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分析
2011-08-15李玉娥史铁杰
张 顺,李玉娥,史铁杰
(1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安徽芜湖241003;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科研处,北京 071000)
人口迁移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策分析
张 顺1,李玉娥2,史铁杰1
(1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安徽芜湖241003;2.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科研处,北京 071000)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青少年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基本都为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模式。以人口迁移“推-拉”理论考察,发现迁出地的经济落后和政府的鼓励外出务工形成的合力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迁移,造成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
留守儿童;人口迁移;“推-拉”理论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亲情缺少、生活抚育缺失、教育监护缺位、安全保护缺乏等往往会引起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农村青少年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解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目前全国留守儿童为4378万人。从不同户口性质留守儿童的构成看,留守儿童中94.2%为农业户口,占绝大多数。从留守儿童的城乡构成来看,农村留守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91.7%[1],对于留守儿童的产生,有人认为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大量的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2]。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面临着学业成绩、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人身安全等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很多专家学者和政府、社会团体等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有人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当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四种模式:动员公众个人或集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模式;通过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长期和可靠的生存和发展资源,并力图改变政策,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制度性支持的社会支持模式;鼓励留守儿童在困难的条件下,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做一个社会认同的出色的少年儿童的自强模式;强调儿童和社会根据留守儿童权利积极参与自我发展的赋权模式[3]。
但是这些外界的干预和帮助未必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是一个综合、复杂、长期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改善家庭的同时,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干预,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环境”[4]。本文从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的社会原因,农村人口迁移的视角来对探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人口迁移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所谓人口迁移,根据美国人口资料局编印的《人口手册》的定义是:“迁移是以改变定居地为目的而越过规定边界的人口移动行为。”考虑到我国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学者将“随迁户口无论入住新居住地时间长短,或者并未随迁户口,但是离开原居住地,在新居住地连续住满1年及以上者”规定为迁移的标准之一。据此推断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的外出行为可以归入人口迁移。
在人口迁移动力的研究中,“推-拉理论”是一种考虑了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社会学理论。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迁移获得较多利于发展的积极因素。于是,输入地中那些类似于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和文化设施、较好的交通条件等积极因素就成为拉力,而输出地中那些诸如自然资源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消极因素就成为推力。迁移者在迁出和迁入两地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比较中,在迁移后的正负效益、利弊得失的权衡中,做出是否迁移的抉择。
在我国的农村人口转移过程中,输入地和输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输入地和输出地都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力,关键在于哪一方的积极方面作用力更大。有人对人口迁出大省之一的湖北2000年和2005年迁出人口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迁出人口的主要动因是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通过就业直接增加货币性收入”[5]由此可见,就业与收入事实上成为农村人口迁移的重要决定因素,输出地机会少和收入低造成的推力远大于家乡亲情带来的拉力,而输入地机会多收入高带来的拉力大大抵消了独处异乡孤独造成的推力。
可见,就业机会在我国是推动农村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带来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性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必须解决当前留守儿童多的中西部(河南、四川、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的55.8%[6])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二、人口迁出地的强大推力,使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凸显
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推-拉”因素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地区间差异越来越大,这使得推动人口迁移的势能也越来越大。有学者对1995年和2005年的长三角省际迁移人口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1995年迁往长三角区域的省际人口中,迁入地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在迁移人口的影响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迁入地的状况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较小。”“1995年长三角省际迁移人口影响因素中迁入地的‘拉力’作用远远大于迁出地的‘推力’作用”。而2005年的数据“揭示出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主要是迁出地的‘推力’作用,而迁入地的‘拉力’作用明显下降。”[7]
人口迁出地的推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也有迁出地地方政府自身的原因,那就是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方式之一。在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省,地方政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剩余劳力外出就业,想藉此带回大量收入,如“近几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增收富民的一项产业”[8]。“然而,对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给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认为不重要”[9]。简单的劳务输出未必能对输出地的经济带来实质的影响,有学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中西部地区靠劳务输出带回收入拉动当地经济的办法提高空间比较有限。”[10]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迁出地的经济落后和政府的鼓励外出务工,形成的合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使留守儿童问题愈发凸显。诚然,我们不可能再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增强迁出地的拉力,引导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2006年国务院在《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引导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等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有效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区域间迁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结合目前国家产业调整政策和人口迁移中的“推-拉理论”,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010年9月6日国务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出台,意见指出中西部地区要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省,应以此为契机,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应该看到,本地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本地文化的同一性,进入城镇的低成本、打工与务农的兼顾性等。因此,如果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能够较快发展,其对农村劳动力的拉力是相当大的。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青壮年就地就近打工的同时兼顾家庭照顾孩子,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缓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家庭联产承包制发展到今天,其制度创新带来的效率已经渐渐消失,分散的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风险越来越大,要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强农村对人口迁移的拉力,来留住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同时,以结构调整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种植业以外的林、牧、副、渔等业转移把农村经济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进一步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有效空间。
加快中小城镇发展,实现农村劳力就地转移。农村城市化,一大批农民进入城镇将是未来农村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国情决定了现有的城市不可能容纳如此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发展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重要选择。目前我国约有1.6万个中小城镇,它们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乡镇企业集中地地方,是城市连接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的基本载体。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规模和质量。要进一步改善交通、信息、投资环境,使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聚集地,以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创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鼓励返乡农民工就地创业。”从国家政策的层面阐述了实现农村劳力就业转移的方向。
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一方面有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发达地区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提升产业层次,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减少发达地区人口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减轻社会管理压力,为新一轮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大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迁移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对此群体给予足够的重视,既从生活、教育、心理等方面开展帮扶工作,也需要解决影响人口迁移的根本性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缓解也必将为破解农村青少年教育的系列问题提供基础。
[1] 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30.
[2] 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3):49-50.
[3] 卜 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5-30.
[4] 李 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9,(9):182-185.
[5] 张启春,汤学兵.人口迁移、就业机会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证研究——以湖北迁出人口为例[J].统计与决策,2008,(16):89-91.
[6] 段成荣,吴丽丽.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4-30.
[7] 朱 杰.长江三角洲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及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0,(6):97-110.
[8] 陶 红,马凤仙.宁夏留守流动儿童现状的实证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8,(6):102-106.
[9] 谢培秀.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9,(5):32-39.
[10]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3):77-88.
F592
A
1673-1794(2011)01-0037-03
张 顺(1978-),男,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教育;史铁杰(1967-),男,安徽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教育,农村青少年教育;李玉娥(197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商经济法学。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HSK07-08D99)
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