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1-08-15王淼
王 淼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第二小学,辽宁 辽阳 111003)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王 淼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第二小学,辽宁 辽阳 111003)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熟练地阅读一般政治、科学读物和文艺读物,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扩大学生课外阅读视野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不要为完成阅读任务而阅读,而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多动笔多思考多用心。带着思考阅读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概括主题、原文复述、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进行段落分析”等逐级深入的专项训练,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概括、提炼、判断、分析、比较、联想、拓展等思维方法。教师还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能将思考内容书面化,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符号标注。鼓励和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和习惯的符号进行勾画圈点,标注的重点包括优美的语句、难懂的字词。符号可以使用标点,如感叹号、问号;也可以使用重点号、波浪线等。
2.简练批注。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如对遣词造句的评价、对文中观点的看法、由文章引发的联想、对文章纰漏或错误的批评和修正,等等。
3.作知识卡片。为了方便记忆和积累,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读到看到的美文佳句、励志名言、精彩段落等抄写到卡片上,可以随时拿出来翻阅、背诵和交流。
4.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写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即记录自己读完一篇文章后的体会和感想;可以着重谈一点或几点自己感受最深的体会,可以对正确观点补充发挥,或对某一错误观点加以分析、评论和批判;可以写提纲笔记,把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分段写成提纲,以便于分清文章的层次,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还可以写提要笔记,即把一篇文章的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写下来,以便于理解、记住全文的内容,锻炼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复习。
5.再创作。这是一种更高能力的训练,包括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叙事手法、改文风、改体裁等。
学生年级不同,阅读习惯培养的活动和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要侧重于符号标注、作知识卡片等活动;中年级则应偏向于拟提纲、作批注等;高年级要在写体会、再创作上下功夫。
二、扩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
课内阅读无论是时间还是内容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还要鼓励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在学生的阅读初始阶段,要挑选一些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的读物,快速建立起学生对书的兴趣和好感。通常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学生选取一些色彩丰富、内容生动、语言易懂的读物。
2.鼓励学生按个人喜好和习惯选择阅读方式。小学生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却又缺少耐性和韧性,做事不持久,兴趣转移快。他们阅读的兴趣有时很难维持在一本读物上,有可能没看完就转移到了另一本上面。对此,教师不必太介意,也无需指责和纠正。通常在阅读能力培养之初,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兴趣更重要。
3.提供学生可自行掌控的阅读环境。阅读的本身是一种享受,更是一次又一次的求知探寻体验。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信任和权利,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类型和范围有自己的选择余地,并且选择范围越广泛越好。当然,有害于学生的读物是要进行必要控制和提示的,除此之外,不必再做人为的约束、控制和干涉。
4.提倡家庭阅读。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调动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视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只要有时间,父母就要与孩子一起看书,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并且,要不时地与孩子交流交换阅读的体会和感想,引导孩子复述故事情节,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分析、探讨,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日渐浓厚,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