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自我职业拯救
2011-08-15林黉
林黉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自我职业拯救
林黉
(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外语的教、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出了崭新而严峻的挑战,能否赢得这一挑战,直接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水平,也关系到教师的自身生存和发展前景,更决定教育的未来。
信息技术;大学英语教师;职业
一 引言
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加快我国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培养、促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措施。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引领大学英语教改的新潮流,还改变着英语教与学的环境、过程、方式、方法、课堂教学结构乃至教育思想与理念。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全球性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英语教学的环境、内容、模式、方法和过程以及作业设计等方面更加灵活和开放,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新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职业技能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因此,探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自我职业拯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信息技术及其对教师职业的冲击
信息技术是指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总称。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实现了知识传递获取渠道网络化、呈现方式多媒体化、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它打破以往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和封闭性,形成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子教材相互交叉的立体化教材格局,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保证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目的,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粉笔加黑板这种单一的教学环境,形成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元组合教学环境,提高了英语教学效率,解决普遍存在的语言教学课堂人数过多问题。信息技术以图、声、影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语言教学更具直接性、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信息技术所具有的重现性、扩散性、组合性、交互性等特性不仅使课堂教学经典再现成为现实,还为学生实时、异时、异地交流、学习等提供方便。不容置疑,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育、教学提供机遇,但同时也对教师职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以网络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英语网络资源的开发使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1.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教师是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而学生则是教育的客体,处于教师权威的控制下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然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充分敞开,大大丰富了英语知识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传递形式,使其更直观,更有趣,更多样化,更自主化。这在较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绝对权威性,使教师的职业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而展开,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评估者等[1]。学生则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发现者;教学过程由固定、单一的知识传输转变为多重对话、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的过程;媒体从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辅助学生认知交流和情感激励的学习工具。
2.师生关系不再是师道尊严的关系。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师生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关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广泛延展性和快捷性拓宽了师生沟通的渠道,其独有的交流隐匿性、时空开放性、信息反馈的即时性、语音传送的价廉高效性打破了传统师道尊严的关系,被独立性、相对负责、平等、协商、合作、互动交换意见为标志的师生关系所取代。
(二)教师的语言示范性受到冲击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经常性、反复的练习。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教材为主,英语语言环境也集中在课堂,教师自然成为语言的示范者,却难以满足学生课外实时指导,语言示范的需求。而以应用为导向的信息技术生发的各种网络服务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纯英语的学习环境,增强了语言的真实性、趣味性、交互性和形象性,最大程度地实现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一对一地进行语言学习,凸显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如网络即时通信工具:ICQ、MSN Messenger、UC、QQ、Skype等打破中国学生无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局面,以清晰优质的实时视频和音频形式帮助学生实现与外国朋友用英语进行文字或语音的交流的愿望,同时其所具有的录音功能还能让学习者体验语音聊天的愉悦,品味语音记录。通过网络,学生可随意免费收看、收听网络英文原声影片、小说、歌曲等,欣赏欧美大片,了解西方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倾听原生态的西方人生活对话。此外,信息技术还打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以听为主线,让人置身于一个纯英语环境的学习工具软件。这些软件功能齐全,能提供标准英音男女声、标准美音男女声;可以录音,辨别自己发音的准确性,帮助练就一口地道的英语;能朗读任意输入的单词、句子和文章;能帮助进行专项语言技能训练,帮助快速实现英语听力、口语等的突破。特别是英语网络课程不仅提供海量信息,实现人机交互,还提供在线各项英语技能的模拟测试,并提供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及时感知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适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些信息化的英语学习方式大大激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点燃了学生快乐学英语的激情。信息技术较为人性化地支持学生英语知识的建构、社会协商和实践参与,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语音、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等方面更是为学生提供巨大的帮助,教师不再是语言的唯一示范者。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量的冲击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多以教学班为主进行授课,这对教师数量的需求相对高。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学分制下基于计算机网路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所获学分的比例在大学英语学习总学分中不低于30%”;要求“直接在局域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选用优秀的教学软件,鼓励教师有效使用网络、多媒体及其它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无疑,这样的改革势必会减少对教师数量的需求,但却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质的要求。
三 创新自救只争朝夕
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向教师提出了挑战。当熟悉的黑板被屏幕取代,当教师的领读被音频文件取代,当纸质的试卷被计算机代替时,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职业角色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教师要想在改革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只有将教师个人的能力与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实现教师的自我职业拯救。
(一)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教学,并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既是教师成长的立足点,也是教师本人持续发展的生长点。首先,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新旧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终身教育成为必然,由此生发的学习化社会的理念要求学生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还应积极付之于行动,要不断自我更新观念,及时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积极拓宽知识视野,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应用自己“终身学习”的精神去引领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逐渐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轻知识的灌输;强调引导学生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并非被动接受知识;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我评价等提法均出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这其中无不蓄含着人本主义的教学观。显然,成功践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深刻领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明确大学英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全面发展的国际型人才,而不只是语言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教师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是培养学生语言习得的习惯,而非仅仅强调大纲的基本词汇等要求;要教会学生利用有限的词汇,充分、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在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还需积极转变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和研究观以激发学生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其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使学习者学会学习…[4]。
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随着地球村概念日益为世人所接受,以及高等教育作为推动知识创新、培育人力资本、促进文化交流功能的不断彰显,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日益成为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中不可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培养能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和创新的国际人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目的在于强调语言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规则和结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全球化的双语时代里,语言的竞争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而熟练应用双语的国际人显然更具竞争优势。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国际化教育的载体,国际理解教育的蓝本和拓宽国际视野的窗口,教师有责任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开放的、全球性的背景中,接受正确反映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进行国际交往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集各国文明之所长”的人才。
(二)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引起了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手段的巨大变革,有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21世纪语言教学的时代特征。为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的教学模式要求。当教学模式从基于教师、课本、粉笔和黑板向基于超文本、信息化、多媒体转轨的时候,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转变。其中,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教学模式转变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为创建一种新型的以教师引导、师生交互、学生学习自主化、情境化、协作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关键在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综合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的高低。在信息化社会中,大学英语教师理所当然应成为"信息化生存"的带头人-具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能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能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寻求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方法;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身学习者,实现知识、技能、伦理的自我完善;能帮助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有效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大学英语教学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对教师“质”的急需所代替,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成为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职场秘笈。[5]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得益,进而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具有变革力量的教师独自或与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在教学生活的每一阶段中,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计划与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智能。其实,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的学习[6],它能通过改善实践促进教育政策的推行;通过改进教师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提升教学专业的身份与地位[7]。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是多维度的,但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首先应增强职业规划意识,认识到人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终生性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有效节约时间和精力。职业规划可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能帮助教师明晰自己从事的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及其所需要的特殊能力,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及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职业规划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反思,关注日常专业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发现自己专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逐步挖掘自我潜能,合理规划出与时代同步,与职业发展同步的自我职业生涯。职业规划可帮助教师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解决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减少专业工作中的阻力与挫折,增加专业认同感,使个体在专业成长过程中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其次教师应成为积极主动的研究者,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研究信息技术下英语教学的理念、特点和潮流,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要研究教师角色的转变;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帮助。如:向学生展示如何用搜索引擎解决语言学习方面的问题,哪些网站可以使用,什么样的词语可以从什么样的网站上获得等等。教师只有通过研究,才能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构建新的教育理念;才能使自己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的转化,使自己真正成为有源的长流水。
四 结语
信息技术是一场革命,大学英语教师能否走好教育信息化这条路关乎整个大学英语教育未来的发展命运,也涉及个人职业的发展前景。大学英语教师想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仅靠个人的经验还不够,还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正确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及信息素养,明确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如此才能确保自己立于职场而不败,才能保证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1]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 (5):18-2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石坚.高校本科培养模式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外研之声,2007(3).
[4]Carl R.Rogers.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Columbus,London:Merrill,1983.
[5]Day,C.Developing teachers:the challenges of lifelong learning[M].London:Falmer,4.1999.
[6]Kelchtermans,G.CPD for professional renewal:moving beyond knowledge for practice.In C.Day&J.Sachs(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 217-237.
[7]Day,C.&Sachs,J.Professionalism,performativity and empowerment:discourses in the politics,policies and purposes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C.Day&J.Sachs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2004:3-32.
[责任编辑自正发]
On the Professional Self-Rescu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N H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00,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changed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dramatically and meanwhile multimedia and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English teaching present new and serious challenges to the teachers of their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skills.To win the challenge not only directly depends on the teachers'quality,but also relates to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llege english;teacher professionn
G65
A
1008-9128(2011)01-0114-04
2010-11-28
林黉(1968-),女,广东惠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