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商务英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1-08-15陈凯军赵迎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教、学、做商务商务英语

陈凯军,赵迎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4)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商务英语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陈凯军,赵迎春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4)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做”一体化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针对传统实践教学的缺陷,提出尊重语言教学规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确保教学质量可监控的三个原则,从实训内容、载体、管理、形式、评估五个方面阐释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课堂实践

一般说来,教学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大多单独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包括英语听说实训、英语会话实训、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内的诸多内容。随着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化,人们对实践教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体现在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也应该渗透到理论教学过程中,做到课堂内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而“教、学、做”的模式适应了这一要求。[2]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了解职业、进入职业角色、适应职业环境,从而实现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接触、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接触。因此,此种实践教学模式也是实现高职《商务英语》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手段,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实践教学不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商务英语》的课堂实践教学进行探讨,对本课题组在该课程课堂教学中所实行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总结。

一、《商务英语》传统课堂实践教学的缺陷

根据本课题组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填鸭式”教学方法依然较为普遍,同时,由于很多《商务英语》教材的编撰是基于偏重知识理论体系的学科体系基础之上,教师被迫“依葫芦画瓢”,只能被动地从头讲到尾照搬书本。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虽然清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行业经验,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职业技能还没有清楚的统一认识。[3]

其次,实践教学内容不成体系。虽然很多教师懂得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实训指导教材研究没有跟上,只能借助学科体系下编撰的传统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是以点的方式将各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表面上看起来涉及到了商务知识的方方面面,但其内容的衔接缺乏一条内在的逻辑严密的主线。有些教师自行设计了一些实践项目,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总体上实践教学显得零散而不成体系。

第三,实践教学手段、方法单一。很多院校实训条件不足,即使有些教师使用了诸如多媒体等一些教学的手段,但大多仅限于将黑板上的内容搬上了屏幕,或者对商务理论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拓展,也有些教师对教材的知识通过一些听、说、写的练习来巩固,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也只是语言类课程使用的常规手段,岗位的针对性不强,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标。[4]

最后,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评价。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实践教学和管理比较混乱,教师对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掌握得程度如何不能进行准确评估,将直接导致学生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存在方方面面的知识与能力的不足。

二、构建《商务英语》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语言习得规律

《商务英语》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尊重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本课题组研究中,《商务英语》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只发挥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要素,通过模拟商务环境和真实的工作任务来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教师、学习伙伴进行协作与对话,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团结合作的技能,为学生建构一种对商务知识和技能的概念框架。

(二)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本课题研究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出发,建立了行动体系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业的诸如业务员、跟单员、助理、翻译等主要岗位群,针对这些岗位的能力结构需求,通过模拟表演、实地考察、录像等方式,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在构建实践体系时,注意该体系的系统性,或者按照商务工作的主要业务流程的先后顺序,或者每次实践代表一种不同商务情景。[5]

(三)确保教学质量可监控

《商务英语》“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实践环节要对每一次施训项目进行精心设计,按照业务流程将每个环节进行细化,分解成小的实训项目,并保证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要对每一次实训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一方面要保证实训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要对每一次的成绩做出总结,反馈给学生,并对表现好的要施以奖励措施,以示鼓励。

三、《商务英语》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系统编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材及对应实训教程——课堂实践的载体

其一,《商务英语实训教程》教材的系统设计,以具体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知识与能力为参照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开展商务业务具体的基本工作流程(进入公司-进行客户的开发和接待-对产品的促销和推广-产品出口-售后)的先后顺序,开发5个实践模块,并细化五个模块的技能点,在每一个模块下,设置对应的商务情景。对于每一个实训模块,明确实训目的、实训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他们的实训内容,确保学生对实践任务做到胸有成竹。其二,一体化下的《实用商务英语》的每一篇课文均按照“听、说、读、写、译、模拟表演”几个模块全面铺开,旨在锻炼学生综合技能。课堂上的实践内容尽量与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实践模式挂钩,使学生通过课堂掌握主要几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全国国际商务单证考试》、《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认证考试》、《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的实践模式。

(二)组建模拟公司——课堂实践的逻辑主线

由于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进入了各类型的公司就职,因此,《商务英语》课程实践的逻辑主线是以学生组建自己的模拟公司、并进入模拟公司的各个部门开展工作的方式来进行的。

授课教师在期初首先对全班同学分组,要求每一组组建自己某种产品的模拟公司,用此种方式,一方面学生能熟悉公司的外部以及内部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载体。学生在仿真的虚拟公司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完成了公司命名、logo设计、经营范围设计、进入公司各个部门并各司其责的实践任务,在模拟公司的业务部门,学生能模拟开展外贸业务流程的各个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模拟着现实公司中不同的角色、模拟分担了不同的工作,亲身体会或欣赏了其它同学模拟工作的工作性质、任务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除了了解了商务业务知识,同时还了解了管理、人事、礼仪、策划、广告、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

(三)进行有序管理——课堂实践有效性的保障

本课程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如果管理不当,最容易导致优秀的学生会更优秀,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可能会混水摸鱼而得不到提高,因而,教师要加强此环节的有效管理,做到各层次的学生一起提升。一方面,在课堂管理上实行金字塔式的层级管理模式,实行课代表和小组长负责制。课代表负责对整个班务的上传下达、人员分配、资料整理等班务进行管理,模拟公司的负责人(小组长)负责本小组所有活动,而各成员按照模拟公司的人事安排进行相应事宜,如公司负责人做公司介绍发言、助理撰写发言稿等分工合作,做到人人参与,密切合作,并实行个人负责制。

另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在行课前制定好《<商务英语>课程课堂管理办法》、《(模拟)公司手册》、《小组模拟表演成绩表》、《小组模拟表演总评表》等各种文件,教师以此来展开实训,使教学组织有条不紊,课堂管理井井有条。学生通过这样系统的实践,可以不断调整理论学习的思路,增强了学习目的性,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跨课程、跨岗位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四)“听、说、写、译、模拟表演”全方位进行——课堂实践的形式

在“教、学、做”一体化下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学是从“听、说、读、写、译、模拟表演”六个方面来构建的,在这六大因素中,“读”依据“够用为度”的原则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商务背景知识,而其他五个环节则是对商务知识或者英语语言方面的实践训练环节,每一次课的“听、说、写、译、模拟表演”环节都是与当次课的商务知识挂钩,训练学生在商务情境中与人沟通、用英文写作等方面的技能,模拟表演往往是对是对“听”、“说”、“读”、“写”和“译”一个综合项目,因而也被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五)进行多元化的评估模式——课堂实践效果的检验

本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成效和学生的商务应用技能水平,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6]对学生的评估管理采取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内表现、课外作业、课内作业、课堂模拟表演、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以上因素占40%),平时测验(10%);终结性评估主要采用期末考试(50%)等方式。

对于每一个大实践项目的考核,将针对个人表现(50%)和小组表现(50%)综合评定并由全班同学投票表决评选出最佳表演者1人,由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组1组,对最佳表演个人,将在当次成绩上加5分,对最佳表演组所有成员将在当次成绩上加2分。考核将从语音、熟练度、胆量、仪态、创新、合作、特色、出勤(包括到课和遵守语音室规章制度与否)方面做详细记载,并于期末进行折算打分。

四、结束语

在对某院商务英语专业07级、08级的实证研究中,学生对“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进入了课堂,表现出创新性、独创性和竞争性,这些都证明“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理论并重的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在改革后的学生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中发现,改革后学生的商务英语技能有了较为明显的优势,论证了本课题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与成效。

[1]崔秀敏.谈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173-174.

[2]唐冬生.“教学做合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1):154-155.

[3]严希清,陈红艳.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04): 149-150.

[4]元传伟,任艳斐.高职高专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12X):52-53.

[5]张耘.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践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8(31):397-398.

[6]刘玉昌.关于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动态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 (03):113-115.

[编校:杨虹]

An Exp loration into Class Practice Modes in Business English Course under Integration of Teaching,Studying and Practice

CHEN Kaijun,ZHAO Yingchun
(Changsha Aeronaut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Hunan 410124)

Practice plays a key role in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of"Teaching,Studying and Practice".This article proposes,against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three teaching principles:abiding by language teaching discipline,highlighting competence training,and ensuring teaching quality's regulatability,and expounds 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such aspects as teaching material,teaching carrier,teaching management,teaching form and assessment.

Business English;teachingmode;in-class practice

G712

A

1671-9654(2011)01-025-04

2011-03-01

陈凯军(1973-),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实践。

赵迎春(1974-),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改革。

本文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 YB0906);2009-2010年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高职高专英语类教学改革与建设课题《基于ISO管理理念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编号: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做商务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应用型本科“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开发探讨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