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腊和日本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

2011-08-15杨小敏

关键词:性别角色神话隐喻

杨小敏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希腊和日本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

杨小敏

(滁州学院外语系,安徽滁州239000)

性别歧视现象在东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男权制根深蒂固。神话隐喻折射出女性特点,也有意无意地向世人传达了它们的主题。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显现出“真”、“美”的原生态特征,多为罪恶之源;而日本神话中的女性虽从属于男性,但两性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神话隐喻;女性;主题

一、引言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早在17世纪就引起社会语言学家们的注意。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语言与性别歧视作为一个独立的话题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们的关注,其间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纵观研究历史,不难看出他们多从语音、语调、词汇构成、词汇搭配、语义演变等微观方面来揭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语篇和主题等方面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拟从东西方神话隐喻的角度进行共时对比来研究女性性别角色。

二、神话隐喻与性别角色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用来修饰话语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隐喻(metaphor)是指“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常常会把某个认识域映射到另一个认识域里相应的结构上,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模式[1]。隐喻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广义上来说,隐喻的概念十分宽泛,隐喻可以是词、词组、句子或者语篇。从认知功能角度看,隐喻可以分成“根隐喻”和“派生隐喻”。“根隐喻”指的是可以作为一个中心概念的隐喻,通常是隐含的,不被人们所察觉,常常反映人类对自然和早期世界的认识,也无需具体上下文的“隐喻陈述”就能表达一个“隐喻主题”[2](P30-55)。神话是原始人的重要艺术创作之一,神话的语言、概念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现成存在,而是原始人想象力的加工创造,是原始人心智的产物。神话语言是为原始人的观念服务的,它的作用在于把一定的现象与共他现象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思维功能,表达原始人的某种情感,反映他们实际生活的感受[3](P123)。因此,人们对性别这种人类本身最基本的属性的认识也可以投射到隐喻这一普遍存在的、具有认知和文化特性的语言形式中。

三、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

一种语言的文化结构是使用该语言的人或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民间传说、寓言神话、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神话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神话,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该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隐喻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经济生活、文化和思维方式等。下文以希腊神话和日本神话为例来解析个中的女性性别角色。

(一)希腊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

普罗米修斯受主神宙斯之命,用泥土造人,但由于没有火,泥人难以成形,他便擅自从天上偷出火种,带到人间,使泥人很快成活,成为世上第一个男人。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大怒,他把普罗米修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派秃鹰来啄食他的肝脏,并图谋报复人类。他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用粘土做成世上第一个女人,取名潘多拉(Pandora),把她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同时还交给她一个盒子,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她的新婚丈夫。厄庇墨透斯不听普罗米修斯的劝告,娶潘多拉为妻,并打开她带来的盒子。结果,盒子里装的“疾病”、“疯狂”、“罪恶”、“嫉妒”等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这则神话隐喻着世上先有男人后有女人,女人作为男人的拥有物可以相互赠送;女人是万恶之源,是惹事生非、招引祸害的罪魁祸首。今天,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已成了习语,意思是“灾祸之根源”。

海伦(Helen)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美女,是宙斯化作天鹅与斯巴达王廷达瑞斯的妻子勒达所生的女儿。由于她美艳无比,许多希腊英雄向她求婚,后来她嫁给了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之后,特洛伊(Troy)的王子帕里斯得到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乘墨涅拉俄斯外出,把海伦诱走,从而引起了持续10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城最终被希腊人设计攻下,并付之一炬。神话隐喻着女人是非理性的动物,极易受人诱惑,对男人不忠。人类历史上自古以来有倾国倾城之貌的香艳美女皆为红颜祸水。后来,在英语中出现了Helen of Troy这条习语,即”倾城之美”或“遭受灭顶之灾之祸根”。

阿佛洛狄忒(Aphrodite)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她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以及一切动植物的繁殖、生长。阿佛洛狄忒以美貌著称,嫁给火神赫淮斯托斯,但与战神阿瑞斯有私情,曾被自己的丈夫撞见,后来她爱恋美少年阿多尼斯。这一神话隐喻着女人天生就是一台生育机器,男人眼中的美女皆为卖弄风骚、不守妇道的荡妇。在英语中,根据她的名字派生出名词aphrodisia(性欲炽盛)、形容词aphrodisiac(激发性欲的)和习语Aphrodite’s girdle(阿佛洛狄忒的腰带),比喻“能引起情欲的东西”。

作为男权主义主导下男人的欲望对象——潘多拉、海伦和阿佛洛狄忒,能给男人带来肉体愉悦和感官享受,其神话隐喻传递的是一个美貌与权力的隐喻主题:女性把自己的美貌看作从男性那里获得权力的惟一手段,而男性在被女性美貌所媚惑的同时又不得不时刻提防这个愚昧无知却又谎话连篇、不可信赖的它类。

(二)日本神话隐喻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折射

据日本神话故事集《古事记》记载,日本的创世神自“五尊特别天神”到“神世七代”共计12人。第七代神是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两兄妹。从故事寓意来看,这两兄妹无疑是日本国和大和民族的开山鼻祖,因为正是他们的结合才诞生了日本国土和地上诸神。故事如下:

二神降到岛上,树起“天之御柱”,建立起“八寻殿”……伊邪那岐说道:“我的身体也都长成了,但有一处多余。我想把我的多余处,塞进你的未合处,生产国土,你看怎样?”伊邪那美回答说:“这样做很好。”伊邪那岐接着说道:“我和你围绕这个天之御柱走,在相遇的地方结合。”这样约定之后,又说“你从右边,我从左边,绕着相遇。”当绕着柱子走时,伊邪那美先说:“哎呀!真是个好男子!”,伊邪那岐接着说“哎呀!真是个好女子!”互相说完之后,伊邪那岐对他的妹子说:“女人先说不吉利。”虽然在交合之后生了孩子,却是个水蛭子。把这个孩子放进芦苇船里,任其顺水流去。其次生淡岛,也没有算在所生孩子的数内。二神商议说:“我们这次生的孩子不好,应该禀报天神。”于是便一同去向天神请教。天神让他们占卜神意。占卜之后指示说:“因为女人先说话了,不好,回去重新说。”二神回来,像先前那样绕着天之御柱走。伊邪那歧首先说:“哎呀!真是个好女子!”然后伊邪那美说:“哎呀!真是个好男子!”这样说过之后,又实行交合,生子淡道之穗之狭别岛。其次生伊豫之二名岛……所以日本被称为大八岛国。[4](P4-6)

解读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发现,首先,男兄女妹隐含男先女后、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其次,男人提出生产国土的方式说明男人占据说话的先机,掌握话语权,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而女性只是被动地服从,处于被支配和从属地位。再次,男左走,女右走,说明男人位置高于女性,居首位。最后,绕柱而走的时候,“女人先说不吉利”。故在交合之后生了个水蛭子。而在请示神谕之后,改为男先说女后说,才生产出大八岛。由此可见,从一开始与人类共同诞生的社会秩序,就是性别的秩序和等级的框定,而当女性颠覆这种“天赋”的先后次序时,女性将为此付出代价;男先女后的次序关系顺理而成的男女长幼有序的伦理关系逐渐演化为男女主从有别的关系。

比较研究发现,当时东方日本神话虽已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两次交合”折射出男女之间还是相互倾慕、相互协调的爱情关系,情感力量是双方联系的纽带,女性的尊严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尊重[5]。它表达了这样一个隐喻主题:两性和谐统一乃万物之源。西方希腊神话更多地折射出女性的外型“美”。她们超凡而不脱俗,情欲丰富,个性张扬,特立独行,放荡不羁,激情四射,完全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真”人原型,是男性淫欲和奴役的对象。但是,她们往往又被指责成罪恶之源,处于男性的矛盾对立面,因此命运多舛。它表达的隐喻主题是:两性矛盾对立乃万恶之源。

四、结语

神话最初以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逐渐散见于各种诗歌、历史、哲学等古籍中,后人又根据古籍加以整理,所以我们对神话的原作者性别属性也难以进行考证。人类最初的神话就是人们对自然物和人自身最原始、最朴素的理解。而在以父系社会占据主导的原始社会,被记录和流传下来的神话显然也被打上男性强权文化的烙印。神话在有意无意间也隐喻着相应的主题。尽管东西方神话分别隶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结构,但在性别文化上却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首先,这表现了另一个必须引起文化研究高度重视过的事实,那就是性别文化的确比其他文化更具有普遍性,更来得强势。其次,男权制根深蒂固,是一个社会常数,普遍存在于其它各种政治、社会、经济制度中,它也充斥于所有主要的宗教中[6]。

本文得到滁州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资助,特表谢意。

[1]王莉.英语性别歧视的隐喻投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8).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日]安万侣.古事记[M].邹有恒,吕元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肖书文.从《古事记》看日本妇女性格的形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6]林丹娅.语言的神力:神话隐喻的性别观[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The Reflection of Greek and Japanese Mythologies on Women

YANG Xiao-m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239000,China)

Sex prejudice commonly exists in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cultural systems,and male-dominated system deeply roots in all societies.Mythological metaphors can reflect femal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convey their themes.Being the evil of all evils,women appear more‘real’and‘beautiful’as its original traits in Greek mythologies where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more harmonious in Japanese mythologies though the latter are subordinated to the former.

Mythological metaphors;Women;Theme

I109.9

A

1008—4444(2011)02—0089—03

2011-02-15

杨小敏(1981—),男,安徽巢湖人,滁州学院外语系助教。

(责任编辑:王菊芹)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神话隐喻
东方神话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神话”再现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