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制度监督落实“三重点”
——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

2011-08-15朱俊英

党政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监督制度工作

○朱俊英

完善制度监督落实“三重点”
——学习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

○朱俊英

回首20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各地纷纷出台了创新之策、创新之招、创新之事,进一步落实各项制度的监督落实和严格执行。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教育、监督、查处、预防以及保障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法规的落实。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政府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何更好地注重制度建设,如何更好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确保制度得到落实,成为当前的热点和关键。本文主要从三项重点来解读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

重点一:确保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政策落实到位。

本次会议上强调突出了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尤其是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类似违法分包、转包各项涉及民生工程。在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努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中央权威。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摆在首位,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没有有效的执行,再好的政策都是一纸空文;没有有效的监管,再好的制度也得不到落实;没有有效的规范,再好的工程也得不到安全高效实施。

1.制度到位,狠抓落实。2011年1月10日上海初步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建筑市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八个部分共22条,主要有集中整顿治理建筑市场,完善建设程序;加强建设工程安全源头风险控制;规范承发包市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落实监理责任;加强法人代表和从业人员管理;强化政府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这一意见的出台很好地彰显了政府对于涉及民生住房问题的高度重视,有了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文件,就需要更好地落实到位,避免产生“相互踢皮球(相互推诿)”等责任盲区,也可以从源头上遏制企图打政策“擦边球”的发包、转包工程。发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问题以后,仍然置若罔闻。所以在制度到位的前提下,狠抓落实成为责任政府的工作重点。

2.监管有效,整体推进。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交流时曾引用网民的一句话,“遇到一个好总理,不如遇到一个好制度。”制度的落实到位离不开监管,从不断完善机制入手,着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提高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从而实现整体推进,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和任务。监管的有效性中“公开”意义重大,确保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化,可以避免产生“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问题。

3.政策给力,民众参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本次大会上强调,“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涉及民生民情的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的过程,可以充分倾听广大人民的意见,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工具,使群众表达心声的渠道畅通,利于上下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海的动拆迁工程进展有序,安置配套房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就是得力于在工作开展前所进行的各项贴近民生工作,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然可以确保政策到位,民众参与,为实现和谐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重点二:确保对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贯彻落实的制度约束,制度有法可依。

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切实强化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随后又陆续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昭示着反腐倡廉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在本次会议中提出,“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查办案件强劲势头,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理念,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少数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基建、后勤等领域腐败多发高发,比如武汉大学陈方昭腐败案件、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泽深的经济犯罪、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张建刚等人都是“倒在了高校基建”这一腐败高发地上;“裸官出逃”也是近年来官员贪污腐败、犯罪金额巨大、影响恶劣的一种表现,比如温州前副市长杨秀珠出逃、鹿城原区委书记杨湘洪长期滞留法国不归等等案例,不仅触犯法律,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面对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艰巨性,进一步规范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成为关注的焦点。制度和规范出台了,谁抓落实、谁来监督成为关键所在,避免产生像一位长期研究党内监督的学者坦言的那样,党内监督是系统工程,还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下级监督太险,同级监督太难,法律监督太晚”的情况。由此提出:(1)监督权责对等,各部分权力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制衡,明确各级权力界限,确保任何权力都是有限的权力,都是有范围的限制和外在约束的权利。(2)监督关口前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避免“带病提拔(有问题官员)”,要以警钟长鸣、血泪教训在前为教育蓝本,广泛开展“自查”与“互查”工作。(3)落实问责,对于相关责任人,尤其是重大特大腐败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事后问责,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不仅如此,本次会议还进一步提出了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对地方换届工作的纪律保障,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针对近期一些地方的机关和事业单位被曝光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种种招聘丑闻,除了“问责”之外,最重要的恐怕是通过制度来规范和保障用人的规范性、公开性、公平性,以各种政策来保证公开彻底地取信于民,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惩治一切“暗箱操作”、“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行为的发生。

重点三:确保对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的治理解决,方法切实有效。

本次会议特别注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治理,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少数基层干部滥用职权、涉黑涉恶、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等行为。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坚决纠正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以权谋私的行为。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如果说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那么对待工人、农民的态度则可考验这个民族的良心。以拆迁工作为例:江西宜黄拆迁户自焚案所引起的法律纠纷和舆论的聚焦、四川绵阳的空中楼阁事件最后被认定为当事企业擅自违规拆除、江苏省滨海县82岁老革命新四军老战士刘太香遭强拆事件引发的争议。如何正确处理动拆迁问题,一方面要避免部分人“先当拆迁户、宁当钉子户、最后成为暴发户”的思想;另一方又要切实考虑动迁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国家、政府市政工程的好处,实现“双赢”和谐局面。要通过:(1)健全科学规范的全程监督机制。(2)引入第三方监管确保公平、公正、透明操作。(3)完善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4)建立公示制度规范运行流程。

综上所述,完善制度监督落实,要以切实成效取信于民至关重要。古人云,“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的成功召开凸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心和信心,相信这次会议的召开必将为“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拉开了华丽的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科教党校)

(责任编辑 谭 力)

猜你喜欢

监督制度工作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不工作,爽飞了?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