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国经济发展现状及困境

2011-08-15

财经理论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蒙古国蒙古经济

文 虎

(内蒙古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蒙古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经营农牧业和轻工业,人口的50%从事农牧业生产,牲畜总头数约3182多万头只。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经济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蒙古国是矿产资源大国,地下资源丰富,多种矿产资源蕴藏量居世界前列。目前已发现和探明的就有铜、钼、金、银、铀、铅、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铜储量丰富,品位高,东部的褐煤、南部的炼焦用煤都具有开采价值和前景,石油已探明储量达40-80亿桶,与中国接壤的东、南、西部地区的13个石油盆地中的石油质量较好,60处的萤石矿床储量约2800万吨以上,是世界上萤石的储量最为丰富的国家。仅10年来,采矿业已逐渐成为蒙古国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蒙古国民生产总值的近30%,出口额占蒙古国外贸出口总额的80%以上。

一、蒙古国经济现状

转型以前,蒙古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其工业生产主要依靠苏联援助,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1991年伴随苏联解体、互经会的解散,蒙古计划经济崩溃,开始转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古政府开始探索、摸索符合蒙古国情的改革措施。

蒙古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蒙古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平稳。1997年7月,政府通过《1997-2000年国有资产私有化方案》,目标是让私营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实行国有资产私有化。2002年借助国际市场上各种资源类产品价格的上涨,蒙古国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改革,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从2004年到2007年,蒙古国GDP年平均增长8.6%。2008年 GDP达到52.58亿美元,增长率为8.9%,增长速度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人均1960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翘尾”影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依靠铜、钼、锌等矿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的蒙古国收入锐减。全年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图格里克,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1%;集体企业增长8.1%,股份制企业增长15.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9%;私营企业增长20.4%。轻工业增长12.3%,重工业增长13.2%。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蒙古国已经形成以采矿、燃料动力工业、轻工和食品工业为主的多种经济产业结构。

近10年的数据显示,蒙古国通货膨胀率一度保持较稳定状态,除了2004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1%外,平均每年的通货膨胀率为5.6%。2005年年初,图格里克对美元的汇率为1209:1,到2008年,平均汇率为1166:1,2009年为1443:1。而这两年在遇到金融危机后蒙古国的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在11.1%。2010年图格里克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为1268:1。从总体来看,近几年图格里克对美元的汇率和通货膨胀率均呈现上涨态势。

1997年1月蒙古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由于蒙古国国内经济不景气,未能借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有利条件推动本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直到2002年,由于国际市场铜、锌、锰、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蒙古国矿产资源出口增加,由此带动了蒙古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为了改变国内脆弱经济,蒙古国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消除贫困上。政府决定支持和鼓励出口型企业,增加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实现工业产值的增长,以减少失业和贫困人口。2007年,蒙古对外贸易总额达到40.06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2.3%。其中,出口总额为18.89 亿美元,增长 22.5%;进口总额为21.17 亿美元,增长42.5%。2008年,蒙古对外贸易总额为56.6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31.3亿美元,出口总额为25.3亿美元。由于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蒙古进口额增速远超过出口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蒙古国主要出口商品价格下跌,尤其是铜价下跌60%,使蒙古国出口收入急剧减少。虽然国际油价下跌降低了进口成本,经济减缓也减少了进口需求,但出口下降的幅度远大于进口。因此,2008年全年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0.5亿美元大幅增至2008年的6亿美元。截止2008年,近五年内蒙古国经济一直保持在8.6%的增长,2007年更是达到9.7%。这也使得蒙古国曾乐观地预测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使蒙古国经济急剧下降,经济增长降至8.9%,并一路下滑至2009年的负1.6%,①创下近十年来最低水平。2010年初,借助国际市场铜矿等矿产品价格上扬和与其经济联系密切的中国经济的强劲走势,蒙古国政府采取多项宏观调控措施复苏本国经济。2010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5%,以此预计,2010全年蒙古国经济增长有望实现7.4的增长率。2010年10月1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主席Д·登贝尔勒在大呼拉尔秋季例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称,蒙古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开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010年上半年5%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内生产总值逼近8万亿图格里克,全国财政收入也明显超过预定数额。铜、煤、铁矿石以及羊绒等畜产品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均有大幅提高,物价指数基本控制在10%以内。蒙古国各大商业银行资产迅速增长,全国银行资产已达到4.7万亿图格里克,图格里克对美元汇率保持平稳。据蒙古国央行透露,2010年上半年,蒙古国外汇流量增加了2.2倍,外汇储备超过16亿美元。此外,蒙古国居民储蓄稳定增长,截止2010年9月,居民储蓄同比增长38.6%。入秋以来,因蒙古国小麦获得丰收,面粉已经可以100%的自给,这是蒙古国2008年实施“垦荒计划”的成效,也是自1990年经济转轨以来首次实现自给。而在对外贸易方面,随着国际市场上铜等矿产品价格有所上涨和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矿产品需求量的增加,蒙古国的出口贸易有了明显的复苏。同时,国内经济的复苏也使得蒙古国进口贸易有所恢复。近年来,蒙古国主要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其国家领导人多次公开表示,国外投资是保障蒙古经济增长,特别是加快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动力。因此,近几年在矿产领域的国外投资越来越大。2005年对蒙古矿产业的国外投资约为1.839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到了五年后的今天已经增长3.5倍,达到6.434亿美元。即便是在金融危机时期,国外对蒙古国矿产领域的投资也不曾减少。

2010年10月23日,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召开媒体会,介绍塔温陶鲁盖煤田开发利用计划时称,蒙古国政府已经建立了“矿产——塔温陶鲁盖”股份公司,公司计划发行150亿个股票。蒙古国全体公民持10%的股份,每位公民得到500个股。给蒙古国企业单位按股价出售10%的股份。另外30%股份投放到国内外交易所(目前还没确定每股的面值)。这样一来,等到奥尤陶鲁盖、塔温陶鲁盖、查干苏布日嘎、那林苏海图、希博奥包等大型战略矿产投入开发使用后,蒙古国经济增长每年将达12.5%,到201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5250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2.7倍。另外,蒙古国旅游业收入近年来稳步增长,1996年旅游业收入只有4250美元,2006年时达到 1.975亿美元,2007年 2.271亿美元,2008年2.369亿美元。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蒙古国旅游业收入下降至2.133亿美元,2010年预计同比增长20%。旅游观光业已经占到蒙古国GDP的10%,逐渐成为蒙古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蒙古国政府2010年12月29日决议,自2011年起东方省乔巴山机场、科布多省科布多机场、南戈壁省达兰扎德嘎德机场、库苏古勒省木伦机场等四个机场提升为客货运输国际航空开放口岸。其中,达兰扎德嘎德机场和木伦机场将于2012年5月开通国际航线,提升为国际航空港。②上述机场的提升对蒙古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与东北亚区域各国开展旅游观光、经贸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蒙古国经济发展特点

转型以后,蒙古国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经逐步走出经济低谷,但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制约着蒙古国经济发展。

(一)产业结构单一

蒙古国经济发展受苏联的影响严重,一直以来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独立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转轨以来,蒙古国产业结构单一状况虽得到一定改观,轻工业、服务业等均有所发展。但总体上蒙古国的主导产业仍为矿产业和畜牧业,其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过于单一,能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过重。从畜牧业、矿产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在蒙古国GDP中所占比重来看,畜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矿产业和服务业所占比例稳步提高,而体现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制造、加工业仍在原地踏步。

蒙古国矿产业虽因遭遇2008年底开始的金融危机而有所下降,但是,2009年矿产业还是在蒙古国GDP中占到28.2%,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对外贸易的比重分别为65.48%、84.6%。2010年矿产品出口在蒙古国对外出口贸易总额中甚至一度占到94%。③这表明蒙古国的出口贸易越依赖矿产资源,结构就越显单一。根据2010年第一季情况显示,蒙古国另一大支柱产业——农林牧渔业占蒙古国GDP的比重为 18.8%,其中畜牧业占 84.9%,共有364400人口依靠农林牧渔业为生。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蒙古国政府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目标之一,甚至是迫在眉睫的工作。经济增长过于集中在矿产领域,必然导致贸易结构的倾斜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而另一方面,外国援助及投资也更多地集中在能源开发部门。

(二)对外经贸合作不断扩大

2002年以后,随着国际市场上矿产资源类产品价格的飙升,以矿产资源为主导产业的蒙古国对外经贸呈现迅猛发展势态,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2007年蒙古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9亿美元,2008年达到57.79亿美元,同比增长 44.1%。2009年因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至40.34亿美元,同比下降30.2%。进入2010年,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复苏,其对外贸易额又大幅回升,表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根据蒙古国统计局2011年1月15日发布数据,2010年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为61.771亿美元,同比增长53.5%。其中出口额为28.992亿美元,同比增长53.8%;进口额为32.779亿美元,同比增长 53.3%④。

从2009年蒙古国出口结构看,矿产品位列第一,占出口总额的81.7%。从进口结构看,进口最多的是以成品油为主的深加工资源类产品,占全部进口的22.06%。在蒙古对外贸易关系国中,中国已经连续11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对华贸易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2010年蒙古国与中国贸易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6%,同比增长8%,其中,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占84.9%,进口贸易占30.5%,同比增长 5.3%。

(三)以资源出口型经济为主

受经济规模较小影响、产业结构单一、矿产品加工工业滞后等因素影响,目前蒙古国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出口型经济。国内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矿产资源,矿产开发和初级产品出口在GDP中所占比重过大,以2010年为例,矿产资源产品和畜牧业初级产品出口占蒙古国对外出口总额的87.7%。此外,蒙古国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也是集中在矿产资源领域。自转型以来,蒙古政府非常重视吸引外资,制定多种优惠政策。自1990年以来共有10000多家国外投资企业在蒙古国投资发展,总计约37亿美元,其中2009年最多,在蒙古国投资的外资数额达到8.0115亿美元。但从投资领域看,71%的外资集中在矿产开发领域。虽然资源出口型经济给蒙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蒙古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但过度依赖以少数产品出口为支点的经济模式不仅阻碍了蒙古国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自身应对外在危机的抵抗力。2008年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蒙古经济的重创就是一个例证。

三、蒙古国经济发展的困境

虽然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实现较高增长,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贫富差距、通货膨胀、技术落后、人力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对外贸易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仍然制约着蒙古国经济的发展。

(一)蒙古国政策的稳定性和执行性较差

蒙古国政治、经济环境欠佳,政府效率不高制约着东北亚区域内其他国家、企业在蒙古进行投资合作。此外,蒙古自身法律制度不完善,一些政策法规或者是发展战略总处于变动之中,其中变数令投资者望而却步,例如,蒙古国的资源开发战略,历经近10年的更改、修改在2007年才确定成为其中长期发展战略。蒙古国《矿产法》到现在仍然处于“修改”变动状态。

(二)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薄弱

蒙古国基础设施差是制约蒙古国发展的一个因素。以铁路为例,目前蒙古国境内只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单线铁路和三、四条与干线连接的支线铁路,与中国接壤的南戈壁、苏赫巴托、东方等省份既无铁路也无公路。尽管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勘探、开采、加工需要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以及与之相配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都较缺乏,无法满足需要。如,蒙古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却不能进行石油冶炼和加工,几乎所有成品油都要从俄罗斯进口。这些现实条件是蒙古政府无法逃避、必须面对的困境。

(三)人力资源不足

虽然近年来蒙古国人口有所增长,但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有限。2010年的蒙古国总人口为268万人,人均土地占有量大约为1人/公里。由于蒙古国长期贫困,教育水平普遍下降,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蒙古国籍侨民约有20万,占蒙古总人口的7%左右,占其全国劳动力的9.3%到18.6%。⑤蒙古国内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以及劳动力素质普遍下降造成企业“用工荒”与劳动力“剩余”的矛盾。这种劳动力市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很多外国企业在蒙古国投资办厂面临的困扰性因素。

(四)资金短缺,债务负担严重

蒙古国的债务问题比较严重。虽然已经解决了与前苏联之间约100亿卢布的债务问题,但苏联解体后欠俄罗斯的各类债务高达1.8亿美元。与俄罗斯之间的债务还在谈判过程中,现在又增加了日本、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多项债务负担。自1991年至2009年底,蒙古国外债已增加至26亿美元。在向蒙古国提供贷款和援助中,亚洲开发银行占34%、世界银行占22%、日本占20%、德国占6%、联合国机构4%、其他国家占14%。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外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0%,该国就被视为陷入债务负担,这也就是说外债已威胁到国民经济安全。2009年蒙古国的外债已经占到GDP的29.6%,⑥逐渐接近国际规定的40%警戒线。

(五)经济总量小,贫困率居高不下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2007/2008《人类发展报告》,2007年以来蒙古国贫困率一直保持在3 0%左右,居高不下。蒙古人类贫困指数16.3%,在全球108个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40位,贫困线以下人口比重36.1%,有10.8%人口每天收入低于1美元,有44.6%的人口每天收入低于2美元。虽然蒙古国于2008年制定和实施《千年发展目标》,但贫困和饥饿的现实状况仍不容乐观。按照目标,到2015年时蒙古国贫困程度应较1990年下降2倍,即18%。而2009年蒙古国贫困率为35.2%(约93万人口),与2008年比较有所增加,2010年蒙古国贫困率仍然在持续增加,高达38.7%。

(六)产业结构畸形

蒙古国原本是传统的畜牧业国家,受前苏联影响形成了较为畸形的工业化体系。工业以矿产业为主,农业较落后,生产和生活资料基本依赖国外进口。根据2010年10月底前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矿产品出口在蒙古国总出口中占到94%。进口方面,蒙古国国内所需91.7%和87.7%植物油和面粉都是从俄罗斯进口。96.9%的大米从中国进口。在2010年的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中国占56%,俄罗斯占18.9%。对华贸易额占蒙古国对亚洲国家贸易总额的85.5%。中国和俄罗斯两大邻国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74.9%。⑦从经济结构来看,作为蒙古国经济支柱产业的矿产开发和农牧业产品占蒙古国GDP的近一半。这也说明了蒙古国经济在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上落后于其他国家。此外,蒙古国的运输业、仓储业等服务产业落后。蒙古国依靠矿产业来发展经济的现状不仅造成经济结构畸形,同时也对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带来一定障碍。在2009年蒙古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矿产资源产品占83%。从出口国别结构来看,2009年蒙古国与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出口贸易往来,其中中国占蒙古国出口贸易总额的73%。而从蒙古国出口结构中的商品附加值来看,出口商品中69%是属于完全没有技术含量(附价值)的资源原材料商品,29%为初级加工产品。⑧这说明蒙古国对外贸易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严重,蒙古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急需改善和优化升级。蒙古国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以及邻近大国的现状使得蒙古国经济受外部影响过大,经济产业结构明显失衡。而依靠对自然资源进行简单开采和加工后获取丰富利润的现象导致蒙古国的制造业日趋萎缩,使国内外经济学家们担心引发荷兰病效应。这也是当今蒙古政府迫在眉睫的问题。

(七)受外部因素和自然灾害影响大

由于蒙古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对外依赖性较大,国内经济发展受美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国际金属价格、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及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对近年来保持8.6%平均增长率的蒙古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是一个主要依赖矿产品换取外汇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矿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后,2008年蒙古的外汇储备比上年减少了39.8%。由于金融市场外汇短缺,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蒙古国商业银行因资金周转不畅、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而停止对房地产、汽车、商业贸易等行业的贷款,从而加剧了贸易额减少,失业率上升,蒙币图格里克大幅贬值。金融危机使蒙古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再次显现。蒙古国依赖矿产资源和原材料等少数商品出口为支点的经济模式在遇到金融危机时显得格外脆弱。

气候恶化和自然灾害对蒙古传统基础产业——畜牧业也能造成灭顶之灾。如2010年初发生的雪灾造成蒙古全国范围内损失2186003头只牲畜,入秋以来爆发的口蹄疫截止2010年11月20日已造成24723头只牲畜死亡,直接导致2010年前三季度经济指标迅速回落。此外,蒙古国超过50%的粮食和食品都要依靠进口,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蒙古国内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增加。所以,外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蒙古国的对外贸易、国民经济的发展。

(八)生态问题、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

蒙古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出口,这也对蒙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近年来蒙古国对矿产资源的无规划、无秩序的开采对原本以畜牧业为支柱产业的蒙古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覆盖率下降、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根据2009年蒙古国对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统计核算,因矿产开采、工业生产而遭到破坏的土地面积分别达到11799.5公顷和2425.8公顷。在进行矿产开采的土地中59%均未得到恢复性保护措施。另外,蒙古国畜牧业草原面积的约90%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和土质退化,国土面积的72%处于荒漠化,而且荒漠化仍在继续,程度日益严重。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需要依赖煤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开发为发展模式的蒙古国来说,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尤显重要,因此,蒙古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确保对环境和自然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

综上所述,蒙古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制约因素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前者更为重要)。从国内来看,摆脱经济落后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政府强有力的执行力可以首先保证国内政局稳定,连续性地实施国家发展纲要以便顺利完成国家发展目标;其次可以吸引外国投资,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增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而解决其国内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畸形、资金短缺等瓶颈问题。鉴于蒙古国的地理位置及所处经济环境,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继续加强与东亚国家往来,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缓解经济瓶颈问题所带来的压力,逐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的全面发展。

[注 释]

① 蒙古国家统计局.《2009年度蒙古国社会经济报告》第32页,2010年1月15日,乌兰巴托.

② 《蒙古国扩建机场》.蒙古国《世纪新闻报》,2010年12月30日新闻.

③ 《2010年10月蒙古国对外贸易指数》.蒙古国统计局官方网,http://www.nso.mn/v3/index.php.

④ 蒙古国统计局.《蒙古国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第34页,2011年1月15日,乌兰巴托.

⑤ 《蒙古国政府呼吁海外蒙古人回归故乡》.蒙古国《蒙古之声》,2010年12月16日新闻.

⑥ 1994年6月30日蒙古国家大呼拉尔通过的《蒙古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中译本,第27条.

⑦ 《2010年蒙古国对外贸易情况》.蒙古国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年1月10日.

⑧ 蒙古国发改委.《2009年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第54页,乌兰巴托,2010年.

猜你喜欢

蒙古国蒙古经济
2022年上半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5%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蒙古靴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雲使》在蒙古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蒙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