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先秦社会整合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作用
——以儒、道、法家思想为代表

2011-08-15方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年10期

方芳

(南京审计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浅析先秦社会整合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作用
——以儒、道、法家思想为代表

方芳

(南京审计学院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先秦时期的社会整合思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特殊性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挑战,以儒、道、法家思想为代表,吸取先贤的社会整合思想并将它们应用于高校教育管理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先秦;社会整合思想;教育管理

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术语,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1]社会整合是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层面上来定义的,我国现代高校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异质化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一个小社会,因此,我们也能用社会整合思想来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从而在宏观层次上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借鉴。

先秦时期通常是指春秋和战国时期。当时周室衰落,诸侯纷起。这一时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秩序混乱。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学者的思想摆脱了政治上的禁锢,学术自由开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社会思想都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各个流派的社会思想家从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提出的社会整合方案,对新的社会秩序的建立产生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旧的秩序逐渐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形成了“规范真空”,这种失范状态同样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同样处于转型时期,反思先秦的社会整合思想并将其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领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将先秦儒家、道家和法家的社会整合思想与高校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分析了这些思想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儒家的社会整合思想与“诚信教育”、“人本管理”

本文所指的儒家社会整合思想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这几位代表人物的思想虽各有千秋,但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重视礼、义的社会规范功能。在这个思想前提下,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社会整合方案。

孔子的社会整合思想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的。他认为要维持社会群体的生活秩序,关键在于“信”。只有诚实守信之人,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只有人人都做到自信、他信,整个社会才能和谐。人言为“信”,口中所言即心中所想,孔子所谓“言必信,行必果”[2]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还明确指出建立人际互信的途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3]孔门教育,就是要使人们一方面不失人所本有的忠信之心,另一方面要旷观博览人文历史,而人们的社会行为正是这两者的结合与落实。旷观博览人文历史,才能验证我所本有的忠信之心,人亦有之,从而加深其自信。[4]总之,孔子认为应该通过建立互信来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的良性运行。

孔子提出了“自信”与“他信”的观点,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借鉴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备受诟病的话题,如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的现象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也对高校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质疑,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教导学生从个人修养做起,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内省”来达到“外治”。

孔子的诚信思想指出了解决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要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戒备感,暖化冷漠的社会空气,就必须建立诚信意识。只有对他人以诚相待,才能收获真心;只有自己做到一言九鼎,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孔子提出的建立互信的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行、忠、信”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既要博览人文历史,从先贤中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又要保持自己的忠、信的本性,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贯彻诚信思想。高校诚信教育也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诚信,更要在行动中保持忠信的本色。

孔子的社会整合思想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一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先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整合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大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诚信教育更是德育教育的根本。从孔子的诚信观中汲取营养,对大学生培养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行动具有重要价值。当今社会也有不少诚信做人、做事的事例,如“湖北‘信义’兄弟接力送薪”[5]值得大学生学习。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采用简单的说教,建议将诚信教育融入到所学专业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与操守,如经济学的“诚信交易”、会计学的“不做假账”等。我们在用理论教育学生诚信的同时,教育者自身也要坚守诚信原则,如遵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造假现象就是在行动上起到了表率作用。从制度上保证诚信的实施也是关键的一环,笔者将在后文中予以分析。

孟子的社会整合思想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的,也是“仁政”的重要体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强调了“民”的重要性,在今天发展成“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本管理”是国内高校普遍认同的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起,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人本管理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同时,更强调人的优质发展。在高等学校,人的优质发展主要取决于质量的提高和内涵的发展。[7]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指导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尤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和学业情况不佳的学生等。孟子的社会整合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观念,但是强调管理对象的重要地位这一基本思想却对当今的高校教育管理有积极意义。

二、道家社会整合思想与“个性自由”

道家的社会整合思想建立在自然、无为的思想基础上,带有一定的出世色彩。但道家的思想并不完全是出世的,而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这正是道家社会整合思想的高明之处。本文研究的道家社会整合思想以老子、庄子为代表。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境界是“常无为而无不为”,主张用宽容的态度治理国家,充分给予民众自由,统治者则在背后把握全局。庄子崇尚精神的自由,主张不以人为的社会规范来束缚人性,尤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当今社会崇尚个性自由,新世纪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人格,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放权”,让高校成为学生尽情发挥和展示个性和才华的舞台。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成立的社团组织,教育管理者不宜过多干涉,只要这些组织不违背思想健康,应鼓励其自由发展壮大。大学的班级管理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班级活动由班干部负责策划和组织,班主任只从大方向上进行引导,使班干部在开展活动中培养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思维。

90后大学生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群体,他们在衣着打扮上和言行举止上都体现出与师长不同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对于这种现象,教育管理者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给他人的生活带来影响,就不宜横加指责和干涉,否则只能助长叛逆心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大学以宽松的学术氛围和思想自由为特征,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就更应该得到提倡。教育管理者应鼓励学生在学术问题上与自己有不同见解,在争论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有些大学生喜欢对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现象也应得到适当的引导。首先管理者应肯定学生这种“心怀天下”的精神,对于有见地的观点也应加以赞赏,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生的观点受到国内外一些不当言论的影响,思想比较偏激,管理者应特别关注这类学生,适时给予引导和纠正,防止这些言论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道家社会整合思想与当今大学生个性自由解放的潮流不谋而合,道家思想可以启发管理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道家对与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完全否定则是不可取的,大学教育仍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这时我们就需要借鉴法家的社会整合思想。

三、法家的社会整合思想与“因势利导”、“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商鞅、韩非社会整合思想的重要特点就是严刑峻法。因为他们认为人性恶,并且不可以“化性起伪”,只能通过法制来控制民众,维持社会稳定。他们否定学术的作用,否定道德的教化功能,认为只有法律才是控制的有效手段。其中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自称其思想结合了商鞅的“法”与申不害的“术”,形成了“法”、“术”、“势”相结合的社会控制观。[8]

“法”与“术”都是对其他法家思想的继承,只有“势”是韩非个人的创造。而“势”是“法”与“术”的目的,“法”、“术”不过是实现“势”的手段。笔者引用桂胜教授的“’势治’为韩非思想的核心”[9]的观点,从“势”的角度来分析高校教育管理者掌握规律、“因势利导”的管理方法。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势”,是广义中的“规律”,教育管理有其特殊的规律性。涉及到每个专业、学科,有其发展规律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从个体上讲,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其自身的规律;从总体上讲,大学生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也体现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因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做到与时俱进,跟踪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规律和方法,掌握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规律,从而“因势利导”,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法”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里的“法”主要指的是高校师生行为规范。国家层面有《教育法》《教师法》作为监督教师教育行为和保障教师权利的工具,各个高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置了学生手册、日常行为规范等,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法家的思想虽然有些偏激和片面,但它强调了法律控制作用,则是值得肯定的。大学生在整体上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高校也努力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其充分展示个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规范的作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循的法律准则,它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业的完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教化固然重要,但以规章制度作后盾可使道德准则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针对大学考试作弊现象,许多高校都制定了惩戒条例,这是诚信教育与制度相结合的范例。笔者在前文中提到了诚信教育的事例和方法,但是,如果有些学生连在大学里最起码的诚信考试都无法做到,那么我们也难以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会坚守职业道德。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规章加以约束和惩罚则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

法家社会整合思想中的“法”与“势”对高校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及掌握教育规律,对学生因势利导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先秦社会整合思想博大精深,笔者只撷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流派并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以期对高校教育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1]万江红,徐小霞.试论孔子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J].理论月刊,2006,(10).

[2]论语·子路篇[M].

[3]论语·述而篇[M].

[4]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7.

[5]中国新闻网[EB/OL].2010-02-27.http://www.chinanews.com/sh/news/ 2010/02-27/2141996.shtml.

[6]孟子·尽心下[M].

[7]卢丽君.高教管理创新思维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34.

[8]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4.

[9]桂胜.韩非思想管窥[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