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之述评*
2011-08-15昝红宇
昝红宇
(太原大学 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之述评*
昝红宇
(太原大学 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子弟书(单唱鼓词),是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北方鼓词的重要一支,是中国鼓词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性产物。它是以清代“旗人”阶层为社会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曲艺。《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是在对清代八旗子弟书进行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清代鼓词类书目提要,是目前国内第一部较为完整著录子弟书曲目和详尽内容提要的一部索引性工具书和子弟书目录学专著。本文通过介绍评述它的著录内容、编撰过程以及学术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客观展现这部反映最新子弟书研究成果的目录著作的整体风貌。
清代子弟书;总目提要;述评
子弟书(单唱鼓词),是清代满族说唱文学北方鼓词的重要一支,是中国鼓词在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性产物。它是以“旗人”阶层为社会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民间曲艺。自清乾隆年间,数百年来子弟书由初步繁荣到渐趋衰微,历经一个半世纪。从清代中后期乐善堂、百本堂(又名百本张)、别埜堂等书坊书铺大量刊行子弟书唱本,到《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1]问世以后这一个世纪内,在子弟书的创作、研究、编辑、出版等领域内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些学术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学有所创。
一、著录内容
《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2]一书,就是在对清代八旗子弟书说唱文学进行搜集与整理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清代鼓词类书目提要,是目前国内第一部较为完整著录子弟书曲目和详尽内容提要的一部索引性工具书和子弟书目录学专著。
此书是以《中国鼓词总目·子弟书(单唱鼓词)总目》[3]为基础,将所搜集到的子弟书相关资料进行梳理,结合子弟书的专门和相关目录、子弟书文本以及文本研究方面的资料进行编撰。著录内容主要包括:音序曲名目录总表、正文主体(曲名、回数、又名、作者、开首九句、目录著录情况、文本出版情况、文本内容提要)、主要参考文献、子弟书研究成果书目。在体例上、收曲本范围上与此前目录求同存异,将子弟书曲本、目录等相关资料条分缕析。
二、编撰过程
全书以傅惜华《子弟书总目》[4]、《俗文学丛刊》[5]为底本,据《中国俗曲总目稿》[6]、《子弟书集》[7]、车王府本、《子弟书珍本百种》[8]等目录、文本整理的思路,并商榷了全书体例,之后就开始全面系统地梳理编撰清代子弟书总目。第一,对收集到的资料做了初步的认真分类、清理录入工作。第二,借鉴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明确注明了出处。对现存的子弟书目录做了必要的考订工作。考辨同人异名、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资料,分别予以处理。在作品归属有问题的曲目上,著者于按语中注明,尽量避免以讹传讹。编撰过程中,尽可能将目录资料与原书核对,以存其真。对于有争议有分歧的资料,注意引用原始资料,采取数说并存或取通常的说法,适时因个人所见予以总括或综合。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版本一时还无法与原书核对,因此仍难免有误。第三,此书讲求实用,为目前已经出版的子弟书文本书籍编制曲名及异名拼音、页码索引。为研究者比较、选择最完整、最可信的版本及该到何处索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开卷就可以一目了然。
此次修订工作主要是先对“子弟书单唱鼓词总目”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删、改,并单独成书。与第一版相比,子弟书总目由原先的450余条增加到560余条。修订内容如下:
1.增加补充曲目
清代子弟书虽历经几代学者搜寻补漏,但是遍及国内外各图书馆、私家皆藏,一人见闻有限,阙漏纰缪,势所难免。有不少子弟书曲目是鲜为人知的,在国内著名子弟书藏书目录如《中国俗曲总目稿》、傅惜华《子弟书总目》等中均不见著录。如《阴阳叹》,原为日本锦章图书局寒斋望湖楼架藏,今所见全文仅收录在(日)波多野太郎编辑的《子弟书集》中。又如,《集锦书目》[9]中提到有子弟书《出关》,但遍查诸多目录,仅此一处著录。此外《绿棠馆子弟书百种总目》[10]中提到的子弟书《青草园》《乌龙院》、《聊斋目》等,由于无文本内容查阅,只能存目。对此,本书都予以著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宝贵的线索。
2.合并拆分曲本
在众多的子弟书版本中,存在诸多考订情况。第一,同名曲本最为常见。稍有疏忽,便会张冠李戴,造成古书名目混乱现象,增加读者查阅困难。如《凤仙传》(同名异书)。车王府一回本《春香闹学》和《子弟书丛钞》收录的三回本,回数不同但内容完全相同。第二,一书误作两书。如车王府本中的《八仙庆寿》与《俗文学丛刊》中收录的《八仙庆寿》、《群仙献寿》经比对,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属异名同书现象。本书将之合并为同一曲目中。再如,车王府本《叹武侯》与《子弟书丛钞》[11]、《俗文学丛刊》中的《武乡侯》(属异名同书)相比较,在开首多出十句曲文。余者大体相同,个别字句略有不同,故将之合并。第三,两书并一书。《疯僧治病》子弟书实为两书,其第二回是另一种名为《鹤侣自叹》的子弟书。本书将之拆分,还原本目。诸如此类的情况不再列举,详见正文。
3.删加曲目内容
在前人收录子弟书的时候,学者关于“子弟书”、“快书”等文体的区分还不够深入。再加上最早的百本张、别埜堂等子弟书目录中也将“快书”书目混于其中,不易辨别。因此,众多子弟书篇目中,存在着诸多名实混淆情况。本书在修改时:第一,将有本可查的非子弟书曲目及文本不再录入,如《子弟书珍本百种》中的《大瘦腰肢》、《三审郭槐》,车王府本中的《草船借箭》、《赤壁鏖兵》、《打登州》、《舌战群儒》、《削道冠儿》等。第二,在前辈整理的子弟书目录中,由于当时查阅条件有限,很多子弟书只存目而未见文本,本书据所见将其补充。如《焚宫落发》(又名《焚宫》),在此前各种目录书中仅存其目,今本书据《子弟书选》著录其部分曲文及全文查阅之处。第三,备著所见文本目录中的序跋(或言作者,或言内容,或言版本),概录前两句。旨在提供给研究者探讨一些考证其书之刊刻源流、刊印之经过以及修订之情况等事的原生态资料。
4.增加“存目子弟书”、“曲目异名索引”、“子弟书研究成果书目”
在北京、东北等一些图书馆查阅资料时,著者多次因馆中古籍已打包亟待整理修补的情况,不能翻阅原文献,只能提供索引著录到的文献资料。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全部古籍处于整理中不得外阅,而子弟书《信口开河》就存于此处。北京国家图书馆的子弟书《活财神》也因为大面积的破损,处于修订当中。故将此类子弟书存目存疑。由于子弟书中一书多名等情况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书后附“曲目异名索引”,可以省去不少篇幅,颇便读者检索。当遇到同名异书情况,在相同的曲目异名后加注该篇回数首句,以示区别。此书注意采集20世纪以来子弟书研究领域的各项成果,并将其编成目录,附在书后,即“子弟书研究成果书目”。广泛汇集各家学说,收纳前贤和当今学者意见,不偏废各家见解,为今后的研究者力求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学术个性
《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体现着雅俗并举的学术个性。
1.提供信息,引导问津者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从此问途,得门而入
经过大量补充丰富子弟书目录原有内容,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清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百年间学术研究上的主要成就。书中提纲挈领式的介绍方法,对一般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它是一本扩大读者知识面、指导其入门治学的简明书目。
2.信息拓展,条其篇目,辨章学术
一些子弟书抄本,如《武松》既未被任何曲文集收录,又不为前人目录所著录,此书详加描述,并尽量提供有关线索。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无疑弥足珍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记录了子弟书的众多版本,汇集了几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对于考察子弟书的创作、流传和演变,以及反映子弟书在中国俗文学中的地位和变迁有很重要的意义。
3.驭繁就简,研究成果集成性
此书是以前人成果为鉴,补前人著录之缺的一部集成之作,融入了全新而科学的文献观念和目录学思想。汲取前人在目录著录中的亮色,如《中国俗曲总目稿》著录每首曲文的开首两行文字、傅惜华编《子弟书总目》首次列出的私人藏书(如傅惜华碧蕖馆所藏,马彦祥、程砚秋、梅兰芳等)、曲本创作者30余人及所加按语。以上两种大型目录,均属“知见目录”、“经眼目录”。
综上所述,此书的编撰,富有个性特征,既因袭又创新,第一次将子弟书纳入现代化的俗文学研究范畴。与其他目录相比,它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引导读者确切理解原曲目的同时,也在凸现着子弟书研究领域前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此书的出版,将对国内外清代八旗子弟书的研究和清代中国鼓词的研究起到一种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夯实坚固的文献资料基础。对于清代八旗社会文化和清代东北大鼓文化的研究,也将提供一条通向更深层次的思维链接和传承纽带。
[1]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第51-56册“子弟书单唱鼓词”)[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
[2]昝红宇等.清代八旗子弟书总目提要[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9.
[3]李豫等.中国鼓词总目[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3.
[4]傅惜华.子弟书总目[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9.
[5]俗文学丛刊(第384-400册“说唱类子弟书总目”)[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10.
[6]刘复,李家瑞等.中国俗曲总目稿[M].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印行,1932.
[7](日)波多野太郎.子弟书集[M].横滨:横溪市立大学纪要(第一辑),1975.
[8]张寿崇.子弟书珍本百种[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4.
[9]集锦书目[Z].清百本张钞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首都图书馆藏(吴晓铃赠).1851-1911.
[10]金台三畏氏.绿棠吟馆子弟书选(内含《绿棠吟馆子弟书百种总目》)[Z].北京:首都图书馆藏,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
[11]关德栋等.子弟书丛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2.
G232
A
1006-5342(2011)05-0060-02
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