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战后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实质探析

2011-08-15王建军孟维瞻

财经理论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均势东北亚霸权

王建军 ,孟维瞻

(1.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北京 100089;2.内蒙古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3.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

美国在东北亚政策的调整,始终是本地区国际关系发生变化的第一推动力。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在东北亚实行的是“霸权均势”①政策。“霸权均势”的观点与美国进攻性现实主义学者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的“离岸制衡”(Offshore Balance)说本质上有部分相同之处。而笔者认为,美国实行的既不是经典均势政策中的任何一种,更没有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东北亚的均势理论研究,事实上仅仅能够限于均势状态,而非均势政策,因为美、日、中、俄四国没有一个国家在东北亚真正实行均势政策。美国在东北亚实行“霸权均势”政策,实际上是明显缺乏事实依据的。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均势”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往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一、均势理论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

(一)均势理论回顾

“均势”一直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一个含义模糊不清、内容丰富复杂的术语。历代学者基本将“均势”大致归纳总结为以下两种含义。第一,指在国际体系中全球范围或区域范围内主要国家权力大致均衡或趋向均衡的状态(而非“均等”状态——笔者注,均势状态并非强调双方权力的平衡,只要在战略上维持大体的均衡态势即可),即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力量对比关系②;第二,指追求上述这种状态的政策或外交原则,即维持国家间权力平衡、防止一国控制或危害他国、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手段。③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理论上都可以肯定均势对国际关系的积极作用,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认为,均势的两大功能是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性和保护国家的独立性。无论是均势状态还是均势政策,无论是维持国际体系还是维护国家独立,均势的最基本意义是维护安全。

但均势理论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争议最大的理论之一,许多学者都曾质疑它的有效性,使其遭受到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批判。摩根索认为,均势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不确定性,即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来测量、评估和比较权力④;不真实性,因为国家领导人试图谋取优势以弥补均势的不确定性。另外,还有不充足性,即均势难以满足国家必要的安全空间。

(二)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均势状态

英国国际关系学者赫德利·布尔(Hedley Bull)在《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一书中提出了四种均势形态区分:一是简单均势(两个大国之间的均势)与复杂均势(三个或三个以上大国的均势)的区分;二是总体均势(在整个国际体系中不存在着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与局部均势(一个地区的均势或者体系中某个部分的均势)的区分;三是主观均势(人们对均势状态的认识)与客观均势(客观存在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区分;四是偶发均势(不是有关当事方有意促成的结果)与人为均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方或双方政策的产物)的区分。

随着冷战的结束,权力的转移和变化使均势发展出新的特点,即冷战后出现了全球范围的多层次均势。在东北亚等许多地区性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地区主要国家相互牵制、相互斗争而形成的地区均势结构,并且与世界体系层次上的总体均势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英国学者巴里·布赞(Barry Buzan)的国际次体系定义,东北亚依其历史传统、互动关系可成为一个地域性的国际次体系。赫德利·布尔也特别指出局部均势状态的历史性作用:局部均势的存在能防止一个地区主导国吞并或支配特定区域的国家,维护某一特定区域的国家独立,使它们不受区域内强国的同化和控制;总体均势及局部均势的存在,为维持国际秩序所必须依赖的制度发挥作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今东北亚的所谓均势状态正是由各国大体均衡的实力对比,以及各自在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利益的争夺和合作的现实需要,加上美国冷战后遏制和霸权政策的继续,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典的均势状态,应该是体系中的几个相对弱国共同抗衡一个相对强国的状态,我们可以从美国学者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学说中归纳出均势状态的三种类型:国家间实力均等分布导致的均衡;民族国家间实力不均等分布导致的均衡;一个民族国家占支配地位所导致的均衡。经典的均势政策包括以下两种可能:1.在获得霸权地位前(包括不可能获得霸权地位时)防止占优势或支配性地位国家的出现(如梅特涅式的均势政策和俾斯麦式的均势政策),即弱势国家或列强之间建构国际政治力量相互制衡格局的战略选择;2.在获得霸权地位后创造或维持最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如英国式的均势政策),这是强势国家维持霸权优势的最有效方法。在下文中,笔者将分别对美国可能实行的上述两种均势政策进行证伪。

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角度来说,东北亚地区和美国尚没有一个国家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区霸权国,尽管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地位。中俄基于强大的陆缘优势,而美日的前沿军事力量只能推进到韩国和“第一岛链”,美国置身于与中俄双方形成的均势格局之中。任何一方都不是占支配地位的霸权国家,双方权力彼此大体制衡。

二、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遏制”而非“均势”

(一)对“霸权均势”说与“离岸制衡”说的质疑

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下面的结论没有异议: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北亚对中、苏实行的是遏制战略。本文将二战结束后到冷战结束前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战结束后的冷战爆发到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美国主要是想通过扶植一个亲美的、强大的中国,来遏制苏联在远东的势力,但由于冷战的重心在欧洲,东北亚地区性矛盾暂时被掩盖,以及“雅尔塔协定”的限制和美苏的相互妥协,各方在远东的利益基本没有太大冲突。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丢掉了中国,美国的力量遂退至韩国、台湾和“第一岛链”,加上美国并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接近苏联的军事基地(虽然日本北海道岛接近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但苏联利用北方四岛将军事实力扩展到日本,形成了对美国的反遏制),因此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遏制中国来阻止苏联扩张势力,这一时期美国遏制的重点是中国,不是苏联。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到冷战结束,由于中国站在了两极对峙的美国一边,加上毛泽东的“一条线、一大片”战略的形成,美国重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但由于中国的联美抗苏战略实际上只是停留在政治层次,并未参与同美国的军事合作,而且美国并不是希望在远东同苏联达成一种战略均衡,而是要尽最大可能借助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所有力量,尽可能地通过遏制来压缩苏联的生存空间。

但是,在冷战后,许多学者想当然地认为,现实主义的美国实行的应该是均势战略,或者说是美国霸权引领下的均势战略。然而,均势战略只是肯尼斯·沃尔兹(Kenneth Waltz)的结构现实主义所主张的一种国家最佳战略,并不是国家的全部。例如,东北亚安全格局并没有像有的现实主义学者预言的那样,出现各大国(包括日本)一起同美国对抗的均势,同样是基于现实主义视角,日本实行的是趋附(bandwagoning)战略,而中、俄却是推诿(buckpassing)战略;苏联解体后,中、俄面对超级大国美国的遏制,没有采取自助和结盟等传统制衡方式去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因此,东北亚的均势应属于布尔所说的“偶发均势”,而非“人为均势”,东北亚的均势并非均势政策促成的产物,这种状态是由于大国争夺地缘优势,而使彼此间力量均衡的结果,而非有意为之。

冷战后美国只是在推行对中、俄遏制政策的过程中,使东北亚区域形成了均势状态,并非以均势作为其政策。并且,在这种均势状态中,美国在东北亚仍然处于“置身的均势”状态,而非“游离的均势”状态。即使在冷战后,美国取得了霸权,但事实上美国并没有高居于中、俄之上,美国仍属于同中、俄对峙的一方。美国政府并非是按照米尔斯海默所说的离岸制衡行事,而是继续充当东北亚均势状态中“修正主义国家”的角色。它既没有“离岸制衡”,也没有游离在中、俄、日之间作仲裁者。按照经典理论,均势的目的是防止任何一方有超群的实力而称霸,应该是较弱的各方联合起来牵制最强大的一方,在东北亚就是各国加强团结来牵制美国做大。目前东北亚地区的格局是一个均衡态势而非平衡态势,美、日更像是两大强国以“联霸”方式,遏制中、俄两个现阶段相对较弱的国家,以主导东北亚格局。

从战后美国的政策演变来看,美国从来都是将对中国和苏联(现俄罗斯)的遏制,而非均势,作为其基本外交政策。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一超三强的特点,并不意味着美、中、日、俄会以均势战略作为自己的基本政策。尽管美国历届政府都主张以均势政策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对外政策,但“美国的强大实力必须用于促进有利于自由的均势”。言外之意,就是帮助所谓的“自由国家”提高实力,遏制那些被认为是“自由世界”之外的国家,关键就是要通过扶植日本及其他“第一岛链”国家来遏制中、俄。美国所制造的均势格局,只是其通过美日联盟的强强联合,辅以对韩国和台湾的渗透政策的结果而已,并不等于说美国要通过“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有意制造出这样一种均势格局,来实现“霸权统治下的秩序”。只不过是由于地缘的阻碍,加上朝鲜的反美政策,使美国不得不反过来寻求中俄的帮助,最后形成了均势的状态这样一种结果而已。此外,尽管战后美国历届政府都是以现实主义为外交指导思想,但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其实一直在历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并存。例如,罗斯福在二战即将结束后的蓝图设计中,就是企图将中国取代日本、作为其在远东的盟友,如果是依现实主义行事,那么他应该重新扶植日本。

(二)冷战后美国在东北亚遏制政策的继续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形势明显缓和,但美国仍未放弃对中、俄的遏制战略。一方面东北亚政治形势得到了缓和,另一方面美国的前沿军事存在并未实质性减少。美国既非在东北亚实行纯粹的均势战略,也非以均势为旗号,以均势之名行霸权之实,而是通过在东北亚同中俄已经形成的均势态势来谋求优势。更准确地说,是冷战时期遏制政策、霸权政策和“优势”政策三位一体的延续,只不过随着冷战后地区形势的缓和,强度有所减弱而已。美国大战略的性质基本没有变化,中俄与美国在地缘战略上仍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尽最大可能地削弱俄罗斯与遏制中国崛起仍然是美国现阶段在东北亚的主要战略选择。

对于冷战时期支撑美国在东北亚霸权的两大支柱——同盟关系和军事存在,美国并未放弃。当然,这不排除有用来约束日本、防止其离心的目的。但就日本自身的角度来说,它更愿意同美国站在一条战线上,因为历史上日本有“与最强者为伍”的传统,加上同美国相似的意识形态与民主制度,日本对美国的认同感更强。特别是对日本来说,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大国像美国这样对其如此眷顾。无论采用哪种计算方式,日本的综合国力都和中、俄持平或略高,而对于“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美国来说,它对日本的信任程度远远高于中、俄,美国不认为日本会在除经济以外的其他方面对自己有任何挑战。从必要性来说,在其东北亚战略中,化解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的途径也只能是联日制华。

与日本不同,韩国之所以对美有所求,主要是维护自身政权、同朝鲜对抗的需要。如果韩国有能力凭借自身力量或借助于美国力量统一朝鲜半岛,那么韩国将会在短时间内要求美国撤军。韩国民众对美国的厌烦由来已久,政府也力图实现对联军的实际控制权。冷战刚结束时,韩国就提出了自己的和平统一政策,开始力图排斥美国的影响,同盟关系遭受巨大冲击,但“来自朝鲜的威胁似乎给汉城与华盛顿的联盟注入了新的能源”。

反过来说,对中、俄的遏制可以防止日本的离心。遏制中国更有利于保障同日、韩之间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如果美国实施大规模的裁军计划,将会增加与其盟友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加上韩国被视为对美国利益至关重要的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一,美国绝对不会放松在这里的争夺。

事实上,均势状态本身就是一种排他性的消极安全状态,由于权力计算的不确定性,“所有积极从事于权力角逐的国家实际上必须不仅仅追求权力的均势,而且还要追求权力的优势”。美国的东北亚战略仍然表现出强烈的维护和促进美国“优势”的倾向。美国认为,俄罗斯在远东方向对其威胁并不严重,因为俄罗斯在太平洋上的出海口狭窄,军事力量薄弱,因此美国将在这里的遏制重点放在中国身上。政治上,美国试图利用各国对“中国威胁”的恐惧心理,联合更多亚太地区国家对中国的崛起进行外围的制衡。以“阿米蒂奇与沃尔弗维茨理念”⑤为指导,美国拉拢日本和印度作为遏制中国的最重要战略伙伴,离间周边国家同中国的关系,充当冲突调解人。在亚洲能有影响力的三个大国无非中国、日本和印度,拉拢日、印两国共同对抗中国,无疑对美国有巨大的遏制上的战略意义。经济上,美国在亚太推广自由贸易的经济秩序,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遏制中国主导东亚经济秩序。

分析美国政策取向的最直接的证据,是其军事政策,特别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防报告》、《战略框架》以及《中国军力报告》等文件的分析。在苏联解体、俄罗斯大幅收缩其在远东地区的军事部署的情况下,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无可匹敌,而G·布什政府对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调整则是以不损害这种优势为前提的。美国虽然少量削减了驻军,撤走了在韩国的进攻性战略武器,但美国的军事调整非常有限,其遏制中、俄的战略并无大的变化,基本维持现状。美国渐进的军事调整既不会改变美军前沿部署的基本态势,也不会对美军的战斗力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美国防部的有关官员称这是“甩掉尾巴,保留牙齿”。美国将中国对收复台湾、保卫南海群岛等正当的捍卫领土主权的要求歪曲成中国进行武力扩张的证据,通过维持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大规模驻军和众多双边军事同盟的存在制造“合理”的借口;通过加强在亚太地区的五个双边军事同盟(美日、美韩、美菲、美泰、美澳),巩固了以遏制中国海上军事威慑能力,压缩中国的海域活动范围为目的的扇形军事力量辐射网。自2000年起,美国国防部每年公布一份《中国军力报告》,以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华决策的依据之一。透过这些报告,我们能清晰地发现美国正在用以“均势”为名的战略“遏制中国”。《中国军力报告》等文件中所谓的“亚太均势”政策本质上仍是沿袭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尽管美国将继续鼓励中国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美国仍然认为中国的发展将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在军力扩张与运用方面,表示担忧与警惕。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冷战后美国在东北亚的战略选择,可以概括为“遏制均势”,即:美国保持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并且与中、俄形成了一种地缘政治上的均势状态。均势状态是遏制政策的结果,而非政策本身。正确理解均势的概念,是分析美国是否实行均势政策的关键。美国之所以选择延续冷战时期对中、俄的遏制政策,主要是由于美国政府从未实行过纯粹的现实主义政策,而是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结合。因此,在分析美国的政策时,要避免将美国政府看成一个纯粹的、实行现实主义的政府。

[注 释]

① 这里所说的“霸权均势”,取自黄凤志的《东北亚地区均势安全格局探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0期),并非倪世雄、王义桅在《霸权均势:冷战后美国的战略选择》(载《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中的提法,因为后者是从“极化世界”与“非极化世界”的差异入手论述的,与本文无涉.

② 厄恩斯特·哈斯(Ernst B.Haas)认为,达到这种均衡状态的过程也可以算作“均势”的含义之一.

③ 其相关手段主要有分而治之、补偿政策、扩充军备、缔结军事联盟或反联盟,等等,即使实行均势政策有时表现为维护它国安全或国际体系稳定,但最终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此外,“均势”还体现为一种按均衡原则组织起来的国际体系(如维也纳体系、雅尔塔体系);摩根索还认为“均势”有以下两种含义:表示国际力量大体得到平均分配;表示任何一种状态的力量分配(汉斯·摩根索著,汤普森K.W.修订,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马丁·怀特(Martin K.Whyte)认为其还应包括“权力均匀分布的原则”(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卡斯滕·霍尔布莱德,《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④ 判断国家力量及其意图存在许多困难,力量既由有形的、可统计的因素,也由无形的、不可测的因素构成,并且力量的意图也常常是不确定的.

⑤ 在布什政府中,国防部副部长保罗·沃尔弗维茨和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在制定政府的亚洲政策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美国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将其关于中国和亚洲政策的理念称之为“阿米蒂奇与沃尔弗维茨理念”.

[1] Morgenthau,Hans.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 Edition)[M].New York:Knopf,1985.

[2] [英]赫德利·布尔,张小明译.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二版)[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体系中的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Bull,Hedley.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5.

[5]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 孟维瞻.权力·合作·平衡: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7] [美]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 [美]汉斯·摩根,徐昕等译.国家间政治——争取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9] [美]沈大伟.美中关系的新闻稳定:原因与结果[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10).

[10] 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1] [美]马丁·拉萨特,刘世龙译.超越遏制——九十年代美国的亚洲战略[J].美国研究参考资料,1993,(1).

[12] 李仕燕.美国“亚太遏制”战略与中国“和谐世界”外交的博弈——评2008年美国《中国军力报告》[J].东南亚研究,2008,(4).

猜你喜欢

均势东北亚霸权
超越霸权中心主义——主权平等的第三世界历史经验
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
“量子霸权”之谜
调停与求霸:从日俄战争看美国均势战略的设计与进路
西方的缺失:北约内部裂痕如何标志着全球新均势
简析“均势理论”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