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2011-08-15丁志鹏
丁志鹏
(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邯郸 056008)
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丁志鹏
(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邯郸 056008)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直接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展和农村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增强校本课程的适切性;调动相关人员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完善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加强理论培训,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建立多方面结合的课程发展支持系统;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增强课程服务意识是适合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农村;基础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刚性要求,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从此有了政策上的保障。
农村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中起着重要作用。农村基础教育的成败,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其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改善和发展。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教育上的差别,农村经济、文化、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使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上有别于城市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农村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发展。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二、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中都作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面了解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我们从 2006年 9月—2007年 3月间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为主题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对象为湖北、河北、辽宁三省十几个地级市中的 30多个县区的 43所农村中小学的校长、骨干教师和学生,共发放问卷 1500份,其中教师问卷 600份,回收问卷 503份,有效问卷 474份;学生问卷 900份,回收问卷 828份,有效问卷 792份。与此同时,对 5名校长和 12名骨干教师及 20名学生家长进行了个别访谈。在调研的 43所农村中小学中,69.2%开设了校本课程,有的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达二十多门,36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自编了教材。
1.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目的的认识
本项调查包括八个方面:1.满足学生需求;2.创办特色学校;3.编写校本教材;4.提高教育质量;5.促进学校全面发展;6.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7.增强教师的参与、合作、研究和课程意识及能力;8.其他。从调查结果看,首选“满足学生需求”的为农村小学 (68%),农村中小学 (44%),首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为农村小学 (31%),农村高中 (50%),农村中小学 (60%);说明了农村中小学认为开设校本课程主要是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主要目的,反映了学生的渴望,教师起主要作用。除农村高中将提高教学质量放在第三位外,其他类型学校均把“创办特色学校”放在第三位,这都充分体现了农村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了一定的认识,基本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目的。
2.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门类
本项调查设了七个类别:1.德育类;2.学科类;3.活动类;4.校园文化类;5.生活类;6.科技类;7.其他。这七个类型基本包括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类型,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小学集中在学科类 (38%)、德育类 (25%)和活动课类 (25%);农村中小学、高中集中在学科类 (43%、40%)、德育类 (29%、40%)和地域文化类 (14%、20%)。上述调查,反映出学科类、德育类、活动类、地域文化类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类型,体现了学生扩大学科知识面和活泼的教学环境的需求。
从校本课程内容设置上看,基本上体现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从贴近农村生活的课程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校本课程。邯郸市永年县九中的《永年大蒜的栽培历史及创新技术》课、魏县三中的《鸭梨的嫁接与剪枝》课为当地蒜农、果农提供了技术支持;
第二类为服务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校本课程。临漳部分中学根据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临漳兴凯中学开发了以“故乡的变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临漳实验学校中学开发了“谜联欣赏与创作”的校本课程。两年来,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第三类为服务于农转工培训的校本课程。如邯郸县五中开设了《住宅装修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校本课程,为当地毕业生就业和农民外出打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对于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它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切入点。然而,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
1.从课程开发模式角度分析
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两类:自主开发类:是指具有校本课程开发意识的教师,利用当地课程资源独立开发的课程,并指导学生去发现课程的起因、探求解疑,从而实现学习目的。这类校本课程很少,仅占 36.5%。校本化开发类: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补充、改编、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这类校本课程占63.5%。但这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常被应试教育弱化。
2.从影响课程开发的人员角度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人是核心因素。
教师:作为支持者与开发者,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专业化水平及专业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
(1)认识层面。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识主要表现在有无课程开发意识上,这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据调查 68.3%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自己没有关系;52.4%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编教材就是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还有36. 1%的教师对农村校本课程开发资源认识不足。这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课程开发意识。
(2)操作层面:教师不仅要有课程开发意识,还要拥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即要求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缺乏课程开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具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人占83.2%,这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校长:校长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负责人,校长的教育观念、学术素质、管理作风都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调查发现:不少农村中小学校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术水平偏低,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在农村很难顺利开展。
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是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兴趣、文化背景、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都对校本课程开发产生影响。调查显示:农村学生普遍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
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完课堂知识点以后,为了加深学生印象,需组织课后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在课后复习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延伸,这对高中生构成系统思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需加大对课后复习重视力度,带领着学生进一步研究化学知识,之后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做习题,学生在实际做题中,应对化学知识有一个详细回忆,探寻解题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忽视掉的内容就会被唤醒,从而让所有化学知识连接成一体,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系统记忆,以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
家长:家长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
(1)农村学生家长学历普遍偏低,大多在初中以下。据调查学历初中以下的占 73.5%。农村家长基本不参加学校的活动,因而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2)农村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农村的学生家长让孩子上学的目的是想通过上学来改变孩子的命运,因此家长最关心的是中高考必考的科目,而对于中高考不考的科目,家长的支持率极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课程专家:课程专家作为专业支持者,其业务水平及角色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调查中发现,很多课程专家因农村偏远,办学条件较差,而极少深入农村中小学作指导。农村中小学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3.从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角度分析
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薄弱,其中主要是缺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调查显示: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农村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缺乏信心,没有相关政策出台,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开发权力没有充分发挥。另外,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缺乏应有的资金和设施,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又不愿意投入,从而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的发展。评估机制不健全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三、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基于国情、“三农”问题等复杂的背景,其价值取向应该是学校教育功能再造——根据农村学生继续升学、回乡务农、外出务工的分流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服务“三农”。
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切入点在于面向本土文化。本土化的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农村中小学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改变千校一面的学校面貌,才能建立起有别于“应试教育”的新型课程文化,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为“三农”服务。因此,注重对本地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对于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无疑是一个实现课程及教育优质化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它弥补了国家课程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弊端,能够很好地兼顾农村基础教育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农村中小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载体。
(二)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体现本地域的地方文化特色
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是在课程改革中非集权化课程决策的一种体现,强调对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但已有的校本课程更多选择的是与当前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使得校本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学校课程的延伸和补充,缺乏校本课程自身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上应充分尊重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开发所具有的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融入当地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积极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变化,更多地开发相关的政策性资源、自然资源、地域人文资源,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构建丰富多彩、因地制宜的校本课程资源网。
(三)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体现学校的发展特色
每所学校都会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哲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即学校根据具体的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学校环境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确立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学校发展特色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在充分调查和评估学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内容和方向的,因而它可以较好地保证各项课程决策都是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实施的,因而有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并且对许多学校而言,这种调查评估有时也是模糊的教育哲学理念清晰化的一个过程。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开放、民主、探究的精神背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主体,包括校长、教师、学生等在参与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体验、领会、理解并接受这种精神理念,影响其价值观及相应的行为,进而促进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开放的、民主的、探究性的学校管理特色的形成。三是校本课程开发会影响到学校文化的更新和重组。如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反思性的行动研究会促使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形成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促进自我专业化发展的观念,形成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观念,重视对知识本质的正确认识;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构建以课程研究为导向的学术化团队,一定程度上削弱学校发展中的唯行政化的倾向。
(四)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确定合理的规模
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和许多课程开发程序一样,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斯基尔贝克的程序,还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程序或托马斯的程序等,选择其中任意一个程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都会受到开发者参与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开发者参与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学生及家长、社区人员等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政治制度、领导文化、组织舆论等软环境因素。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结合许多农村发展的实际,可以发现:从经济条件上来说,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经济条件差,投入少的特点,这些经济因素就会制约到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从而不适合进行全方位、大规模的开发;从地域上来看,一般而言,农村距离城市较远,对高校教师、科研院所中的专家和理论工作者缺乏吸引力和便利的条件,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导致这些专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中,难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指导,这必将限制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模;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专业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知识结构单一,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偏低,缺乏必要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支持,导致教师无法承担大规模、全方位的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从国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要求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总量、课时数等方面仅占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农村学校应分清主次,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中应更多地体现地方或学校特色,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课程开发。
(五)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凸现自主性的特点
总结以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以看出,以往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多关注的是城市中小学,尤其是城市重点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较少关注农村,所开发出的课程对农村学生而言,存在较大的不适用性;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上,学校往往难以决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或者是按照行政指令,或者是按照课程专家所依据的某种课程理论,自上而下地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学校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更多是校本课程理论的实践,学校是专家确定出的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执行者”,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由于缺少自下而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草根性”的课程变革,学校更不可能成为校本课程理论的“创建者”。所以农村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摒弃各方面支持,自己“闭门造车”,而是在坚持自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原则下,尽可能多地争取政策上、教育资源上、经费投入上、人员素质上的支持,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在所确定的农村学校发展特色的统领下,进行相适合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六)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贯彻为“三农”服务思想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集中于大、中城市,职高、中专一般建在城镇,只有基础教育与农村社会的联系最为广泛,农村中学触角延伸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所以,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落实服务“三农”的国家农村教育政策的前沿阵地。
(七)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应为实施“三教统筹”战略举措服务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改革,推动农村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党和国家提出了“三教统筹”的战略举措。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成为落实“三教统筹”的重要载体。
[1]廖哲勋.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8):11-18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7):24
[3]钟启泉,崔允漷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
[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255
[5]吴刚平.“新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1, (2):110
[6]张万波.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支持者[J].教育科学,2002,(4):60
[7]王斌华.校本课程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1
G639.21
A
1009-5462(2011)01-0067-05
2011-03-15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CB040003)成果。
丁志鹏,女,河北邢台人,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理论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校:孙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