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教育学院科学健康发展

2011-08-15张淑萍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院培训服务

张淑萍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推进教育学院科学健康发展

张淑萍*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十二五”时期,大连教育学院进入了注重质量提升和品质培育的内涵发展阶段。本文就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进行探讨。

教育学院;内涵建设;核心竞争力;发展

“十二五”时期,大连教育学院由机制、体制变革的外延发展阶段进入了注重质量提升和品质培育的内涵发展阶段。如何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学院要全面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即该组织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是别人拿不了、抄不走、模仿不了的能力。面对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及教师教育开放多元的大趋势,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坦然接受市场和服务对象的挑选,具备与同行同台竞技的优势和能力,使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难以模仿的优势,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学院要着力加强八个方面建设。

一、确立“开放化”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思路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行为,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定位着学校的品牌形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以办学理念的突破和更新为先导。近年来,大连教育学院在全面总结学院60年办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教师为本、服务为基、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并从2004年开始了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实践和探索。“十一五”期间,学院将工作目标确定为初步构建起能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立足大连服务辽宁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把学院建成在全省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的工作目标。开放创新的工作理念和思路以及坚持不懈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奋进与探索,使学院实现了在服务观念上从传统教育观向大教育观的转变;在服务对象上由单纯服务中小学教师向服务全体市民的转移;在服务机构上由学科为主建构教学组织向以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为主建构扁平化团队的转变;在素质要求上由学科知识为主向以研训能力为主的转移;在服务模式上由被动完成指令性计划为主向主动开拓服务空间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适应了形势发展要求,满足了服务对象需求,使学院发展有了广阔的空间和远大的前景。

二、建立“科学化”的标准体系

标准是引领工作的指针和规范工作的依据。随着学院教师教育由专门向专业进程的加快,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教师教育标准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缺少衡量培训质量和效果的科学标准,缺少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客观依据,使我们难以科学准确地衡量和评估区域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为此,学院把加强标准建设、发挥标准的统摄作用作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大了各类标准的研发力度,先后研发出了小学、初中、高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及小学、初中学生质量评价标准,小学学科教师能力标准、中学和小学教师专业通用标准以及校本研修评估标准等多项标准,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为科学衡量和评估区域教师教育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

三、构建“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培训的载体,是培训理念、培训政策、培训模式的集中体现。建立开放、灵活、多元的课程体系是学院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服务教育及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大连教育学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一线教师,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培训课程必须面向实践,立足职场,充分体现职后培养的个性化要求和职场特点。近年来,学院结合教师培训需求,科学整合培训资源,广泛开展了课程研发工作,研究制定了《大连教育学院“十二五”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大连教育学院课程开发指南》等文件,并充分发挥学院的统领作用,带领各区(市)县教师教育系统进行近300门课程的研发。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优势、凸显特色、关注需求、多元开放的原则,坚持“研训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思路,继续推进培训课程研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1 000门文本课程、100门网络课程的研发,建立内容全面、理论体系完整、实践案例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体系,进而形成培训课程菜单,建成精品课程超市,变“培训选择教师”为“教师选择培训”,赋予服务对象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为教师培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四、打造“专业化”的工作团队

学院的竞争力和培训的专业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优秀人才的充分积聚上。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提高教职工素质,打造“专业化”工作团队作为学院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实。一是坚持“任务驱动、课题牵动、制度促动、督查推动”四大策略,不断提高学院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先后投入2 000多万元开展素质提高工作。认真制定教职工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创办了素质提高讲坛,顾明远、魏书生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来院讲学,组织教职工400多人次赴新加坡、北京、上海等进行境内外基地培训;通过参观访学、挂职锻炼等方式,引导教师实现由专职向专家的转变,“十一五”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省、市级课题立项34项,开发研训专题1 000多个,文库工程出版著作30余本,发表论文近500篇。二是实施“511”工程,打造专业教师培训团队。打破地域和校际界限,面向全国,采取外引内培、院校联动的方式,组建了一支由50名高校教师、50名研究机构研究人员、100名研训教师、100名一线名师组成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队伍,逐步建立了集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于一身的复合型工作团队,为教师教育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五、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培训模式的选择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实践中加强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学院致力于“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创建与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教师教育和教育服务模式。如小学的“五真循环”农村教师教育模式、初中的“五结合五转化”薄弱学校转化模式、高中的“六步导向”抢占制高点工作模式、幼儿园的“主题情境性对接培训”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职业学校的“五实”双师型教师培训等10个教师教育模式。今后,我们将在充实和完善已有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提炼出更加符合培训对象个性化需求的,能充分展示学院工作优势和特色、灵活多样和实用高效的培训模式。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服务理论研究和标准建设,形成评估、咨询、监测等各项教育服务的标准范式,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学院的影响力。

六、形成“本土化”的服务基地

服务基地是进行工作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平台,是总结和推广工作经验的重要窗口,也是学院研训教师了解基层、指导基层、服务基层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学院坚持研训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建立了70多个教师教育基地和30多个教育服务基地校,并为110多个基地校建立档案,跟踪管理,使之成为了学院指导服务基层,传播和推广先进经验的桥梁和纽带。今后,我们将在整合和管理好现有的服务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一线学校的资源联盟与有效合作,建立特色鲜明、类别多样的培训基地、服务基地和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力争使学院的研训教师人人手中有实验田和示范点,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搭建教师教育、教育服务、学生实习培训的资源平台、工作平台,进一步密切学院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彰显“植根基地、顶天立地”的鲜明特色。

七、搭建“现代化”的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手段。为此,大连教育学院于2006年创建了服务于全市中小学教师的“大连教师网”,2008年又对大连教育行政网、大连教师网、大连教育网进行了“三网整合”,建立了“大连教育”网站,搭建了教师教育管理平台、校本研修指导平台、教师研修学习资源平台和互动交流的技术支持平台,为大连市教师教育提供了先进、高效、快捷、实用的信息高速公路,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今后,我们将按照“务实性”“互动性”和“自主性”原则,进一步加强大连教师网的建设,丰富网络资源,完善网络功能,创建大连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使之与大连教师网相互衔接、有机融合,建立特色鲜明的交流指导平台和功能完备的业务培训平台,形成集培训、资源、交流、指导、管理、服务、技术支持与合作八大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服务系统,为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

八、完善“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是指精密、细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近年来,学院为建立 “精细化”的管理体系,着力在三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强化了制度管理。构建流程式的项目管理程序,力求工作制度化、制度规范化、规范程序化、程序流程化。研究制定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手册、培训质量管理办法、专家团队组建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使之覆盖培训工作全过程,为培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强化了质量管理。建立“三线监控”管理体系,即研训教师跟班听课、课堂教学书面评价、培训成效问卷调查;实行“三级监控”评价体系,由教师教育办公室、各教师教育中心和培训对象三级评价培训效果。三是强化了人文管理。树立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生”的管理理念,在“全力服务、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理念统领下,做到服务到位,人文关怀,实现以培训单位为中心的“强制性”管理向以参训教师为中心的“服务型”管理转化。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精细化”管理,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创建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大连教育学院即将走过60年的风雨历程,面对新的任务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精神,同心同德、凝神聚力,不断丰富学院发展内涵,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续写大连教育学院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Strength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ZHANG Shu-ping
(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In“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period,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has been in the phase of focusing 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trait cultivation.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strength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core competitiveness.

Education University;connotation construction;core competitiveness;development

G47

C

1008-388X(2011)04-0001-03

2011-11-18

张淑萍(1965-),女,山东荣成人,中共大连教育学院委员会书记。

阅力]

猜你喜欢

学院培训服务
初等教育学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