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我院学籍管理的对策思考①

2011-08-15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学历证书学籍学历

王 华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北京东燕郊 101601)

完善我院学籍管理的对策思考①

王 华②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北京东燕郊 101601)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华北科技学院,需在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手段提升、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强化,完善规范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电子注册;完善规范

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改制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27所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之一。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的逐步规范,教育部对高校学籍管理监督和审核力度不断加强,2001年起实施普通高校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2006年底开始实施新生学籍电子注册,2008年加入学年学籍电子注册,逐步实现从招生入学到毕业出口,包含日常的学籍异动等过程管理的全程监督。高校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与之相适应,原有的一些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势必要不断改进。

1 学籍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

学籍管理日益规范化、科学化由学籍管理本身所决定的。学籍管理作为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一项非常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是按大学教育自身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实施的法规性管理,也是按一定原则、方法和程序对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其各方面的表现进行阶段性或全过程的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和处理的过程,是对大学生的入学、毕业、学籍变动等进行监控的一种政策性很强的行为。

同时,高校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客观上决定学籍管理规范性。学籍学历电子注册,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校学籍信息统一注册的管理办法。目前,电子注册采用的是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即高等学校将学生基本信息以计算机数据表的形式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核备案。通过教育部网络平台做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每学年的学年电子注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向社会公布相关学生信息,供在校生及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查询认证,是扩招后教育部对高校办学规范化的有效监控手段[1]。学籍电子注册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相衔接,经过学籍电子注册的学生获得的毕业证书才能进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2]。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给高校学籍管理提出了以下三方面要求[3]:一要现代化。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的实质是将各高校获得学历证书的毕业生信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发布到网上提供查询。网络上公布的这些个人学历证书的电子档案来自于各高校的学籍管理部门的在校生学籍电子档案,而高校的学生电子档案来源于高考考生的电子档案。学籍学历管理工作是“建立信息——动态管理——电子注册——网上查询”的现代化管理状态,整个管理过程都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及其网络高新技术的特点。二要规范化。学历证书网上查询制度是高校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学籍管理过程中的结论性阶段,而且成为学生在校接受教育与在社会上参加工作的纽带。学生在校期间,学籍信息将在教务管理系统的五个管理模块中进行处理,即:新生入学模块、注册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和毕业生(学历证书)管理模块、综合档案管理模块,电子注册制度则意味着管理过程从校内“新生状态——毕业状态”流程式的学籍管理拓展和延伸到社会“验证状态——监督状态”的学历证书管理。报送真实而准确的学生数据,是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搞好电子注册的关键所在。电子注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规定的操作秩序和上报的内容,要求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实行工作标准化以确保工作质量。三要科学化。2007年开始执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通过从国家招生库审核招生录取名单,高校进行网上操作并由所属省教育厅审核学生学籍异动、学籍信息修改等情况的学籍管理模式,审核每一个在校生注册信息,从根本上确保了每一份学历文凭的真实性。

2 完善我院学籍管理的建议

学籍管理日益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要求迫使我院继续深化学籍管理改革,改变过去数据统计不准、历史欠账多、职责不明确导致扯皮推诿等现象,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具体需从几下几方面努力。

2.1 统一思想,更新理念

学校各级部门与领导应真正从思想上做到认识统一,全院要上下一致认识到学籍管理工作的深远意义。深入了解本科院校的办学和教学规律,丰富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服务、法制、创新和学习的思想观。将“以生为本”的宗旨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对所有的学生及其家长都要一视同仁。树立法制理念。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有着严肃性和规范性特点,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一切行为都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树立创新理念。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淘汰不适应要求的旧方法和旧手段,把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到管理工作中。树立学习理念。既要学习党的相关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又要学习好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等专业技能。学校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籍管理人员走出去,学习他人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改进学校的学籍管理出谋划策,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完善制度,创新体系

制定一整套科学的、高质量的学籍管理制度,是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保证。电子注册制度的逐步实施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当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订完善适合校情的学籍管理制度。2008年至今,学院先后制定了《全日制本科生提前毕业实施细则》、《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课程重修管理办法》和《普通全日制学生学籍电子注册管理办法》,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了我院的学籍管理。要按照教育规律和“依法治校”的原则,进行学籍管理制度的合理调整甚至重建,在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前提下,实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改革规范学籍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体现人的本性,注重为学生的个体性学习以及权利维护。利用培养目标或政策导向,引导学生自觉加强日常学习,自觉根据教学计划调整学习进度。同时加大学籍管理系列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到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并掌握学校学籍管理的基本规定、学籍处理的种类及相应条件和办理程序、课程考核和学业成绩的评定、登记、记载等基本要求,学生必须熟知学籍管理规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而属于学校职能部门的学籍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籍管理重心必须下移,校级职能部门要注意角色调整,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提高学籍管理效率,最大限度释放二级院系在本科学籍管理上的作用。进一步理顺学籍管理关系,建立高效、顺畅的学籍管理工作体系,各个环节必须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各级管理岗位责任制,确保学籍管理各项工作准确、全面、规范,责任到人。

2.3 增加投入,提高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尽早、尽快、尽好地与管理结合,是学籍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客观上对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学籍管理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工作,院校领导要改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学校的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备,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籍信息管理。学校应当划拨专项经费,按要求配备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光盘刻录机等硬件,使各级学籍学历管理工作人员基本实现专人、专机、专项经费,为电子注册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高校必须引进能较好完成电子注册任务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并注重和学籍学历管理平台的数据对接。对学生的学籍信息实行网络化管理,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共享,从而提高学籍管理工作效率。

2.4 注重日常,维护更新

建立真实、完整、齐全的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是做好电子注册工作的前提。对学籍档案电子注册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学籍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学籍学历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数据信息经常处在动态变化中,需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工作具有时效性,这就要求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必须细致、规范。具体工作人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学习,积极钻研业务,才能使上报数据信息齐全、客观真实、完整规范,确保电子注册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学籍管理要严格按照电子注册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加强对工作全面性与系统性、规范性的研究。加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和超前性,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和进度。每学年初做好入学新生的信息上报工作,认真核对新生每一条信息,做到准确高效,为将来的学历证书注册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及时在教育部网站及教务管理系统中维护学籍异动信息[5]。

2.5 稳定队伍,增强素质

学籍管理队伍是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学籍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既有本科又有专科的纷繁复杂的学籍档案、成绩的管理和学历电子注册数据上报等内容情况下,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而有一支高效稳定的学籍管理队伍则是是健全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的重中之重。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高低,是影响高校学籍管理人才队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建设好一支思想好、业务强、忠于职守的稳定学籍管理队伍。

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关键。同时学籍管理又是是一件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良好的学籍管理有助于学生将学籍管理制定上的约束与要求转化为内在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全面发展,有助于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和教学秩序的稳定。面对电子注册制度实施的学籍管理新形势,新建本科院校要转变观念,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改进与完善学籍管理,从而更好服务于教与学,更好地实现办学目标。

[1] 李戎.高校学籍管理与电子注册制度建设[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23-25

[2] 余碧春.对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若干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4-56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 =2050&infoid=29103

[4] 赵珺.电子注册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技术导刊,2007,(11):32-33

[5] 付八军.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规范高校证书文凭管理[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5,(1):74-77

Countermeasures on Improving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 of NCIST

WANG Hua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Yanjiao Beijing-East101601)

With the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lectronic registration system of student status,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as a Newly-Established Universities,should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concepts,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the enhancement of management tools,the train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and so on,to improving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 of NCIST.

Student Status Management;the Electronic Registration System;Improving

G64

A

1672-7169(2011)03-0102-03

2011-03-26

王华(1975-),男,安徽巢湖人,管理学硕士,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讲师,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公共治理。

猜你喜欢

学历证书学籍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高校学籍异动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管理系统在学籍管理中的应用与实现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浅议高校档案馆提高学历证书翻译效率的对策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
教育部要求小学须在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为其注册学籍
知识无力感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