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2011-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金 鹏

(长春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部,吉林 长春130061)

改革创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金 鹏

(长春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部,吉林 长春130061)

根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中提到的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一些经济不发达、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革创新的措施和建议,提出了适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重要内容。因此,如何在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挖掘和开发现有农村的教育资源,通过改革创新来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水平,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前段时间,我们有针对性地走访了长春市周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外五县的镇中心小学校和偏远农村小学。通过听课、访谈等调研方式,了解到这些学校信息技术课开设的现状。概括地讲,第一,这些地区的农村小学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所需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学设备和专业师资力量)还是十分缺乏的;第二,由于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够重视,造成组织安排上不科学、不合理;第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死板单一,效果差。同时,我们也看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环境在某些方面还是优于城市小学的,因为,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城市的师生而言较少,压力较小,课余时间较多。所以,如果能够改变前述不足,再利用优势条件,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就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提高素质教育方面有新的突破和收获。为此,笔者提出改进目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建议,供广大从事教育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朋友参考。

二、为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要尽力改善教学硬件条件,丰富教学资源。农村小学的计算机硬件条件落后,要短期内解决这一矛盾很困难。为了能创设良好的教学外部环境,可以通过行政手段重新调配已有设备,如果有条件可以增加资金投入,购置新设备。同时,整合中心校和附近村小的教学资源,协调教学时间,利用中心校较好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在机房闲置时段对村小的学生进行集中授课。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完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还可以帮助村小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其次,学校和教师要制定相对紧凑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具有简单的应用能力。如果课时少并且安排得比较分散,学生课后又没有复习和练习的机会,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可以采取集中安排授课的教学方式,并利用课余时间适当增加实践操作课时,这样做既能使教学内容具有连贯性,同时又使学生有时间在课堂上做到动脑又动手,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

针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这里,笔者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

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方式,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学生自己不同时段所理解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认知并建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素养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有利于学生对范例的细节观察,便于学生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自己不同时段的作业成果进行比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下面以小学五、六年级讲授的“办公自动化软件——PowerPoint”内容为例,讲解一下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步骤。

1.课前准备,收集信息。在课前一段时间里,教师应布置学生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的信息,记录和描述家乡的人或物,以此展现家乡的美丽(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和自己家乡相似的信息记录)。

2.信息展示,相互评议。在课堂上,教师首先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通过组内成员评议,推荐出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家乡的信息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评议和展示家乡信息这一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讨论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

3.展示课件,讲解功能。学生收集的信息和展现的形式上表现单一,内容上分散、不全面。此时,老师可以将事先使用PowerPoint软件做好的课件向学生们展示。需要注意的是,此课件要展现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功能,而PowerPoint一些特殊功能和效果不在此课件出现,目的就是在后续课程里让学生渐进观察,加以对比,逐步深入了解PowerPoint软件各种功能的应用。在这个课件中,教师把搜集到的关于家乡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汇集到幻灯片上,使学生感受PowerPoint软件可以将形式表现单一、内容分散、不全面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展现到电脑这个平台上,形成对PowerPoint软件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然后,老师将此课件所涉及到的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功能向学生们加以介绍和讲解,并示范操作创建过程,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如何启动PowerPoint软件,如何建立和删除幻灯片,如何在幻灯片上插入和修改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4.模仿观察,实践比较。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观察老师创建课件的过程,利用PowerPoint软件模仿着把自己搜集到的各种信息汇集到幻灯片上。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去比较自己的操作结果与老师课件作品的差异,同时也要归纳记载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观察成果,相互比较。在学生们完成操作后,展示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在鼓励学生们给出评价时,教师也应该给予肯定和积极的口头评价。还要提示学生们在观察所展示的成果的同时,要和自己的成果加以对照和比较,注意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6.总结强调,修改完善。在学生观察和比较了教师课件,学生成果的基础上,汇总学生的评议和疑问,老师要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加以讲解或演示,对共性问题给予着重强调。最后根据教师的总结,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信息课堂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观察比较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是对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更着重于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据此,在评价信息课堂教学成果时,应围绕下面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基础上,围绕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分目标。

教学内容:根据各年级的学生特点,运用教学技能展示教学活动内容。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从教学活动、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如,教学活动的形式、素材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能否掌控教学活动的节奏,调动学生的思维、反应和参与程度;学生能否主动、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以及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程度。

教学方法:教师能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网络资源、情境创设等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性格等变化程度;学生的个人素养提升状况等。

在PowerPoint软件后续教学中,还可以在软件功能应用和使用技巧方面运用此教学模式。通过对前期和后期成果进行观察比较来提高学生对该软件的深入了解及其应用能力。还可以在成果内容上不断深化,比如,通过时间推移,观察比较家乡的巨变,提升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怀;通过对中外农村的现状比较观察,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家乡的落后和不足,引导学生看到家乡发展的前景和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0).

[责任编辑:姚 旺]

G623.58

B

1671-6531(2011)11-0125-02

金鹏,男,安徽滁州人,长春教育学院信息技术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性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FFB090577)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