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宣教”格局 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
2011-08-15陈小环
陈小环
(漳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福建漳州,363000)
构建“大宣教”格局 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实效性
陈小环
(漳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福建漳州,363000)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时期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以党员干部为教育重点,以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廉洁教育“大宣教”格局,切实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宣教;廉政文化
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高校,全面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新时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促进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2004年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教育部调研时强调,教育系统“要在学校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1]
高校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高校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帮助大学生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反腐倡廉教育从大学生抓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一项具有前瞻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建设工程”。[2]
(一)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国家整体道德水平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又总是被放在第一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也是我党干部队伍的主要后备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政自律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道德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可以增强其对廉政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高校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在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对其提前接种“反腐疫苗”,使其经受廉政教育,树立廉政观念,才能确保其成长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流力量。
(二)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力量源泉,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社会风尚的良好导向,对于推动社会和谐至关重要”。[3]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通过廉洁教育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生从学生时代起就具有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素质,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于夯实廉政建设的社会基础,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
反腐倡廉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配合和支持的系统工程。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是整个反腐倡廉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活跃的部分。学校廉洁教育可以将全社会反腐倡廉的预防教育“关口”前移,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同时,高校作为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培养人才、引领社会发展的文化机构,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开展廉洁教育可为全社会培育廉政文化发挥辐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社会整体廉政意识的提高。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容忽视
《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的文件发布后,不少学校在校园里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也有部分高校在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中,存在走形式、一阵风、制度不健全、措施较老套、资源整合不强、成效不明显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总体来说,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有效机制尚未健全
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廉洁教育不够重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缺乏系统有效的组织管理,廉政文化建设相对薄弱。主要表现在:“在廉政教育的对象上,不少人还没有彻底改变过去以公职人员为主的思维模式,认为高校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廉政教育的重点人群。在廉洁教育管理体制上,许多高校主要是以纪检部门开展的阶段性教育活动为主,学生受教育面不够广,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手段单一。”[4]在氛围的营造上,实施廉洁教育的整体合力尚未体现出来,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廉洁教育的要求。如教学部门和教师没有将廉洁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和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宣传部门在宣传廉政知识方面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学生处和团委开展的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形式不够新颖,吸引力不够;反腐倡廉教育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二)大学生中存在廉洁意识淡薄现象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廉洁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社会上不断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奢靡之风和发生的大量损公肥私、诚信缺失及贪污腐败等不良风气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前,不少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诚信、假公济私等消极现象不理解,对于社会腐败问题认识不到位甚至持漠视的态度和认可的心理。这表现在大学生中存在腐败亚文化思想倾向,一些不廉洁的意识和行为已在部分大学生中初见端倪。如在评优评先、入党等问题上,一些人不是靠实力去争取,而是投机取巧、追逐名利、想方设法请客送礼;在班干部竞选中大肆拉票、搞贿选;个别主要学生干部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本位思想,在推选新干部方面利用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滥用“职权”;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而且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毕业论文抄袭司空见惯,甚至找人代写;大学生求职时的简历注水不断,花样百出,不少毕业生更是信奉金钱万能的理念,认为中国是“人情社会”,“关系”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为获取较好的工作岗位,不是依靠自身的努力,而是寄希望于通过拉关系等等。近年来甚至出现了才出校门、就进牢门的“26岁腐败现象”,以上反映的诸多问题,都表明腐败已侵蚀青年群体,给高校敲响了警钟。
(三)部分学生对反腐斗争存在片面认识
反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大学生对复杂的社会了解不多、接触不深,加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容易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对党和国家开展的反腐倡廉斗争缺乏信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社会舆论监督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贪官腐败事件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据新华网报道,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2010年全国共处分146517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119527人,给予政纪处分38670人,县处级以上干部5098人。[5]不少群众存在“腐败越反越腐、腐败越反越多”的错觉,一些大学生也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反腐败无效论、无用论”的思想,进而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反腐能力信心不足,甚至存有无可奈何的悲观情绪。
三、构建“大宣教”格局,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对于大学生廉洁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不应回避,而应增强反腐倡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廉政文化进校园纳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主要载体、以党员干部为教育重点,以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廉洁教育“大宣教”格局,做到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文体活动相结合,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廉洁教育有机渗透到学校党建和日常教育管理的各个领域,使学生在“有声”和“无声”的文化浸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一)将廉洁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强廉洁教育渗透力
课堂教学是廉洁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将党风廉政建设、国家政策法规及古今中外的廉政思想有机融合,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党校培训课、就业指导课及各种专业课和选修课等教学中,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廉洁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两课”中强化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大学生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在“形式与政策”课中紧密结合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及现阶段我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分析反腐倡廉形势;在“中国社会史”、“中国古代史”等专业课程中,注重挖掘中国传统廉政文化和廉洁思想等等。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和反面案例进行示范和警示教育,避免“就廉说廉”的刻板教育,积极组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增强廉政教育的说服力。为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要调动高校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收集、整理国外开展廉政建设的典型经验、我国历代廉政思想和廉政名人及我党开展反腐败斗争的相关材料,编写适合学生特点的廉洁教育读本,推进廉洁教育走进教材。
(二)将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提升廉洁教育内涵
校园文化是廉洁意识培养的有效载体。要把廉政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深入挖掘古今中外的廉政文化理论资源,利用历史廉政名人和现代廉政楷模等典型素材来引导大学生。通过刊登廉政公益广告、张贴廉政文化宣传标语、建立校园廉政文化景观、开辟廉洁教育专栏,大力营造“知廉耻、尚廉洁”的氛围。通过征集、发送廉政短信,组织开展廉洁自律演讲、征文、辩论赛、漫画展,举办反腐倡廉文艺汇演等以廉政为主题的文化和文艺活动,以人性化的方式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增强廉政教育的可接受性,确保廉洁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办好廉政教育网站,及时更新党风廉政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反腐败的典型案件,积极扩大廉洁教育的覆盖面,使网络成为传播廉政文化、弘扬廉政主旋律的重要载体。在开展廉洁教育时不应“另起炉灶”,而应找准廉洁教育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把廉洁教育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教育之中,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三)将廉洁教育与党员教育管理相结合,增强廉洁教育辐射力
党员干部是廉洁教育的重点。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廉洁教育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将学生骨干廉洁品格塑造和学生党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实行党员实名制、党员寝室挂牌制、优秀党员评选表彰等活动,引导学生党员在严于律己、遵纪守法方面做出表率,主动接受同学监督,自觉为同学服务,为大学生廉洁教育起到示范带头和鞭策激励作用。[6]利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民主生活会等载体,对学生党员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洁教育和先进性意识教育,把廉洁内容纳入结业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中,使学生党员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克服功利主义思想,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党支部立项活动为抓手,组织学生党员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以己所学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使学生党支部成为开展廉洁教育的战斗堡垒,使学生党员成为传播廉政文化的骨干力量,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和辐射力。
(四)将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树好廉洁教育榜样
教师是廉洁教育的示范者。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图拉认为,“人可从环境中直接学习,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7]高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结合教师节表彰师德标兵、开展师德建设年等活动,大力宣传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廉洁奉公的优秀教师典型,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在学生中树立廉洁教育的榜样。通过在教师中开展“育师德、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和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心怀“我是一面旗帜”的责任感,引导广大教师以身作则,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以模范的行为带动学生。
(五)将廉洁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宽廉洁教育渠道
社会实践是廉洁教育的摇篮。廉洁教育要取得成效,还必须创造机会让大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社会教育,做到理性认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个体意识与社会价值的融合。高校应努力在社会实践的具体活动中浸透廉洁教育思想,通过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宣传廉政文化,组织大学生到监狱参观、到法庭旁听,使大学生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直观、生动的警示教育,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启发,在实践中自省、自警、自律、自励,真正将廉洁意识内化于心、显化于行,从而成为廉洁教育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1]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J].理论与当代,2005(5):48.
[2] 陈福生.反腐倡廉教育如何从大学生抓起[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5):54.
[3] 阮传瞰.关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7):14.
[4] 王志健.关于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1):103.
[5] 谭浩.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查办案件工作情况[EB/OL].http:// 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1/06/c_12954293.htm.
[6] 罗大玉.做好大学生廉政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于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26.
[7]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60-161.
G641
A
陈小环(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