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器”外之道——关注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2011-08-15王寒娜

关键词:理工科通识人文精神

王寒娜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器”外之道
——关注理工科高校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王寒娜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相对薄弱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理工科高校中人文精神教育所存在差距,指出人文精神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科技人才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能够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工科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科学技术;创新

《论语·为政》中有:“君子不器。”“器”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某一项技术技能,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只是“器具”,或者说君子不应该只会一些技艺。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技术本身是一种工具或手段,人类利用其是为了达到为自身服务的目的。但是,如果理工科学生经过高等教育最终只成为“器”,而忘了为人之道,忘了“器”本身所含之道,那就更不是教育的目的。强调“器”外之道,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理性和人性全面、谐调发展的人,这才是高校教育的重点。所以,高等学校不仅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对他们的独立人格、自主精神、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人性方面进行培育和塑造的重要责任。

一、理工科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现状

美国著名高校耶鲁大学,建校三百多年来以“通识教育”理念,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耶鲁的毕业生在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截止现在耶鲁大学共培养了5位美国总统、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5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8位诺贝尔文学奖和80位普利策新闻奖等,这也使得耶鲁大学成为了享誉全球的一流高校。耶鲁大学强调的“通识教育”是指以科学教育、科学知识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以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最终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标。自第16任校长(Alfred WhitneyGriswold,1950~1963在任)在1955年的校长报告中指出“大学办学的目的是要回答从古希腊到古希伯来就开始的对人及其在宇宙位置的最终真理的探索——人类长久以来一直在努力驾驭情感并在其对他人的服务中运用理智和良知的力量——还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做好准备去追求知识、职业,而且也为将来在自由社会中以自由人的身份为一生做好准备”。耶鲁大学一直强调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教育是为学生一生打基础、做准备的。艾尔弗雷德·惠特尼·格里斯沃尔德指出这是耶鲁的责任,也是世界中高等教育的使命。

台湾在高等教育阶段,借鉴了耶鲁大学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内普遍设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过实施通识教育来促成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以公立台北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制定的教育目标为“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并培养其高尚的品德与情操,进而增加学生多元与广博的知识触角,以达到‘全人教育’养成的发展目标”。该校通识教育中心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涵养、关怀社会的胸襟,及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培养出具备人文、社会与自然关怀的科技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该校的通识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的核心课程以培育学生基础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为目标,选修的博雅课程以培育学生博雅内涵为宗旨。近年来,课程设置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增加了名家系列讲座、服务课程两项主轴,学生选课的丰富性提高、视野扩大。按科目内容性质,通识课程区分为自然、人文、社会与历史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开设相应的课程,每学期所开的科目数量达60门以上,总学分至少为33学分。课程设置兼具深度与广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博雅课程中,每个领域均开设3门以上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在师资配备上,人文教育的主讲教师分专任与兼任两种,专任教师一般负责通识教育中的核心必修课程。另外,还依据不同专业领域的科目设置情况,聘请全校各系所的相关教师进行教学,同时依托跨校选课互惠原则,与北市立教育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签约跨校选课。除了上述由学校通识中心规定和审定的正式课程外,台北科技大学通识中心还特别重视那些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课外教学活动与潜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通过组织实施课外教学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每个学期,通识中心组织主办各种主题的“通识月”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通识教育,提高了学生在人文、社会等方面的学识,开发了学习专业学科的潜力;锻炼了学生语文表达、思辨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健全完美的人格以及优质的人文素养,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对的是大陆地区理工科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精神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虽然近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正逐步将人文精神教育提上日程,但由于自身学科结构的局限,导致了大陆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往往只注重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而忽略了思想、艺术等的培养,进而导致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在理想、道德、社会责任等人文精神方面缺少引导与教育。

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全校开设的人文类必修课程共两门——“中国近现代史”和“大学语文”。其中“中国近现代史”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展开,而“大学语文”仅在经济管理学院和英语系开设。其他相关的人文课程均采用公选课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由于公选课选择的灵活性以及上课人数的限制,使得校内大部分理工专业的学生不能接受系统的人文精神的熏陶。以笔者2009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国传统思想新解”为例,该课程面向全校14个专业的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对于课程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共有230名学生选课,考虑到上课的效果以及教学场地等客观因素,最终这门课面向179名学生开设。在这179名学生中,理工科学生共146人,占到了总人数的82%,可见理工科的学生对于人文类课程主观接受程度较高,但往往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缺乏求学渠道,这直接导致了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二、理工科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理工科高校缺乏系统的人文精神培养的教学环节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将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缺乏人文教育的氛围,最终都会直接导致实用主义盛行。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发展的载体是人,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正是这其中的中坚力量,作为载体的大学生的个体特性将会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理工科学生单纯地将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最高效益追求,往往会变得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功利化,崇尚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如果掌握科技的人不具备高尚的品格,那么科技发展带来的可能是人类巨大的灾难。著名科学史研究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曾说过:“科学精神不能控制它本身的应用。首先,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手中,而即使是科学家,在一种强烈的感情影响下,也可能滥用他们的知识。”以上世纪40年代发现的铀原子核裂变现象为例,铀原子核裂变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却可能由于价值取向的高低之分,对人类造成截然相反的影响。既可以用制作原子弹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也可以用其建设核电站为人们带来新能源。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去思索“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转变专业视角,从人的存在需求、人的存在意义等角度去思考专业问题。从自身的“存在”去思考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该做什么。自身的“存在”在现在和未来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引导学生沿着此方向思考,可以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负有强烈的责任感。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二)人文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能够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提升创新能力。而理工科学生缺乏合理的、科学的、立体性的知识结构,很难达到“辨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境界,这造成了他们创造性的不足,因而所取得的成绩也多半是个别的、局部的,而不是观念上的根本突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创新离不开人丰富的想象力,而人文精神教育,正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淀精神动力和文化底蕴,使具备一定科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感悟能力,并且具备相当的创造能力。例如,若一名建筑设计师不懂美学,缺乏基本的人文情怀,很难想象他能设计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如何是美?如何设计美?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早已有所阐释:“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这其中都蕴含了美学之道。由此可见,理工科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美学素养,这是很重要的人文精神教育环节。

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现在人类社会中存在很多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人类健康、贫穷等等,大多数重大问题都与科技发展相关。理工科学生只有关注到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意识地拓展学习研究的的广度和深度,开展科技创新。而关注人类及社会的重大问题,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情怀,是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理工科高校人文精神教育正是要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得以产生的必备因素。

未来社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目前大陆地区理工科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尚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充分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才能在理工科高校中更好地推进人文精神教育。

[1]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6.

[2] 李维武.大学人文教育的失落与复兴[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3] 萨顿.科学的生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40-142.

[4] 李培根.人文情怀与工程实践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5] 李静,杜凤秋.理工科院校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消极影响[J].邯郸学院学报,2010(6).

[6] George Wilson Pierson.Yale College:an educational history 1871-1921[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2.

[7] 周雁,单中惠.耶鲁大学的领导教育:成就·意识·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8(10).

[8] 蒋宗伟.试论台湾高等技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以台北科技大学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4).

G640

A

2009年南京工程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研究初探(SZ200906)

[作者介绍]王寒娜(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工科通识人文精神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