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2011-08-15索凯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年10期

喻 琴,索凯峰

(1.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2.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学,湖北 武汉430074;3.湖北经济学院 教务处,湖北 武汉430205)

试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喻 琴1,索凯峰2,3

(1.湖北美术学院 美术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2.华中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学,湖北 武汉430074;3.湖北经济学院 教务处,湖北 武汉430205)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教育分支之一的艺术教育这个侧面,探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教育的几点启示。

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升华;艺术教育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理论问世后,不仅对现代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对其它人文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亦不例外。虽然弗洛伊德并没有留下任何论述教育的专著,而且他也曾自称教育是他尚未解决的三个课题之一,然而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往往蕴含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思想。因此,一些推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教育工作者,通过结合教育问题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灵活的诠释和运用,从而使得这一学说对于现代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弗洛伊德一直对文学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并有很深的造诣,他经常利用文学和艺术作品作为精神分析的素材。后期,他又把精神分析理论用于分析文学和艺术作品及创作者的心理机制,形成了他精神分析的文艺观。由此,我们可以尝试从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观点当中探寻到一些对于艺术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潜意识论与因材施教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和灵魂,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石。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心理可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称无意识)三个部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外化型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是作为中介来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检查的作用,阻止或控制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进入意识。潜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是本能冲动的原始贮存所,一切不能满足的欲望都被推进这个领域。在弗洛伊德眼中,“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①。意识与潜意识两者是相互敌对和抵抗的,意识压迫和控制潜意识,但潜意识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地活动着,往往暗中对人的行为产生支配作用,可以通过伪装或象征的形式出现。弗洛伊德在潜意识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所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含人的原始本能欲望和冲动;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则代表了良知,是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它引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作为一个本能论者,弗洛伊德把本能界定为 “一种源自体内而表现在精神上的内在刺激”,并认为本能是一种“内在需要”②。他强调决定人的行为、人的本质的是内在的本能,而不是存在的别的什么东西。本能冲动包括死亡的冲动、性欲的冲动等,但弗洛伊德最强调的是性欲,他认为潜意识中最强有力的就是那种生生不息、难以控制的被他称为“里比多”(libido)的性本能。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还认为人的行为的许多决定因素往往在意识之外或意识之下,人们并不能够完全觉察到自己行为的控制力量或原因。他曾指出:“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作品)恰如梦一般,是潜意识愿望在想象中的满足;艺术作品像梦一样,具有调和的性质,因为它们也不得不避免与压抑的力量发生任何公开的冲突。不过,艺术作品又不像梦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性的产物,因为艺术作品旨在引起他人的共鸣,唤起并满足他人相同的潜意识的愿望冲动。”③中国艺术也一直有“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将文艺作品视为作家个性、人格和情感的表露。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一味摹仿老师或他人的艺术风格使受教育者缺乏自己的艺术个性,其结果往往导致其被动的接受而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由表达的创新能力。那些在受教育者的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流露出来的自我意识,可以看成其本能或潜意识的一种流露,可视为受教育者借助艺术媒介来表现精神内容的符号活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受教育者的身心特征和内在的需要和动机,针对不同的艺术基础、气质、志趣以及课堂中的表现来开展教育与引导,以受教育者的个人特质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挖掘其潜能,将具体的教学手段与发挥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相结合,务求使受教育者能更好地表露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因此,教师通过洞察与剖析受教育者艺术创作活动所表现出的精神内容的特质,能够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有助于在道德、知识的教化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进而培养出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艺术人才。

二、利用升华的作用引导受教育者

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升华”是指人设法把被压抑的种种欲望或心理能量转移到对社会有益的、高尚的创造活动上去。有的研究者提出可将此原理应用于儿童教育,运用“升华”的积极活动促进对儿童的教育。而最早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到教育实践的是美国教育家玛格丽特·南姆佰格,在其创办的沃尔登学校则采用“升华”和“释放”两种教育原则来引导受教育者,从而在自由和禁律之间寻找到了一条合适的道路。由此可见,理想的教育不是抑制冲突,而是淡化冲突,在自由与禁律之间寻求一种最佳平衡。

弗洛伊德认为性欲冲动是人的最原始的本能冲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欲望常常受到压抑而得不到实现,因而会产生焦虑和痛苦。要使人们摆脱或发泄这些心理冲突,有许多途径,而艺术即可以使人的原始欲望得以升华。弗洛伊德曾提到:“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④弗洛伊德把升华作用与美和艺术的创造、欣赏联系起来,强调艺术的追求是升华的主要方式,升华是促成艺术创作的条件。在弗洛伊德看来,正是艺术活动把人类的原始性欲冲动加以缓和、分散,使其找到了正当的发泄途径和方式,因而成为人解脱社会压抑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91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达芬奇画传:一个对童年的记忆》一书。是其用精神分析的观点研究达芬奇心理构成的一篇评传。文中详尽介绍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情感生活,着重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分析童年时期的遭遇对达芬奇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和干扰性的影响,解释达芬奇的性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抑制。弗洛伊德利用达芬奇的笔记为原材料对其性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强调童年记忆的重要性,以达芬奇为论据来印证“儿童时期的性决定论”的观点,进而认为达芬奇的艺术成就是其性本能升华的结果。指出达芬奇将他的性欲表达在作品中,许多未完成的作品便是一种性压抑的象征和宣泄。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天赋和能力与升华密切相关。历史上的科学家、艺术家,其成就的取得无不是升华的结果。

由于人的心灵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着的力量,甚至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它们相互斗争,时常冒出来与自我相抗衡,以致使得自我意志常常犹豫不决。因此,对于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而言,教师首先应该尽力营造一个自由的良好学习氛围,鼓励受教育者在艺术上进行自由选择和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并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此外,还应鼓励受教育者通过适当的途径宣泄消极情绪。可以说,教师通过升华的作用来引导受教育者,不仅有助于其逐步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而且也能使受教育者个体充满内驱力的艺术生命力得到积极的表现。

三、游戏、幻想与艺术创作

弗洛伊德将自己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当成了一种文化哲学,并将它应用到了对于各种文化现象的研究之中。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游戏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游戏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儿童生活中,也普遍存在于成人的生活中。幻想往往也被称作白日梦,即醒着时的梦。在弗洛伊德眼中,白日梦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及替代,幻想就是成人通常所采取的游戏形式,其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的精神游戏。弗洛伊德认为“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的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⑤他将这种愿望分成两大类,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要么就是野心,使具有这个野心的人激越,要么就是属于色欲”。弗洛伊德认为这两种幻想的具体动机正是源于人的性欲望和成功欲望的心理需求。他还指出艺术作为“富于想象的创造,正如白昼梦一样,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替代”。⑥在此,弗洛伊德将艺术作品的精神内容定性为梦幻,并将艺术创作和接受活动看作是童年游戏的变种。在他看来,与一般未借助文字等物质媒介得到表现的梦幻一样,艺术家在创作中倾注了丰富的情感,艺术作品的精神内容也是人类试图虚拟性地满足自身愿望的想象活动;而且与一般梦幻的运作机制一样,艺术在表现人的愿望时也需设法避免与压抑愿望的力量相冲突。弗洛伊德曾提到:“作家正像做游戏的儿童一样,他创造出一个幻想的世界,并认真对待之。”⑦弗洛伊德认为,作为符号化、社会化的想象活动及其产物,艺术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正是通过唤起人们的想象来使他们的不如意或不尽如意的现实生活得到补偿,并使他们的心灵在想象所构造的虚拟世界中过上比现实生活更丰富、更精彩的生活,而这正是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弗洛伊德还谈到:“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是使自己自由,并且靠着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有着同样被抑制的愿望的人们,他使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他那最个性化的、充满愿望的幻想在他的表达中得到实现,但它们经过了转化——这个转化缓和了幻想中显得唐突的东西,掩盖了幻想的个性化的起因,并遵循美的规律,用快乐这种补偿方式来取悦于人——这时它们才变成了艺术作品。”⑧作为想象性的精神游戏,艺术家们往往大多喜欢幻想和白日梦。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以艺术为媒介,将内心的梦幻在物质世界中表达出来从而可供他人欣赏的符号活动。对于梦幻型的艺术来说,游戏和幻想可视为艺术创作的源泉。

在教育活动中,游戏是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重视游戏的作用,设置适当的教学游戏,这不仅能使艺术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还能增加受教育者对艺术学习的掌控感并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受教育者进行适当的幻想和想象,从这种精神游戏活动中去找寻有益的灵感,进而成为艺术创作的题材和来源。通过此类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应强调的是,这种想象性的精神游戏并不是信马由缰的,不能完全凭个人的愿望进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梦幻也需要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力图将受教育者个体的梦幻引向艺术的梦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便褒贬不一,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存在一些偏激和片面,其中的部分观点也缺乏科学依托和实证支持,但不可否认他的理论思想是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对心理学、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等多学科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我们对其理论应作更多深入的挖掘整理,选择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用以指导艺术教育实践,以期更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

注 释:

①[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93页。

②[奥]弗洛伊德:《爱情心理学》,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③[奥]弗洛伊德著,顾闻译:《弗洛伊德自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④[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9页。

⑤⑥⑦[奥]弗洛伊德:《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孙恺祥,译,《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l986年版,第44、49、42页。

⑧[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导论》,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1][奥]弗洛伊德.李雪涛、任仲伟,译.达·芬奇画传:一个对童年的记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3][奥]弗洛伊德.周艳红、胡惠君,译.梦的解析[M].上海三联书店,2007.

[4]何仲生,等.弗洛伊德:文明的代价[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

[5][荷]约西·德·穆尔.金惠敏,译.抑制与作为升华的抗争——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