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校知识联盟,促进辽宁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1-08-15刘晓茜佟晓珊
刘晓茜,佟晓珊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建立高校知识联盟,促进辽宁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刘晓茜,佟晓珊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从知识联盟的内涵入手,阐明了知识联盟的特点,在分析辽宁地区高校知识联盟现状的基础上,从联盟对象的选择、大学城的建设、学科专业的设置三方面,提出建立适合辽宁地区高校知识联盟的策略。
知识联盟;竞争力;教育一体化
《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发展中的强强联合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知识联盟的建立也逐渐步入了正轨。但对于辽宁众多高校,其知识联盟的建设还尚待完善,所以如何建立高校知识联盟,以促进辽宁地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
一、高校知识联盟的内涵
知识联盟是指企业在实现某一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当我们把知识联盟概念由企业转到高校即转化为高校知识联盟,高校知识联盟也就是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建立起知识联盟的关系,即大学在实现某一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大学之间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知识联合体[1]。高校知识联盟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二、高校知识联盟的特点
1.知识性与互补性
知识联盟强调的是知识、能力等无形要素的合作。其目的在于拓展组织的基本能力,有助于从战略上创建新的核心能力。因此知识性是知识联盟最显著的特性。促使知识联盟形成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盟者之间的优势互补。知识是流动的,这为知识联盟提供了可能。高校一般会选自己在某个领域弱而对方在该领域强的高校作为知识的联盟,从而使高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2.创新性与广泛性
学习和创新知识是知识联盟的中心目标。通过知识联盟,不仅可以给高校之间一个相互学习知识的平台,而且通过知识的相互流动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相互撞击,易于创造新的学科交叉知识,促进大学知识创新。高校知识联盟的形成没有固定的具体的限制,只要是符合知识联盟的条件的任何两所或两所以上的高校不论类型都可以建立知识联盟。
3.节约性与紧密性
高校联盟通过内部组织之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节省科研的时间,有助于产生新成果,达到1+1>2的效果。知识是可以流动的,且知识的载体主要是人。这就使得高校知识联盟内部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依赖的程度较其他的联盟更强。两个组织要学习、创造和加强专业能力,每个组织的员工就必须得亲密合作[2]。
4.投入产出的模糊性
知识是属于认识的范畴。高校知识联盟的投入和产出往往是一种无形资产,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没有办法对其作出具体数字的估量。这也是高校知识联盟有别于其他联盟的最突出的一点。
三、辽宁地区高校知识联盟的构建
1.辽宁地区高校知识联盟的现状分析
辽宁地区共有43所高校,其中沈阳市占19所,大连市有13所,理工科院校20所,综合类院校4所,医药院校6所,师范院校3所。211工程院校4所,985工程2个。教育部直属院校2所。2009年新增本科专业66个。
(1)大学城为辽宁地区高校的主要形式。辽宁地区高校知识联盟现在主要以大学城的形式存在,以沈阳市为例,其大学分布于2个方位,即:浑南大学城和沈北大学城。曾经在沈阳市区内的大学,现也逐渐向周边搬迁。浑南大学城在中部设置的T型共享轴线,使体育场、图书馆、学术会议中心等服务设施共享,对于现在各大学负债经营的情况来说,这无疑意味着为其节省了一大笔成本。高校间进行教学课程的交流则可实现教学资源、知识资源的共享,在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为其关键因素,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则是知识转移的难点。一旦知识转移成功,知识联盟建立,大学城中各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2)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不完善。合作办学模式在辽宁地区高校中并非罕见,如辽宁大学与维多利亚大学亚澳商学院、沈阳师范大学与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在合作办学中,我国高校普遍偏向中外合作,国内本科院校相互合作办学不多,而省内高校的合作联盟,几乎没有建立。就辽宁地区来看,仅在辽宁“五点一线”开发战略中,提出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计划成立大学园对外招生。
2.依托地区产业优势,科学建立高校知识联盟
辽宁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第一产业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上升。辽宁振兴不能走传统的发展道路,必须依靠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人才优势,构建具有区域特点和优势的东北人才和教育基地,克服专业重复,学科紧缺,资源分散等结构性失调的弊端,因此,需要建立辽宁地区高校间的知识联盟,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
(1)高校联盟的对象要合理选择。首先,高校应该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估,对自身已有资源、核心能力等要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要明确自身缺陷。然后,对有可能成为联盟伙伴的高校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具有自己所缺少的或能共同建设所需的能力,是否彼此具有互补性和兼容性。可以两个高校间彼此联盟,或者多个高校形成循环联盟[3]。用经济学企业管理的方式来看,高校间的联盟可以强强联盟、强弱联盟。强强联盟的效果,会使本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提升,强强联合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隐形知识,合作研究效果显著,科技成果突出。以辽宁地区为例,东北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均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并且学校类别都是工科,很多地方具有相似性,合作研究既可以节省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又有助于知识的创新,缩短科研时间,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强弱联合,其趋势是竞争力强的学校,可以以相对较弱的学校为实践基地或借助其实验场所,弱势学校可以从中获得核心知识和科研成果。
(2)有效利用大学城优势,建立高校联合体。教学联合体的表现形式是大学城,城中高校密集,城内教学资源共享,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知识创新[4]57。教学联合体内的学生可以自愿选课,或者跨校选课。高校要建立知识联盟,其资源应该公开与共享。知识联盟是一种高校间长期的相互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建立,是在信任与沟通的基础上才能实施。组成联盟的高校,也许之前是相互竞争,但联盟后,则是合作与联盟共存[4]60。每所大学发展方向也均有所不同,学科专业设置、办学层次、资源分配、校园文化等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更要求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
大学城的建立,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大学城一般位于城市新区,随着大学城的建立,城市发展空间得以拓宽,城市功能得以完善,新区的教育水平与文化氛围得以提高,新区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进而形成一个以大学城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集教育科研、金融商贸、生活居住为一体的现代科技新城。在沈北新区的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要集中培育发展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以生态居住、科技研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辉山科学城,以玉米生物技术、生态健康、职业教育产业为核心的虎石台文化城,以大学城、总部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道义大学城,以物流仓储、教育文化、现代居住为主体的新城子现代副城。
(3)建立高校间学科专业知识联盟。产业结构是学科专业设置的风向标。学科与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地区产业的变化。
首先,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中联盟,高校之间资源可以共享与互补,节约成本。例如沈北大学城中的沈阳师范大学与辽宁大学,则具有许多像英语、中文、经济等的相同学科,两校间应该增强互动,适当联合,经常进行访问学习,彼此的师生可以自由沟通、学习,在相互的交流中,习得不同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隐性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架构。
其次,高校不同学科的联盟,有助于自身学科的激活。从学科自身来看,许多不同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教育学与心理学、管理学等有着很多联系,教育学中很多原理也与这些学科密切相关。再者,高校之间可以在薄弱学科与优势学科中形成联盟,形成相互提拉的作用。例如沈阳师范大学可以与沈阳工程学院形成学科联盟,沈师的外语与中文等文科类学科有优势,理工科较弱,而沈阳工程学院的电力工程和自动化等理工科学科优势明显,文科薄弱,如此可以形成学科间的双向联盟,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建立了学科知识联盟后,高校内原先可能被闲置的资源,会被联盟伙伴挖掘出来,得到有效利用,而自身缺少的资源,也可以得到联盟,减少自身浪费,降低自身成本[5]。
[1]谯欣怡,黄娟.大学知识联盟中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55-57.
[2]简世德,王东月.大学——大学知识联盟的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7(5):164-166.
[3]胡丽梅,朱永,黄亚男.高等学校学科知识联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6):187.
[4]覃桃,荣先乾.基于Web 210的高校知识联盟新平台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9(6):57-61.
[5]徐建中,李亚平.联盟组织成员核心竞争力的耦合研究[J].学术交流,2010(7):125-127.
【责任编辑 王 颖】
Building Knowledge Alli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moting Higher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L iaoning
L IU Xiao2qian,TONG Xiao2shan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know ledge alliance,its characteristics are clarified.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now ledge alli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Liaoning,the strategies to build suitable know ledge alliance a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selection of alliance objects,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ity and set of subjectmajor.
know ledge alliance;competitiveness;education integration
G 644
A
100823863(2011)0220059203
2010-12-08
刘晓茜(1986-),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