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码转化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元语言理论发展

2011-08-15张丽影暴慧敏

关键词:语码外语教学语言学

张丽影,暴慧敏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基础课部,廊坊065201)

语码转化理论与外语课堂教学元语言理论发展

张丽影,暴慧敏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基础课部,廊坊065201)

力图梳理语码转换理论的研究历程和外语课堂元语言使用的认识过程,分析如何正确利用语码转换理论指导外语课堂外语与教学者母语的使用关系。

语码转换;外语课堂教学元语言;外语与母语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不同层次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发展,随着外语教育实践的深入,外语教学理论的探讨也层出不穷。由于中国主要的教学媒体语言是汉语普通话,英语在中国的教学是作为外语而不是二语来教学的。有关英语教学的元语言使用上也曾经有过争论,与此同时语码转换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并且伴随着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一、语码转换理论的范式演变: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一种由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现象,指的是说话人在同一交际片断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码(包括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的各种地区方言、社会方言等语言变体)的语言现象[1]。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自从上世纪70年代被提出后,一直在不断演变。期间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的深刻变化。

早期的社会语言学家们往往把语码转换看成是一种语言缺陷[2]。随着社会语言学的深入发展,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的认识也逐渐展开,Gumperz[3]最早对语码转换进行了分类,他区分了“情景型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指由于改变话题、参与者等情景因素引起的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switching):这是为了改变说话的语气与重点或角色关系而采取的语码转换。

随之又有了语码转换的标记和非标记的区分,按照Carol Myers Scotton的a model of markedness划分,语码转换分为无标记语码转换和有标记语码转换。无标记语码转换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惯例语境下说话人仍能够通过一个无标记的转换维持现有状态;另一类是非正式场合下操双语的朋友之间从一种无标记转换到另一种无标记的选择。有标记的语码转换意味着说话人试图偏离现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1]。

正是基于标记理论社会文化指示性,Giles等人提出了言语调整理论(the Speech Accommodation Theory),认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总是根据各种语境因素,以及说话人及其所属言语社会的语言态度等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加上说话人当时所处的心理状态及其对受话人及其他话语参与者的态度等(社会)心理因素,选择顺应(convergence)或偏离(divergence)等不同的言语调整策略,从而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Milroy[4]就语码转换提出了关于社会网络模式;Jacoby&Ochs[5]关于身份共建的理论;Chris Weedon[6]探讨了关于个人身份与语言使用之间的动态关系。

从语码转换的发展趋势来看,从最初的被认为是缺陷到结构划分,到语码转换成为对说话者的身份建构的一种方式,而讲话人的身份认同随着语码转换而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特征。说明语码转换理论的发展同其他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也是经历了从结构到建构的发展。从索绪尔的语言与言语的划分并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到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研究真实的话语(言语),结构到建构是语言学理论深化的重要哲学特征。

二、语码转换理论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影响

中国对于语码转换理论的介绍和反应也经历了大致的历程,从1987年王得杏在国内首次介绍语码转换理论以来,中国期刊网从1979—2005年以“语码转换”为题的文章123篇,外语界的研究较多,汉语和少数民族语领域的研究少。这说明我国外语界对于语码转换非常关注,这也潜移默化地会影响到外语教学。一些教师和学者就二者的关系作了研究,如陈立平[7]的《英语专业教师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卢植、茅丽莎[8]的《外语课堂语码转换的应用语言学思考》,李玉梅[9]的《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及其功能》,贾慧[10]的《语码转换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武广庆[11]的《英语教师在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等等。

总的来说,中国外语特别是英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过去几十年基本和语码转换理论的发展很一致,从结构走向建构。学生和教师之间由教师主导的结构格局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格局。而在外语课堂教学中,中国的英语教师都会面临中英文的语码转换问题。一直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都在力求少说母语,这和我国国情有一定的关系。文革中我国的外语教学受到了严重冲击,改革开放后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外语人才,而当时合格师资稀缺,所以那时讲课还是语法为主,自然就要汉英语码转换。但是随着传统的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课上讲中文也成了英语课忌讳的现象,随着教改的实施,从中学到大学的英语教材都更新换代,课上也力求把说汉语的机会降低到最少,甚至有学校进行全英语教学和所有学科的双语教学。这种力图把母语从外语课堂上消灭的观点恰恰和早期的对语码转换的看法比较相似。所以自然地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也遭遇到了教师和学者的反思和探讨。因此,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不能抹杀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三、语码转换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的进展

语码转换对中国外语课堂的影响,前人已经做过很多的总结和探讨,但是关注的点都比较单一,未能注意到语码转换理论的不断发展,所以相关的分析都有待完善。多数研究都是从外语课堂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语码转换可以帮助教师缩短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这个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关注核心已经从外语教师转移到了外语学习者身上,这是趋势,所以重视学生的反馈是重要的,但是仅仅关注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语码转换理论发展中一些新的理论和发现也对外语课堂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例如,语码转换对于翻译教学在外语能力培养上的意义未被充分认识。

黄国文[12]认为:“翻译活动与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语码转换活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也认为翻译成品(译文)实质上是语码转换的结果。”此种视角颠覆了以往对于语码转换与英语教学的狭隘关系,从跨文化交际的高度重新建构了语码转换对于外语课堂的特殊意义。由于英语教学在中国大陆是纯粹的外语教学,而不同于新加坡等地有交流的语境属于二语教学,所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学生学习外语时母语已经定型,外语只能以迁移的方式被学生学习,而且由于中国汉语作为母语有着传媒、交流等方方面面的主导作用,因此外语学习者几乎没有用外语真实交流的机会。越是如此,学生就越不可能实现类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那样的水平,所以学生掌握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就理所应当。而翻译又是不同文化的语言交流的一种重要的钥匙,所以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翻译水平才能体现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语码转换在翻译的角度就是一种不同于以往课题话语模式的积极建构,师生通过适当的语码转换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而事实上如前面文献综述所提到的,语码转换与身份认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涉及到讲话人对不同语言所持的语言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在中国,外语除了作为沟通工具以外,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13]。这就让学生的外语学习在心理上有了些复杂的情节,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种情节加强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这样语码转换又可以因为建构学生特定的身份认同反过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四、总结

通过前三部分的总结可以发现,语码转换的理论发展本身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都奇妙地遵循着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到建构主义的观点的转换过程。最初人们认为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缺陷,后来逐步认识到其特有的社会心理学意义;最早外语教育界也认为课堂上的语码转换是缺陷,应该被尽量避免或完全消灭,后来逐步认识到其在外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外语教学领域,外语教学法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后方法转向。其具体表现为对单一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怀疑,对方法之多元性、开放性、相对性和特定性的强调。它反对以往把外语教学简单化的种种做法,强调充分考虑外语教学的各种复杂情况,强调语境对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社会、政治、教育制度等因素对外语教学的重要影响[14]。新时代的外语教学具有鲜明的建构主义特征,要求外语教学整合各种因素促进外语教学。就外语与汉语的语码转换而言,符合“后方法”的态度就是在口语等需要培养学生语音听力等强调外语语境的教学中必须强化纯外语教学,让学生养成开口说的习惯,提高口语和听力水平,当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提高时其特定身份认同的建构也会加速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涉及到翻译等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内容时就要建构地对待,适当的情况下则必须使用母语进行交流讲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真正培养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转换。可以说语码转换的不同理论阶段的应用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完全可以兼容共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二者不能完全替代,要因地制宜。

[1]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97.

[2] Labov,W..Sociolinguistic Pattern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120-125.

[3] Gumperz,J.J.&D.H.Hymes.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M].New York:Hold,Rinehart and Winston,1972:87.

[4] Milroy,L..Language and Social Networks[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0:153.

[5] Jacoby,S.&Ochs,E..Coconstruction:An introduction[J].Research on Langu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1995,28(3):171-183.

[6] Weedon,C..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M].Cambridge,MA:Blackwell,1997:86-88.

[7] 陈立平.英语专业教师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J].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5):31.

[8] 卢植,茅丽莎.外语课堂语码转换的应用语言学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4(2):52-55.

[9] 李玉梅.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及其功能[J].科技信息,2010(8):151.

[10] 贾慧.语码转换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1):88-91.

[11] 武广庆.英语教师在非英语专业课堂中的语码转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34.

[12] 黄国文.作为语码转换过程的翻译过程[J].外语教学,2009(2):79-83.

[13] 王志欣,王京.大学生对四种语言变体的态度[A].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里——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1.

[14] 李宗强,张丽影,“后方法”背景下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心理语言学剖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 (9):29-31.

Evolution of code-switching theory and metalanguage theory in foreign teaching

ZHANG Li-ying,et al.
(Dept.of Basic Courses of North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Langfang 065201,China)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code-switching in linguistics,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how teachers apply code-switching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o deal with nativ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Therefore,this theory is extremely meaningful in reducing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s well as cultivating the capacity of students’translation and so on.In addition,teachers'appropriation of the use of native language can make students really cultivate students’intercultural awareness when teachers are communicating and teaching in the class.

code-switching;metalanguage in foreign teaching;foreign language and native language

H314

A

1009-8976(2011)02-0112-03

2011-04-06

张丽影(1979—),女(汉),河北廊坊,硕士主要研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码外语教学语言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民族高校大学生语码转换现象研究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大学生口语语码转换句法形态研究——以维汉语码转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