,组织他们学习《共同纲领》等文件,以加强对新政权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和接受新政权的政策。对于资产阶级中的少数人,“那些有远见的人们……可以向他们宣传社会主义,使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发生兴趣”[3]273。对包括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等在内的社会各界,新政权要求各地政协部门召开座谈会,组织他们学习。学习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政策,“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以求了解中国革命的前途,取得正确的革命的观点”[4]11。正是因为新政权能区分群体特点,并采取针对性方式,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与民众结合的进程。

综上所述,建国初期,新政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既充分发挥执政党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关照民众的现实,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极大地普及了马克思主义,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启示。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 王 炎.新中国宣传网络的建立及其历史经验[J].北京党史,2004(2).

[6] 进一步加强党的宣传网,使它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N].人民日报,1953-01-03(1).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时事手册社.列车宣传:第五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0.

[9] 冯友兰.冯友兰学术自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0]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林蕴晖.中国 20世纪全史 (1949-1956):奠基创业[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6]长兴乡宣传员的活动[J].华东农民,1952(23).

[17]赵马乡的“爱国日”活动[J].华东农民,1952(20).

[18]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9]时事手册社.沈阳市中等学校进行时事学习的经验:第六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D 64

A

1672-6219(2011)03-0020-04

2011-05-01

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 (10JDJNJD172)。

黎见春,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马建平]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政权大众化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士英与弘光政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