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赤峰市农牧业发展

2011-08-15段景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赤峰市农牧业

段景春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浅析赤峰市农牧业发展

段景春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分析了赤峰市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牧业发展的建议: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期为当地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赤峰市;农牧业现状;现代农牧业;产业化

赤峰市地处41°17'10"N~45°24'15"N,116°21'07"E~120°58'52"E,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60万,其中农牧民人口350万.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依据2004全国第三次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普查结果,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2872.4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2.2%;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544.54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2%.土地沙化,土壤盐化,气候恶劣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赤峰市农牧业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探讨赤峰市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解决农牧业、农村牧区、农牧民问题是赤峰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赤峰市农牧业现状

1.1 农牧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近年来,赤峰市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显著增.全市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4.1%;设施农牧业建设的兴起,以商品粮基地和人工草牧场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随着人工种草力度的加大和封育禁牧的实施,有效遏制了草牧场的沙化退化,草原生态植被得到恢复.2011年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多亿斤,年家畜存栏达到1700万头,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710家,全市农牧户总数的65%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之中,农牧民通过产业化渠道获得纯收入逐年增加,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1.2 农牧业结构得到调整,农牧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农牧业通过推进种养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设施农业面积逐年扩大,养殖业比重明显上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比重,突出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加强良种引进和推广,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积极发展生猪和禽蛋.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作物种植水平逐年提高,玉米、马铃薯,蔬菜播种面积增加,粮食和蔬菜产量稳步增长,畜牧水产养殖业稳步发展.牲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

1.3 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

“十一五”时期,赤峰市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效果显著.不断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积极推广胚胎移植技术、牛羊人工授精技术、模式化饲养技术、青贮技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优质专用农作物良种及种植技术、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牧业生产技术、农畜产品保鲜加工技术、保护性耕作等.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66万亩,占到全区的一半以上;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61个,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67%,农牧民人均从设施农业中获得的收入达1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6.5%.项目区农牧民人均从设施农业中获得收入3200元.

1.4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

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总面积达到1458.43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88.7万亩,粮食生产基地1349.7万亩;全市有23个农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37个农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40个农畜水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草原兴发、塞飞亚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3个农畜产品获内蒙古自治区名牌产品称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农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初步形成了农、牧、多、特、劳等多渠道增收的新格局.尤其是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市场的直接拉动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2011年农牧民纯收入5100元.收入.

1.5 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

赤峰市坐落于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两大沙地的交会处.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赤峰就大搞生态建设和植树造林,生态建设的成果非常明显.森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687万亩增加到428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3.7%,土地沙化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五年完成治理面积1543万亩,绿色屏障初具规模,生态环境整体趋于好转.水利建设力度加大,五年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3.5万亩,达到598万亩,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2 赤峰市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利用率低,农牧业基础条件较差

全市现有耕地1500万亩,农牧民人均经营耕地4.3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45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27%,农牧民人均1.3亩;全市现有草原8600万亩,可利用草原7300万亩,农牧民人均20.8亩,且草原沙化退化严重,载畜能力降低;全市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900和26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和19%.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是制约我市农牧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水利灌溉设施总量不足,基础保障能力不强,加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效益发挥较差.节水灌溉面积仅占灌溉面积的43%,而且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有77%是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建设标准较低,田间工程配套差,只解决了输水过程的节水,田间灌溉浪费水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生态保护投入少、力度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脆弱.

2.2 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层次低

农牧业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农牧业产业化体系尚不完善,农畜产品加工发展落后,农畜产品销售以“原”字号居多,加工转化率较低,没有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全产业,加工增值的比例很小,农牧民只能得到来自初级产品的有限收入.当前松散的产业链,许多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经济联系只是简单的市场自由买卖关系,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约束机制.有的企业与农户之间虽然有合同约束,但是由于农户处于弱势地位,不能与企业之间构成对称的地位,因而不能充分地分享加工增殖和销售利润.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少,大部分企业都规模小、档次低、带动作用不强,企业缺乏活力,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规模和质量档次远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2.3 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农牧科技应用水平低

大部分农户的土地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户经营规模和范围狭小.分散经营、实力弱小,导致生产成本高,销售手段落后,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难发挥各地自身优势、产品优势以及经济优势.现代农牧业科技整体应用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还存在着“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和市场意识不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2.4 农牧业产业化层次低,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薄弱

农畜产品销售以“原”字号居多,加工转化率较低,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短.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农牧业信息和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农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一些必要的服务手段、检验检测设备急需配备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多仍处于“小弱单散”的起步阶段,带动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小,农产品品牌建设严重滞后,中介组织和营销中的经纪人缺乏统一组织,农产品收购随意性较大.

3 赤峰市农牧业发展建议

3.1 加强农田草牧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畜产品基地

影响赤峰市农牧业最大限制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加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将水利工程的完善配套作为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来抓,尽快实施水利设施完善配套改造工程.制定水利设施完善配套改造工程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挖潜改造,恢复和改善老化失修水利工程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水利工程对农牧业的支持作用.把节水灌溉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来实施.积极采用微滴灌、喷灌、管灌等先进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坚持用现代水利设施装备农牧业,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改造农牧业,以水利现代化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

农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建设,要与资源特点相适应,与市场相衔接,围绕全市农畜产品加工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布局,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尽快与农牧业产业化对接.充分调动农牧民投资建设基地的积极性,鼓励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农牧业综合开发,建设基地.努力吸引市内外、国内外客商投资,多种形式联合建基地.突出抓好具有独特优势的绿色食品商品生产基地、种子、种畜基地.

3.2 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

不断提高优质、专用、特色、安全、生态农产品的比重.优先发展优质玉米、高油大豆、强中筋小麦、专用马铃薯等,突出抓好蔬菜、瓜果、中药材、杂粮杂豆、花卉等具有较强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特色种植业发展.优化畜群畜种结构,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要以围栏封育为前提,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逐步由季节性出栏、靠天养畜向四季均衡出栏、集约型经营转变,努力实现草原绿起来、畜牧业强起来.农区、半农半牧区畜牧业要在全面实行舍饲圈养和禁牧的前提下,以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创新和现代养殖模式,实现农牧结合、优势互补.发展循环农牧业经济,利用种、养、加产业链的有机结合,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

3.3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建立健全与产业化发展相配套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各涉农牧业部门要转变职能,积极为基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创办各类实体型服务组织.放手发展农牧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完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促进农畜产品销售和流通.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高农牧业经营的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加强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提高工业品和原料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牧业机械化,加快农牧民素质培训步伐,使农牧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要强化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优势、高产、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专用的动物新品种;改革和完善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实施科技进步战略,努力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牲畜个体生产能力和农畜产品质量.

3.4 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在产业化经营上,重点引进和推广精加工、深加工、保鲜、包装、贮运等先进技术,加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培育和引进一批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建设一批规模大、集中连片的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努力开发“拳头”产品,发展区域特色农牧业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基地.要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着力打造生态经济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要发展“订单”农牧业,完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利益联接机制.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3.5 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落实市“十二五”农牧业规划

“一年一场风,由春刮到冬,肥土全带走,沙石留一层.”是老百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形容,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强地力、提高农业产出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问题.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水土保持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加强重点流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飞播、配套草库伦等技术,依法保护森林草原资源.建立健全森林、草原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严格落实农区禁牧制度;牧区、半农半牧区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季节性休牧制度;生态工程项目区及移民区的封育制度.严厉打击乱开、乱垦、乱挖、乱占、乱发等破坏草原、农田、山林的违法行为,依法保护好农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切实落实“十二五”时期全市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首要任务,着力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概括为:坚持“一个方向”、实现“两大目标”、提高“三个能力”、实施“六大工程”、完善“六大保障体系”.

〔1〕牛西午.北方旱作区节水高效型农牧业综合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张秀生,张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

〔4〕谭昭华.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001(6).

〔5〕“农牧业”课题组.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节水战略研究.中国水利,2003(5).

〔6〕姚艳敏,等.区域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

〔7〕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赤峰日报,2011-3-9.

〔8〕《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之五赤峰篇.直播稿终结版 杨娜.2010-12-23.

F327.1

A

1673-260X(2011)10-0075-03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赤峰市农牧业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赤峰市通联站站长——刘国良
西藏农畜产品产业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西藏农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我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