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人文关怀,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2011-08-15欧阳妍俞
欧阳妍俞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注重人文关怀,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欧阳妍俞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注重人文关怀,是学生全面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前,以学生为本,关切高校管理者物质待遇,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促进高校和谐化、人本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文关怀;学生管理模式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要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完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心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在建立规范、严谨的教学秩序时,注重人文关怀,营造一个“人人爱我、我爱人人”、“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方式带有强制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崇尚制度化管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目标管理、检查评估等,注重的是管理的程序与结果,力图建立一种规范、严谨的教学秩序,以“说教”和“管教”为基本特征,致力于管住学生,致力于如何让学生遵守和驯服,如何防止不出问题和事故,而不是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建构,缺乏与学生的双向互动,高校及其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出于一种对立的关系,高校是主动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这种管理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多少意义,并且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管理目的以学校为出发点
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层级分明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学校设立一位主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下设立学生处,院系设立班级,各班设专职辅导员。管理的路径是从校到院系再到班,最后向学生单向传输。这些管理者忠于学校,服务于学校,代表学校管理着学生。在规章制度,目标管理,检查评估等管理活动中以学校为出发点,很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在意的是自己的上级和主管部门,而不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
高校的形式主义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明规则”,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只看事物的现象而不分析其本质。在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更是如此,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各种仪式,会议,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实质内容,实际效果相对却被忽视。为活动而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动辄强制学生参加,活动一搞,成绩一总结,看似有声有色,而实际活动并不怎么样,工作不深入,效果也不理想,重要的是看总结写的好不好。
(四)、师生关系矛盾对立
传统高校强制性的管理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的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习惯性的归结与学生的“不听话”,本应该存在的平等关系被对立情绪所取代。随着时间的延续,问题的积累,学生在逆反心理驱使下,学生对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仅不自觉遵守,甚至蓄意破坏,与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矛盾和对立日益增加。从而影响平等、和谐的良师益友的关系的形成,师生关系显现紧张的态势。
二、注重人文关怀的人本化管理是当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的价值取向
高校这种强制性管理方式重要凭借原则规定,制度约束,“说教”和“管教”等手段管理学生,缺乏情感渗透,感召激历等人文关怀,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与教育规律相背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本质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以人(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过程。”①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强制性的管理应该更多渗入人文关怀。
(一)、注重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由平等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普遍价值诉求。在自由、平等等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开始重新思考,人们开始注重教育的人文意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管理主体作用的人性化的学生管理理论和实践。
(二)、注重人文关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就教育来说,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当前的教育忽视学生的独特个性,过于强调教育的标准化和统一性。经过学校教育,学生的个性被抑制了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哀。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促进学生的具有独特性和整体全面性的“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它追求统一性,抹杀差异性,学生犹如一座标准化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的知识、思想和行为受到统一控制,缺乏自主、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氛围。他们的鲜活个性得不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又是一个成长中的矛盾体,他们的心理特征、情感体验复杂而多变,敏感、冲动又不成熟,这就要求管理者顺应个性特征,又要追求管理效果,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传道授业解惑。
(三)、注重人文关怀,是我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校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充分发挥班级共同教育的作用,是高校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辅导员素质不高。首先是对专业知识认识不深刻,知识面不够广博,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其次对辅导员工作性质的认识存在偏见。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本身琐碎,相当一部分教职工认为辅导员就是“打杂”,辅导员本身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也不高,认为没有地位,不安心工作,也不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第三,高校缺乏实质性的促进辅导员素质提高的政策措施,进修学习的机会比较少。最直接的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就很难形成一种严谨,和谐的管理秩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学生身上聚合了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管理者能够在管理的过程中促进自己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并不断与时俱进,提高其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提高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一)、树立学生主体的意识
学生主体性观念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具体来说就是不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也作为管理的主体,而不是出于管理的从属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性教育,倡导和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种观念,学生主体意识还没有内化到人们的意识之中,也就是说这一观念的体现还需要时间取得长足发展,稍不注意,管理者还会打着解放学生主体性的旗号,做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事情,这就是教育管理中存在普遍师生对立的内在原因。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学生主体性观念,只有真正做到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对学生真正进行人文关怀。
(二)、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提升辅导员的岗位地位
优秀的管理者首先一定是一个高素质的人。素质不高的管理者往往工作武断,方法单一,害怕暴露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缺陷,动辄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心胸狭窄,听不见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能放下身价与人平等交流,把学生当做没有个性色彩的被管理者。因此要提高管理者的素质,不断促使他们完善自我,改进工作方法,他们的高素质必然带来高水平的管理,进一步推动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而学校方面,应该制定相应措施促进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素质的提高。首先是给各级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学校进修的机会,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从知识上来提高。其次,是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地位,消除其“勤杂工”的职业形象。建立提高辅导员素质的内生机制,促进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合理流动。第三,提高辅导员的待遇。辅导员工作投入与报酬不成比例,与学校其他教师的收入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辅导员的待遇与岗位地位是紧密相关的。提高辅导员的待遇不但提高了其职业待遇,增强了其职业满意度,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确立规章制度
制订一套科学的、全面的、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前提,促进了高校向科学管理的迈进,改变了高校管理的主观随意现象,提升了高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质量。但是学生对一切管理的规章制度,他们既有习惯的遵从,又有因为不理解而产生的逆反心理,一项极不合理的制度有时其负面影响远远超过了管理者的预计。而制度上的人文关怀是指规章制度不只是为了管住人,约束人,惩戒人,更要尊重人,关爱人,发展人。所以在制定这些规章制度时应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加强引导,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包容学生,使学生自觉接受管理,进一步参与管理;发掘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的成长积极性;积极开展民主管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中,投入整个身心和感情,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心理沟通,向学生奉献的一颗爱心。
(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首先应确立的是师生之间的自由平等和谐的关系。只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了,才能相互尊重、理解、宽容。所以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前提。这就要求学生,在管理活动的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且以管理主体自居,平等地参与各项管理活动,管理者也应认同他们的地位和权利,把学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形成管理的浓厚的民主氛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实施管理,能够促进促进教师,学生各自的发展,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
[注 释]
[1]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1.
Pay Attention to Human Care,Improve the Student Management Mode of university
Yanyu-Ouyang
(Orient Science﹠Technologycollege ofHum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208,Hunan)
Buildinga harmonious societyrequires the student management ofuniversityto establish a standard,rigorous teaching order.Meanwhile,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care,and to creat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environment,which is student-oriented.Basing on present state of student management systemofuniversity,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human care in the process ofstudents’management,analyzingand presentinghow topractice humanistic care for students.
human care;student management mode
C36
A
1671-5004(2011) 03-0104-02
2011-5-11
欧阳妍俞(1988-),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