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意义研究
2011-08-15吴荣秀
吴荣秀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20)
应用型本科学生从事公益活动的意义研究
吴荣秀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20)
从应用型本科学生群体自身的特殊性、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公益活动;规则意识;软实力
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不计眼前利益,出人、出物或出钱赞助和支持某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它是一种乐于与人分享的积极行动,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无偿劳动,不但能促进人际间的互助关怀,更能促进社会各阶层的融洽相处。由于应用型本科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事公益活动具有双重多赢的效果。
1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学生良好规则意识的养成
所谓规则意识,简单说来就是主动遵守规则、接受纪律约束的愿望与自觉意识。有良好的规则意识,是自觉养成遵守政治法律规范、参加社交活动、礼貌守时、节约守纪等习惯以及注意日常行为仪表、公务礼仪、礼节性语言文字的使用等职业行为习惯的可靠的内心信念与恒久机制,也是顺利融入社会的前提。较之一般本科院校,普通应用技术类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总体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1)对学校教育不理解、不配合,对师长的叮咛和嘱咐置若罔闻,常有抵触情绪。(2)不服从班级管理,在课堂上交头接耳或睡觉;(3)不遵守校纪校规,不按时上课、缺课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4)违反水电管理规定,私自购置电炉等大功率电器,在宿舍里私拉乱接线路,造成安全隐患;(5)不爱护公物,恶意破坏路灯、门窗和桌椅等公共设施的行为[1]。归根到底,这与学生自信不足、缺乏正面的持久的积极体验直接相关。学校现行的规章制度毕竟力量有限,从事公益活动尤其是义务支教等公益活动,两者互补能起到“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功效。一方面,公益活动在给予受众教育帮扶的同时,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依照程序办事等问题以及施教内容中的学校规章制度、道德要求、纪律规范等,也对大学生起到自我教育与灌输的作用。同时,从事公益活动的大学生以教育者的身份而不再是受教育者出现,角色与身份的转换使其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规则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在从事公益活动的时候,每一个学生个体都代表的是他的集体、他本人最真最善最好的一面,而他的过失、表现失真,将给他的集体和他自己热衷的公益事业造成损失,抹上污点。这将促使学生克制不良倾向,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主动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主动去适应并以社会标准、团队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以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在长期成功的体验中,这种意识会进一步强化为内在的德行并伴随出现学生自信的增强。
2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打造发展硬实力
2.1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正如武汉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顾海良先生所说,一个人真正要在社会上成长成才,三方面的能力无疑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没有比较好的组织能力,不可能成长成才;没有比较好的寻求新知识的能力,走向社会不可能走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不可能走在掌握新知识的前沿;假如不能融入社会,没有和社会结合的能力,也不可能适应社会。应用型本科生是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的人才,单纯的理论学习与校园生活与有限的实习训练是无法全方位、全员覆盖的,如果走向社会大舞台从事公益活动,二者便能相得益彰。
2.1.1 有助于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通过学生社团进行的公益活动,全靠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和执行,并通过跨学校、跨地区的合作完成。一方面,这不仅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创造力,汇集身边资源和大学生的知识、智慧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现代信息、新知识和新观念,以大学生的身体力行去缩小城市与农村落后教育现状的差距和信息鸿沟,同时也通过大学生的力量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另一方面,团体中任何人都有成为组织者的机会。在固定的班级中,他们可能只是被动参与者,但在公益活动的某些项目某些阶段,参与者不得不担负起组织团队的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其积极性与荣誉感、信任感油然而生,全身心的投入使其潜能得以迅速激发。一个项目结束,其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巨大改变。
2.1.2 有助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顺利步入职场打好基础
公益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打开一扇窗户,在和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打交道中,能够获得方方面面的社会知识。这有助于大学生了解我国的现实国情,认清自己的位置和将担负的社会责任,明确自身的时代使命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合理调节自我期望值,纠正自我意识偏差和失误,缩短与社会的差距。在公益活动中,许多问题是临时出现且随时变化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正是这种具体场景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真实认识,弥补了靠书本得来的抽象知识的肤浅与不足,同时学生的应变能力、果断性、主动性与自制力得到锻炼与考验并不断提高,也增强了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其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时,参与成员通过模拟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公益项目的管理和运营,按职业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一方面提高了公益活动的效率;另一方面,成员们提前体验到较真实的职业环境,从而培养了职业素养,并学会在大学期间开始拓展职业人脉。
2.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群体与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与文化水平的人群间跨越时空的思想与知识的同步或异步的、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也有面对面的讨论互动),同时也是大学生们之间的协同学习交流。在辅导、协同学习中,一方面,学生们不仅解决了问题,同时品尝了集体给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愉悦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促使他们认清、反思进而主动调整和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有了持久稳定的动力。在公益活动的全程组织与全员参与中,学生们还能学会“五自”,即自己确定帮扶对象与目标、自己组织团队并分配任务、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并具体实施、自己协调各方关系汇聚各种力量以求配合支持、自己筹措经费。能力要求与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这无疑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思维模式,摆脱依赖心理,主动研究课程结构,弥补优化知识结构,主动增加新知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拓宽知识口径,构架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结构与智能框架。
3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提升软实力
3.1 适时地开展公益活动,有助于引导学生政治思想健康稳定发展
受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上一些不良行为所产生的负效应影响,应用型本科学生在政治取向上显得务实、积极,明显具有实用、功利的特点,在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上有着淡化的倾向。不少学生把入党、评优、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为的是实现个人的利益,而并不是心中存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追求;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一定程度上也是想借此锻炼自己的能力。他们主要是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的,部分学生并不真正关注政治,其思想尚未成熟、处理问题还不够理性。即使关心政治的人,也尚停留在理论上且易波动,感性的、片面的成分居多。开展公益活动,能帮助学生抛弃功利,自觉树立起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与社会现象的零距离接触中学会分清正误、明辨是非,增强对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认识、理解,坚信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不移地用所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内心深处主动接受、靠近共产党。
3.2 开展公益活动有利于克服应用型本科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趋利性倾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应用型本科生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显得积极但价值取向上趋于功利,奉献与索取并重,作贡献要视回报而定;对人生长久愿景有追求,但更注重眼前利益的实惠和实用性。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具有矛盾性和双重性,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际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却未见诸行动。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2]。公益活动将大学生置身于针对性的环境中,在不求回报的付出中体会到无私奉献的乐趣,养成主动利他的习惯;在贡献社会中不知不觉实现了人生价值,在面对长远与眼前矛盾时主动调整,自觉拓宽自我价值的视界;在与他人和社会的摩擦、交互作用中自觉取消双重标准,正视人生的目的与意义。
3.3 开展公益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从事社区服务、农业耕种、如大扫除、植树造林等艰苦的一线劳动的公益活动,能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农村、工厂等基层的条件恶劣,从而激发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刻苦学习知识改变这种状况的雄心,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意志。这种经验让他们认识到正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才一点一滴地改变着这种状况,从而自觉克服铺张浪费、讲究吃喝玩乐的恶习,进而培养起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真挚感情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持开展这种活动能逐步培养他们树立起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身经历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他们会自觉树立起符合主流标准的社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参加公益活动能增强对亲情、对生活的理解。在实践过程中体味到生活的艰辛,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助其幡然醒悟,感受知识的重要,感恩社会,奋发图强。在这种没有外力强加的方式下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足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3.4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克服人格缺陷,悦纳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大多数进入应用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都是高中时的二三流学生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行为举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不自信与偏执、扭曲并存,性格脆弱、狭隘独尊与排他并存,渴望融入集体但自我封闭,旁观胜于参与,对外界漠不关心、不善交往。归根到底,这与他们中相当比例的人在中小学时代没有得到来自家长或老师的褒奖与重视等正面激励,经历单纯而缺乏正确理解有关。公益活动要求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以对方立场来思考或感觉并全力达成对方愿望,这种经历促使独尊排他者向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转变。从事教育公益活动,在帮扶过程中通过解决资金困难,主动与外界联系以获得赞助,通过与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一次次地完成目标、成功帮助弱势群体,获得社会与他人认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自信、心胸变得开朗,并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认知上的偏见,变得乐于交往,并善于交往、乐于分享。公益活动的实践体验、亲眼目睹、用心分析也激发了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4 从事公益活动,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强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着力构建“学习、实习、就业、发展”四位一体平台[3],致力于培养受市场欢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种把为培养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作为关键目标的做法,旨在通过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拥有较好的敲门砖,也具备能使其职业长久、坚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使学生具备谋求职业的能力。据调查,在员工基本技能五大类能力中,按企业技能需求指数排序依次为:理解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多数企业对应届大学生关注的要素相对而言更注重潜能而非当前所具备的工作水平或经验,如:用人单位关注“理解与交流能力”远高于“技术能力”。在从事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学会与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交往,并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对人的正确认识,为顺利交流奠定了认知基础。在大学生与小学生的牵手交流之中,大学生们的交流能力能到锻炼和提高,恰好弥补了单纯学校教育的不足。这与学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二者在共同为企业和市场提供所需人才的工作上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1]张建安,曾宪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措施微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18-22.
[2]冉福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09,(13):4-7.
[3]张国圣.本科院校办职教:“压缩饼干”还是“营养餐”?[N].光明日报,2008-11-26.
Application-oriented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Meaning of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
WU Rongxiu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20,China)
Application-oriented group of students from their own particularity,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positioning point of view,engaging in charitable activities help students develop awareness of the rules,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a good ideological and moral,psychological training,to help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a chiev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s.
public service activities;awareness of the rules;soft power
G645
A
1674-5787(2011)03-0089-03
2011-03-22
吴荣秀(1973—),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闫桂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