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一体对城市边缘区域的带动和协同发展

2011-08-15马祯祯栾敬东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年10期

马祯祯,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

区域一体对城市边缘区域的带动和协同发展

马祯祯,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

在中国目前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下,城市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促使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从区域发展的实践问题出发,以安徽省合肥市的滨湖新区为例,阐述其发展的根结,过程到近期成效,来反映边缘地区的发展潜力以及如何与中心区域和其他的区域的协调合作,共同发展。最后从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城市整体区域的协调,整体策划,使得城市区域正式进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区域经济;边缘区域;具体视角

一、引言

随着城市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整体实力的增强需要深化区域间的合作,协同与带动。本文以城市边缘区域为例,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为具体事例,从而引出各区域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寻求城市区域协同的新模式。

二、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问题——以边缘区域为例

(一)各区域的经济运行存在差异,边缘区域尤为突出

城市经济的总体发展是依靠各区域整合产业优势、规避产业劣势,共同协调、缩小区域差异形成的最终结果。而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瓶颈问题、基础产业的加强、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是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的,从而造成区域经济的差异化即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这也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但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各城市规划的优化整合,建设的重点也逐渐由中心城区转向周围边缘区域,由于中心城区的发展日趋完善,发展潜能日益减少,反之,周边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却被广泛看好,道路交通实施也逐步就位,再加之政府的支持及广泛的招商引资,发展态势良好。以中心城区带动边缘地区起步,以边缘地区促进中心城区发展,这种模式会促进整个城市综合实力的提高,整合能力加强。

(二)结合具体事例阐述城市边缘区域的发展

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发展由来为例,阐述城市边缘区域的突围与发展。滨湖新区在发展之前曾是合肥的边缘化区域,但是随着规划指引,市政配套跟进,滨湖新区北承合肥主城区,西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延滨湖新区核心区,是合肥城市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其连接了合肥老城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巢湖岸线3.8公里,总用地规模约3200亩。

在前几年,滨湖在发展初期,也曾遇到过种种问题。其一,地区商业投资环境欠成熟。由于中心城区的商业氛围很浓厚,而且人流量较为固定,而该区域环境欠成熟,且是发展初期缺乏品牌企业和国际知名企业的进驻。其二,地区的生产探索成本过高。这是一种隐性资源,它有利于降低生产的探索成本提高商业资本的利润率。其三,交通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问题是硬环境之一。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拥有便捷的交通,方便的公交系统,才可以保障居民的出行,才可能吸引企业的关注。

但是在经历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大量的招商引资、商业格局变迁以及区域经济联盟的重组后,滨湖新区得到了十足的发展。

1.滨湖新区发展的内部环境

滨湖新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规划建设配套功能区,包括寄宿式初高中、小学、交通枢纽与换乘中心、医院、大型购物场所等生活配套基础设施。另之在滨湖新区内启动了四条交通,分别为徽州大道、方兴大道、徽一路和紫云路。其中,徽州大道南面接通滨湖大道,北面穿插黄山路直通市区。方兴大道将建成为大型双向12车道并连接合肥经济开发区。在新区内,紫一路、紫二路、紫三路、紫四路和徽二路,结合四条主干道构成了整个区域内的便捷交通网络。同时在方兴路和徽一路的交口处将设置大型公交换乘中心。

2.滨湖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

在建设“区域型特大城市”的目标下,滨湖新区将成为合肥市的中心区域并实现“一核一圈五轴”的空间拓展。其中,中心城区由滨湖新区目前的主城区组成,成为“一核”;周围的副属区域和城镇将构成“一圈”:包括双墩、上派、南岗和店埠四个副中心,以及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等。而“五轴”分别是合宁沪发展轴、合淮埠发展轴、合六发展轴、合安发展轴,以及合芜发展轴。

按照规划,未来的合肥将实现海、陆、空全方位升级。在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合宁、合武、京福三大高铁和阜合杭客运专线都会途径合肥,而由合肥始发的至安庆、南京、淮南、蚌埠、巢湖、芜湖、六安的城际铁路也在规划之列,而合肥则是它们的中心点扩散至周围。此外,合肥的另一机场——新桥国际机场,将会是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融入全国的航空运输体系。

对于合肥现有格局是一种均衡,而如果现状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那么则有必要打破原有均衡,重新建立新的发展规划。协调发展是一项宏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它既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大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又包含大系统中各个子系统自身的协调发展。

三、以具体视角看待区域一体的必要性

其一,在地域的整体规划下,从城市人口、经济的发展及资源利用方面作为着入点,逐步减小各区域的差距,审视跨区域的规划与协调工作,平衡整个区域的发展;对于各区域间的交接地带,发挥其特殊地域的作用,挖掘发展潜力,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其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是一个区域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硬环境。城市区域应在基础设施建设连续性和完善性的基础上,实现城区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和效能的最大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一体化能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使资源达到动态的优化,避免对城市区域的分割和造成效率的损失。其三,资源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需要各区域的通力配合,对于城市区域来说,要切实实行一体化的公共资源利用,各单体区域要相互协作,又要彼此制约,统一工作体系,对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管理,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取得最大效益。其四,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区域运作一体化,将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体制改革深化的迫切要求。根据需求,区域之间政策的统一、区域壁垒的消除,有利于实现市场产品的准入、资本及要素的流动。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区域内交通、通信、信息的通达性与便捷性,促进了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城市流的高效流动,将大大拓展了城市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空间。

四、一体区域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形成一定的经济发展势力范围,并对周围地区产生拉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作用上:

(一)整合资源

区域经济内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例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生产、技术、贸易、运输、服务等,可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或比较优势产业集群,而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下、在政策的指引下,不仅能够产生可持续的内在经济效益,另外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相关经济部门与贸易、金融、信息和服务中心的建立以及人才的相互利用等,还可以使区域内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受益,从而降低社会生产成本,产生外在的经济效益。

(二)学习创新

随着区域内经济发展逐渐走上轨道, “城市化趋向”或“经济区域中心”会自发形成,并容易发展成为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等交流集散中心,可以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并形成经济、技术网络,推动整个区域内经济的发展。而且通过学习与创新机制,在组织、制度、管理方面会形成系统性网络,能够更好的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动向,以市场为导向,逐步进行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进而产生外在经济效益。

(三)拉动辐射

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在经济收益率会逐步高于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收益率,产生“回波效应”,使得各方向技术优势、良性资本及全方位人才等重要资源不断流入区域内,从而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区域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内在机制会产生一系列如环境污染,过剩资本,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生产成本会不断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经济增长势头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的过剩生产要素将会向区域外地区扩散,产生“扩散效应”,从而刺激区域外其他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结语

城市区域一体发展是通过区域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的,是各区域的最终发展目标、发展态势、发展规律。而且只有通过各区域多种形式、多层次的拓展合作,才可能实现内部的区域结构的良性调整,城市功能的明晰分工,形成城市区域间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城市整体局势,最终促使城市发展踏入良性轨道。

[1]单伟东.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

[2]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4.

[3]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4.

[4]全允恒.试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J]..科技成果纵横,2004.

[5]唐勇.企业集群与区域核心竞争力[J].浙江学刊,2004.

[6]吴贵生.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

[7]杨轶.试论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改革与战略[J].2008.

[8]周松兰.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创新互动规律的探索——以佛山为例[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