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州鼓词的文化价值与保护
2012-08-15郭凤芝王二杰
郭凤芝 王二杰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0)
一、温州鼓词概况
鼓词,俗称“唱词”、“瞽词”,是温州地区受众最广泛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素有“浙北评弹,浙南鼓词”的美誉。它是浙南最大的曲艺种类之一,主要以瑞安城关方言为准,所以又名“瑞安鼓词”,主要流传于温州以及周边的台州、福建等地区。
有史料可证明的是,温州鼓词大概起源于清嘉庆期间。佐证就是1806年瑞安学者赵钧关于温州鼓词最早的文字记录本《过来语》。该书提到“嘉庆、道光,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挂彩,倾动一时。”不仅如此,清光绪时瑞安乡绅项崧在《午堤集》中有这样的记载:“瞽者白门松工唱词,远近争致之,名且出于其乡族之上。”由此推断,温州鼓词源于明末清初年代,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二、温州鼓词的标志性文化地位
“所谓标志性文化,是对于一个地方或群体文化的具象的概括,一般是筛选出一个实际存在的体现这个地方文化特征或者反映文化中诸多关系的事象。”(1)
刘铁梁教授初步认为,标志性文化具备至少三个条件:一是能够反映这个地方特殊的历史进程,反映这里的民众对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人类文化所作出的特殊性贡献;二是能够体现一个地方民众的集体性格、共同气质,具有薪火相传的内在生命力;三是这一文化事象的内涵比较丰富,深刻地联系着一个地方社会中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温州鼓词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是温州地区标志文化之一。依据如下:
(一)牛筋琴丰富了传统曲艺伴奏乐器的种类
鼓词的主要伴奏乐器——牛筋琴,素有“天下第一琴”之称。其发明者陈昌牌是清光绪年间的一位鼓词盲艺人,他首次用牛筋做琴弦制作了五弦牛筋琴。经过后来鼓词艺人在实践中的改进,有了七弦、十三弦、十六弦,可以弹奏出不同的音阶和曲调。著名鼓词艺人方克多80年代参加北京曲艺汇演时,其出色的表演以及声似古琴如古筝的牛筋琴引起了众多专家极大的兴趣。
“平阳牛筋琴制作技艺”也于2007年6月列入了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牛筋琴的琴弦采用的是平阳黄牛之牛筋,琴架选用的无疤痕的梧桐板和红硬木作框,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梧桐板发音浑厚洪亮,可获得理想的音响效果。
可以看出,鼓词的传承造就了牛筋琴的发明,而牛筋琴是最适合鼓词伴奏的乐器。可以说没有牛筋琴就没有后来更加有活力的鼓词。牛筋琴的问世和改进丰富了传统伴奏乐器的种类,是鼓词艺人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特殊贡献。
(二)鼓词薪火相传的内在生命力
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极大地提高了温州鼓词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温州鼓词的发展是世代鼓词艺人的心血和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鼓词艺人脉络的延续就是鼓词的生命力所在。
据可靠史料记载,最早的鼓词艺人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的白门松和阿光。清同治、光绪年间,上坞发、毛行发、东山德、陈昌牌等名扬曲坛。另外,“张棢的《杜隐园日记》将当时同治光绪年间瑞安人喜欢听鼓词的情形描述得详细生动,堪称空前绝后。”(3)陈昌牌师从毛行发,人称“铁铃喉”,他发明的牛筋琴,丰富了原有鼓词单调的吟唱式结构,为鼓词吸收其他曲艺品种奠定了基础。
清末民初,大批的著名艺人涌现出来,曹岱卿及徒弟谢沛清,士庆及其三徒弟:陈壬连、李庆新、李林姆(温州鼓词北派“三鼎甲”),季松年、岩聪、黄玉臣等就是代表人物。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是鼓词艺术的上升时期,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林朝藩的劲,叶岳生的文,管华山的神,郑胜淦的琴,阮世池的音。”同时,蜚声词坛的还有郑明钦、高美卿、朱金庚、叶岩涛、任增迪、陈玉钦、张进永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方克多为代表的温州曲坛四大名师,积极活跃在词坛,并创造出了大量和新时期主题相关的新词本。改革开放以来,词坛新秀层出不穷。代表艺人有徐玉燕、张仕贤、凌康君徐永胜等多达455人。
阮世池先生的徒弟、徒孙有上百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为鼓词的传承培养了一大批的新生力量。方克多老师也是温州鼓词的国遗代表性传承人,其徒弟徐玉燕已多次获得大奖。2006年,瑞安鼓词研究办公室成立,主要负责鼓词研究工作。瑞安和平阳文化馆也多次举行“鼓词进校园”等活动,将鼓词艺术传播给下一代。由此可见,在当下流行音乐、网络文化盛行的形势下,鼓词仍然有着自己的一股内在传承力量,薪火相传的生命力可见一斑。
(三)温州鼓词是温州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温州鼓词不仅是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也是温州地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和俗神信仰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时期,“温州鼓词开始受邀于婚丧、做寿、红白喜事等人生大事的重要节日,并且在庙宇、词场等固定场合隆重演唱”,艺人们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升。这一习俗延续至今,无论是成年礼,还是婚礼、葬礼都会邀请鼓词艺人演唱。词场和集市码头是鼓词演唱的主要场所。温州市地处沿海,历来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城市,码头、集市人来人往,观众频繁。温州地区重要的大型节日活动——“拦街福”节日期间,有鼓词专场区,鼓词艺人连场献唱,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流连忘返。陈十四娘娘(又称陈靖姑)是当地人信奉的地方神,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大词”是当地人专门邀请鼓词艺人将“陈十四娘娘”的传奇故事编成鼓词演唱出来的。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端午节和陈十四娘娘的诞生日都会请鼓词艺人到庙宇演唱大词,艺人们穿着长衫,前置大鼓,旁挂大锣,右手击鼓敲锣左手操拍站立演唱,一个词本唱下来,长达七天七夜。温州民众以此表达对陈十四娘娘的虔诚的敬仰。
三、鼓词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需要,只有在传承过程中求发展才是出路。刘锡诚认为,“对于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来讲,它的进步和檀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一个是传递。”(4)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归根到底是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就是传承人的保护。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会遇到危机,没有危机就不会有变革,没有变革,事物也就不会发展。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哲学观点。鼓词经历了上百年的沧桑历史,有过辉煌也经历过低沉。而今鼓词艺术遇到了发展的困境。其困境主要表现在:
(一)传承人的缺失
一方面,普通话的推广对温州方言的不利影响。温州私营个体经济繁荣,外来务工人员众多,普通话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在当代普及型义务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大都不会讲地道的温州话。以瑞安话为标准的温州鼓词传承的语言环境条件受到了破坏。
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时尚文化的渗入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破坏了鼓词的潜在传承群体的培养。鼓词属于板腔体说唱艺术,相比起摇滚和流行音乐,年轻人对这种慢腾腾,唱腔单调,文学性浓厚的鼓词缺乏兴趣。学习鼓词的人越来越少。
(二)观众群的流失
在“文革”破四旧运动中,鼓词艺人接连遭受打击,甚至有些艺人放弃了鼓词转向了其他行业,鼓词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人们受到了西式文化元素的影响,喜爱鼓词的人越来越少,鼓词的发展开始走下坡路。正如叶长海指出,“八十年代的戏曲危机是因‘观众流失’而产生的。(5)”观众群体的流失阻碍了鼓词的发展。
目前,温州鼓词的忠实观众大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观众不是自发产生的,可以通过艺术吸引力创造出来。将鼓词艺人的表演录制成VCD等,通过音像、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媒体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鼓词的魅力,横向上扩大鼓词观众群的范围。鼓词词本的记录保存和研究有利于纵向观众群的延伸。
(三)保护之建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的大形势下,保护温州鼓词,一方面,举办学术讨论会挖掘温州鼓词文化价值;另一方面,不仅要加强对传承人的活态保护,培养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也要对鼓词进行录音和录像式的保存式保护创造观众群、鼓励民间举办鼓词汇演便于各派艺人交流经验在百花齐放状态下发展。鼓词理应在一个活态的状态下得到继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鼓词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是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对于它的发展和保护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温州人是温州鼓词的创造者,也是温州鼓词的传承者。鼓词的保护更多的还需要地方政府和学术界人士的支持,集思广益,从整体上,积极营造鼓词发展的文化空间。
[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与昆仑文化[D].昆仑文化新谈,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49.
[2]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G].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10:164.
[3]陈小萍.温州鼓词[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106.
[4]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5:128.
[5]叶长海.传统戏曲的危机与转变[J],剧作家,2011,(5):137.
注释:
(1)刘铁梁.标志性文化与昆仑文化.昆仑文化新谈.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49。
(2)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10:164。
(3)陈小萍.温州鼓词.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5:106。
(4)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5:128。
(5)叶长海.传统戏曲的危机与转变.剧作家,2011(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