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2011-08-15王知宇
□王知宇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研究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王知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科学认识关键在党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基本原则,对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九十奋斗,九十辉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伟大时刻,我们豪情满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90年光辉历程中,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伟大实践,向全世界揭示和证明了一个伟大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一、关键在党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
关键在党的战略思想,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科学认识和经验总结。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在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他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紧紧地掌握党的总路线,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说,这个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1]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针对怎样面对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后的新形势?中国向何处去?由谁来领导新中国的建设?毛泽东科学地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2]毛泽东的经典性阐述,揭示了“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3]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科学地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他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4]毛泽东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奠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关键在党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在1992年春,发表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南巡重要谈话。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和使命,深刻阐述了:“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5]邓小平科学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关键就在中国共产党人。
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993年6月,江泽民针对怎样全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怎样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怎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这一条任何时候都是绝对不能忽视、不能放松的,否则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6]江泽民科学地阐述了关键在党重要思想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使之更加系统化和理论化。
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8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他深刻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胡锦涛从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高度,进一步阐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思想。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而关键在党的战略思想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科学认识和经验总结。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驾驭各种复杂局面、能够应对任何风险考验的党;中国共产党对肩负的时代重任和面临的风险挑战有着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具备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的条件、能力和政治智慧。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善于驾驭各种复杂局面、能够应对任何风险考验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联。中华民族是带着被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深重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全民族的时代主题。这个时代主题是一道历史性难题,它给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和派别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更给它们以严峻的考验。任何政党、派别,其最终的地位与命运,决定于它能否经得起考验,能否完成民族和时代的重任。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和结果是,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地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最终结束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辟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但是,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主要有三个必须面对:一是必须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我们党是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履行执政职能的,而客观形势常常变幻莫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二是必须面对国家和民族时代主题的变化。从革命到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新的时代主题,它是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更为艰巨而复杂的又一个历史难题。因为,新中国的成立,党成为执政党,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了第一步……。三是必须面对党的自身地位的变化。我们党执政以后,一方面获得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以至产生腐败的危险,列宁指出,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就在于脱离群众。执政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就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三个必须面对,意味着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
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于“三个必须面对”的处理和应对,不管经历了多大艰难和曲折,但最终处于支配地位的是“三条主线”。一是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党注重观察世界大势,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最先进的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是不断加强执政党的自身的建设。实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是这“三条主线”,凝聚成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无坚不摧的力量,使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史,就是一部党正确应对并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奋斗史。我们的党是经得起任何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二、中国共产党对肩负的时代重任和面临的风险挑战有着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21世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指出,我们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要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要在21世纪前50年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务更艰巨,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需要艰苦努力。江泽民对中国在新世纪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和挑战,也作出了一系列十分深刻的预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在新世纪肩负的时代重任和面临的风险挑战,有着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21世纪我们党面临的风险、考验和挑战是什么呢?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带来的考验。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新世纪四大趋势将更加突出:一是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二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并将成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三是世界格局多极化不可逆转并将逐步形成;四是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世界的剧烈变化使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以经济、科技、军事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国际局势将更加变化多端,错综复杂。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不会改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考验。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宏伟目标。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未来很长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靠不断深化改革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新世纪,我们的发展任务很重,这包括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运用科技革命成果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搞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等等。实现这些任务既有难度又有风险,具有很大的艰巨性、挑战性。
苏联东欧共产党垮台的惨重历史教训提出的新考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仿佛就在昨天,历史的教训极其深刻。苏联共产党成立于1898年。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8月25日,苏共中央书记处发表声明,宣布自动解散苏共中央;8月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其财产和档案由内务部负责处理,并责成苏联检察院对苏共领导机关进行审查。至此,苏共这个由列宁亲手创立将近百年的大党、老党宣告终结。苏共的解散,是苏联解体的前奏;苏联的解体,是苏共败亡不可避免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共产党丧失了先进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和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考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就很自然地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够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呢?我们党执政6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我们党能够跳出那个历史周期率,但今天我们仍须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应对这个严峻的挑战,来证明我们党是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考验。同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历史重任和面对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目前党的建设的现状还不完全适应,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飘浮,甚至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腐败变质。这些问题的滋生与蔓延,严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损害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的密切联系,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怎样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中国共产党具备应对任何风险和挑战的条件、能力和政治智慧。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成功地带领人民经受考验和挑战中成长、成熟起来的。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对于新世纪将要面对的各种考验和挑战,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应对能力,完全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经受住任何风险的考验和挑战,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开拓创新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任何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就能保证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风险和挑战,我们党都有主心骨,能够做到稳住阵脚,冷静观察,沉着应付,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高瞻远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先后战胜了来自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自然界的一系列艰难险阻的严俊考验,充分展示了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高超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基本原则
怎样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呢?关键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思想和实施纲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把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建设有机地统一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
第一、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我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课题,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各种困难,经受各种风险和考验,实现我国政治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本原因就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长期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些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领导制定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方针政策的重要经验,也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实践证明: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规律。
第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思想理论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历史经验和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随着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们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出现了努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思想理论保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第三、始终保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组织保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我们党拥有7800多万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领导着13亿中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我们党和全体共产党员在21世纪的征途中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因此,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关系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与命运的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大事。历史和现实深刻地告诫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90年光辉历程中探索出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要前提,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坚持、发展、再坚持、再发展,这种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坚持和发展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新阶段。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组织保证。
奋斗无止境,再创新辉煌。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要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够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3.
[2][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8,1030.
[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33.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6]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3-6-26.
[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12-19.
F291.3
A
1008-8091(2011)03-0091-05
2010-10-23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毛泽东思想教研室,河北廊坊,065000
王知宇(1955- )男,汉族,北京市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校军衔。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党史。
杨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