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1-08-15何国松
潘 倩,何国松
(1.咸宁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现状与对策研究*
潘 倩1,何国松2
(1.咸宁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建立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本文在分析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的现状基础上,重点从政策制度、经济基础、信息化建设、文化环境四方面分析了武汉城市圈人才共享存在的问题,最后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的建立。
科技人才;共享机制;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省东部,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共9市,2008年底总人口2994.60万人,占湖北省的49%;GDP为6972.11亿元,占湖北省的61.50%。武汉城市圈处在国家“十”字型一级发展轴线交汇处,是中部崛起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增长极,在中部崛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建立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既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湖北省率先在中部崛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发展现状
1.科技人才共享的基础和条件
武汉城市圈地域相连,经济、文化以武汉市为核心。其中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居全国第三位[1]。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共21个,59所大专院校、50万在校大学生,45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6个科研设计单位。但另外8个中小城市,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科技人才数量、结构不能适应武汉城市圈的发展。因此,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快速发展。
2.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进展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圈”[2]。2005年7月7日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从2005年开始,武汉城市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开始设立联席会议制度。这标志着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建立。
2006年5月,在黄石召开的联席会议上,9城市共同签署了《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黄石协定》和《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网络互联协议》。
2008年6月武汉城市圈内九城市签署的“人才一体化建设黄冈协议”,被认为已彻底打破圈内人才流动“门槛”。这表明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在近年来取得较大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下面结合问卷调查,分别从政策制度、经济基础、信息化建设、文化环境四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
1.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政策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科技人才流动的政策制度是指对科技共享决策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科技人才流动法律体系、政府服务功能、政策支持力度等等。
(1)流动科技人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问卷调查表明,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对档案管理制度感到不满意的占66%。主要表现对流动科技人才的档案管理薄弱,“弃档”、“假档”、“失档”现象较多。人事档案反映了流动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也是科技人才需求单位快速获悉反映当事人业绩、成就、能力、诚信等方面的材料,更是对流动科技人才身份认定、出国出境情况查询的重要依据。因此,人事档案就必须保持其真实性、完整性,否则难以为科技人才流动提供可靠的信用保障。
(2)户籍改革应进一步深化
现有的户籍背后附着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造成人们在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享有的权益存在较大差异[3]。在这种情况下,户口簿不仅是一种身份的体现,而且是一种资源享有权的确认,最突出的就是在就业和受教育两方面。现在武汉城市圈正在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提出:要建立城市圈人才共建共享机制,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实现人才资质互认,改革户籍制度等。“人才一体化建设黄冈协议”要探索研究武汉城市圈人才居住证制度——这被视为圈内户籍制度破冰的第一步尝试。“人才居住证”即给予引进的高级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本地市民待遇”,人才愿调入本地工作的,将不受单位性质、编制、增人指标等限制,愿意在当地落户的,可直接凭“人才居住证”到公安部门办理落户手续,在购房、子女就读、开办企业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但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户口藩篱一天不消除,都将成为阻碍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的重要因素。
(3)科技人才共享的法律保护有待健全
问卷调查表明:10%的科技人才对人才流动法律保护制度持特别不满意的态度,35%的人持不满意态度,40%的人则认为一般,只有15%的人感到满意。国家和湖北省明确规定,单位不得在国家政策之外限制科技人才合理流动,但是科技人才一般归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壁垒尚未彻底打破,原单位以各种原因阻碍科技人才流动的现象比比皆是,单位经常以不放档案或收取数万元的人才流失补偿费等为由,人为地设置流动的障碍,使科技人才难以实现自主选择权和掌握自己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在于在目前的法制建设中,缺乏对人才流动的法律支持和保护,因此原单位借故阻碍科技人才流动。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国家出台相应法律措施确保人才合理流动、单位合理引进人才的权益不受损害。
(4)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武汉城市圈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科技人才流动共享的束缚。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按照行政区划分割的,各省市之间互不衔接,社会保障制度并不随人一起走,科技人员一旦调离,各种保险随之中断。这不仅加大了流动带来的个人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从而削弱了科技人才流动的灵活性。
(5)政策支持有待完善
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在武汉城市圈内,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支持力度还应该加强,应该出台更多的鼓励科技人才在武汉城市圈流动的政策。如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对提供科研成果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在本市转化或投产使用的科技人才,按照本市相应政策给予转让费或从生产的经济效益中给予奖励;科技人才本人及其随迁家属可在购买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等。
2.经济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
经济环境是指区域经济形势、经济竞争力、收入等方面的综合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对人才的流向共享起导向作用。当区域经济环境好时,人才会蜂拥而至;而当区域经济环境不如人意时,即使能引进人才,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留住人才。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在经济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圈内城市产业关联度低
产业之间紧密联系是科技人才共享的基础,但武汉城市圈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主导产业内在关联不紧密,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不协调,产业产品链条短。汽车、钢铁、石化、光电子等行业有较强的龙头企业,但缺乏成熟的、与之配套的关联行业。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看,圈内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内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4-5]。因此,武汉科技人才共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武汉市与另外8个城市的共享。
(2)产业趋同的结构障碍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由于内部自然禀赋相似,因而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比较严重。表2是2005年武汉城市圈内各个城市的产业相似系数[6],由相似系数可知各个城市的三大产业结构趋向现象很严重。其结构相似系数都在0.9以上,甚至黄岗市与天门市的相似程度是完全一致。如此高的相似度,严重影响了其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产业的同结构性使得各城市之间对同类人才争夺日趋激烈,从而阻碍科技人才的共享。
(3)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防护心理障碍
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相当突出。武汉历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龙头。在“1+8”城市圈中,武汉“鹤立鸡群”,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征。2008年,武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城市圈56.80%、71.88%、59.95%。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武汉地位更为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中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武汉市是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极核区,在扩散机制作用的同时,极化机制正在起主导作用。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武汉市经济的极化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对区域内城市产生“极化效应”。于是,区域内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领导担忧在“共享”过程中,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被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吸纳,使本地区进一步被边缘化,于是产生防备心理,自然地筑起科技人才流动的“防火墙”,给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带来了障碍。
3.区域内科技人才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导致人才资源共享难
目前,武汉城市圈内还没有统一的人才信息网。虽然在“武汉城市圈”网站主页,9个圈内城市都建有人事部门门户网站,但发展水平不平衡,科技人才信息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新的人事人才政策与招聘信息很难更新,完整统一;分层分类的科技人才信息库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4.科技人才共享文化基础有待完善
实现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共同的文化基础是不可缺少的。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更是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的“粘合剂”,它有助于降低科技人才流动的风险成本,降低磨合成本,也可以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之间的合作,进而促进科技人才的流动。武汉城市圈地域连成一片,同属于楚文化,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在文化亚类上,武汉城市圈受武汉文化影响极大,称“汉派文化”其特征是“江汉汇通、楚风汉韵、兼容并包”。这些特征为各部分的科技人才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共同的文化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但在调查结果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武汉城市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人才流动。如武汉人的“大武汉”意识;长期行政分割所造成彼此不信任的心理;利益分割造成的自我中心的心理等。另外,要使武汉城市圈把良好的文化认同转化为促进科技人才共享的动力,在当前还离不开政府的拉动。但仅就文化交流层面而言,武汉城市圈还较为薄弱。
三、建立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共享机制的对策
1.优化有利于科技人才共享的制度政策环境
根据前面分析要促进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的共享,就必须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拥有适合科技人才共享的法律保护制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
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进一步建设,人员的流动与共享将会更加频繁,首先应规范人事档案管理的程序,健全一整套人事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并不断地对其工作技能进行后续教育,有效地建立起诚信档案,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可信的依据。其次,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开放水平及信息化建设程度,通过对人事档案的现有信息进行开发,建立一整套有关科技人才个人经历、学科成就、德才表现等的信息库和信息系统,满足个人和单位对科技人才的查询。
(2)切实落实“人才居住证”制度,加强科技人才共享法制建设
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率先改革户籍制度,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区域合作,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完善、先进的户籍制度。应尽快落实武汉城市圈2008年“人才一体化建设黄冈协议”,切实推动科技人才共享的“人才居住证”制度。同时为了保障武汉城市圈区域科技人才的利益,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与共享,应制定武汉城市圈区域统一的人才共享法律,对科技人才的流动进行法律意义上的保护。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应该建立统一的武汉城市圈区域整体社会保障制度,实行“一卡通”的保障制度。即在武汉城市圈区域内,不管在哪个城市,社会保障都是通用的。同时政府要想方设法为科技人才流动与共享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建立评价科技人才流动是否合理的机制,并且切实有效地实施,以促进科技人才能合理顺畅地流动。
2.优化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经济环境
目前,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生产布局还不是很合理,区域生产要素过于集中武汉。推动空间整合,形成区域内部的合理布局和良性循环,既要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领域集中,也要使生产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实现合理配置,提高区域空间的产出效率,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和产业布局,提高区域内部的产业分工协调。同时积极拓展外部空间,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构筑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平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将会诱导科技人才的流动,而不是单一地挤在一个生产要素过于集中的区域,导致大量的人才资源的浪费。
3.优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武汉城市圈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科技人才市场,科技人才流动只能依靠武汉城市圈各地的普通人才市场。因此首先应构建一个统一的、规范有序的科技人才市场。由各地区的科技人才市场相互联网,及时传送各种科技人才信息,包括需求方和求职者的信息等。其次,建立统一的科技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科技人才的供求信息;各区域的人才市场应进行计算机信息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4.优化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文化环境
科技人才是现代社会中素质最高的智慧群体,其注重体现自身价值的理念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环境的重视程度。因此,要优化有利于科技人才流动的文化环境,以良好的文化环境带动区域科技人才流动。首先树立“武汉城市圈意识”各城市都应当树立“武汉城市圈意识”。其次,政府应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促进科技人才合理流动的过程。最后,应建立一个体现汉派特色的文化体系。
[1]朱颐和.论武汉城市圈科技人才流动机制的构建[J].当代经济,2009,(3):110 -111.
[2]武汉市人民政府课题组.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上[J].长江论坛,2003,61(4):19 -22.
[3]袁娟.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人才流动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4]龚敬敏.武汉城市圈核心竞争力研究[J].当代经济,2007,(4):80 -81.
[5]刘承良,田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分析与重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23 -29.
[6]张建军,刘冰.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J].现代商业,2008,540(5):231 -238.
C962
A
1006-5342(2011)01-0125-03
2010-12-15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项目(2010d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