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2011-08-15郭孝锋宋彦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母体就业指导毕业生

郭孝锋,宋彦民

(华北电力大学 政教部,河北 保定 071003)

浅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郭孝锋,宋彦民

(华北电力大学 政教部,河北 保定 071003)

造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必须正确面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以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独立学院;就业难;原因;对策

目前独立学院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对其生存至关重要。如何正确分析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也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源

首先,办学缺乏特色,教学质量不高,是导致一些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一些独立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过多依赖母体大学的“现成品”,只是照搬母体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而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开设课程、使用教材和教学要求上都依照母体大学现有标准,没能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便使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的组织无法体现“独、优”特色。大多独立学院的师资聘用也存在许多困难,没有一支有本校专业特色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其师资来源主要有举办学校的教师、学院自行聘请的离退休教师、外校或社会上的教师,其中举办学校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为保证自身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一些院校对教师的流动和接受外单位的聘用加以限制,使独立学院的教师聘请存在不少困难。而在外校聘请的教师很难顾及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加上聘请的教师有的只是临时性“借用”,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教师队伍没有形成合力,导致教育、教学水平不高。

其次,一些独立学院盲目扩招加剧了学生就业难。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产生高收费的独立学院,是穷国办大教育的无奈之举。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高等院校投入不足势必导致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引起毕业生质量缩水。独立学院成立时国家就明确不投入,由学生缴费维持运行,但收费标准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一些独立学院,为了追求教育资源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不顾自身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盲目扩招,现在超过万人的独立学院已不是少数。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与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不足,管理人员匮乏。在学生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的前提下,扩招的结果直接的表现就是加剧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难。

另外,生源质量不高是独立学院学生就业难的瓶颈。生源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人为划定独立学院的招生批次,导致其生源素质差,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独立学院的招生定位在本科三批,以河北省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为例:2010年理工类本科二批 518分,本科三批 396分;2009年理工类本科二批 524份,本科三批 432分;2008年理工类本科二批 514份,本科三批 422分。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录取到的本科三批学生要低于本科二批学生近百分,有的省市高达 100多分。因收费高,这些学生大多为家境较好的独生子女,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习惯以个人为中心,学习目的不明确,知识不扎实,缺少恒心,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有相当多的人课程会出现补考;相当一部分有背景、家庭富足的学生干脆放弃学习混日子,只等毕业后等待家人安排。

第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心理危机大成为了就业障碍。以研究性为培养模式的普通高校本科生和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专科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基本都能适应社会需求,但夹在中间的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理念定位不清,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忽左忽右。另外,独立学院本身制度不健全,主要把精力放在招生宣传上,对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与培养就业能力相匹配的机构和运行机制,造成“三本”学生就业能力欠缺。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尚短,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中心专职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教育部关于就业指导工作专职人员人数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要求。就业指导往往由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辅导员兼任,他们平时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又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设计等学科的教育背景和就业指导工作技能的系统培训。

第五,独立学院盲目开设“雷同的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由于政府不投入,独立学院起初往往开设的专业都是投入较低的短线热门专业。专业基本大同小异,如英语、国际贸易、会计、计算机、工商管理等。这就使得在毕业时一大批差不多专业结构的学生同时挤到了就业市场,人为造成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紧张。现在,大多独立学院又利用其灵活的专业设置政策,盲目开设“热门专业”如电气自动化、热能动力工程等专业。但自身又不具备软实力,造成同类专业毕业生数量剧增质量打折,就业难,严重影响了学院声誉。此外,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依靠母体大学,所以专业设置和课程开设主要依托母体大学比较强的专业来展开。本来依托母体强势专业开展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母体大学和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重复,毕业生结构相似。独立学院和母体大学的毕业生在面向同一地区、同一行业进行就业,处于同一就业市场进行竞争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面对母体大学的毕业生无论在心理还是文凭上都是不占优势的,导致在就业上面临同类学校和母体大学的双重竞争压力。

二、解决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提高质量,走特色发展之路是解决就业困境的根本 新机制、新模式下的独立学院应遵循自己民办机制、相对独立办学、吸收各方优势资源的“民、独、优”原则,充分发挥以社会、市场和就业的需要为导向的灵活办学长处。以发展思路是导向,学院定位是关键,教育质量是核心,办学特色是品牌为理念,研究新世纪前沿学科,了解关系人类健康、人类能源,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学科,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瞄准市场需求,确立特色学科,设置相应的学科专业。确定相应的教育目标,采取相应的培养模式,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积极为国家特别是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第一线服务。在充分利用母体大学师资的基础上,应下决心,重金聘请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引进一些高素质的研究生,同时挖掘社会资源,请离退休、有事业心、能胜任教学岗位的老教师传、帮、带,抓紧培养自己青年骨干教师,形成独立学院自己结构合理,具有高度事业心和凝聚力的师资团队。例如,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秉承华电的校风和品牌,发掘华电的智力资源和管理经验,坚持走多学科、应用性、教学型、开放式、高水平、有特色之路。坚持培养具有优秀的思想品格、良好的人文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近 5年来在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大都超过当地本二分数线,实现了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良性循环。

(二)强化社会责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 为满足学生强烈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诞生独立学院,开办之初国家就明确不投入,由学生高缴费维持运行,这就更要求办学方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独立学院不是赢利的工厂,而是担负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不管独立学院的结构类型如何,我们都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首先要办负责的独立学院,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社会负责。简单而言,就是有能力、有实力就办好,否则就坚决停办,决不能害民误国。针对生源基础较差的状况,独立学院更需要注重对学生“内功”的培养,依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来培养学生,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调整、改造、重组现有专业以增强专业适应性,改变传统的过分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新模式,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具有比较扎实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大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要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强化职业规划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的自身条件和生源素质特点决定它不可能在学术研究方面与普通高校本科生争高低,但也有别于高职类的专科技术性人才。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该根据现有的硬件情况和师资水平开设适合自身条件的特色专业,对于当下过热的专业不盲从,冷门专业不放弃,创造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如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成立之时即定位于依托母体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以电、动专业为特色的品牌专业,培养适应大电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控制规模,狠抓质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展露出蓬勃的生机。

(三)创新思路,积极做好就业教育指导工作

首先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应意识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办学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就业指导机构与招生部门是学院的出口和进口,只有出口畅通了,那么进口才会宽松。所以就业指导机构应足额配置高素质的专门指导人员,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和帮助。一些起步早办得出色的独立学院都配备了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背景,而且有工作经验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这样的就业指导会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其次,要正视就业困境,加强择业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矛盾普遍突出的情况下,首先要加强德育和诚信教育,据近年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品德和诚信十分注重。特别不喜欢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爱岗敬业的学生。因此,独立学院在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时要努力构建择业教育的内容体系,从政治理论教育、职业生涯引导、心理健康、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积极引导毕业生,不断调整适应就业现状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无风险 ”、“正规企、事业单位”“城市白领”“高工资、高福利”等就业理念,转变“一次终结性就业”模式,通过开通“独立学院就业指导网”。聘请知名专家进行网上就业指导讲座,鼓励学生参与相应的培训,实现就业优质资源共享,打造毕业生良好的就业品格。

(四)谋求校、企合作拓展就业门路 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新办学模式的优势,与合作方及当地的企、事业单位成立合作机构,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一批有实力的合作单位加盟。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还可以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空间,可以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独立学院还可以为合作单位实行订单式培养,在就业意向明确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安心的努力学习提高能力。这样的合作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弥补了独立学院实习、实践场地不足的困境,使自己的毕业生提前和用人单位磨合,更加便于“双向选择”推出人才。

此外,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搭桥,让毕业生展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特长;通过讲座或访谈的形式让用人单位向学生介绍企业发展动向、产业结构变化、国家科技和产业政策、企业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需求等,让学生提早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必备的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好有的放矢,清楚自己努力地方向。同时要尽快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通过市场调研和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及时对学院整体就业和各专业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受市场冷落、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1]杨萍.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2]杨继瑞.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校理论战线,2009,(02).

[3]刘献君.论独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责任编辑 袁小鹏

G649.2

A

1003-8078(2011)01-148-03

2010-11-02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1.41

郭孝锋 (1966-),男,湖北仙桃人,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教授,研究生导师;宋彦民 (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教师,政教部研究生。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号:HB09BSH 026。

猜你喜欢

母体就业指导毕业生
蒲公英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多胎妊娠发生的原因及母体并发症处理分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