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研究现状

2011-08-15韩新宏李彦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1期
关键词:孕妇饮食胰岛素

韩新宏 李彦平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约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 90%左右[1]。孕期母体由于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并导致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为维持糖代谢正常,孕期必须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如孕妇胰岛素的分泌不能相应增加,就可出现糖尿病症状或糖耐量异常[2]。现就产科医护人员在 GDM孕妇健康教育、饮食管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及方法综述如下。

1 GDM的研究现状

据报道[3],中国 GDM发病率为 1%~5%,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巨大儿分娩史、孕期反复真菌性阴道炎史、胎死宫内、畸形、多次自然流产史、新生儿不明原因死亡史以及高龄产妇都是GDM的高危因素,GDM病史的妇女产后 10年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高达 30%,产后 10~15年发展成糖尿病的风险高达50%。

2 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2.1 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

饮食控制是 GDM治疗和护理的关键。由于孕妇对营养的特殊需要,要保证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胎儿营养不良或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害胎儿[4]。既要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过高致胎儿发育异常,又要考虑胎儿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5]。国外有研究报道[6],孕妇高饱和脂肪酸、甜食、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多是导致 GDM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多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是GDM发生的保护因子。所以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包括冰糕、蜂蜜、巧克力、饼干、面包等。忌食动物脂肪,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脑、鱼籽、松花蛋黄等。不要吃油炸食品,合理控制总热量。膳食能量供给要根据孕妇体重、孕周、胎儿大小、血糖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7]。进餐次数以少量多餐为宜,一日六餐,即三大餐(早午晚餐)和三小餐(两餐之间的加餐和晚点),其能量分配比例可按 15%、10%、30%、10%、25%、10%进行分配。可用于加餐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水果等,但水果一定要限量。奶类富含蛋白质和钙,是孕妇应该选择的最佳食品之一[8],使孕妇及家属懂得并学会食品交换法,促进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利于血糖控制[9]。经过 1~2周的饮食控制,大部分孕妇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但仍有一部分孕妇对饮食治疗认识不足,私下进食,使血糖波动较大,甚至发生高血糖,因此,应加强孕妇对饮食治疗重要性的教育,使之积极配合,自觉实施饮食治疗,尽快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范围,保证母婴平安。

2.2 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

通过饮食治疗,血糖仍不能达到正常水平者,需要用药物治疗,注射用胰岛素因其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屏障,可直接调整孕妇血糖,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既不影响胎儿,也没有成瘾性。教会孕妇用微量血糖仪自己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用量应根据病情及孕周进行调整,密切注意用药反应,不得自行换药、改量或停药,让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每位孕妇了解低血糖反应及应对措施。注射后如出现头晕、心悸、出汗、饥饿感、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无力、心率加快,甚至昏迷等症状,可饮糖水或吃少量甜食,即可缓解。

2.3 运动治疗的健康教育

在饮食治疗的同时配合合理运动,有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改善脂肪代谢紊乱,减少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0]。运动类型要根据孕妇有无并发症、年龄、体力等,选择有氧运动,如散步、中速步行,每日至少 1次,于餐后 1 h进行,持续 20~40min。

3 GDM孕妇的心理干预

3.1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关键[11]。护士应礼貌、热情地接待孕妇,为她们创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就医环境;设身处地的为她们着想并给予安慰,通过良好的言语与行为和孕妇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同时护士在业余时间应提高专业素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12],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孕产妇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2 情绪疏导

根据具体病情,护士采用鼓励性言语与孕妇沟通交流,满足她们被爱、被关心、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除心理顾虑,消除负面影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13],同时告知心理护理效果取决于孕妇与心理护理者的相互配合。有些孕妇在确诊后,由于了解了糖尿病对母儿的危害,可能会因无法完成“确保自己及胎儿安全顺利地度过妊娠期和分娩期”这一母性心理发展任务而产生焦虑、恐惧及低自尊的反应,严重者造成身体意向紊乱[14]。对此类孕妇,可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给其播放轻音乐,跟着指导音乐完成一系列动作。一般先从双手开始,吸气时,渐握紧拳头(约 5 s),吐气时缓缓放松(12s),借此感受紧张和放松的感觉[15],或鼓励孕妇之间多交流,促进其转移对疾病的高度关注。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家属对孕妇的心理支持,孕妇得到心理上的最大安慰和关心,对于摆脱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起着重要作用[16]。丈夫应经常抽时间陪妻子散步、听音乐、聊天、或一起想象未来的孩子、设计未来等,尽量减少家庭琐事对孕妇的劣性刺激[17]。

3.3 提倡身心自护

针对不同孕妇给予相应的心理引导,强调情绪因素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18],在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对生活充满热情,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心情舒畅,有利于降低血糖。

综上所述,医护工作者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孕妇的主观能动性,使她们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19],如果治疗时忽视了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其不利后果及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的潜在危险和巨大的经济浪费是显而易见的。总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病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体现出来[20]。所以,应加强对护士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保护母婴健康,降低围生期并发症发病率。

[1] 张彩霞.妊娠期糖尿病 3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53.

[2] 乐 杰主编 .妇产科学[M].第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

[3] 徐 艳,张远平,刘晓红.妊娠期糖尿病的转归及相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47.

[4]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162.

[5] 周冬仙,泮燕萍.妊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6,22(1):67-68.

[6] Lao TT,Ho LF.Impact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n prevalence of gestation al diabetes[J].DiabetesCare,2004,27(3):650-656.

[7] 杨月欣主编.食物血糖指数—一个关于调节血糖的新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4-15.

[8] 车千红,董幼丹,赵文娟,等.饮食因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34-35.

[9] 胡凤婵.28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体会[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69-70.

[10] 李彩霞,任淑文,藏慧芬.早期医护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031-1032.

[11] 郑朝芳,汪 淼,龙 斌,等.对糖尿病合并情感障碍病人辅助心理干预对空腹血糖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6,12(4):301-302.

[12] 陈冠凤.提高护士素质预防护理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3):463-464.

[13] 周郁秋主编.护理心理学[M].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7-179.

[14] 焦瑞霞,盖筱丽,李秀荣.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117-118.

[15] 侯天霞,王建富.产前焦虑障碍心理护理的探讨[J].黑龙江医学,2006,30(2):143-144.

[16] 张淳梅,田 浩,刘爱卿.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43-344.

[17] 马改凤.浅谈孕产妇心理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06,35(3):276-277.

[18] 周冬仙,泮燕萍.妊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67-68.

[19] 张雪芹.妊娠合并糖尿病 4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57.

[20] 卢 敏.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6-7.

猜你喜欢

孕妇饮食胰岛素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