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的时代反思

2011-08-15刘增明

关键词:科学国家发展

刘增明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科学发展的时代反思

刘增明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自中共中央提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在此期间,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也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习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有必要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做出发展哲学意义的反思。也就是说,有必要考察发展这一历史性课题的中国命运,进一步追问“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发展”置于国际背景下展开共时性的思考,结合当今中国面临的挑战来探讨强化国防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学发展;科学;强化国防

一、发展始终是各项事业的核心

发展这样一个重要范畴始终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在动物那里不存在发展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动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对象性关系,周围的生存环境与动物自身的生存乃至物种繁衍是一种天然的一体关系。因此,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生命活动只是生存,而人类的生命活动才是生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能动的反映论,它揭示了人类的生活与周围的生存环境不仅是一种适应的直接性关系,更是一种将外在自然纳入人的意识活动中的改造自然、创造人化自然的过程。从这种理解出发,我们将会看到人类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一个人化的世界,那种还未被人类涉足的天然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一个“存在着的无”,因为这个没有人类社会活动参与其中的天然世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原则——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合理地解释和说明了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而且也正是基于人类的不断实践,才构成了各种社会形态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性更迭。按照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与解决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趋势,由此构成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来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哲学思想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发展对于改进民生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一个在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里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就势必更加突显发展的作用和力量。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在我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重工业,不断提升我国的工业化和机械化水平,以便应对那些敌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帝国主义的威胁和挑衅。在那样一个意识形态冲突和军事对峙的复杂历史背景下,我国依托重工业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进行随时准备打各种威胁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任何战争。事实证明,重视发展军事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构想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邓小平同志果断地做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伟大判断,以“发展是硬道理”来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使得整个社会的面貌大为改观。

从邓小平开始,“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切共识。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创造性地提出和探索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里,如何实现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因而,邓小平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到了党的十六大,发展在整个国家的整体布局中处于无可置疑的核心位置上。比如,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人还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务实和踏实态度,向全国人民做出郑重的承诺。所有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发展的重要论述,都为中国社会所实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所证实,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重大影响所证实。而这也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经验,即发展作为各项事业的核心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但是,就如何发展的问题,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做出发展哲学的反思。

二、如何理解“科学”的发展

人类社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更值得我们做出认真和细致的思考:以往的发展是不是“科学”的?以往的发展模式出现了怎样的问题?怎样构建一种“科学”的发展模式?

当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地告别20世纪、迎来充满希望的21世纪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胡主席明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针对以往的发展模式在当代做出的最为重要的哲学反思。我们今天要进行“科学”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国家以往的发展历程存在“不科学”的现象,虽然以往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曾经使中国社会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从今天的视角看就是“不科学”的。以往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与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相伴随的现象是:技术水平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等。“科学”的发展就是要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片面重视发展数量转到重视质量的同时,又兼顾发展的速度。即便我们现在突出强调“科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全盘否定,只有经过以往的片面发展历程,才能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更真切的思考和决策。

在了解提出“科学”的发展的深刻历史背景的同时,怎样进行“科学”的发展就成为接下来要做出回答的问题。“科学”本身就意味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方法,马克思的理论学说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把握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唯物史观,提供了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实际上,从方法论的角度理解科学可以称作形而上的理路,而如果从具体的技术细节操作层面理解科学,则可以被称作形而下的理路。因此,在讨论如何科学发展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这两种理路。其一,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性社会,就是为了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以便提升我国自主发展的质量和能力。其二,我们要提倡讲求方法得当、踏踏实实的态度。综观我们国家以往的发展模式,其中存在急躁冒进的倾向和风气。邓小平同志就曾强调过踏实发展的观点,“科学”的发展有必要提倡稳扎稳打、踏实发展的做事态度。提出科学发展观固然有对我们国家以往发展模式反思和修正的因素,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从哲学上思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还需要将科学发展置于国际背景下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国际视野下的“科学发展”

当全球的工业化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经历了突飞猛进的过程之后,各个国家都陆续对自己的发展模式做出了反省和思考,并在国际社会框架内构筑了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和制度框架。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阶段,大好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必须得到重视和珍惜,“科学发展”是顺应我国发展要求和应对国际新形势变化条件下做出的英明决策和必然选择。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积累起了巨大的物质基础和文明成果,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提供给人类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却是我们所不能认同和效仿的。马克思曾经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做过最为尖锐的批判:“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早期以剥削和压迫本国无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为主要手段,随着跨国贸易的开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将剥削和压迫的触角伸向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殖民地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掠夺原材料、残酷压迫劳动力、大量倾销自己的产品。因而,现代社会的现实状况实际上已经和马克思设想的“世界范围内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也同样参与了剥削欠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行动,他们与资本家一同过着由欠发达国家廉价劳动力所创造的享乐生活。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化到了我们的国土上,这正是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的方面。科学发展作为面对西方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我们的侵袭所做的应对之策,同时也是加强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实力的过程。科学发展是我们国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明智选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创造,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探索和理性选择。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发展,是中国社会更好发展和兴旺发达的强大促进力量。科学发展的思想对于应对来自西方的苛刻要求和挑战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将彰显中国智慧的独特性和重要价值,是中国文明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仅仅肯定中国的科学发展,而是说当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时,要保持应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立场,认清它们获得快速发展的本质,从而寻求社会主义中国的独特而健康的发展道路,形成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崭新的现代性模式。然而,社会主义中国寻求迅速发展和兴旺发达的道路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与挑战,科学发展需要在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中进行。

四、强化国防与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展开,甚至在国际社会中彰显它的理论魅力,都离不开强大的国防作为支撑和保障。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军事技术的发展、军事装备水平的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也提供了重要的衡量标准和方法依据。目前世界各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各国争相提高自己国家的军费开支,相互观望中的相互指责和批判声不断,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这就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尤其对于中国来说,周边地区的国际局势不容乐观,领土纠纷问题十分突出,周边国家积极扩充军事实力等,都对中国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美国等国家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和先进武器支持,使得台湾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复杂。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西方国家和敌对分子不断制造各种事端来挑衅和破坏我国的和平发展事业。鉴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和设置的技术壁垒,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提升我军的技术和战斗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将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到军事科技的发展中,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在逐渐依靠自主研发的科学发展道路上提升我国自己的军事科技水平,并及时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和装备我军的部队。

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对于任何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为必要的,我国人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和平劳动与和平建设,需要强大国防提供重要保障。大家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个事例:中国派出自己的军舰为自己在国外从事贸易活动的船只提供武力保障,这是中国军事力量不断增强的表现,它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在海外的商船甚或说中国的国家利益所面临的威胁。对外贸易是中国进行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海外贸易和劳动力输出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和威胁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防就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国内学者王小东曾在《中国不高兴》这本书中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2]我认为他的观点是对以上事例的很好诠释。只有真正做到了持剑经商,才是中国进行科学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B014

A

刘增明(1980-),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科学国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科学大爆炸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学
科学拔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