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放疗科病人情绪影响的研究

2011-08-15刘向英

护理研究 2011年18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放射治疗检出率

刘向英

实施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病人对放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在放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反应,往往会对治疗失去信心,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甚至中断治疗,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故适时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采纳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1]。医护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尽量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清楚明白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使整个放射治疗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接受放射治疗。我科护士对60例放疗科病人在住院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0月—2010年12月在放疗科接受治疗的病人60例,其中男 36例,女24例;年龄16岁~75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疾病类型包括肺癌、直肠癌、子宫癌、食道癌、乳腺癌、淋巴癌等。排除标准:有精神意识障碍,无法清楚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者。

1.2 方法 病人入院24 h内进行两种量表测定后即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评定病人的心理状况,由有一定心理学基础且经过专门培训学习的

2名护士作为评定员进行调查。先向病人按指导语作解释取得病人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在评定以前要让病人把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涵义弄明白,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然后让其自行填写。如果评定对象的文化程度太低不能理解或看不懂问题的内容,则由工作人员逐条解释,必要时护士代为填写。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再评定1次。SAS总粗分≥40分认为有焦虑,SDS总粗分≥41分认为有抑郁。调查量表现场发放,当场收回。两种量表前后发放共240份,剔除不合格量表,回收有效224份。

1.3 健康教育 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详细为病人介绍住院环境及住院守则,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和床头传呼器的使用,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并且当天作第1次量表评定。根据SAS、SDS评分判断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放疗知识宣教:制作浅显易懂的相关放射治疗疾病的健康教育资料发给病人阅读学习,引导阅读并回答其疑问。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和有关疾病的认识,并解释放疗前必要的检查及相关注意事项、检查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放疗机器的性能、医生的诊疗技术以及本院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学科地位,介绍成功病例,让病人对治疗的软硬件充满信心,同时向病人提供有关化验、诊断、治疗、治疗副反应、预后及医疗费用等的信息,澄清病人的一些错误认知。心理安慰和支持:医护人员作为病人的主要社会支持源,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时予以疏导和支持。对于焦虑抑郁评分阳性的病人,应了解病人不良情绪的根源,并针对性地予以化解,多给予正面指导,鼓励家属陪伴,配合亲情和心理安慰,帮助树立信心,向病人说明保持乐观情绪对治疗的重要性,并根据病人反应进一步解释、疏导和支持,以消除其焦虑恐惧心理。同时告知病人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放疗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放疗后康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t检验等,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健康教育前焦虑量表得分为35.00分±9.05分,阳性检出率为28.57%;抑郁量表得分 36.13分±7.83分,阳性检出率39.28%;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739,P<0.05)。健康教育后得分:焦虑 31.13分±6.94分,阳性检出率为16.07%;抑郁 33.93分±7.63分,阳性检出率为23.21%。健康教育前后焦虑得分比较,t=5.046,P<0.05;抑郁得分比较,t=3.305,P<0.05。

3 讨论

癌症放疗病人疾病本身及放疗引起的副反应导致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如果能在正确的指导下,机体通过自身调整,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则不会对放疗产生大的影响,反之则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对放疗及预后产生负面效应[3]。韩俊林等[4]在心理护理改善住院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研究显示,住院癌症病人 SCL-90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其他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评分均高且以焦虑、抑郁情绪为主要表现。由于癌症类型、治疗方法及评估方法等的差异,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往往不尽相同,但仍然可以说明,接受放疗的癌症病人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

由于病人及其家属对癌症认识不足,对放射治疗没有信心,因而情绪消极甚至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不利于健康。用宣教知识对病人进行正面教育,有助于提高病人对癌症的认识,消除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适应角色转变,树立对癌症斗争的决心和信心,坚持治疗。本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有差异性(P<0.05)。韦艳华等[5]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使100%的病人安心配合治疗,能遵医嘱定时复诊,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计划。赵燕等[6]对83例肿瘤病人在常规生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心理治疗方法,结果发现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这些说明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能改善癌症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稳定病人情绪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教育能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减轻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焦虑、抑郁的程度与恐惧心理,使之以正性情绪克服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遇的困难,增强了病人求医的积极心态,增加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在人生这个短暂的特殊时光里消除恐惧、焦虑和不安。作为整体护理其中一部分的健康教育,研究证明健康教育是减轻病人痛苦和心理负担的重要方法,所以应引起所有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必须针对某个病人特定的心态进行解释、暗示、安慰和劝导,才能收到实效,以助整个治疗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1]梁建博,李叶琴.健康教育在调强放疗鼻咽癌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8B):2156-2157.

[2]张理义.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47-355.

[3]刘付冬,彭希琳,土玉珠,等.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18):1667-1668.

[4]韩俊林,郑连雪,王清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癌症病人情绪状况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B):1354-1355.

[5]韦艳华,黄宝芹.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放疗皮肤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67-69.

[6]赵燕,张积仁,汪森明.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癌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6):422-423.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放射治疗检出率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