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最有意义的课堂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探索

2011-08-15黄德锋

关键词:案例生命大学生

黄德锋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人生最有意义的课堂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探索

黄德锋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一、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观定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课业与管理的相对放松,再加上教育本身所具有的问题,在相当多的大学生中出现了诸多的人生困惑,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压力、情感的纠葛、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就业的压力等,这些人生困惑如果长时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品质,甚至可能引起许多本可以避免的人生悲剧。

近几年来,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大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其中部分学生缺少责任心,缺乏责任感,缺少报恩之心。他们抗挫折普遍比较薄弱,面临的就业压力又非常大,而家长和社会的期望值很高,因而很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生活品质,甚至会出现一些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行为。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死、正确对待生死,并导致严重的自杀问题。因此,在大学实施生命教育实在是刻不容缓。

二、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

(一)制定比较合理的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生命教育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其内容新颖性。当前生命教育在大陆还刚刚起步,生命教育的知识还在不断地总结和充实当中,其新颖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笔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根据大学生对生命教育了解的现状,采用了由实践及理论、由浅出到深入的内容安排。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有关生命的问题现象出发,以我国著名生命教育专家郑晓江教授的有关生死哲学五大原理和“人之生命的二维四重性”为中心,通过身边的案例,给学生进行深刻而简练的分析与解读,一步步地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与对待生活与生命,教育他们珍惜生命,认识生命的可贵,获取生命的智慧,使大学生重新认识并利用自身有限生命来实现自身价值。

(二)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把社会上有关生命教育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增加信息量和时效性,提高教学的说服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凭借多媒体课件的声像手段创造教学意境,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直观性较强。生命教育课程从理论上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如果采用直接讲授的方式,许多问题无法讲清楚,学生关注力下降,特别是一些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图片无法展示出来,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生命教育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在教学当中必须注意的。笔者在钻研和编写课件、准备相关素材和内容熟悉的基础上,主要采用了郑晓江教授在全国各地演讲的课件。由于课件本身理论系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材合理,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同时笔者自己也制作和下载一些动画、歌曲、文学作品和经典案例,使学生能够全心投入,教学效果很好。

(三)课堂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生命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笔者非常注重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发生在本校园、本地和他们同龄人的鲜活案例,利用自身掌握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把理论与大学生生活的现状结合起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教学的同时,笔者有意识地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要求学生写课后感,从内心深处感受生命,同时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发放调查问卷,掌握学生对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求他们利用课后与假期到医院、殡葬场所去感受生活与生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懂得了生活的道理,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智慧。

(四)积极与学生沟通反馈,听取学生的想法

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重在学生能否真正从内心对生命产生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还有教师上课是否能够适应学生的要求,他们有些什么意见与想法等等,这些都需要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才能实现。笔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课堂上的互动;二是邮件与信箱交流;三是要求学生写课后感和对课堂教学的建议。与学生的沟通,使笔者对学生的想法和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了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三、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体验感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生命教育课程所采用的案例要尽可能来自学生本身,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他们在这些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和想象空间,通过这些生动而熟悉的案例,触及他们的灵魂,从心灵的层面来感受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案例教学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的课堂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所以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戏剧角色的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情感体验,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进而学会关心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共处。

(二)积极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教育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因此,生命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理论的灌输来实施,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更深切地领悟和体验生命的真谛。社会实践活动能触动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是最生动的生命教育。从生命教育开展的实效性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大、更直接,也更有说服力。由于当前大陆生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虽已获得较大的进展,但实践研究相对不足,实践的方式方法还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因此,开设生命教育课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积极探讨如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三)编写和制作专业生命教育教材和影视资料,组织生命教育团队

专业生命教育教材的编写和影视资料的拍摄是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之一。生命教育教学需要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刻的哲学内涵和直观的表现方式。近年来,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得到较大进展,教材的编写也有一定的起步,反映生命教育内涵的电影也在积极筹划当中,但数量偏少、鱼龙混杂。希望相关专家为生命教育事业的开展写出或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使得生命教育产生更深远、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生命教育知识是一个系统,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很丰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力不从心的,因此,生命教育教学需要各个专家组成团队,充分发挥自身所长,分工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实效。

(四)生命教育要能够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必要的操作手段

学习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能够解决当下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如郑晓江教授所说,学习生死才能学会生死,学习是手段,学会才是目的。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应用生命教育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可操作的具体手段才行。很多学习生命教育的同学认为,生命教育知识虽然很有道理,哲理性强,但一旦真的碰到实际的问题,应用起来感觉很棘手,不知道如何办才好,缺乏必要的具体的操作手段。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使得生命教育容易受到空泛的质疑,因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要得到更大的宣传和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案例生命大学生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