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成就突出的原因
2011-08-15刘敬忠苗卫芳
刘敬忠,苗卫芳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简析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成就突出的原因
刘敬忠,苗卫芳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合并而成的,为中华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在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管理体制、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多优点与特色,故能在当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异常丰硕的成果。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希望能给今天的高等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西南联合大学;综合优势;管理体制;进取精神
自 1937年 8月至 1946年 7月,西南联合大学 (以下简称‘联大’)与其前身长沙临时大学虽然仅存在 9年,但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 9年的时间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悠久历史中光辉的一章,也是云南师范大学光荣的开篇。“联大”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了美好的声誉。国外有学者说:“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在人才培养方面,它成绩斐然,先后在校学生约 8 000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毕业后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很出色,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界的专家和学者或领导干部,在各自领域起着带头或骨干作用。如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朱光亚等更是斐名海内外。另外,在此期间,“联大”师生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联大”为什么在那样的条件下还能取得如此的成绩?这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发表了文章,提出了不少见解。笔者在此基础上拟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认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根基雄厚,治学严谨
“联大”的基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原来就是久负盛名的大学,合组后师资阵容冠于全国,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灿烂。有德高望重、学术造诣很深的中年教授,他们曾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和现代高等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奠基人。还有一批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轻教授,他们活跃在科学前沿,使“联大”的教学内容与当时国际科技的最新发展紧密结合。教师的学识、治学方法、学风、敬业精神、道德风范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时时刻刻使青年学子受到教育和鞭策。
“联大”聚集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学生。当时全国实行统一招生,凡有志者均能报考 “联大”。还有转学借读的制度,不少其他大学的学生也慕名而来,通过转学或借读进入“联大”。这几千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虽然当时正值国难,许多学生来自沦陷区和战区,经济来源困难或断绝,只能靠很有限的救济金、贷金度日。不少学生到校外兼职,做家庭教师、售货员、译员、校对员等,只要能补贴度日,他们有事就做。这些学生是在国破家亡之时抱着爱国救国的志向来学习的,这是基础,特别是“联大”兼容并包、治学严谨,又具有“五四”和“一二·九”传统,有了这样的基础,“联大”的学生,人才辈出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教学上,“联大”继承了北京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也延续了清华大学严格的校风。自由即学术上的兼容并包,而非对学生的放任,学生须通过严格地考核。同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它的精英教育模式。这种 “重质不重量”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利于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但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无疑极为有利。另外,在一个精英聚集的群体,精英之间更易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
二、团结合作,管理民主,学术自由
“联大”师生继承和发扬了“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师生们怀着 “抗战必胜”的信念,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精诚合作,因陋就简办学。教师为国家培养人才尽心尽力,学生立志为建设国家努力学习,相互间的合作促进了学术与教育的发展。
“联大”校务由常委会负责,内外事务各有分工,依靠教授民主办学。虽然教师分别来自三校,亦属三校编制,各校风格不尽一致,但由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位常委相互信任,作出了好榜样,使各系教师都能精诚合作,“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1](P193)校领导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注重自治的启发,以期实现严整生活,形成诚朴的风气。
校务会议还曾提出了两个目标:力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校风之优点在 “联大”有表现机会;促进学生对于时代的觉悟与对于青年责任之认识,以增强其参加抗战建国之努力。这些情况在当时可能是少有的,说明“联大”能成为学术殿堂、民主堡垒绝非偶然。
在这里必须提及的是,“联大”当时有一项重要制度——教授评议制度,其实行的基本组织是设立教授评议会,这个评议会具有实际上的最高权力,学校的大政方针、决策,一般经这个评议会决定。[2](P216)
教授自身状况使这一机构成为可能,教授评议会是清华大学的传统。清华大学因为是由美国退还的庚款创办的,故深受欧美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很多教授、学者包括学校领导都是从欧美尤其是美国留学回国的学生,如梅贻琦、闻一多、叶企孙等等。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清华大学在 20世纪 20年代末 3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拒不接受政府委派的校长,学校由教授组成教授会,再由教授会选出教授评议会来具体负责校务,并对教授会负责,教授会及教授评议会成为全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形成了一套“习惯法”,初步取得了合法地位,并且成为清华大学师生心目中的一项不可侵犯的原则。[3](P387)
1931年 12月 3日,梅贻琦从美国返国,就任清华大学校长,不但不改变这个无校长期间出现的体制,反而把它合法化、固定化,形成一个名正言顺、规格化的教授治校体制,一直持续到 1948年年底。
因梅贻琦的突出地位,以及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尤其是北京大学,也有浓厚的民主自由传统,所以这种体制在“联大”被进一步扩大。
三校融合在一起,各种学术思想相互激荡,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会极大地活跃学术气氛,在相互撞击中更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从而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中外,当各种学术、文化相互交融时,也往往是文化的繁荣时期,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相互融合,相互争鸣,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这也可以看作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此后的中国文化,就是在这一体系之下进一步丰富的。中国文化史上的这一现象,为“联大”在严酷的环境下产生如此丰硕的成果,提供了强有力的说明。
三、政治宽松,干预较少
“联大”当时在省内外获得 “民主堡垒”的光荣称号,既是有 “五四”、“一二·九”光荣传统的深远影响,也是有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南方局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执行南方局和云南省工委的指示,实施适应当时形势的正确领导,充分发挥了民盟以及各进步组织的作用。此外,龙云在云南省主政十多年,同蒋介石有着深刻的矛盾,加之南方局派代表同他接触后保持了经常联系,他对“联大”的民主运动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态度。这是位于其他地方的大学所不具备的条件。
由于在抗战的非常时期,政府不得不暂时放松了对大学的控制和干预,使 “联大”少了政府的不利干扰,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教授办学,实现学者管理学校,这也是这个时期教学与科研成就斐然的重要原因。
有一事例最能说明这一问题,1939年至 1940年,陈立夫以教育部长的身份三度训令“联大”务必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统一全国院校教材,统一考试新规定。“联大”教务会议以致函“联大”常委会的方式,驳斥了教育部的三度训令,“教育部为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关……但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4](P325)
此函上呈教育部后,“联大”没有遵照教育部的要求统一教材,仍是秉承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原则。能做到这一点,固然是由于“联大”教授治校,民主自由的传统在起基础性作用,但政府此时对学校控制力的放松也无疑是重要原因。
[1]王学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一)[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学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 (二)[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3]虞 昊,黄延复.中国科技的基石——叶企孙和科学大师们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张 军.民国那些大师们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G511
A
1008-6471(2011)01-0068-02
2011-01-01
刘敬忠 (1945-),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