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探析

2011-08-15刘东岳高银玲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信息

刘东岳,高银玲,王 昭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探析

刘东岳,高银玲,王 昭

(河北大学 工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近年来,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发展逐步成熟,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旨在分析目前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现状,并从网站内部建设和外部发展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案。

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

我国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始于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3年 6月“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正式开通,为高校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建设树立了榜样。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 [2004]35号)的精神,高校大都逐步建立了旨在服务本校就业工作的网站。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多五少”:网站硬件建设投入多,网站认知推广少;网站政策法规发布多,政策解读与指导少;毕业生就业指导多,非毕业生职业规划少;网站内容千篇一律多,个性化原创作内容少;外部就业形势介绍多,本院校毕业生分析研究资料少。

一、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存在的问题

其一,服务功能不够完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并没有真正架设起学生与企业主动沟通的桥梁。大部分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还停留在信息发布等低层次服务水平,即由招聘企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将需求信息传递给高校,由就业指导部门将信息发布网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建立企业与毕业生的交流平台”,学生相对较为被动。[1]

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大都有就业指导等专题文章,涉及就业期望值的调整、就业技能技巧的培养、就业抉择等,这些内容与其他就业指导网站或人才网站内容相似或雷同,但大都没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学生听得多、看得多,但真正能够接受的少。

大部分高校信息指导网站都设有政策宣传栏,但只限于政策的原文照搬,缺乏对政策的科学解读。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对政策法规的解读限于其社会知识的相对不足,不可能全面或到位,影响了他们对该政策的理解和接受。

纵观国内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用人信息大部分是就业信息,而没有针对非毕业生的实习或实践信息。就业信息网站的功能不应只是毕业生指导,更应该承担起非毕业生职业规划、实习实践等方面的指导任务。服务对象片面性造成了就业信息网站服务功能的单一性。

其二,版面设计缺乏个性。大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站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网站忽视了受众即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征,缺乏个性化的网页设计,丧失了吸引学生的基本条件。虽然高校就业信息网站承载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商业性的人才网站有所不同,但“浏览者进行网页浏览时的时间顺序通常是:由版式——艺术性,至导航——技术性,至网页内容——信息性或有用性,直至浏览过程的结果”。[2]因此,版面设计与网页内容一样,是网站设计的关键之一。无论网站内容多好,如果没有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外观,也无法吸引浏览者的关注。

其三,网站的安全问题缺乏保障。网站安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网站本身技术安全,如网站是否能支持大量受众的登录,网站后台系统是否严密、稳定等;二是受众即学生和企业的信息安全,如企业招聘信息的真伪,学生信息资料的安全等。

其四,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在学生和企业中的认知度不高,影响力不大。据北京城市学院就业网的调查,“学生了解就业网的最主要的渠道是大众传媒、同学和朋友介绍,而老师和企业则多数通过网络了解就业网”。[1]笔者最近针对河北大学工商学院部分学生所做的调查问卷同样显示,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第一是求职网站,第二是招聘会,而学校就业指导网站只排在第三位。作为就业工作人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忽略身边的就业指导资源,而选择远距离、高成本的方式。

其五,高校的就业信息网站缺乏长远规划,网站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应该定位在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及专业的就业中介机构这一目标上”。“目前,很多学校建设校园网时容易追求硬件设备上的档次和规模,忽视软件和潜件的建设,盲目认为学校设备高档就是教育的现代化等等。事实上,在就业网络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网络认识、就业观念的转变等潜件建设 ”。[3]

其六,高校就业信息网站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基本停留在单兵作战的信息孤岛状态。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通常都呈现多学科、多层次而非单一性的特点。不同高校的师资构成及办学定位决定人才培养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有的以管理型人才培养见长,有的偏重于研发、设计等人才的培养。针对同一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并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与整合,使得岗位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出现有岗无人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浪费。

二、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的策略

其一,完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服务功能。建立符合本院校学生特点的企业库并定期更新,涵盖企业介绍、用人需求等,供学生查询,并设立网上投递简历环节,使学生真正实现“鼠标一点、实现双选”。将应届毕业生生源库加载到网站上供企业选拔,细化到学生简历情况,由带班辅导员对上网简历把关,对学生技能情况、获奖情况及社会实践经历等实行动态监督。采取静态与动态解答两种方式,在政策宣传方面附加专业的政策解读,使行业专家、政策权威发布部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等详尽、透彻地进行分析,指出政策的深层次含义及其可能带来的利弊,真正指导学生理解和消化政策法规。在就业指导方面,除技能性方案外,可考虑增设科学测评体系,使学生了解自我,明确目标,从而在职业选择方面真正做到“人职匹配”。为使网站更加适合本院校学生特点,应增加对本院校学生就业趋向的分析和研究,树立有代表性的就业创业典型,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影响带动学生,使就业指导和学生之间不再有距离感,从而更加具有说服力。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应有长远意识,站在指导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高度上来,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更应面向各年级毕业生设立生涯规划专题,结合本院校的生涯规划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及早确立就业目标,进行阶段性有目标的素质提升计划。在对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毕业生进行的调查问卷中,笔者发现,高达37.8%的学生在毕业前一年才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只有9.23%的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规划。

其二,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和审美特点的版面设计。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往往只注重“内功”,即内容、技术、功能,而忽略了“外部形象”,即版面设计。版面设计要兼具主题性与全面性、艺术性与功能性、趣味性与引导性、独创性与实用性的特点。具体来说,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服务受众为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网站的主题是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针对用人单位的就业服务。对内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宣传阵地,对外是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网站是否赏心悦目,不仅关系到网站基本功能的实现,而且对于学校的形象宣传也至关重要。网站版面设计应首先抓住服务这个中心,在符合当代大学生审美心理的设计上多做文章,利用大学生喜新喜变的特点求新求变,针对大学生自由独立的个性进行创新。要敢于突破创新、独树一帜,在保留同类网站共性的基础上,体现本网站的个性。这样才能脱颖而出,赢得青睐。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一所高校的网站设计也是高校师生的技术水平与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千人一面、毫无独创性的网站,就如同平庸园丁种出来的相同的梧桐,难以引来用人单位的金凤凰。

其三,组建高素质网站建设管理团队。网站建设团队成员应主要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美工设计师、程序员、后台管理人员等,改变以往只由单个学生和教师负责的局面。鉴于高校专职就业工作人员相对较少的状况,可发挥学生团队的创造力,建立起有锻炼自身和服务就业工作要求的学生团队,着力塑造强有力的团队文化,首先使学生对团队有归属感、认同感,其次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学习,并服务于团队活动,真正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注重团队的梯队培养,由具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新手进行传帮带,避免因为人员流动导致网站管理的断档。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就业信息网为例,从2003年至 2008年,就业信息网采用由一名专职教师指导,四名学生成员进行技术支持的模式,几年中网站没有取得较大发展。从 2009年开始,广泛吸收学生参与,建立起一支由 65名成员组成的团队,设置技术部、编辑部、市场部、办公室等机构,在技术维护、网站管理、市场推广方面不断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使网站实现了从服务功能到网站推广的跨越式发展。

其四,加强高校就业信息网站的安全性建设。传播、共享和自增值性是网站的特点,网站资源的共享性和风险性是伴生的一对儿,网站是否能够长久安全运行,一方面看网站是否有健全的安全机制、是否有防火墙与过滤系统,是否有自身漏洞的检测和修补功能,是否有外部恶意信息的排除功能;另一方面,网站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具备信息审查机制、是否有信息更新机制。应对企业和学生的信息做到上网前严格把关,上网后动态跟踪,确保信息安全。

其五,着力加强网站在学生中的影响。针对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外部发展方面的问题,可以考虑制作和发放印有网站相关信息的小礼品的方式,扩大网站在学生中的影响;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就业团队的力量,以校园活动等方式,对网站进行推广宣传。为加强学校就业网站在企业中的认知度,可以定期举办网络招聘会等方式,鼓励企业的加盟。以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就业信息网为例,利用学生团队的力量,先后举办了面向企业的校外推广活动、面向在校生的校内推广活动,利用企业赞助经费,制作了一批印有网站网址的圆珠笔,以学生活动奖励、校园招聘会发放等方式,定期发放给学生和企业。自 2009年 9月网站首次改版至 2010年 9月,网站总浏览量达 22万多人次,在 2010年 11月份两次推广活动后,网站单月浏览量增加了 9万人次,会员 ID增加 2 000余个。

进行单一高校信息网站的认知推广是片面的。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应变“单兵作战”为“集团化发展”,高校各部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当地政府之间、高校与国家相关部门之间应真正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这个共享不能单纯停留在做好网站间链接上,而应是建立在数据与信息共享的深层次的联动上。近年出现的高校就业联盟、行业联盟、地区性联盟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模式。[4]应充分进行就业市场的需求信息分析,树立 “省内与省外结合、大中小型企业结合、就业市场开发与信息储备结合”的研究意识,建立起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开发性、实用性、兼容性的信息资源库,使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有的放矢、量体裁衣。整合各方各面的资源,使之达到服务本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同类院校就业指导和区域就业工作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是个涉及面广且长远的工程,应该着力研究,以期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1]王 洋,朱 芳.对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4):48-51.

[2]吴娇娇,彭 纲.论网页的版式设计 [J].装饰,2004(9):28-29.

[3]杨婷婷,孙中华.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辽宁教育研究,2006(4):99-101.

[4]李亚军.高校就业指导网站建设的研究和探索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5):77-79.

G642.45

A

1008-6471(2011)01-0120-02

2010-10-23

本文为 2010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就业指导专项课题“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建设研究”(编号:JYZX201007)的研究成果。

刘东岳 (1975-),男,河北满城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信息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订阅信息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