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背景下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2011-08-15徐业龙
徐业龙,奚 敏
(淮安市淮阴区社科联,江苏 淮安 223300)
大运河是我国独特的大型线型文化遗产,也是巨型文化景观,不论是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还是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大运河的整体保护,对于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沿岸城市的文化品位,延续沿岸城市的历史风貌,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彰显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古老大运河的一次“再发现”,也是对其价值的一次重新发掘,是研究、保护、整治、复兴这条古老运河的机遇,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一个契机。
1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特点
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自然或社会的遗迹、遗物等,作为历史的产物,必然烙上时代的印记,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淮安是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城市,境内的运河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其中尤以宋元明清时期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的清口地区最为集中。总体而言,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密集性
淮安地区与大运河相关的遗存相当密集,黄河故道、淮河故道与各个时期的禹王河、汴河、龟山运河、中运河、里运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这里纵横交错。特别是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大遗址区域范围内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大遗址以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陶闸村为中心,北界桂家塘北侧,东至杨庄活动坝和淮阴三线船闸一线,南到洪泽湖临湖堤与太平堆一线,西达中运河三百六十丈越堤和废黄河南岸七堡石工一线,面积在40平方公里左右。其外延部分则在清口上下约30公里范围内,最大直径甚至能达到100公里左右。在这一范围内,与运河文化遗产相关的有洪泽湖大堤、明祖陵、淮安府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19个点,有镇水铁牛、漕运总督公署遗址、漂母墓、琉球国朝京都通事郑文英墓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淮阴故城、甘罗城、韩信故里、康熙御坝、王家营减水坝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80处,泗州城、龙光闸、三河闸历代石刻遗存、头坝、高埝接筑堤工碑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以及大小清口、大小清口城、三岔口、诸运口、杨庄活动坝、诸堤工、救生桩、高堰水志等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要遗迹遗存50多处。
1.2 复杂性
淮安地区是京杭运河最重要的关键地段,运河文化遗产积淀丰厚,各种类型的遗产错综相间,纷繁复杂。《清史稿·河渠志》称,“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运亦病”,从而明确表述了黄、淮、运三者的关系。据此,明清两代治漕方略确定为“治河、导淮、济运”,从政策上明确将正确处理三河关系作为保证漕运的大政方针。长期以来,这里工程之浩繁、费帑之巨大未有甚于此者。仅嘉庆九年(1805)至道光七年(1827)的二十二年间,在清口黄淮交汇处区区一隅,就新筑、迁建、更名的有束清坝、拦河土坝、临清堰、二坝、草闸、盖黄坝、束水坝等工程,到咸丰时,此处水工设施已经完备。康熙三十八年(1773)至四十年(1775)两年间,淮安府山阳县运口一地,河工、堤工、闸、坝均发生变化。河工:新修七里闸河一道,长1573丈7尺;堤工:南岸3368丈,北岸2913丈5尺,七里闸西岸太山湖周围一带2556丈6尺,武家墩后横堤1132丈,临湖钉桩埽;闸、坝等:南岸石墈,建一石闸,引三岔河水济运。明清两代,此类记载比比皆是。运河的变迁,是自然水系变迁的结果,是灾害预防和应激反应的结果,是技术、材料更新的结果。
1.3 多样性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几乎涵盖了大运河本体遗产的全部类型。就河道而言,有越河、引河、减水河、U型河、塘河等;河上的水闸有正闸、越闸、草闸、二斗门船闸、双金门闸、碍闸、泄水闸,还有现代的单线、复线、三线船闸和多种节制闸等。就堤坝而言,从功能上分,有顺水堤、纤堤、缕堤、遥堤、越堤、格堤、撑堤、圈堤、束水坝、钳口坝、拦水坝、挑水坝、减水坝、兜水坝、盖坝、活动坝等;从材料上分,则有土堤、石工堤、碎石堤、两合土堤、板工堤、块石坦坡堤、混凝土堤、草坝、柴石坝、钢筋混凝土坝等。此外还有转水墩、分水墩、木龙、泄水涵洞、引水涵洞、船塘等,以及祭祀各式各样河神、风神的祠庙、镇水铁牛等。民间还保存有多种夯、硪、缆、纤等筑堤、行船工具,以及包括巡河御碑在内的许多珍贵古碑。正因为如此,现代水利专家们盛赞淮安清口地区是中国古近代水利工程的“露天博物馆”,“尽力保全古代水利工程群原始面貌,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为当代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进一步的历史文化与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条件。尤其是码头镇地区,一砖一瓦、一墩一塘、一段旧河、一座废闸、一块铁锭、半截石碑,乃至几根腐朽的木桩,都应受到保护。”
1.4 典型性
淮安的运河文化遗产分布密集、种类繁多且错综复杂,清口水利枢纽在京杭大运河全线文化遗产中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清口上下平均每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至少4~5处运河文化遗产。其在清口中心区域,大体呈面状分布,稍远呈带状,最远处则为点状。可以说,运河沿线很多地方的文化遗产,在清口总能找到类似之处;更多的遭破坏的、失传的遗产,清口也能寻出其踪影。所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大运河上进行遗产本体调查研究时,唯一选择的就是淮安的清口。张卫东先生指出:“无意之中,清口被塑造成为中国历史上水利工程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废黄河、古运河及其闸坝、洪泽湖大堤以及许多现代水利工程如中运河、里运河、二河、淮沭河、张福河在清口来了个大聚会,堪称九龙聚首。”这里的堤、坝、闸、墩、运道、运口等,不仅种类齐全,形态各异,而且功能齐备,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科学价值。“我国历史上水利思想、治水方略、水利工程、漕运设施、运河管理等要素,无不在此咽喉处发挥过巨大作用,产生过重要影响。”各种技术和工程解决不同的矛盾,以保证运河的通畅。清口枢纽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水利思想,是运河作为水利工程的价值所在。
1.5 系统性
大运河淮安段以清口水利枢纽为核心,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从春秋时为沟通长江、淮河而开挖的邗沟,北宋避淮行运的龟山运河——洪泽新河——沙河、大运河。元代开通京杭运河,以南宋夺泗水和淮安以下黄河入海的淮河为天然航道。明代为避山阳湾之险先后开永济新河、清江浦河,清代为避黄而开中运河。黄河多沙而善淤善决,为避黄行运和治黄保运,黄、淮、运交汇的淮安清口一带成为明清两代漕运治理的重心所在,长期而繁密的水利建设创造了一系列宏伟的人工与自然联合的工程,如加筑高堰、壅高洪泽湖的“蓄清刷黄”工程形成了今日的洪泽湖及“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淮安也因此而成为明清漕运总督和清代河道总督驻地,官署林立,统摄全漕,为历代漕运管理中枢。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徙后运河南北阻断,但淮安段运河仍保持全线通航,并在民国期间得到导淮委员会的持续整治,还建立了新式的淮阴船闸。1959年,新建了京杭运河淮安绕城段并提高了航道等级,再经过八十年代和两千年后的两次整治扩建,最终形成了大运河淮安段今日的风貌。清代著名水利学家傅泽洪在《行水金鉴》中称:“运道有迹可寻,而通变则本乎时势。”变化是中国运河的常态,水系在变、河道在变、水情在变、水工设施在变、治水理念在变、治水方略在变、管理机构在变、运行机制也在变,但这些遗产内在联系极其紧凑,丝丝入扣,环环相合。
2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保护
在京杭大运河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淮安一直处于重要的转轴地位,曾因运河和漕运屡次兴盛,特别是明清时期,由于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于此,使得淮安一度成为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输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淮北盐集散中心,大运河见证了淮安的成长与变迁,奠定了城市的格局,繁荣了城市的经济,丰富了城市的文化,从而奠定了淮安“运河之都”的地位。最近几年,随着“申遗”工作的展开,京杭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得到空前重视。
2.1 开展专题研究
京杭大运河作为重要的“文化线路遗产”,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众多领域反映出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没有随着运河的兴衰、社会的变革而消亡湮没,而是以其坚韧的活力和独有的魅力保留和延续下来。淮安大地上现存的大量运河设施、古城街区、特色民居、道观庙宇、地方会馆、园林建筑、名人遗迹,构成了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文物名胜,展现出淮安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随着大运河申遗工作的逐步深入,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的遗产价值正在被进一步发现和认同。近年,先后有多位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和运河文化研究专家深入到码头镇,对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在运河水利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并陆续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淮安文史界也在挖掘、研究运河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点校、出版大量的典籍资料,参与运河沿岸城市的研究合作,一个以文史研究机构为龙头,以文史专家和广大研究爱好者为基础、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研究格局已初步形成。淮安市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开展淮安运河文化遗存专题调查行动,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普查规范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对大运河淮安段以及与之有关的洪泽湖、古黄河、古淮河、盐河等重点区域,展开地毯式的实地调查,为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及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编制保护规划
2005年,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概念性规划》,对贯穿市区36公里的里运河本体及沿河区域提出主导性保护意见,初步建立了遗产评估系统,对各遗产点进行价值分析、制定保护措施并将该系统纳入运河辅助规划系统中;同时编制完成《河下古镇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驸马巷——上坂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清江文庙——慈云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码头古镇总体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10多个,对与运河有关的历史街区、古镇古村、治水遗迹等均提出明确的保护要求。2007年底,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淮安市文物保护紫线规划》,此规划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为大运河淮安段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明确规定在大运河保护范围内,不准私搭乱建,不得割断居民与运河的时代联系;在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项目要事先征得文物部门的同意,尽量保留运河的原有肌理,使运河保护真正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2008年10月,成立淮安市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规划》,并于2009年11月底完成,该保护规划符合淮安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对于淮安更加合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3 修缮运河文物
为进一步做好运河保护工作,淮安市制定了运河文物保护修缮计划,逐步对大运河及沿线的文物古迹进行保护修复。2007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古末口遗址、古清口遗址、清江大闸、漕运总督署遗址、码头“三闸”遗址、淮安钞关遗址、淮安丰济仓遗址、乾隆阅河御诗碑、竹络坝、河下古镇等16处运河本体及沿线相关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江苏段)的重要保护节点。目前,淮安市已为每一节点刻制并树立了黑色花岗岩文物标志牌,以切实加强保护。2003年以来,淮安市每年从城市维护费中安排150万元文物保护经费,用于重点文物古迹特别是运河文化遗产的维修和保护。一些较大的项目还另外安排专项经费。运河沿线各区县也积极投入资金,和市里上下联动,共同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仅最近两年,淮安市用于运河沿线文物古迹维修的资金就达上亿元。市政府先后组织维修了淮安钞关遗址、清江大闸、吴公祠、大王庙、陈潘二公祠、圣谕祭祀碑、润州会馆等十多处有关大运河的文物古迹,还拨出专款支持楚州区维修和保护运河名镇——河下古镇。淮阴区也投入巨资维修码头古镇漂母墓、韩信故里、枚乘故里等文物古迹。
2.4 实施环境整治
水体污染是整个运河最难以解决、也是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的问题。历届淮安市政府都重视运河水体保护及环境整治,但由于诸多因素及历史局限,古运河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始终不尽人意,随着陆运兴旺、工业发展,城区古运河水运功能消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航运污染、生活污染、码头污染、旅游污染等都集中反映在运河的水体上。有些沿岸百姓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于堤岸,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都使水质受到污染。淤泥累积,河床抬高,沿岸乱搭建,以至运河文化景观衰败,带来许多遗憾和缺失。2002年起,京杭大运河肩负起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任,开创了运河综合整治的新纪元。淮安市逐步加大对运河的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积极整治、恢复运河历史河道和周边环境。市区已在里运河沿线地域埋设地下污水管道,对各种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在确保运河古堤、古闸安全的情况下,对36公里的里运河段实施水下清淤,以确保里运河水质不受污染,达到国家南水北调要求标准。为维护大运河淮安段历史风貌,还先后对楚州城区至市区红卫桥有碍运河景观的10多处物资装卸码头和运河堤岸上的违章建筑予以拆除,对横跨里运河上的北门桥、水门桥进行景观改造,并在运河两岸恢复种植垂柳、瓜子黄杨等具有淮安地方特色的苗木,搞好堤防绿化,努力恢复运河的原生态风貌。
2.5 加强非遗保护
淮安市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文化部门就组织专班,对全市的民间文学、歌谣、谚语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出版,并收入中国民间文学、歌谣、谚语集成。近年来,淮安市坚持非物质与物质并重,加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通过举办各种和运河文化有关的文化节、艺术节、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使运河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自2006年国家实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淮安市逐级申报,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十番锣鼓、淮海戏、淮剧、京剧等4项,并有金湖秧歌、南闸民歌等22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宋长荣、荣光辉等11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至2009年,又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到的项目涉及门类17个,立项1772项。经过认真论证、筛选,淮安市人民政府先后于2008年1月、2009年6月、2010年6月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133项。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淮安市文物局专门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负责市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3 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利用
3.1 发挥航运功能
大运河是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航运与运河的生命息息相关,没有航运大运河将失去最核心的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为我国南北物资流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依然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内河水运网络“一纵、两横、两网”中唯一的纵向通道,也是北煤南运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大通道。京杭大运河淮安段全长63公里,与淮河出海航道、盐河交汇,承接南北,连接东西,是京杭运河航运的黄金水道,也是南水北调的主要通道,在全国及江苏省水路运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经过实施淮安船闸、淮阴船闸扩容工程和两淮段“三改二”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淮安段通航能力大幅度提高,达到2000吨级大型船舶顺利通过的标准,成为整个京杭运河中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该段航道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北煤南运的任务,而且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近年来,淮安段承担的货运量中,直接为本市服务的在3000万吨左右,其中煤炭、钢材、水泥、油品、元明粉、盐等这些与淮安经济密切相关的重点物资达1500万吨,占全市相应运输总量的70%以上,有力支撑了淮安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产业发展。目前,沿京杭运河淮安段主要分布有华能电厂、淮钢集团、海螺水泥、井神盐业、清江石化等大型企业,形成了工业门类较齐全的运河经济带。现在淮安把实现海河联通、促进区域联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在更大的半径内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淮安集聚、更多的物资产品通过淮安集散。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大运河又被赋予新的功能,大运河的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
3.2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是一条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长河,凝结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是一部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标志着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价值,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要素。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至2014年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时期。其中,2009年至2010年是启动阶段,2011年至2012年是保护、整治阶段,2013年至2014年为申报阶段。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可以说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淮安正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以创新的思路,挖掘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通盘考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实把积极申遗的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与开发管理的过程,推动大运河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主动地配合上级文物管理部门,加快对清口大遗址文化公园的建设步伐,使之成为运河文化遗产廊道上名实相符的主要节点。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相依存,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区域。积极开展申遗宣传,弘扬淮安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使大运河成为展示淮安地区文明的重要窗口。
3.3 发展文化产业
长期以来,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为社会所公认,而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往往被忽视了,由此造成文化遗产的价值一直被低估,资源效应未能完全释放。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众多的水利工程遗存、历史文化遗存以及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闻名于世的名城古镇。如果再加上运河沿线尚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更加丰富。经《大运河(淮安段)遗产保护规划》确定,淮安段大运河水工及相关文化遗产共35项119处,大运河可以称得上是淮安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项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来培育旅游景点、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文物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双重体现。近年来,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淮安府衙、明祖陵等景点展示利用所取得的良好效益,为运河遗产产业化作出了有益探索。古清口水利枢纽区域丰富而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是淮安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淮安市拟于十二五期间在以码头镇为中心,北至王营、南至武墩、西到吴集一带地区建设大遗址公园,展示一部分水利遗迹供人们观光游览,并建设大运河水利工程博物馆,突出码头镇运河遗产在工程史和科技史上的价值,这必将使大遗址公园成为展示淮安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游客感受运河魅力的一处文化胜地。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还体现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发展对不同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围绕文化遗产开展的文化旅游、休闲等文化外层产业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旅游纪念品产业化开发、遗产地旅游文化服务业发展等也将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文化遗产旅游带来的文化消费市场,可以促进围绕文化遗产承载的文化精神价值、历史记忆等的文化出版、表演和展览等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发展。
3.4 塑造城市品牌
一个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这个城市的特色和品牌,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灵魂和标志,对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作用十分突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形成一个地方的特色,必须塑造一个地方的品牌,并以此来提升这个地方的对内凝聚力、对外影响力。自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淮安一直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关键地段,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运河及其相关水工遗址众多,承袭关系清楚,发展脉络可辨,实可誉为中国水工历史博物馆。能否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能否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关键。必须依托深厚敦实的运河文化底蕴和沿岸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的人民群众,在传承京杭运河古代文明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和挖掘大量的运河传统文化,使他们在新时代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历史、文学、建筑、工艺美术、园林以及音乐、书法、绘画、雕刻等专业人员的智慧,依靠科学和艺术手段,将运河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古老运河的文化内涵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达到运河文化的新繁荣、新发展。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意地繁荣文学艺术,创造出面向广大群众,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使运河文化更加灿烂、辉煌。积极组织引导开展多形式的群众文艺演出活动,使民间音乐、戏曲、美术、工艺乃至岁时节庆、餐饮服饰等地域民俗风情转化为富有特色、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使地域文化更加鲜明,传统文化获得继承和发扬,加快培育独具风格的淮安现代运河文化。
3.5 推动科学研究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伟大工程,这样巨大的工程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管理使用,都需要综合应用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关,还要考虑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确实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科技成就。2005年5月,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京杭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的提案》。2007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新筛选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京杭大运河名列首位。作为大运河载体的河道和代表大运河工程技术水平的几处关键水利枢纽是大运河遗产研究的核心,是大运河遗产价值的最根本体现,也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张廷皓先生指出:“淮安地区的水文史、水利史、水工史研究之重要性自不待言,而且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是,将其纳入自然和文化遗产领域进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用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来重新认识大运河,从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重新审视古清口水利枢纽工程的价值。立足淮安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强运河文化的理论研究和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利用的研究;认真收集、整理淮安独具特色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认真研究保护自成体系的古运河沿岸一大批文化古迹,认真整理流传民间的大量神奇瑰丽的传说;继续以学术研讨会、文化论坛的形式,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组织相关研讨活动,吸引各地学者、研究部门来淮安进行学术交流。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古老文明最张扬的现代陈述,是地域文明最直观最生动的点睛之笔。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集航运、防洪、排涝、灌溉、输水、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南北交通和水利大动脉、文化遗产廊道、生态观光和休闲廊道,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运河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挖掘、保护、宣传、利用运河文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会进一步凸显。
[1]张廷皓.淮安地区京杭运河及相关水利遗产研究初探[N].中国文物报,2009-01-16(7).
[2]张卫东.清黄交汇时期的古清口[J]//宋林飞.“运河之都——淮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252.
[3]花法荣.运河文化是淮安的代表性文化[N].淮安日报,2008-0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