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

2011-08-15韦月兰罗春萍尹秀丹胡宗燕陈文青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被动分泌物脑血管

韦月兰 罗春萍 尹秀丹 胡宗燕 陈文青

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由于脑血管意外可导致肺和呼吸道血管功能紊乱,肺水肿、肺淤血,肢体瘫痪被迫长期卧床,较长时间不翻身,导致肺部分泌物坠积;体质虚弱,排痰无力,以及吞咽功能减退致食物误吸入气管,促使肺部感染发生,继而并发多器官衰竭,病死率达 42.9%~50.0%[1],严重影响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现将我院神经内科对脑血管意外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结果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年 2月 ~2010年 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血管意外并肺部感染患者 122例,男 89例,女 33例。年龄 62~88岁,平均 69岁。其中脑出血 33例,脑血栓形成 28例,脑梗死 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病程17~156 d。

1.2 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1.2.1 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保持病室舒适、洁净的环境,室温维持在 18~20℃,湿度维持在 50% ~60%;病室每日定时通风 2次,每次 10~20m in,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家属探视,及时消毒病室,与感染患者隔离,防止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操作前应洗手,护理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好口罩、帽子,预防细菌感染,及时观察患者口腔咽部、皮肤表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师。

1.2.2 加强口腔护理 脑血管意外患者由于全身抵抗力低,口腔自洁能力减弱,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进食困难,同时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大量细菌繁殖,分解残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产生吲哚、硫化物、有机酸和氨。碘可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不稳定络合物,当接触黏膜时逐渐分解,缓慢释放出碘,氧化细菌还原蛋白中的活性基因,并与蛋白的氨基结合使其变性,从而达到杀菌效果[2],因此,首选 0.5%碘伏为中风患者口腔护理液,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1.2.3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实施要点有: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抱膝或在胸部和膝盖间置一软枕用力夹紧,深吸气后屏气 3 s,然后患者腹肌用力及双手抓紧支持物(脚和枕),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将痰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3]。

1.2.4 肺部物理疗法 采用肺部物理治疗措施,清洁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肺部物理治疗是根据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黏液系统的传送带作用,运用叩打、振动、体位引流等方法,机械的帮助潴留的分泌物向上推移,最终排出[4]。(1)叩击与振动。长期卧床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每次翻身时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叩背时手呈背隆掌空状,从肺底向气管方向逐渐叩击,自下而上,从外向内,每次 10余下,同时每 2~4 h嘱患者进行数次随意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肺内振动目前是比较新型的肺部振动排痰法,可通过仪器将高流量气体伴随大量气溶胶状物体经口腔快速进入肺内,达到肺内振动,使痰液松动的效果,利于痰液排出。(2)体位引流。将患者置于特殊的体位,借重力使肺部及深部支气管的痰液引流至较大的支气管而咳出痰液的方法。临床上较多使用的几种卧位分别为直立位、俯卧位、侧卧位。有研究[5],曾从解剖学方面对体位引流做过研究,结果显示一系列卧位改变(仰卧位,45°侧卧位,俯卧位)的效果好于任何单一的体位。特别是对那些使用气管插管的患者,选用 10°向右侧倾斜的仰卧位,以及在患者一般状况下使用 45°俯卧位伴头抬高 45°可以有效清除肺底部的分泌物。当痰液黏稠不易引流时,还可给予蒸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遵医嘱按时给予抗菌药物,同时给予中、西药化痰治疗,使痰液有效的排出体外。(3)机械吸痰。如患者咳嗽无力、意识不清及咳嗽与吞咽障碍,自行排痰有困难,通过吸引器将气道分泌物移除,并刺激咳嗽,清除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及异物,防止误吸发生。

1.2.5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呼吸功能锻炼可加强患者呼吸肌肌力和张力,改善呼吸功能。例如每天指导患者定时做缩唇呼气、腹式呼吸锻炼,增强呼吸功能。

1.2.6 心理护理 患者因脑血管意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功能,比较悲观失望,护士应主动热情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不厌其烦地进行心理疏导,并耐心讲解其所患疾病的特点及演变规律、预后转归和预防措施,让患者得到详细、全面、满意的答复,从而调动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悲观绝望心理,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

1.2.7 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对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康复有着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作用[6,7]。(1)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 48 h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从肢体的近端至远端,逐级训练,最终达到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指导家属在做被动运动时应缓慢而柔和,有规律性,避免用力牵扯或大幅度动作。逐步增加被动活动的幅度和范围,每日至少进行 2次以上,每次每个动作应重复 10次左右,并要持之以恒。在做被动运动时,患者的健侧上下肢最好也要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可以通过健侧神经冲动的扩散刺激患侧的肌肉兴奋性冲动的产生,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上肢被动运动先从肩部开始,一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肘部,将上臂做外展、内收及向上、向下运动。动作要轻柔,防止因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造成关节损伤或脱位。做前臂被动运动时,一手托住患者手腕,掌心向上,另一只手托住肘关节,将前臂做屈、伸及内旋运动。手的被动运动方法是一手握住患者手腕,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做腕关节屈、伸及各手指的屈伸运动。下肢的被动运动亦先从近端开始,即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将患肢膝关节屈曲,然后家属一手扶住患侧膝关节,一手扶住髋部,做左右转动动作。小腿运动的方法是家属一手扶住踝部,一手握住膝部,做膝关节的伸屈运动。足部活动时一手握住踝部,另一只手捏住脚趾,使足做背曲及向左右旋转运动。值得提出的是在给患者做被动运动的同时应结合按摩,有助于肢体的功能恢复。(2)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开始患肢主动活动,由责任护士讲解和示教日常生活技巧,如喝水、进食、使用餐具、穿衣服、系鞋带、如厕等。但要等患者有日常生活能力时,才能逐渐放手。并说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渐进性是非常必要的。在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加信心。

2 结 果

本组 122例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治愈 113例,好转 6例,放弃治疗 2例,死亡 1例。明显提高了治愈率,从而缩短住院日。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肺部感染患者康复有重要促进作用。

3 讨 论

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慢性病多、病情重、体弱、长期住院,加上长期卧床或昏迷、肺部淤血、咳嗽反射、气管壁纤毛运动功能减退,腺体增生使分泌物增加,排痰的功能低下,致痰积坠肺内,同时口咽、胃分泌物常误入下呼吸道,致使肺部感染长期不愈。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是脑血管意外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亡的原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认识到生命的延长或症状的缓解不再是疾病治疗最重要的结果。Rodin于 1990年曾断言:传统的精神测量或医学上患病率指标已不能充分反映慢性疾病的结果,而生活质量却可以更综合地评价疾病的影响。因此,对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早期护理干预系统,促使患者逐步认识到防病、治病的重要性,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方式,不断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和生活质量[8]。由此可见,在临床上建立完善的脑血管意外并发肺部感染早期护理干预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1] 张春燕.1例老年中风患者反复严重肺部感染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5):625-6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第二部)[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42.

[3] 殷 磊主编.护理学基础[M].第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7-268.

[4] 闫俊辉,赵少群,林汉群,等.胸部手术后早期实施物理治疗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4,18(1):56-57.

[5] NahahashiN,Murakaki G.Anatom ic evaluation ofpostural bronchial drainage of the lu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atients with traoheal intubations[J].Chest,2004,125(3):935-944.

[6] 俞明辉.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8):16-17.

[7] 隋书英,李一飞.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1436-1437.

[8] 宋新勤,贾金鼎,王继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程的健康教育[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353.

猜你喜欢

被动分泌物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