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理性思考 引发行动变化
2011-08-15侯贵民
侯贵民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唤起理性思考 引发行动变化
侯贵民*
(大连教育学院 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教研活动是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研训教师应该走出去,学习新理论,接收新观念,开拓新思维,以理性思考来引发行动变化。
教研活动;理论学习;理性思考;行动变化
研训教师承担着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双重工作,对学科教学起着引领作用。笔者作为一名研训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学习、培训,受益匪浅。本次培训有现代的教育理论,有生动的实践案例,有集中的专题讲座,有开放的拓展活动,有实际的学校考察,有精彩的师生对话,内容专业、丰富,形式多样有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激发了思维创新的火花,使参训教师对教育理论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组织研训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对教师培训方式有了新的思考。教师培训如果只能用经验来维持,缺少理论支撑,就会局限于经验,缺乏创新思路,系统性不够,专业性不强,不会收到很好的培训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研训教师参加培训是一条有效途径。
一、理论学习——通俗中透出深刻
北师大教授的讲座采用了大量的实例,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分析,使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通过问题导入、师生互动、采用音乐背景等形式改变了培训方式,使我们懂得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它产生美,它需要设计,需要跨学科的支持,需要教育哲学的思辨。
1.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评价诊断
三维目标的设定不能简单地照搬学科课程标准,这样会成为一个笼统的目标,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目标的设定要清晰,要体现能力培养,要支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难度要有层次,尽量考虑全体学生。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应该遵守指向性、层次性和可检测原则。如“认识学校”,可改成“能从图片上识别学校的建筑,能描绘学校的建筑特点”,这样就比较具体,有一定的层次,且可进行检测。
“过程与方法”的设计应遵守嵌入性、流程性、外显性和达成性原则。“过程”如同一节课的技术路线,让学生沿着路线层层追踪知识,如教学过程中嵌入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环节;“方法”如同路线上的行进手段或方式,学生乘势而行,如运用猜想设疑、类比分析、归纳反思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设计应遵守知识连带、环节连带、期望连带原则,即与本课知识和技能相关联,与本课的教学环节和方法相关联,与本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相关联。如“通过速度-时间图像的运用体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是知识连带,“通过小组活动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是环节连带,“逐步形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是期望连带。
2.认知负荷理论
通俗地讲,认知负荷是指完成某些学习任务所耗费的工作量。[1]认知负荷可分为固有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附加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生成认知负荷(关联认知负荷)。三者是不平均的,此多彼少,总和不变。一堂课中知识目标的设定,确定了固有认知负荷的多少,它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材料的选择,通常是不可改变的。附加认知负荷与材料的呈现方式有关,与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关。如PPT课件中能用图表呈现的信息却用大量文字替代,再加上大量解说,就增加了附加认知负荷。在固有认知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恰当、合适的教学设计可以减小附加认知负荷,增加生成认知负荷,在有限的时间内收益最大,这才是高效教学。
这个理论让我们有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和教学指导的方向。减小附加认知负荷,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手段,激发出最佳的教学设计。如探究课中让学生盲目地无指导地进行讨论和实验,学生把时间花费在熟悉、操作仪器等许多次要因素上,没有时间探讨结论与应用,实际上是增加了附加认知负荷,减小了生成认知负荷,是低效教学。而设计学生熟悉的情景、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则有利于减小附加负荷。
培训教师从教育理论出发指导参训教师设定教学目标。通向目标的道路可以有多种,具体的教学设计可以围绕目标逐渐展开,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设计,即“道一而术万”。
教研活动中,如果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对教师的展示课进行指导,在教学目标中加入具体的行为动词,如“会写出……,会运用……,能提出……”,就会发现,经过指导之后教师的授课有了全新的变化,对课堂行为的把握更加准确,更有利于观察和评价。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课,针对具体教学环节,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对知识能力、方法手段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提出合理建议,这样做能让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都有收获。
在教研中,研训教师可做《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讲座,如介绍生活中的“沉锚效应”,[2]结合学科具体问题谈“沉锚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明确其正负作用:正面作用是示范启发、积极引领,合理地设置例题、设计情境,这样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降低难度;负面作用是易引起思维定式,所以要注意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变换情境。这样的讲座有理论,有实例,通俗易懂,对教师是有裨益的。
二、拓展训练——游戏中蕴含哲理
拓展训练源于二战时期,它是一项集体活动,要求大家发扬团队精神,互相配合,明确目标,理解规则,果断决策,坚决行动。在这次培训中我们参与了多个拓展游戏,进行分组比赛,增加了趣味性;赛后进行讨论交流,回味游戏中的快乐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每个游戏会有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规则要求,每个小组可以有不同的行动方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活动开始阶段,大家要各抒己见,谈各自的想法,多提合理建议,通过分析比较,最终统一思想,制定明确的行动方案。决策者要果断,不能犹豫,不论结果怎样,先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不能在行动中再有分歧。在拓展训练中,一个团队必须统一领导,才能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受此启发,我们作为学科的研训教师,自然就是这个学科的主导者,在下校调研中会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最终我们应该明确是非,统一思想,形成最佳方案,让大家统一行动。如期末命题工作应根据各学校的基本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明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这样有利于学校统一教学进度和期末的统一命题测试。
拓展活动中,参与者执行计划要坚决,要善于沟通和交流,互相支持,默契配合。要有服从意识和团队意识,不能自己想当然。好方法有助于解决问题,好方法是团队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保证,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要大胆创新。
拓展活动给我们以启示:研训活动应该和学院的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只要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教研活动就可以跳出固有模式,大胆创新。比如培训中可以引进拓展活动,让教师通过活动互相认识了解,提高团队意识。比如请非本学科的专家作讲座,进行跨学科教研,领悟教育中最基本的规律;比如可以先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制定授课方案,再上课展示与评课;比如提出一问题,引发教师思考,集思广益,共同研讨,进行课题研究,等等。只要敢想,总会有更多的方法给教师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1]李志专.认知负荷理论的解读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1):50-52.
[2]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2-44.
Invoke Rational Thinking and Cause Action Change
HOU Gui-min
(CenterofSeniorHighSchoolTeach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mode of teachers’on-the-job training and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eachers to develop themselves.Research and training teachers should go out and learn new theories and accept new notions and develop new ideas and cause changes by rational think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y;theoretical study;rational thinking;action change
G45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1)04-0072-02
2011-10-20
侯贵民(1969-),男,辽宁大连人,中学高级教师。
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